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可李瑗在宗室中既不是威望最高的,也不是官位最高的,却第一个被征召入朝,这让李瑗很不安,不安的主要原因在于李瑗向来自视为建成的人。
现在建成死了,世民为太子,立即征召他入朝,他如何能安心。
李瑗是个没主见的人,平时打打猎喝喝酒强抢漂亮人妻这种事情他干的很溜,可现在面对这情况,便六神无主了。
他急忙把亲家公王君廓请来。
彭国公王君廓是个猛人,深得李渊赏识,特让他来协助李瑗镇守幽州,掌控幽州兵马。
朝廷派崔敦礼来召李瑗入朝,却又向王君廓传达了一道封赏诏令,王君廓被加封为左领军大将军,真封一千户。
白天时,
王君廓摆宴款待了崔敦礼,把他灌醉借机打听了许多长安的事情。
宴席散罢,王君廓脸上的笑容不再。
他对自己的儿子道,“新太子封赏七人,裴寂柴绍长孙顺德李艺刘弘基,还有秦琼与某。看看这名单,觉得奇怪吗?”
“好像都是陛下赏识倚重的臣子。”
“没错,就是如此,皆是太极宫赏识之人,除了秦叔宝,其余的人都不是李世民的人。”
王君廓的儿子道,“看来新太子也知道要拉拢武德重臣。”
“拉拢个屁,你还没看出来吗?一封诏令征召你丈人入朝,给我加封左领军大将军,但是幽州大都督并没有授我,这说明什么,说明李世民根本不相信我,在防着我。”
“可相反,秦叔宝授左卫大将军不说,还进封齐国公,加凉州大都督!”
翼国公的封号当然不能与齐国公这样的大国封号相比,连彭国公封号也远比不上。更别说秦琼的左卫大将军在十二卫里序列第一,而现在又封凉州大都督。本来长乐王镇守凉州时,凉州都督也仅是中都督府,现在派秦琼去,却升为大都督府了。
相反李瑗任幽州大都督时,其实真正镇守幽州的都是他,可现在李瑗走了,李世民也不给他授大都督,相反崔敦礼却说新太子有意要调屈突通来当大都督。
真是岂有此理。
“这明摆着就是李世民的缓兵之计,先调走李瑗,换上屈突通,然后等局势稍稳,便要再把我也调回长安去,到时想捏扁就捏扁想搓圆就搓圆,还不是任他处置?”
“阿耶你也曾随李世民多次征战,难道他就不能信任阿耶?”
“李世民算个鸟?”王君廓骂道,他当年投李渊再反唐再投唐,反反复复几次,李渊也都不敢拿他怎么样,李世民他确实不怎么放在眼里。正因此,他后来才会选择跟太子党人的李瑗结为亲家,可谁料到李世民居然发起玄武门之变夺权。
“那怎么办?”
王君廓阴起脸,“终究还是小瞧了他李世民,事到如今,也只能想办法跟废太子甩清关系了。”
“怎么甩?”
“多学着点。”王君廓对儿子道。
大都督府。
李瑗不安的等来了王君廓。
“亲家公,崔敦礼说了些什么?”
王君廓坐下,对亲家李瑗缓缓道,“事情有些麻烦。”
“如何?”
“长安突然生变,如今具体详情仍未得知。大王你是宗室名王,奉旨镇守幽州,节制十七州,拥兵数万,如今新太子派个六品小吏便要征召大王入朝?况且大王莫要忘记一件事情,先前赵郡王孝恭为扬州大都督,北起淮河,东包大江,越岭而南,尽归他统管。有人诬告他谋反,陛下不问证据直接召还京师,打入天牢,受尽盘问追究,最后得无实据,才算放出,可却改授这宗正卿,再不能出长安半步。”
“如今长安诏令大王入京,焉知不是赵郡王重复也?”
“现如今长安城里,太子、齐王皆被诛杀,赵郡王又有前车之鉴,大王今若奉诏归京,能自保乎?”
王君廓这一番话,说有李瑗那是面色惨白。
李孝恭是宗室第一名王,大唐的东南半壁江山几乎都是他打下来的,其战绩能与李世民并列。
可这位宗室名王被从扬州大都督任上召回长安后,却很惨,先是被诬谋反下狱,最后虽无证据赦免但改任为宗正卿,扬州大都督和宗正卿相差巨大。
再加上他特意暗示李瑗建成和元吉被杀,使的李瑗心里已经认定李世民诏他回去是要杀他,就算不杀,估计也要被软禁的下场。
其实李瑗也知道,当初把李孝恭弄下去的是皇帝李渊,不是当今太子李世民。当时弄李孝恭的原因在于大唐一统天下了,皇帝开始着手剪除那些地方实力派的权力。李孝恭当时统领了东南半壁江山,皇帝当然不可能容许的,找了个人告李孝恭谋反,然后借机召回下狱,一番敲打后放出,改授宗正卿,成功剥夺了李孝恭的实权。
若是李渊没被李世民兵变夺权,其实李渊接下来也会继续剪除那些实力派的,比如玄武门前,秦王李世民其实也已经被李渊剥夺了兵权,剪除了羽翼。
还有原割据幽州的燕王李艺,也被李渊召入朝中。
更远点的吴王杜伏威,召入朝中后下场更惨,直接被杀了。
若没长安的兵变,李渊肯定也会最后清洗到李瑗头上来的。
可现在王君廓的一番话,却让李瑗觉得要搞他的人是李世民,李世民要杀他。
心惶惊悸之下,李瑗向王君廓问策。
王君廓冷冷的回了一句,“事已至此,总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先发至人。我听闻如今世民将陛下幽禁太极宫中,大王不如以勤王清君侧之名起兵靖难。”
李世民可靖乱,那李瑗当然也能靖难。
本就是草包的李瑗如获至宝,马上觉得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计划,当即决策起兵。
王君廓拍着胸膛表示,“某愿为大王效死!”
等他回到府中,跟儿子王永安一说,他儿子大惊,“阿耶怎么却要跟大王起兵?”
王君廓不屑的道,“李瑗这个草包,我怎么可能跟着他一起去送死,这不过是我们断尾求生之策,让这个草包起兵造反,然后我们父子就可以平乱除贼,这样一来,我们不但能洗清我们废太子党的身份,还能捞一个靖乱之功,到时这幽州大都督之职,李世民不给我给谁?”
王君廓的儿子一脸震惊,想不到他爹如此狠辣,居然连亲家公都要算计。
“这能行吗?”
“哈哈哈,有何不行,你等着看好戏就行了。”王君廓一脸得意的道。
李瑗这种人,他能轻易玩弄于股掌之中。
幽州城内。
崔敦礼睡的正迷糊,却被人一把从床上提起。
“你们是何人?”
“走!”
几名幽州牙兵拖死狗一样的把崔敦礼拖走。
“我是镇抚司司马,我是朝廷的宣旨使者,你们安敢如何!”
任由崔敦礼如何喊,结果也没有人理会他,依然如拖死狗一样的将他拖着走。
“你们放肆,我姐夫是左卫大将军、齐国公、凉州大都督秦琼,我外甥是镇抚司丞、翼国公秦琅!”
“我是博陵崔氏第二房嫡子!”
·······
一路被拖进了大都督府,李瑗红着眼睛盯着崔敦礼。
“姓崔的,李世民究竟有什么对付我的计划,说出来,我可以免你一死!”
崔敦礼看着狰狞的李瑗,也是一脸震惊。
“大王,为何如此?”
“说!”
“大王这是要造反吗?”崔敦礼喝问。
李瑗夺过皮鞭,一鞭狠狠的抽在崔敦礼身上,痛的他呲牙咧嘴。
“我是博陵崔氏子,我姐夫是齐国公秦琼,我外甥是翼国公秦琅······你们好大的胆子!”
“说!”
李瑗又一鞭子抽过来。
········
“大王,姓崔的已经晕过去了。”
“这么没用,呸。”李瑗气的扔了鞭了,甩袖而走。
回到厅内,李瑗咬牙切齿,浑身激动的颤抖。
“传本王命令,发驿征兵,征十七州兵马!”
“大王,此万万不可也!”
幽州兵曹参军事王利涉上前,高声反对。
第85章 猛将庙
“万万不可!”
兵曹参军王利涉大声反对。
李瑗怒目而视,一个小小的七品兵曹也敢高声反对他,“汝要反乎?”
王利涉官职卑微,他本是隋朝河北地方小官,后被窦建德俘虏归附,再到后来窦兵败归唐,到如今也不过是个七品。不过他虽官职低,只是运气不好当初跟的是窦建德,并不是能力不足。
“大王,京都朝廷有诏令至,大王不肯奉诏而擅自征兵,此为反矣。因此,属下以为,当前须改易法度,以权宜应变,先定众心。”
王兵曹这番话其实跟王君廓先前提的有些类似,就是你李瑗既然不肯奉诏又擅自征兵,这就是确切的谋反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当跳出大唐朝廷体制,你要想办法,比如打出一个旗号来。而现在李瑗恰相反,他既不奉诏又擅自征兵,本就已经是谋反了,可却还要用他在大唐的官爵职位来征召州县兵,那么这岂不矛盾?
一旦刺史、都督们不肯听令,到时怎么办?
王利涉确实是个很有见地的人,他对于河北的形势很清楚。
隋乱以来,最先是罗艺割据幽州,与窦建德、高开道等人对抗,后来罗艺归附大唐,被授予幽州大总管之职,管辖三十九州军事民政。在后来朝廷平定河北之后,罗艺被征召入朝,幽州大总管府改为幽州大都督府,但辖州已经从原来的三十九州降为了十七州。
原来的诸州里又新建了数个都督府。
不仅仅如此,朝廷派李瑗接替罗艺来做幽州大都督,可李瑗本身没有什么威望能力,故朝廷派了猛将王君廓来。
可实际上此时的河北,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李瑗在河北虽是职位最高的,可并不能管辖整个河北,就算是他管辖的那十七州,他也只能号令李建成的人马。其余如李世民的人他就很难调动。
更别说还有原来罗艺的许多旧部,罗艺虽说入朝后跟太子关系好,可实际上罗艺的人马向来是自成一系的。
之前李瑗以幽州大都督的身份还勉强能压住这各方人马,可现在他敢造反,那么下面那些都督、刺史们,尤其是李世民和罗艺的人未必就会听他的了。
王兵曹一语便指出了问题核心,诸州刺史或有逆命,王征兵不集。
他已经确定,李瑗以大都督的名义征兵,下面肯定不会附从。
本来挺不高兴的李瑗一听,又觉得挺有道理。
“王兵曹有何高见?”
“大王,山东之地,先从窦建德,豪酋首领,皆是伪官,今并黜之,退居匹庶,此人思乱,若旱苗之望雨。王宜发使复其旧职,各于所在招募兵马,诸州倘有不从,即委随即诛杀。此计若行,则河北呼吸可定。然后分派王诜北连突厥,道自太原,南临蒲、绛,大王整驾亲诣洛阳,西入潼关,两军合势,不盈旬月,天下定矣!”
王利涉官低职卑,但在河北多年,对天下的形势却有独特的见解。他反对李瑗直接征召各州县兵马造反,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建议。
即河北这个地方,就算到了现在民心也并不归附大唐。当年窦建德在河北很有人心民望,窦建德中原大败后被俘,李渊放了王世充却独杀了窦建德,接着又派官吏对于原窦建德旧部大肆追究,对河北百姓也十分苛刻,导致最终河北乱起。
刘黑闼两起两败,可时至如今河北豪强们依然很不甘愿心服。
因此眼下李瑗只要打起反唐的旗号,或是清君侧为废太子报仇这样的旗号,给那些原窦建德、刘黑闼手下的旧部们封官授职,让他们招募兵马,那李瑗就能得到一支既能战,又愿战的精锐大军。
到时以这支军队再去威逼裹挟唐朝在河北诸州的都督刺史们出兵顺从,如果有人敢不顺从,便干脆让河北兵把他们杀了,夺其城池,抢其印信,节制其兵。
等那时,派罗艺旧部,现幽州长史、北燕州刺史王诜越过太行山,出兵河东,联合突厥,联兵南下,直抵蒲州、绛州。而李瑗率大军则从幽州南下,一路打到洛阳去,最后两军兵临潼关,杀入关中,夺取长安。
这计划,确实是挺不错的。
当然,究竟能不能如他所愿,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比如窦建德刘黑闼当年的旧部虽然还有很多,但几次大战,许多猛将也早就被绞杀殆尽,剩下少数人,其中部份归附了大唐,如原左仆射齐善行降唐后便成了秦王府左二护军,还有程名振等,也有一些不愿意再出来的,就呆在乡下耕地种田,如刘雅、苏烈等。
当然也还会有些心有不甘有机会就愿意出来做乱的人,但这些人现在有是有,可既不算多,也不算强。
毕竟强的人,随着刘黑闼两次反唐后,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眼下不是刘黑闼起兵的时候了,大唐进入河北已经有五年时间了,虽然经历过武德四年和五年的两次刘黑闼叛乱,但距离平定叛乱也已经有四年了。
这四年,大唐在河北日渐稳固,尤其是二次平乱时太子挂帅,听从了魏征等人的建议,以招抚为主,镇剿为次,一改以前的苛政,使的不少河北人渐渐归从归附大唐。
这也是刚才王利涉提出要打出清君侧,为旧太子报仇旗号的原因,李建成在河北比李世民更有人心。
王利涉最后又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建议。
“王君廓无赖贼出身,好反覆无常,大王切不可相信他。宜将兵权委给王诜,并寻机先下手除掉王君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