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垫圈的干草混合了牲畜粪尿,换下来后堆积发酵,变成了腐烂的有机肥。
庄丁们拿着筐挑着一担担肥料走在田间地头,然后把肥料一把把的均匀撒入田间,对于他们来说,丝毫不觉得这些有什么脏的,发酵后的肥料其实也没有什么臭味。
一把肥料撒下去,这田里就能多增收一把粮食。
“过些天会有一批牲口送来,你们准备好接收,要好好照料。”
“什么牲口?”老王赶紧问。
“主要是牛马。”
旱地适合马耕,水田则适合牛耕,甚至在江南,还普遍用水牛耕田,水牛比黄牛更适合水田,它们体积大,腿也粗,不怕蹄子陷没。
秦琅的牲口是从幽州边市运来的。
过去汉商深入草原与胡人交易,主要还是拿布匹绢帛换皮毛,也用一些木碗啊陶锅啊等换牲口等。
但是现在幽州边市上,最受欢迎的商品却成了易于携带贩运的盐茶糖酒,这东西价格高,但深受草原上贵族们的喜好,尤其是现在从中原传过去了奶茶喝法和马奶酒,奶里加茶,再加上盐煮,那是极美味的,当然,有身份的贵族们,还要在奶茶里加上糖,糖越白越有面子,越大颗越体面。
现在幽州秦家口市场上,一头上等的大公牛,居然只要十斤白糖,中等的母马才换十五斤白糖。
而那冰糖更是被炒成了天价,一斤冰糖就能换两头大犍牛。
就这价,结果各部落来的胡商们,还在那里争的头破血流呢,突厥各部商人们这个开口要一百斤那个要两百斤的,结果人家铁勒和室韦、契丹、库莫奚等部落的商人们不干了。
市场上每日供应的糖非常有限,来来去去也就那几个供应商,一是大唐朝廷转运司的常平仓糖仓的糖,从秦琅这里用批发价买进的,然后运到边市来赚钱,但数量也不多。
然后是皇帝内坊糖,这是皇帝额外从秦家糖场拿到的糖,也一样有部份运到幽州来卖,数量更少。
剩下的自然也就是长孙家程家等各大秦琅白糖经销商们了,中原各道划界经销,但对于边市,是没这限制的,所以大家都拿出些糖运到边市为卖。
问题是现在秦家的白糖供应量有限,所以大家手里糖都不多。
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节节攀升。
而除了幽州这边的边市,现在西北的吐谷浑啊吐蕃啊这些番人也要糖啊,也一样是猛开高价求购。
从辽东跑过来的高句丽人来的晚点,开口就想要一万斤,结果差点没被突厥室韦铁勒契丹等群殴了。
一百斤都要不到,你一家还想要一万斤?
这些胡人们手里也没啥好东西,拿的出手的不也就是牲口最多,然后是皮毛、草药等,辽东的高句丽、靺鞨人手里则还有点海东青啊,东珠啊人参这些玩意。
现在幽州那边,有糖的就是大爷。
这样的好形势,秦家这个掌握着核心机密的白糖总批发商,手里当然也有余量,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于是突厥人手里买马,契丹人手里买牛,铁勒人手里买骆驼,高句丽人手里买人参,靺鞨人手里买皮子,新罗人手里买奴婢,便宜啊。
白糖现在是最硬的硬通货,买啥都便宜。
像盐酒茶这些玩意,秦家没啥过硬的实力,所以也比不过其它家,可白糖这玩意,谁敢跟秦家比?
大家卖白霜糖、红砂糖、黑姜糖啥的玩意,秦家都是直接卖冰糖的,而且是特优级品质,号称宫中御采贡品级别的。
“有多少牛马?”
“第一批有百来头吧,不过这些胡人手里买来的牛马,还不会耕地,还得教犁,到时牛还要穿鼻孔,我会给这里庄上拔十匹马十头牛,够吗?”
三原庄子现在田地约有千亩左右,水田占多数,原本庄子上就有十来匹挽马的,老瘦都有,这次秦琅打算淘汰掉老马瘦马。
“教耕倒也不难,这个没问题,若都是青壮牛马,各有十匹足够了。”老王很是兴奋,耕地还是得大牲口,大牲口才能深耕细作,深耕才能产量更高。
一般的耕牛,会在一岁多点的时候开始教耕,套上笼头让它们开始耕点浅土或是河滩沙地,教上几天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是几岁的牛,要教耕就要难点,不过对于有经验的农夫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就如骑兵能够驯服烈马一样,农夫也一样能驯服猛牛。
“剩下的牛马不送到庄上来吗?”老王问。
秦琅笑笑,“前几批的牛马,会先安排给家里各处庄上,等把原来老弱换掉后,才会再给各庄拔第二批牛马。”
他计划是各庄子多养点牛马,除了保证自家使用外,剩下的也可以养殖下崽或出售出租。
许多地主都会把自家的牛租给百姓或佃户,牛租往往很贵,用地主家的牛,一亩地便要交一至二成的牛租。
所以老王很期盼第二批牛马的到来,牛租收益可是很高的,更何况,多养母牛,则还能下崽,一头牛犊养个一年就能出售,养两年就又能耕地了,若是母年,两三岁的牛又能下崽了。
其实秦琅觉得那些地主们有些为富不仁了。
养牛确实要成本不假,可租牛耕地,一亩居然要收一二成的租,就有些过了啊。
秦琅计划搞点新的模式,比如农耕时节,秦家可连人带牛带耕具出租,直接帮人把地全都耕好,按亩收钱或折粮,一亩多少钱或多少粮,而不是直接要人家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的收成。
秦家可以少收一点儿。
这样一来,耕地的收益可以抵消些养牛成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养牛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
老王满脸兴奋的已经开始跟身边的几个老汉副庄头们在商议在哪搭建牛棚马棚,要准备哪些草料等了。





贞观俗人 第272章 卖橘子的小娘子
平康坊。
夜幕降临,长安六街鼓声未尽,街上已经是人车马稀。
不过在平康坊门前,却是一片热闹景象,许多车马都在排队入坊。这些人倒也不都是平康坊内居民,事实上,现在平康坊的真正居民百姓已经没有几户了,这里现在是许多达官贵人们的别业区,以及许多地方在京候官选人、或是来京士人们的暂时租住之处。
当然,现在平康坊也还是长安最大的商业区,除了有不少商铺外,这里最有名的便是夜市了。
长安的东西二市,每天都是午后才开,黄昏闭市的。
整个长安城,现在也仅有平康坊是夜不闭市,依然灯火通明的,这一切都是秦琅这位年轻宰相的新政。
天黑,坊门关闭,坊内几百亩的坊区内,却是才刚刚热闹起来。
白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尤其是京城的官吏们都喜欢来坊里放松放松,喝茶品酒听曲看舞,看看摔跤斗斗鸡。
平康坊也是唯一允许扑买的地方。
小到衣物玩偶,大到车马宅院,这里都可以扑买,所谓扑卖就是一种博彩行为。另外还有扑买,则是一种包税制,坊内的酒楼等商铺,实行包税制,转运司直接按商铺大小,经营规模定下了一个税额,按额征税。
从三原返京,在家洗了个澡换上了一袭白袍,秦琅便也在夜色里走出家门。
门口,程处默、尉迟宝琪等一干兄弟们早就在等候了,这些都是以前就交好的玩伴,如今秦琅虽飞升为宰相了,但也并没有跟他们生份,也会经常约了一起喝酒或是打猎。
阿黄和秦勇几个也都换了便衣相随。
原本朝廷规定,是禁止五品以上官员入市的,秦琅对皇帝提出了异议,认为官员入市只要不摆仪仗清场,不搞强买强卖,那不应当禁止。
一番争论之后,李世民倒也取消了这条禁令。
五品官员可以入市,但不许仪仗清场。
秦琅上次被刺后,皇帝特意颁下诏令,宰相出行,金吾卫负责清场,街上人都要回避,而且皇帝还特从左右千牛卫拔出兵士,每个宰相派一百千牛卫的卫士护卫随从。
加上宰相们原有的防合侍从,宰相们的安全性大增,就是其它三品以上职事官,皇帝也都给增派千牛卫护卫,享受相应品级数量的护卫。
敢冲撞宰相仪仗,阻拦宰相道路的,千牛卫士甚至可以当街杖杀不论。
“不带千牛卫?”
程处默瞧见秦琅居然让千牛卫留下,惊讶的问。
“咱们这是去夜市喝酒逛街,你让我带上一百千牛卫,这还喝啥酒?再说了,你看看咱们这伙人,哪个不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汉?咱们这么些人,谁来谁送啊。”
秦琅虽说没带千牛卫,可身边的秦勇秦用阿黄还有老铁枪独孤燕云,个个好手猛将啊,程处默这些勋戚子弟那也是打小习练武艺的。
千牛卫的旅帅倒不敢不听,不过最后还是亲自带了一个队正跟随侍卫。
大家虽然都是便衣出行,但也全都腰上挂了刀剑。
这年头,唐人尚武。
书生出门都要挂把剑,官吏军士们带刀更是标准装束,只要你不披甲不持弩不拿长矛大刀,谁也管不着。
一行人也不骑马,反正就在坊里逛,浩浩荡荡的好不热闹。
坊里街巷,全都装了路灯,一到天黑,便有专人将灯笼点燃。
“先去看摔跤吧,最近遇仙楼听说来了一群女摔跤手,今晚新人表演,可不能错过。”程处默说着都快流口水了。
秦琅推动平康坊试点,搞商业区,搞不夜城,然后下面的商人们马上就跟进了,只要官府不禁止,那么商人们会极敏锐的发现商机,并跟进。
遇仙楼是一家酒楼,酒楼自然是喝酒的,但为了拉生意,所以酒楼并不只是喝酒,经营的商家还搞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这遇仙楼很大,里面有三层,一楼大厅的正中,便有一个摔跤场,但这商家是个鬼才,他并没有请一群粗壮的男人来表演摔跤,而是培训了一群女摔跤手表演。
众目睽睽之下,女摔跤手们只穿着亵衣亵裤,全身倒是有九成九裸露在外,然后两个女人在台上你来我往的扭打搂抱着,那场面自然让客人们酒兴大发。
顺便还能来个下注猜输赢,娱情助兴。
“哪来的摔跤手,可别跟上次裹子角茶楼一样,弄的那几个摔跤妇人,粗壮胜过男人,实无兴致。”
“别提那家,现在一想都作呕。”尉迟宝琪赶紧喊道,他自己又黑又丑,结果还嫌别的摔跤妇人也黑。
“这次的不一样,听说是东瀛妇人,个个小巧玲珑,却又凹凸有致呢,肯定极有看头。”
秦琅倒无所谓,所谓的看摔跤,其实这些牲口们不过是看女子赤果相搏,说到底还不是为个色,就跟后世看wwe的女子摔角一样,男的打的是套路,精彩。女人嘛,打斗精彩度就差多了,但胜在人家个个长的漂亮,金刚芭比,性感无限啊。
于是大家直接往遇仙楼晃去。
遇仙楼的招牌无比明亮,他们家专门建了个彩灯楼做招牌,一到晚上,造型奇特的灯亮起来,远远就能看到,他们家招牌很有特色,中间一个白胡子飘飘的老神仙,手持一个酒葫芦,一左一右两个赤果的女摔跤手,谁看了都想进来瞧瞧的。
门口,还有青衣小厮在负责代客停马,他们把客人的马牵到后面马棚,还会细心的帮客人刷马喂饮呢,服务十分周到。
门边,蹲坐着几个卖水果的,这都属于流动小商贩了,用不着什么本钱,下午到东西市批发点水果点心,然后晚上到平康坊里来当街叫卖,他们每次入平康坊的时候,只需交极少的入市税便可以。
“大官人,橘子,江南贡橘,吉州蜜橘,又大又甜!”
一个约摸十岁的丫头,身着花布衣,面前一竹篮的蜜桔放在地上,对路过的他们热情招呼着。
“哎哟,这么冷的天,姑娘穿这么少,哥哥来照顾下你生意。”程处默立即走过去。
“扑买吗?”
小姑娘虽然小,不过倒是很大方,看样子也是已经在夜市做了一段时间小贩子了。
她拿出了一把铜钱。
“扑!”
程处默蹲下。
“掷几个?”
平康坊里商家们扑买,也是增加一种吸引力的活动,他们用掷铜钱来扑,掷的铜钱叫头钱,头钱可只用一枚,也可数枚同掷。
三枚同掷叫三星,四枚叫四摊,六枚叫六成,八枚叫八七。
如果掷出来的全是正面或全是反面,就叫浑成,正反都有则叫背间,一般浑成为赢,背间为输。
根据掷钱数,商家会有不同的折扣,难度越高,折扣越大,比如八枚同掷,若是浑成,便可免费。
当然也还有摇签和扔飞镖的扑买方式。
第一次投钱是免费的。
程处默直接要了八个头钱,“今天就要吃篮子免费桔子。”
不过八枚头钱同掷,想中浑成明显很难,果然程处默掷钱下地,结果三正五反,自然就是背间。
背间原价。
老程不服,“再来。”
“再来,一文钱。”小姑娘捡起钱,笑吟吟道。
老程于是腰上蹀躞带解下钱袋来,掏出一个铜钱,姑娘笑着接过,把头钱递给老程。老程拿在手里,还装模做样的摇了几下,最后还送到姑娘面前,“小娘子给我吹口气。”
“开!”
老程掷钱,结果这回四正四反,依然输了。
“再来。”
老程于是蹲在那里连扑十把,花了十文钱,结果一次未中。
连小姑娘都劝他,要不你少掷几个钱试下?
老程站起来,拍了拍手,“算了,不扑了,这篮桔子多少钱,哥哥原价买了。”
小姑娘一听,欣喜不已,早点卖完便可早点回家了。
江南来的橘子不便宜,不过对于老程来说,毛毛雨都算不上。
虽然多掏了十文钱,不过老程很满意,助人为乐嘛。
到手的橘子一人两个,倒是一下子分完。
“下次哥哥还来!”
老程把篮子还给小姑娘,摆了摆手,被等的有些不耐烦的尉迟宝琪给扯着走了。
遇仙楼门口的小厮倒不错,并没有哪个驱赶门口的小商贩,而对于前来的客人们,也并没有狗眼看人低,都是十分热情。
看到秦琅他们手里的橘子、酒等自带物,也没有阻拦。
推开门帘,顿时一股浪热扑而而来。
“嗬,好热闹啊!”
程处默一边剥桔子一边喊道。
虽然天刚黑,可遇仙楼已经坐了一半以上人了,中间的摔跤场上,则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挥舞剑器,这是舞剑热场了。
“诸位客官好!”
程处默豪爽的直接道,“爷先前订了二楼天字号包间。”
遇仙楼不但有女摔跤手,有好酒,也有妓女,一楼是散座,有来自北曲的低级妓女们在,只要出点钱,她们就会陪你喝酒,搂搂抱抱摸摸也是可以的。
当然,有身份的人是瞧不起北里女子的,就算平康坊南曲的顶级女伎不会到这些茶楼酒铺来,但也会有些酒楼自己弄一批年轻漂亮高级些的女子来,当然也会有中曲的女伎们过来。
“原来是程爷,包厢早已经备好,另外天仙阁的诗诗姑娘已经带着她的姐妹到了,现就在房里等候呢。”
小二看到了预约的牌后,笑容都上了一个台阶,弯腰的更低了。
“诗诗姑娘已经到了?”老程一听,马上大笑着带头上楼。
这家伙,十足纨绔形像。
大家也都是一副彼此彼此的模样。
秦琅笑笑,也跟着一起上楼,出来玩嘛,得合群。




贞观俗人 第273章 指点迷津
当东道请客的是程处默,但主宾自然还是秦琅。
一进包间,程处默就对扑上来的诗诗姑娘说明白了,今天陪好了秦三郎,重重有赏。诗诗姑娘来自中曲,对秦三郎的大名那是如雷贯耳,想平康坊南里三大名妓中的女校书和女录事,都先后被这位秦三郎采花藏娇,可是花场一大奇事。
诗诗姑娘在平康坊也只算是二流了,比不上一流的那批,更别提女校书这样顶级名妓,但哪个姑娘又不曾幻想过哪天遇到个秦三郎,自己从此也脱离这欢场,成为王公府中妾侍呢。
“三郎,诗诗敬三郎。”
秦琅坐在那里,“我喝茶。”
有姑娘做陪,喝酒玩乐自然更有气氛。
当然,今天也确实只是一群小伙伴们出来喝酒聊天,联系下关系而已,并不谈什么机密。本来秦琅现在的地位,再跟他们这样公然出来玩乐有几分不合适了,不过秦琅也知道自己所谓的宰相,其实也当不了几天的。
他只是李世民拿出来过河冲锋的卒子,所以一旦改革顺利进行,正式入轨后,他这个所谓同中书门下平章国计,估计也做到头了,不仅是他,就算是长孙无忌现在这个百官之首的尚书左仆射,到时估计也要让一让。
这不是说两人不得李世民信任,恰相反,李世民是相信他们,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候拉他们两人上去顶位置,可二人一个皇帝大舅子一个皇帝女婿,一个二十来岁的首相,一个二十不到的宰相,也就适合过渡一下。
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清楚的。
所以秦琅其实根本没有把自己真当成什么宰相,也就不怎么看重那些,出入市场,与小伙伴们往来,也没有什么忌惮的。
再说,这也符合他的年龄行事嘛,要是他现在就跟个老家伙一样做事滴水不漏,那李世民以后不得担心的睡不着觉?
大家喝酒,秦琅喝茶,不是他装逼,而是人太多的场合,他不喜欢喝酒,他喝酒喜欢自酌或者是三五好友小酌,一二十人的场子,能不喝就尽量不喝。
一轮酒过后,底下还在表演着热场的节目。
有舞剑器的,有扔飞刀的,还有唱曲的,总之这酒楼的老板倒是挺有娱乐精神,甚至还有从寺院里还俗的和尚,长着寸许的头发,在那里俗讲。
俗讲有些类似于后世的说书,这还俗和尚以前在寺里就是弄俗讲的,就是讲一些佛经故事,倒也是嘴皮子利落,如今还俗了,不再局限于讲佛家故事,连鬼怪志异都讲了起来,甚至还会偶尔夹杂点荤段子在内,引的楼上楼下的客人们哈哈大笑,有那豪爽的家伙,更是直接撒钱到台上去。
秦琅坐在那里喝着茶,身边依偎着诗诗姑娘,姑娘百般讨好,秦琅倒没啥兴趣,他目光更多的还是在观察着这酒楼里的一众人。
舞剑、杂耍的伶人,俗讲的还俗和尚,摔跤的妇人,还有主持的伙计,柜台的掌柜,跑堂的小二,门口迎宾、停马的小厮。
还有衣着光鲜的客人们,穿梭于客人间卖笑的妓女。
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这就是如今被不少人抨击的縻縻之音,奢糜景象。
秦琅倒也没觉得这些就如何堕落了,恰相反,他看到的是绽放的四射活力。
看到的是豪迈和自信。
没有什么不好的,这家酒楼一年要给朝廷缴不少税,另外卖出去的酒、茶,那也等于是缴过一笔税的,每个在这里消费的客人,其实都为朝廷贡献了税收。
而这税收,有部份就变成了禁军的军费,有部份变成了百官的俸禄,还有部份变成了转运往灵盐并幽等边地的粮草军械。
有些东西是难以禁止的,再强力的禁令也禁止不住,所以倒不如变禁为疏。
平康坊的酒楼要扑买包税,酒茶课税,甚至连平康坊的妓家现在也都要登记办牌照持许可证从业,也得交一笔特殊的胭脂税·······
魏征为首的不少人驳斥秦琅连妓女的钱都要赚,说他掉进了开元通宝钱眼里,还有许多人说他与民争利,只会搜刮。
秦琅会在意吗?
不会。
所谓的与民争利这些,不过是他们只许州官放火不放百姓点灯而已,这些人只想永远把这些工商之利把持在自己的手里。
可惜秦琅看不惯。
秦琅向来是赞成大朝廷,赞成集权中央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强盛安稳,国家强,百姓才能安稳,而他们这些贵族们,其实本质来说更需要朝廷的安稳,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呢。
他又不想让自己家族以后跟山东那家一样,连他娘的德国在青岛打赢了日本人,他们都马上屁颠屁颠的迎德皇威廉的画像进府跪拜,真到了那地步,实在是辱及祖宗十八代。
“三郎,最近这国公糖真是火爆无比啊。”小二黑喝了几杯酒,黑炭般的脸上透出了两抹红。
“二郎想说啥直说!”秦琅道。
“就是,兄弟也想如老程一样弄点私房钱。”
老程在旁边揭小二黑的老底,说他爹尉迟大黑,现在好歹也是长安十大富豪之一,结果对儿子们却十分小气,小二黑一个月只有五百钱的零花钱。
五百钱,不是五百贯。
过份了啊,秦琅心想。
谁不知道尉迟老黑虽说以前是个打铁的,可这家伙在隋末时就已经混到了五品,后来又转投刘武周,在刘武周集团里也是数一数二地位的将领,更别说被秦琼击败投降之后,做了李世民的专职保镖,深得信任。
玄武门当天更是立下大功,齐王李元吉的豪宅奴婢侍妾全都赏赐给了他,于是尉迟老黑一下子杀进了大唐长安富豪榜前十。
好歹也是身家过亿的人物,居然一个月才给儿子五百钱。
人家小二黑在宫里当差,一个月赚都不止赚五百钱呢,老黑居然还剥削儿子。
1...186187188189190...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