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听到的零零碎碎加起来,噶尔迅速在心中勾绘出一副唐人的作战计划,他们已经从剑南云南陇右关中山南征调了十万兵马聚于松州,另外在陇右、河西以及西域三个方向,还在聚兵。
计划是要发起四路反击,松州这边是主力,咬住吐蕃大军,然后其余三路趁机攻入吐蕃,深入敌后,直捣苏毗逻些,从陇右方向过来的兵,还将在牦牛河一带,拦截阻击,他们不但计划要把吐蕃这二十万众全都歼灭,还要一举扫荡吐蕃,彻底灭掉吐蕃。
听这些将军们那狂妄的口气,噶尔东赞暗暗心惊,因为他觉得这些真有可能。
松州聚十万之兵不难,因为吐蕃掌握的情报,秦琼坐镇松州为都督,还任着剑南道经略使,唐军在剑南西边常年部署着一万多边军,另外还有几万人的蕃兵,而他们也还有数量不少的武骑团练、土团乡兵,要是把乡里的弓箭社、长枪队等这些乡里的乡勇算上,仅剑南就有十万不止的兵马了。
何况还从就近的云南、山南、陇右、关中调兵?
唐人要从陇右、河西、西域三个方向进军,也一样是有可能的,虽然那三个方向出兵可能不多,但唐军对外作战,常习惯性的征召蕃部协从,河西军可征召吐谷浑人出征,陇右军可征召河曲诸羌,而安西军则能征召西域天山五国和西突厥。
想着想着,噶尔不由的头皮发麻,甚至都忘记了回应张超,在那里发愣了。
“魏公到!”
一名士兵大声喊道,诸将都放下手里的事情,齐齐站起迎接。
噶尔东赞终于看到了那位连吐蕃都早传记威名的大唐年轻战神秦琅了,年轻,确实年轻,比赞普稍年长些,可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一袭白色麻衣,不像是将军倒像是个诗人。
那丰神俊秀的样子,让他不由的惊叹,这样的人,却是一个带兵杀过数十万人的兵仙人屠。
噶尔东赞都看呆了,一时都忘记拜礼。
秦琅坐定。
看着仍在发愣中的这位禄东赞,历史上吐蕃的权相,执掌吐蕃大权数十年,更开启了噶尔家族独掌朝政数代的序幕,这人有抱负更有本事,在历史上松赞干布三十多岁便病死后,可以说正是他辅佐松赞干布的孙子执掌吐蕃,才让吐蕃没有内乱,并继续高速扩张,是他引领着吐蕃走上集权崛起之路,开创了吐蕃二百年强权之路。
不过眼下,这位噶尔东赞域松还显得有些嫩,起码在见到自己时居然还在发愣而失礼。
但按他从守捉郎那里得到的吐蕃情报来看,东赞虽年轻,但已经在吐蕃朝中崭露头角了,他现在吐蕃朝中的地位,起码也是一个吏部尚书级别的了。
虽然还没拜相,但已经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噶尔家族这些年越来越得赞普信任,东赞的兄长芒相松囊又执掌吐蕃兵权,再进一步拜大相之位也是指日可待的。
“噶尔、东赞松域,你可知罪?吐蕃可知罪?”
秦琅喝问。
松赞一震,终于回过神来了。
面对着这位年轻的大唐战神,噶尔心中急转,来之前许多想好的话词这时都说不出来了,他觉得那些话不适合跟眼前这位魏公说了。
来之前,还想着告三寸之舌,来夺取谈判桌上的胜利,可现在他明白,他糊弄不了这位。
心中思绪飞转,却是很快拿定主意,决定推翻之前的想法,完全换一个思路。
“回秦相公,东赞知罪,吐蕃知罪也,我家赞普也知罪,所以特派我为使前来向魏相公请罪,向大唐请罪!”
说着,他借势又拿出了礼单,“这是我家赞普向大唐请罪赔礼的心意。”
秦琅见他居然这么痛快的认罪,还真是有些小意外的,本来以为还要打些嘴皮子仗。
一句话打断了秦琅的节奏,禄东赞紧接着道,“其实,此次皆因误会而起也,还请秦相公能够听我们解释。”
秦琅冷笑着道,“好,那本相就听你一一道来,倒相知道这究竟是哪来的误会,让尔等敢如此狂妄大胆的反叛大唐!”
噶尔东赞的解释,其实并没有超出秦琅的预料,不过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借口,什么被吐谷浑人蒙骗啊,什么只是要追捕逃亡的苏毗王子等等。
秦琅只是冷冷听着,他放吐蕃使者来,既不图他那点钱财礼物,也不是真听什么解释的。
“本相不管你们是真误会还是假误会,但你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叛乱之举,既已接受我大唐天子册封的賨侯之爵,成为我大唐藩属臣邦,就利用臣邦藩属的样子,岂有因误会,就敢挥兵向宗主叛逆者?”
“说吧,现在想如何解决?”
“吐蕃愿向天可汗献黄金五千两,骏马千匹以谢罪,并请两家和亲结姻。”禄东赞诚恳的道。
秦琅哈哈大笑。
一众唐将们也都大笑。
秦琅笑了半天,拿起一道文书,“这是你上次来,没让你过关,你就让人射了一封战书上雷关,我给你念念其中精彩之处啊,就这句,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二十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
“还有这句,公主不主,我且深入。”
“嗯,这还有一句,若行抵抗,城破之日,当屠三日!”
·······
噶尔东赞汗湿衣襟,当初吹牛有多狠,如今打脸就有多疼。谁能想到,二十万众兵临城下,结果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话说的挺狠啊,不过这话是不是酒后所言,太过狂妄了些了。”
东赞赶紧拜伏于地,再次请罪。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愿向唐家天子献黄金一万两,马五千匹以赔礼,望唐家谅解。”
“东赞啊,你吹牛的本事很厉害,怎么还这么会讨价还价?你不是吐蕃的内大臣吗,什么时候还兼管贸易买卖了?”
“放肆!”
秦琅重重一拍桌子,大吼一声。
门口站立的亲兵立即扑进来,拔刀围住。
东赞面色大变。
“当我大唐是菜市场了?”
“魏公息怒,且息怒。”
“就凭你们,也敢威胁大唐,还想强娶大唐公主?凭你们也配?”秦琅冷声喝道,“来人,把这个虏贼拖下去,砍了,把首级交给其随从带回去给弃宗农,告诉他,天子一怒,血流漂杵,让他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亲兵上来拖禄东赞。
禄东赞吓的要死,真怕被拖出去砍了。
“请魏公听下使解释!”
“吐蕃愿意赔偿黄金一万两,白银两万两,另马一万匹,牛两万头······”
“我们还愿意将吐蕃尊贵的公主下嫁大唐天子!”
“呸!谁稀罕?”秦琅不屑的道,“就你小蕃丑虏的酋长之女,也敢自称公主?你们也配用下嫁二字?弃宗农之女,连做圣人洗脚婢都不够格。”
东赞真急了。
“请魏公宽恕!”
秦琅挥了挥手,让亲兵退下。
“要想让大唐谅解可不容易,得拿出真正的诚意,而不是你说的这点东西。我先开个条件,你们做到了之后再来谈,否则,兵戎相见吧。”
“魏公请说,我们一定做到。”
“其一,弃宗农敢反叛大唐,入寇松州,国内肯定有重要的贵族官员挑唆,且一定是九大臣里的,我不知道是谁,但大唐绝不宽恕,因此这第一个条件,把九大臣里这挑唆反唐的杀了,将人头送来。”
“其二,弃宗农之女送到洛阳,便为太子婢妾吧,给天子做婢,还不够格。”
“其三,赔偿黄金一万两,白银两万两,良马一万匹,牛两万头,再加羊五万只,再加一万奴隶吧。”
“其四,以后每年向大唐进贡黄金三千两,银一万两,牛马各五千。”
“其五·······”
禄东赞拜伏在地上,越听越心惊,瑟瑟发抖。





贞观俗人 第1079章 边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剑南奏捷,皇帝大悦。
萧瑀陈叔达等几位老臣等听完捷报,也是抚须大喜,纷纷恭贺皇帝。
“区区小蕃,也敢狂妄如此,早先秦琼不止一次提醒朕,让朕警戒小蕃,朕没太放心上去,想不到他们还真狂妄无边,竟敢入寇松州。”
萧瑀抚着白须,对吐蕃入寇没怎么放心上,毕竟虽来势汹汹号称二十万之众,可却连松州的关隘都攻不破一座,松州城都没看到,就死伤三万了,这充分说明吐蕃实力太弱。
连党项羌都不如,更别说跟吐谷浑比了。
相当初,吐谷浑几次入寇叛乱,那也都是直接攻到了河西凉州或是陇右鄯州城下,也曾打到叠岷。
就连党项叛乱,也都一度杀到了武州,都快打到山南,攻入蜀中了,在松扶文武宕芳叠岷洮诸州烧杀抢掠了一大圈,虽说最后也被秦琅打的跪地求饶,可确实也是有些本事的。
现在这什么小蕃,喊的很凶,人也挺多,二十余万众,千里迢迢跑过来,结果在松州门口就让揍的鼻青脸肿一下子死三万余,这说明什么,说明吐蕃也就是嘴巴强而已。
对于这种大捷,萧瑀觉得都不值一提,跟秦琅在岭南,在南中打的那些平蛮之仗,有什么区别嘛,都是欺负蛮子,胜之都不武,更不值夸耀了。
胜了才应当,败了才有问题呢,甚至胜绩小了,都没什么可说的。
反正萧瑀这样的致仕老宰相,从来也没关注过吐蕃,本身对军事这块也不是很了解。
倒是司徒、卫国公李靖在细看过战报后,却是看出不少东西来的,秦琅这胜利看似轻松,但并不简单,主要还是前期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然后凭松州关隘之险来个以逸待劳,据险而守,这才能打出一千对三万的战损比。
赢吐蕃确实没什么,但能以一千对三万的战损比,可就不得了了,就算是李靖自己出马,他觉得也未必能打出更漂亮的战损比来了。
“秦魏公用兵,越来越了得了,早些年用兵还喜用险用奇,如今却已经是大气浑然,稳如磐石了。”
秦琅的捷报后面,自然也附有一封秦琼的遗表,另外还有一封他关于对吐蕃后续用兵的计划方略,都是直呈皇帝御览的。
李世民看过秦琼那封遗表,这是秦琼临终之际写下的,大约万言,看其中笔墨,似是写了好些天,字迹都已经有些潦草,说的内容也有些絮叨了。
甚至有些地方还几次重复等。
可里面透露的却是情真意切,秦琼临终之际跟皇帝追忆了往昔峥嵘岁月,然后又提到了吐蕃的威胁,甚至还提到了太子承乾,劝说皇帝多给太子一些时间和耐心,多选些忠直良臣辅佐太子。
对于秦家,秦琼反而说的不多,甚至提出说嫡子秦珣文弱,没有将才武力,怕不能为大唐为陛下镇守松州,提出死后将世封松州归还朝廷的想法,对于几个庶出子也皆得皇帝圣恩而封公侯之事,秦琼觉得惶恐不安,希望皇帝也能收回这些公侯之爵。
秦琼临死,也没有在最后的遗表中为自己求什么身后名,更没为儿女们谋什么功名爵位。
他说自己一生征战,还能安享太平,死在榻上,已是天大的幸运,临死就是有些放心不下秦琅,说秦琅年轻而居高位,怕是福禄难久,所以他希望皇帝为保全秦琅也为保全秦家之故,能够念他们父子的一点旧功,让秦琅就留在岭南边地,让他在岭南踏踏实实的镇边个二十年,好好磨砺一下,打磨下性子,也多做些实事。
将来留给太子使用,以免过早折断。
都是肺腑之言,也是临终之言。
李世民看完后,心情沉重。
对于秦琅的对吐蕃聚歼方略,李世民看过后交给了李靖。
这位大器晚成,如今花白胡须,手里还拄了一个龙头杖的司徒,看完后忍不住点头。
“计划很不错,缜密不疏,吐蕃这次估计插翅难飞了。”
李靖觉得秦琅的计划没有问题,很好,甚至很完美,河曲伏击聚歼,完美的战场,完美的计划。
只是萧瑀陈叔达等几位老臣看过后,却并不这么看好。
尤其是向来嘴快的萧瑀,曾经说自己是梁朝天子后,隋朝皇后弟,大唐左仆射,天子亲家翁,是敢在金殿之上跟其它宰相争吵的直接撸起袖子开打的人。
此时虽说六十多岁了,但脾气是一点没改,本来以他这个年纪,继续当宰相也还算年轻的,可这位也就因为臭脾气,数拜数罢,如今直接就在西都养老了。
“圣人,老臣以为秦琅此计划太过,吐蕃狂妄入寇松州,然则在松州碰的头破血流,这已是得了教训,现在既然他们请罪求和,那自然应允,岂能一边假装应允和议,一面却又调兵遣将的暗里计划伏击?”
“吐蕃虽狂妄,但我大唐不能无信也,况且秦琅之计划,臣也不认为就是万无一失的,河曲羌地,本就偏远不毛,集结数十万兵马,岂是易事?再者,若按秦琅计划,要聚集剑南、山南、云南,以及关中陇右青海的诸路兵马,再加上诸羌兵马,甚至还要发河西、安西之兵,请问,这得耗费多少钱粮?”
“吐蕃既知罪求和,当应允也,非要用兵于边荒,耗费巨大,且到时如此大战,就算胜了,又得死伤多少将士,朝廷得花费多少抚恤伤残?再者,战死就不能复生,生养一人到养大,再到培养训练成一个精锐将士,得花费多少年时间,多少钱财?”
“臣今日斗胆,要批评圣人,近些年已有穷兵黩武的倾向了,大唐是强盛了,可也并非就已经强到能穷兵黩武的境地,况且就算真强盛到那种实力,也不该有穷兵黩武之念,前朝时隋文帝统一天下,结束三百年之分裂动荡,重开太平,建开皇之治,让天下重现太平盛世,然炀帝继位不过数年,便开始东征西讨,最后结局圣人也是知道的,难道如今圣人想重蹈覆辙?”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也一如继往的是萧瑀的风格。
本来心情挺好的皇帝,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偏偏萧瑀才不管你皇帝的喜爱,他既然开了口就不会停。
他态度鲜明,坚决反对秦琅的这个聚歼吐蕃计划,认为不合适,不是从军事角度反驳,而是从其它各个角度反驳,你皇帝同意那就是穷兵黩武,就是不仁,就是无信,就是不顾天下百姓死活,就是杨广那样的昏君。
而秦琅是个战争贩子,故意制造战争以谋功绩。
不管打的赢打不赢,都不该打,就算真能灭掉吐蕃二十万众,也不能打。
虽然有些胡搅蛮缠,可确实又是有些道理的,而且萧瑀的这种观点,其实在朝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吐蕃都已经吃亏了,也意识到大唐的强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今肯来请罪议和,那就接受啊,不战而屈人之兵,多好。
为什么非要打,打仗不死人啊,打仗不费钱粮啊,哪个兵不是爹生娘养的啊,而且你凭什么就认为一定能赢呢?
李靖站一边没吭声,他虽然是兵法大家,从军事角度上能够证明秦琅计划有很大可行性,成功性很高,但人家萧瑀又不是说打仗,人家说的是其它。
“请圣人下旨往松州驳斥秦琅的好战之念,令其立即接受吐蕃请罪,最好是干脆召回秦琅,让他继续去职丁忧守孝,朝廷另派使者前去松州负责和谈之事。”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
当初秦琼一直上书说吐蕃威胁论,要朝廷先发制人,积极干预,甚至曾有过请朝廷出兵苏毗,助苏毗复国的计划,只是这事李世民一直没同意。
一来是当时吐蕃虽有潜在威胁,但远不如突厥、吐谷浑的威胁大,就算是隐患,也不如高句丽甚至连契丹都不如。
另一方面,也是有萧瑀等当时的朝中宰相们的坚决反对,那时起萧瑀就觉得对吐蕃这种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小蕃,根本没必要理会。
大象总不会因为一只蚂蚁对他怀有敌意,就追着这只蚂蚁踩吧?
而到如今,吐蕃真的入侵大唐了,可一出手就败了,萧瑀更认定吐蕃绝不是大唐的威胁,只是一群不自量力的狂妄蛮子罢了,对这样的蛮子大唐守好边境就行了,哪用的着如此兴师动众,要集结征召几十万人围追堵截?
就算真在河曲一战灭掉这二十万吐蕃众,又能如何?
难不成大唐还要接着挥兵进入雪域高原,把那什么劳什子吐蕃给占领了,然后设一个吐蕃道或是逻些道?
就那种鬼地方,现实吗?
连吐谷浑这样紧挨着大唐的胡地,朝廷现在控制的都也是勉强,那个还更远的吐蕃,能占吗?
举个现成的例子,朝廷灭东突厥后,不也只是能把漠南之地控制,甚至只是控制长城以内之地,长城外的漠南之地,不也还是以安置突厥人游牧为主吗?
至于说漠北,朝廷灭了突厥也只是便宜了薛延陀人,又养出来个白眼狼罢了。
所以嘛,这吐蕃不比漠北好哪去,干嘛非要跟吐蕃死磕,就应当同意他们请罪求和,训斥一番,然后让他们回雪域高原去好了,以后就让他们安心当个大唐藩属不很好?
萧瑀的这个观念,还得到了旁边陈叔达、杨恭仁、杨师道、宇文士及等致仕老相公们的赞同。
深入不毛去打已经认错请罪的吐蕃,还不如调点兵去西域敲打一下高昌的鞠文泰呢!
起码高昌还扼守西域门户,占据丝绸要道。




贞观俗人 第1080章 太尉、节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天下承平,便是文官当道。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文官都不愿意打仗,打仗有什么好呢,他们又不是武将,武将才喜欢打仗,打仗才有军功。可文官们在意的却是安稳,打仗就是不安稳,打仗还得费钱粮,还得死人。
所萧瑀很不客气的跟皇帝说,吐蕃人已经知错请罪,那松州就不再需要秦琅了,让他回去继续丁忧守孝去吧。朝廷派个使者去松州,接受吐蕃请罪求和。
只要以后吐蕃老老实实的做大唐的藩属,朝廷甚至应当给吐蕃一些安慰,诸位让皇帝或太子谁委屈一点,就纳个吐蕃赞普之女回来做个妾,再召赞普之子或是兄弟一两个到京做个羽林郎又或是国子监生。
吐蕃赔礼道歉进贡金银牛马,朝廷也应当适当的赏赐些绢布书籍等啊,总得显示大唐上国的威仪和恩赏嘛。
而李世民坐在殿上,思绪也跟着转到了西域高昌。
最近这高昌王鞠文泰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而欲谷设早年从漠北被薛延陀打的逃到西域,在高昌附近落脚,后来归附大唐,讨得册封、安置,也跟着打过莫贺咄与肆叶护,本来也是有功劳的。
可在泥孰可汗死后,欲谷设见新继立的同俄设能力不行,驭下不稳,就向朝廷求取支持,让他做西突厥大汗。这种事情,朝廷当然不会同意,你虽有些功劳,可你毕竟是东突厥过来的,人家同俄设再没能力,他也是正经西突厥大汗泥孰的亲弟弟。
人家兄终弟及,这也是符合西突厥传统的,于理于法都没问题。更别说,当年泥敦与同俄兄弟俩助大唐击败莫贺咄与肆叶护可汗后,将天山以南五国送给大唐,此后多年对大唐那也是忠心耿耿的,西域这些年也因此十分安宁,起码丝路畅通,让大唐的贸易每年增利不少。
更别说,泥孰和同俄兄弟俩做大汗,大唐顺利进军西域,这些年又是屯兵又是筑城,又是修驿路、烽台的,顺顺当当,天山以南诸国,这些年也基本上因此为大唐所控制,这样听话配合的西突厥大汗,朝廷怎么可能废黜换欲谷设?
欲谷设先是想当大汗不成,接着又想尚公主,大唐当然仍是不许。虽然朝廷答应过薛延陀请婚公主,但那个事本就是个坑,反正薛延陀先前好不容易凑了无数牛马羊群赶到灵州,结果时间太急,路上死了无数,紧接着到了后,又被接收官员把许多赶路饿瘦的羊剔除说不合格,最后说数量不及,弄的薛延陀的夷男差点就要发兵南下。
后来使者好不容易才说服大唐,说补足数目便行,结果等他们终于补满了,然后大唐太上皇驾崩了,皇帝说公主得守孝一年。
遇上这事,薛延陀也没啥办法,这是人家中原的礼数,好,等吧。
结果这一年还没过完,大唐的皇后又崩了,然后唐人又说了,公主得为皇后守孝三年。
一年没过完,又加三年。
薛延陀人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你说大唐不守信用?可人家这是礼数,不能因你们而破例。
毕竟大唐也没说悔婚,只是现在遇到丧事得守孝,婚期推后而已。
欲谷设本来想着也求娶一位大唐公主,这样就算现在不得大唐册封为西突厥可汗,可娶到了公主,将来总还会有机会嘛。
谁知道大唐也是一口拒绝,凭你也配?
欲谷设觉得受到了侮辱。
毕竟,若是以前那样,大唐的公主谁也不下嫁和亲,那他也没话可说,他那堂兄弟郁射设和李思摩等娶了大唐长公主,但人家那不是和亲,只是尚公主,算是大唐招的上门女婿了。
可既然大唐都同意薛延陀的请婚了,凭什么不接受他的?
薛延陀当初还是他镇守漠北的时候手下管着的部落呢,夷男也只是他手底下的俟斤,如今摇身一变夺了漠北称汗不说,他儿子能娶大唐公主,他凭什么不能?
1...556557558559560...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