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生存攻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玖晴
“如今你已经是天下之主,九五之尊,再过分的事情,咱们母子也都做过了,难道皇帝还有什么顾虑吗况且这件事也不必皇帝动手,就由哀家来做吧。”
初春暖融融的阳光照进大殿,太后的笑容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豁然:
“你是我的儿子,是我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人。在这宫中三十多年,我的双手已经染过无数鲜血,今日为了你,再多那么一点血腥也是无妨的。”
“母后!”
听太后这样说,皇帝终于忍不住跪倒在地,眼中有热泪滚出。
他深深拜伏在地:
“多谢母后为儿子殚精竭虑,儿子惭愧!”
“这有什么好惭愧的呢”太后依旧笑着道,伸手将皇帝扶起来:“如果你能毫不犹豫,想也不想就肯做出弑父的事情来,那我倒是要怀疑,我到底是养了个儿子,还是养了个白眼儿狼呢。”
太后的笑容里带上了深深的慈爱:
“只要你们好好的,母后所做的一切就都值了。”
“母后的心,儿子知道。只是父皇他……儿子的确是不忍心。”
皇帝带着几分怔忪恍惚说道。
自他成年后,父皇待他一日比一日情分淡薄,总是淡淡的疏离中带着警戒防备。
很多次他都说服自己,历代太子都是这样的,熬过去就好了。
可是从十几岁开始熬,一直到三十而立,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父皇时不时就当着朝臣的面儿斥责他,而他的弟弟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那时,他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动手,登上皇位。
却一拖再拖,总是不忍心。
毕竟幼年时,他的父皇也曾将他抱在膝头,亲手教他描红,带着他批奏折,听大臣们奏事。
曾经的父皇,除了是皇帝,还是他心目中最好的慈父。
即使后来他受到父皇的冷落打压,他也一再提醒自己,他毕竟有过深受父皇宠爱的时候,不能大逆不道,不能忤逆不孝。
思来想去,他最终劝服自己,做好再熬几十年的准备。
只要在父皇驾崩以前,他能将自己太子的位置牢牢稳住,总有拨云见月,得见光明的那一天。
可在卫襄毫无预兆地对父亲下手之后,这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父皇已然倒下,他如果不出手,那么弟弟们很可能就取他而代之,到那个时候,母后和自己,还有阿锦,包括他的两个儿子,都只有死路一条。
就这样,这皇位来得轻而易举,却也让人如坐针毡。
每一次他来仁寿宫,看望他的父皇,看到父皇那生不如死的可怜样子,总有一种匆匆逃离的感觉。
而每一次听到大臣们陈赞母后对父皇照顾的无微不至,煎药喂药从不假于人手,他心中总会生出些许讽刺之意。
除了他,没有人知道,父皇每天喝下去的,都是煎熬多时的黄连。
他无法责怪自己的母后,因为母后也是为了他,而父皇曾经给母后的伤害,远远不是这一碗又一碗的黄连就能够抵消的。
他只能将这些愧疚矛盾的情绪深深压在心底,连阿锦都不敢轻易诉说。
如今……这种折磨人的日子,终于是要结束了吗
的确,只要父皇死了,的确就一了百了了。
皇帝闭上了双眼,不忍再想下去。
见到皇帝这个样子,太后不免一声叹息。
“母后知道,你一直是个心慈手软的孩子。”太后从皇帝面前走开,缓缓道:“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一句‘你死我活’都难以形容我们的处境了。”
“一旦我们有把柄被人握在手里,并且以此扳倒了我们,那死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王家和卫家,以及他们的九族。到时候,血流成河,合族覆灭——皇帝,这是你要的结果吗”
皇帝沉默许久,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底的犹豫与迟疑已经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属于帝王的冷静与清醒。
他再次开口说话的时候,语气已经彻底平静下来:
“母后说的话,儿子都明白,就按照母后的意思来办吧,儿子会下旨,命那道士十日后进宫,为父皇诊治。”
“用不了十日,三日吧,就定在三日之后。”
太后答道。
“儿子知道了。”
皇帝再次沉默一瞬,才恭恭敬敬地向太后行了一礼,转身走了出去。
太后看着皇帝挺拔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自己眼前,唇边露出一个凄然的笑容。
她走进内室,手指轻轻拂过太上皇灰败的面容,将他带着惊恐和不甘心的眼睛掩在自己手心。
“您不必这样瞪着我——这样的日子,您大概也过够了吧其实,臣妾也过够了。咱们,一起走吧。”
御花园此时正值春光明媚,皇帝从其中走过的时候,却感到彻骨的寒冷。
“皇上,您还回去批奏折吗”内侍跟在他身后恭敬的问道。
皇帝望了望远处一角翘起的飞檐,转身走上了另一条路:
“朕去皇后那里看看吧。”
皇后卫锦正在看着两个儿子描红,猝不及防看见皇帝走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笑道:
“皇上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刚刚大哥儿喊着要找父皇,我都没让他去打扰你呢。”
“批奏折批得有些累了,就回来看看你们。”
看见皇后笑盈盈的脸,皇帝一路冰寒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
他的后宫到底和父皇的后宫是不一样的。
曾经,无论是母后还是别的嫔妃,只要父皇到他们那里去,都说的是“过来了”,而他的阿锦,跟他说的却是“回来了”。
过来了,代表着这只是一个栖息之地,但回来了,代表着这里就是他的家。
皇帝挥挥手,让宫女将两个皇子带了下去,然后疲惫地伏在了皇后的肩头。
“阿锦……我再也没有父亲了。”
皇后一愣,刚想问问皇上怎么会说这样的话,但随后想到这些日子前朝的事情,又默默的闭口不言了。
朝臣的提议,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如何做才是最好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看来今日皇帝去了太后宫中一趟,到底是下了决心了。
&n
第一百五十章 薨逝
“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她自……她随太上皇而去了!”
面前大哭的宫人抬起头来,卫锦才看清来人正是仁寿宫的太监总管。
“你说什么”
卫锦似乎是没听清来人说的什么,又问了一遍。
仁寿宫的大太监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放悲声:
“太后娘娘她,薨了!”
薨了
这两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将卫锦劈得眼前一阵黑。
她搂着两个孩子后腿了几步,喃喃道:
“不可能,不可能的,我刚刚还去见过母后的!不可能!”
而跪在她不远处的皇帝,则是直接起身,一脚踹翻了哭泣不停的大太监:
“你胆敢青天白日诅咒母后,朕要将你治罪!”
“皇上,奴才万万不敢撒谎,还请您节哀,太后娘娘那边还等着您啊!”
大太监再次伏地痛哭,额头在地上碰得砰砰作响。
“母后!”
大殿内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皇帝怒吼着跑远的余音在太上皇灵前回荡。
皇宫内再次响起震天的哭声,而大周的太后,已经永远阖上了双眼,溘然长逝。
“皇儿,你父皇骤然仙逝,母后实为伤心,唯有追随你父皇于地下,尚可解此哀思之痛。顾此一生,遍享人间繁华,求仁得仁,死而无憾。虽历尽艰辛,然所求所愿,终归得偿。身后所愿,唯有吾儿江山稳固,大周国祚绵长。母后去后,切记莫要哀痛过甚,善待阿锦,勿扰襄襄……”
短短的信笺,就这样结束了王太后这跌宕起伏的一生。
皇帝手里握着薄薄的信笺,在太后榻前坐到了天亮。
不许人出入,也不许人动太后的遗体,更不许周围的人发出一丁儿点的声响,整个人如同枯朽的树木,在暗夜里跳动的烛火下渐渐僵冷。
直到窗外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才慢慢地转动,干涩的眼睛早已失去了平日的神采,带着深不见底的哀恸。
“修成……”
身边有人轻声唤他的名字。
皇帝转过头,看见了眼睛肿的如同核桃一般的皇后,皇后的声音已经沙哑,眼中的泪珠却还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
陪着皇帝枯坐了一晚的皇后起身,伸手将皇帝的头轻轻抱在了怀里。
“皇上,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能振作起来,母后她又如何能心安母后已逝,你愿意让她的一片苦心白白浪费吗”
“阿锦这都是我的过错是不是如果不是为了我,母后不会这样的……她这是为了担了罪责,为我才自戕的!”
皇帝伏在皇后的怀里,哽咽道,但却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了。
短短的时日,他刚刚失去了父皇,又失去了自己的母后。
正值盛年的皇帝,却已经没有眼泪可流。
“您说的没错,母后都是为了您,为了皇上的江山永固。”
卫锦没有如同寻常善解人意的女子一般安慰皇帝,而是放开他,俯身直视着他盈满痛苦的眼睛,清醒而凌厉地质问道:
“所以皇上,已经一夜过去了,您告诉我,您打算怎么办是要继续将母后的凤体晾在这里,任凭皇宫内外的人各种揣测,议论纷纷吗是要就这么忘记了母后为您所做的一切,让她走得也不体面吗”
“我……”
女子咄咄逼人的语气将已经哀伤到麻木的皇帝逼得有几分退缩。
但他身后就是坚硬的黄花梨椅子靠背,他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阿锦啊。”
良久,皇帝喟叹一声,再次轻声地唤皇后的闺名。
他僵硬的身体终于动了动,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干枯的双眼迷茫渐去。
他终于明白,为何当初他喜欢上阿锦之后,任凭父皇如何忌惮外戚势大,任凭父皇如何反对,母后都坚持让他迎娶了自己喜欢的阿锦做太子妃。
“你与母后的性情实在是相像……你们都能及时叫我清醒。”
皇帝站起身,握住了皇后的双手,走到了太后榻前。
已然薨逝的妇人双眼闭合,双手放在胸前,衣冠严整,仪态端庄,红润的面色虽死犹生,眉宇间的神色竟是带着解脱一般的轻松之意。
皇帝凝视半晌,再次跪下叩首:
“母后,您一路走好。您的冤屈,儿子一定要那些人,百倍偿还。”
大周昌平元年,大周太上皇驾崩,太后与其夫妻情深,悲伤过度之下,殉情而逝。
皇帝亲自为太上皇定谥号“圣德”,为太后上徽号“孝慈”,并下诏举国服丧百日。
而后,皇帝下诏怒斥东海扶桑道门戕害太上皇,罪大恶极,是为魔教,誓以举国之力,征讨扶桑,并诏令天下万民,如遇扶桑门下,人人得而诛之。
此令一出,天下皆惊,朝臣们原本寻思着要不要劝劝让皇帝不要公然跟仙门为敌,但思及皇帝先后丧父丧母的悲惨遭遇,谁也开不了这个口。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算是一介平民百姓,也无法忍受,更何况是皇帝。
只有齐王李修远不甘心地声讨皇帝,污蔑是皇帝自己动手弑父杀母。
但这话实在是太过荒谬,朝臣都痛斥其居心叵测,污蔑帝王,请求皇帝严加惩处。
好在皇帝顾念手足之情,到底也没将李修远如何,只是下令将他幽禁齐王府,非诏不得出。
而太上皇和太后的丧事,一连办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以后,双双葬入皇陵,算是结束了两人的一世恩怨,宫里宫外,疲累悲伤的众人也都得以喘息一口气。
卫国公夫人这一个月以来,既要承受胞姐骤然薨逝的哀伤痛苦,又要日日进宫为太上皇哭灵,悲伤劳累之下,丧仪刚刚一结束就病倒了。
卫国公告假在家照顾不说,已经进了京卫大营任职的卫国公世子卫程也回家侍疾。
皇后卫锦在宫中听闻,心中焦急,想要出宫探望,但宫里大小事宜都离不开人,她也只能命太医去卫国公府日日守着。
这一日,因为太后薨逝,而留在长安并未回家去的王夫人带着女儿王婵娟去了卫国公府探望自己的小姑子。
之前因为有王太后,王夫人对于卫国公夫人这个小姑子并没有十分放在心上,但此时王太后不在了,王家骤然失去一大依仗,卫国公夫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王夫人心底的不情愿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消弭的,在探问过卫国公夫人的病情,稍稍安慰了几句之后,王夫人就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这次太后骤然薨逝,举国同悲,怎么没见襄襄按说,往日里,太后娘娘最疼的人,可就是襄襄了。如今襄襄虽然一心向道,但也不能如此绝情绝意吧这要是太后娘娘在天有灵,知道自己白白疼了襄襄一场,难保不伤心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