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五女幺儿
家里的米都是王淑芬掌控着,每顿饭吃什么,吃多少米都是王淑芬说了算。
小秋看出老娘心眼子不顺了,拿到米,溜溜儿的进厨房做饭去了。
看着女儿那缩头缩脑的样子,王淑芬忍不住又骂了几句,“你瞅你那副蔫头耷拉脑的样子,也不知随了谁了,一瞅你我就来气……”
小秋是霍家五个孙女儿里长的最像老太太的了,因为这个,王淑芬格外看不上她,家里的粗活重活儿全让她干,就这么的,还一天得骂她好几回哩!
“你可消停点儿吧,这一上午的也不知跑哪去了,回来了就打鸡骂狗的,大过年的你也不嫌晦气!”
霍洪山心疼闺女,看老婆子没完没了了,就出帮三闺女说了两句。
哪知这两句话一下子把王淑芬给激怒了,她啪的一关炕柜儿门儿,叉着腰大声道,“晦气我儿子都丢了,我还害怕什么晦气再晦气我还能晦气到哪去大不了也像邓万广媳妇似的疯不疯傻不傻死不死活不活呗……”
“我又没说你啥,你急啥呀得得得,你可别喊了,我怕了你了行吧……”
霍洪山一看老婆子这阵仗,赶紧两手撑着炕席,几下挪到了炕沿边上,下地穿上鞋走了出去。
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每次他老婆子在家里发脾气,他就躲出去,等过几个小时老婆子气消了他
第78章 周锡龙
“闺女,你一个人行吗要不叫你高大爷送送你吧。”
高大娘站在门口儿,看着韩明秀前面抱着包裹后面背着背篓,担心她拿不动,想叫她老头子送送她去,又怕别人看见了她跟他们这些人有瓜葛,影响了这闺女,所以还挺纠结的。
“大娘,我拿得动,你们快回屋去吧!”韩明秀一边回答着,一边不动声色的把背篓里的苞米都收回到了空间里。
背篓上有盖子,谁都不知道背篓里面发生了什么,高大爷和高大娘还以为那些苞米还在背篓里呢,看见她轻轻松松的背着背篓,噔噔噔的走了,这才放下心来。
“这闺女,看着瘦瘦的,没想到还挺有劲儿的。”
“是呀,那么沉的一篓子苞米,背着一点儿都不费劲儿,刚才我帮她往身上背的时候都差点儿没拎起来……”
“这下子老周他们饿不着了,这闺女,真是咱们的救星啊!”
“谁说不是呢要不叫她,咱们老两口子现在不定饿啥妈样儿了呢……”
老两口念叨着,关上门儿回屋去了。
屋里的炕上,还放着韩明秀留给他们的二十几个大苞米棒子,搓下苞米粒儿来来差不多能有十来斤重!
韩明秀抱着包裹,找个没人的地方收进去了,随后就拿着纸条,按着纸条上的地址找人。
纸条上的第一家姓周,也是老两口儿,就住在马场家属区里,是这个院儿里搞卫生的
韩明秀一路打听着,找到他们家时,发现他们家大门口儿上贴着一些刺眼的大字报,大字报上历数着他们的‘罪行’,上面还写着打倒反g命,打倒官僚主义等标语。
简单的看了一下那些大字报的内容,韩明秀知道了,这家户主从前是从政的,还是个不小的一个官儿呢,只是现在落难沦落到这儿了!
她上前敲了敲门,不大会儿,门开了,只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一个警惕的声音传出来,是个女人的声音。
“姑娘,你找谁”
“您好,我是高大爷和高大娘叫我来的,我叫韩明秀。”
“哦哦,是你啊,快进来吧!”女人飞快的打开门,把韩明秀给让进去了。
韩明秀进了院儿,留神观察了一下这个女人,只见她四十多岁的样子,穿得破衣喽嗖的,但气质却很好,一看就是个有修养有文化的女人。
“来,姑娘,进来吧!”周婶子招呼着韩明秀进了屋。
屋里冷冰冰的,跟冰窖似的,没有取暖,从堂屋走进里屋,见里屋的炕上睡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剃着阴阳头(就是脑袋一半儿剃光了,一半儿还留着头发,俗称阴阳头),脸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只是伤的比高大爷高大娘重多了。
“大娘,这位是……”韩明秀把背篓卸了下来,震惊地看着炕上那个五官都被打的变了形的男人。
“这位我爱人!”
周婶子深情的看了炕上的丈夫一眼,轻轻的说,“我爱人以前是当兵的,仗打的挺好的,可惜就是脾气太硬了,要不也不能吃这么大的亏……”
说到这儿,周婶儿的眼圈儿红了,赶紧转过头去用手抹。
都不用问,韩明秀就立想到了,这家也肯定遇到高大娘家那档子事儿了。
过年了,那些热血青年也得过年啊整天吵吵嚷嚷的闹g命,今个g这个的命,明个又斗那个的,闹了一年,总得过个宽敞年不是要不这一年不就白折腾了吗
想过个好年,就得想点儿招弄点钱来。
想啥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抠他们这些罪人了,谁叫他们过去都是大富大贵的人了呢好好修理修理他们,没准儿真能在他们手里抠出来点儿啥好东西呢!
&nbs
第79章 助人
“谢谢姑娘了,你的恩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的,真的,有你的这些东西,我们两口子的命有救了……”周婶子看着背篓里的东西,激动的嘴唇都哆嗦了,又是激动又是感激的,鼻涕眼泪也跟着下来了。
看到她这副涕泪交流的样子,韩明秀的心里挺不得劲儿的,想想后世的官太太那是何等的养尊处优啊,一个小小的镇长夫人都牛逼的二五八万似的,再看看周婶子,身为首都高官的夫人,却落魄到为几个苞米棒子几棵青菜就对人感激涕零的……
哎,真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啊!
“婶子,别说这些了,赶紧把东西收起来吧。”韩明秀开始把背篓里的东西往外倒腾,“对了,你家没有柴火了吧明天我给你带点儿过来,只是不多,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吧。”
韩明秀想着她租食堂灶眼儿的这几天,基本上都没怎么用食堂的柴禾,因为她们几个吃的大多是她在空间里事先做好的东西,可租灶眼儿的钱却早就付了,不能这么白白的便宜他们了,就决定今晚偷点儿柴火放空间里,等着明天欻空在给他们送过来。
“谢谢了,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
周婶子一听还要给她柴火,感动的都不知道说点儿啥好了,只好一个劲儿的表示感谢。
韩明秀倒腾完背篓里的东西,临走时,还给周大娘留下一瓶消炎药和一瓶云丹白药。
消炎药的商标已经被她偷着撕下来了,即便是几十年后市面上才出这种药,周婶子也不会认出来的。
周婶子把她送到大门口儿,心里感激的不要不要的,这个姑娘简直是上天派来救他们的,在他们最难、最苦的时候,不光给他们带来了粮食、青菜、药,还要给他们柴火……而且,给他们的那些粮食她连称都没称,也没让她写借据欠条啥的,钱的事儿更是提都没提,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人呢……
离开周家,韩明秀又接着去了几户人家,
其中家只有一个人,是个上海来的阿姨,姓苏,四十左右岁了,是一所著名大学里的教授,因为有海外关系被下放的,她丈夫在这场运动刚开始时就被迫害致死了,苏阿姨一个女人流落至此,其悲惨凄凉的处境可想而知了。
韩明秀看到她的家也遭到了浩劫,就剩点儿黑乎乎的高粱米面子了,就给了她十几个玉米棒子应急,也是没收一分钱就走了……
另一户人家是个年轻大夫,姓王,天津来的,是一名年轻有为的牙科医生,他是因为一次给一个女同志拔立事牙时,处于工作需要,抬了对方的下巴一下,结果被那个隔路的女人给告了,才被下放到这儿来的。
王大夫才二十多岁,正是能吃的时候,他们这些人的粮食标准是每人每月二十斤粮食,其中十八斤粗粮,二斤细粮。
对于女人来说,每月这二十斤粮食省着点儿差不多就够了,但是对于王大夫这种饭量大的年轻人来说,二十斤粮食根本不够。天天要干那么繁重的体力活儿,还一点儿油水都没有,粮食还就吃个五六分饱,本来就很艰难了,再加上一场洗劫,一顿毒打,王大夫现在真是要多惨有多惨了。
韩明秀看到他是拄着烧火棍出来给他开的门,很可怜这个不幸的小伙子,特意多给了他几个苞米棒子,然后在他近乎于哽咽的感谢中离开了。
还有一户人家,是一家三口儿,户主姓崔,原是南京一家服装厂的副厂长,他媳妇姓韩,原来是在教育局工作的,夫妻俩已经过来五六年了,因为孩子小,没人帮着带,就把孩子也带来了。
崔厂长是因为说错一句话被下放到这儿来的。就是有一次在食堂吃饭时,崔厂长看见有一道切开的咸鸭蛋,看着那咸鸭蛋蛋黄腌的有点儿发红,就顺嘴说了一句,“这咸鸭蛋蛋黄儿好像太阳。”
&nb
第80章 满足
那天晚上从大姐家出来的时候,因为走的匆忙,都没怎么给大姐准备衣服,大姐现在还穿着来时的那身儿呢。
棉袄和线衣也就罢了,穿在上半身儿,也没怎么脏着,但她那条线裤和棉裤就不行了,都被血给浸透了。
大姐的棉裤是用打了结的旧棉花絮的,又破又薄,根本不暖和,还有线裤,也是补丁摞补丁的,都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所以韩明秀就不打算给她洗了,直接扔了算了!
还有她那条铺在身下的旧褥子,也被血给打透了,她也准备一起扔了,反正她空间里有的是棉被褥子,随便拿出一条都比大姐那条强百倍千倍,扔了也没啥可惜的。
回到医院,她先回病房,把带回来的东西给了大姐。
大姐看到包裹里的几件小棉袄小棉裤,还有那套半新的棉被褥子以及她的棉裤线裤,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一个劲儿的问,“秀,这真是高大娘给你的吗这些布料多好啊,都是上好的纯棉布,你摸摸这里的棉花,软和儿的,一搭手就知道是好棉花……这么好的东西,人家真不要了吗不是你管人家要的吧”
韩明秀翻了个白眼儿,“大姐,你看你妹子是那么不要脸的人吗要是人家稀罕的东西,我能厚着脸皮管人家要吗”
这些东西,韩明秀给大姐的解释是高大娘家不要的,小棉袄小棉裤啥的都是高大娘家孩子从前穿小的,现在用不上了,给大姐的棉裤线衣线裤以及那床被褥也是家里淘汰的,所以就给她了。
可是韩明翠却有点儿不信,她仔细的看过那些布料,也摸过了,那些布料都是上好的纯棉布,上面一个补丁都没有,甚至连磨损的痕迹都没有,跟新的似的,还有那里面的棉花,软软的,厚厚的,搭手就知道是上等的好棉花,这么好的东西,人家怎么可能不要了呢
要知道,他们撅腰挖腚的干一年,也分不到这些布料和棉花啊,这老些布料和棉花,得多少布票啊,至少得三年能挣来,高大娘他们真的富到连这么好的东西都要淘汰的地步了吗
不过,后来又一想,就想通了。
这些东西这么好,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不要了,指定是高大娘和高大爷心好,为了报答妹妹的救命之恩,也是看妹妹太穷了,想帮帮她,就把家里这些闲置着的东西说成是不要的送给她妹妹了。
韩明翠嘴上没说出来,但心里老感激高大爷和高大娘了,暗暗下决心,等春天一定欻空多去采点野菜给两位老人尝尝鲜儿,也算是报答人家的恩情吧。
“来,别在那儿瞎寻思了,起来穿穿这线裤和棉裤试试,看看合不合身儿用不用改改了”韩明秀把一条水蓝色带着碎花的线裤递给了大姐,把那条棉裤也递过去了。
大姐接过线裤棉裤,珍爱的摸索了一会儿,才掀开被子开始试穿。
线裤因为有弹力,穿在身上正合身儿,棉裤的长短倒是相应,就是肥了点儿,韩明秀说要给她改改,被她给拦住了。
对韩明翠来说,能穿暖烘的不打补丁就已经很好了,肥点儿怕啥的,穿着还松快呢,干啥要改啊,把好好的裤子剪下去那么一溜,剪下去的那一溜还不够做啥的,多白瞎啊,还不如将就将就穿着了!
韩明秀一看大姐那副肉疼的样子,就由着她去了,虽然肥罗打鼓的棉裤穿着不如合身儿的棉裤穿着舒服,但是跟大姐从前那条破棉裤比起来,这条已经很好了。
小影儿和小丽看到她们的新棉袄新棉裤,都高兴地什么似的,一向唯唯诺诺,呆滞木讷的孩子,现在竟然都高兴地跳起来了,都抱着自己的新衣裳,喜欢的什么似的!
韩明秀看着她们高兴,自己也跟着开心,欢欢喜喜的帮她们把新棉袄新棉裤都换上了,还把她俩狠狠的夸奖了一顿,就是夸她们长的好看,穿上新衣裳更好看,就跟两个小仙女儿似的。
俩小丫头从小就是在家人的嫌弃中长大的,从记事儿起就一直挨骂挨打,还从来没人夸过她们好看,像小仙女儿呢。
第81章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天黑时,韩明秀乘着夜色,悄悄的去了周叔家。
她是去送柴火的,本来打算明天去,可是后来又一想,周叔家现在一点儿柴火都没有,就算她给了他们粮食,没有柴火,他们也没办法做饭呀。
周叔受着重伤,周婶必须守在他身边儿护理,根本没空出去捡柴火,她要是明天去的话,他们还得多饿一天,多冻一晚上。
现在虽然已经不是腊月,但天依然很冷,没有烧柴火的房子,多待1分1秒都是一种折磨,周叔受了那么重的伤,让他多饿一天,多冻一晚,很可能就会发生什么不测。
为防万一,她还是先把柴火给他们送过去稳妥。
果然,到了周家时,周家跟他料想中的一样,冷冰冰黑漆漆的,不光没有做饭取暖的柴火,连照明的蜡烛和油灯都没有。
周婶见韩明秀今天就来了,还给他们带来了一篓木头柈子和半丝袋子的煤,激动的抓着韩明秀的手,一个劲儿的向她道谢。
韩明秀又装模作样的从背篓的底部拿出几根蜡烛,说,“我一想你们就没有油灯了,就给你们带来几根蜡烛,你们留着照亮是吧。”
“不用了,我们能吃饱不挨冻就已经很好了,还照什么亮呢”
周婶攥着韩明秀的手,说啥都不肯收她的蜡烛。
她觉得已经欠人家的太多了,不好意思再要人家更多了。
“你就收下吧,不然万一我周叔晚上有点儿啥事儿的,你摸着黑儿也不方便……”韩明秀坚持着把蜡烛往她手里塞。
“可是……蜡烛也不便宜,我们真不能再要你的东西了,我们实在没啥还你的啊……”周婶子嚅嗫着说。
“婶儿,你现在最应该考虑的就是怎么把周叔的伤养好了,其余的小事儿就别放在心上了……”韩明秀坚持着把蜡烛塞进了她的手里。
两人推让着呢,黑暗中,忽然传出一道瓮声瓮气的声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