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长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莞尔wr

    王家当年名声极响,与谢安石并称‘王谢’,王家以书法、围棋见长,尤其是书法,传承至今,十之**都已经毁得差不多了,珍贵异常,十城不换。

    就是嘉安帝的私库之中,也不见得有几幅‘王谢’手笔,可是谢家却能将这样一副匾额保存得如此完整,倒是令傅明华连连看了好几眼。

    屋里谢家子弟都在,因传承之故,谢家家风秉承汉晋时的风气,娶妻不纳妾,家中养妓人以娱客同时也娱自身,其余逢场作戏算不得真,哪怕就是有了子嗣,也绝不认领。

    正是因为家风严谨,谢家传承至今,对血脉十分重视。

    但哪怕是不纳妾,可是谢家子嗣也是不少,别说早些时候,就是如今谢氏族长谢应荣便还有两个兄弟,开枝散叶后谢家嫡系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会儿一堆人进了厅堂,还有不少到如今血脉稀疏了许多,没有资格进大厅的人还候在门外。

    人多却显得并不杂乱,反倒都极有礼,并没有露出好奇打量之色。

    迎接燕追的人中,并没有年轻后辈,倒是谢府几房人都来了。

    傅明华看了一眼,除了其余三姓的人因为赵国太夫人生辰早早到来,满满坐以位上之外,谢家长房嫡系传承之中,除了二房、三房的人,她的外祖这一支里三位舅母都在,但唯独不见她的母亲谢氏。

    她不动声色捏了帕子压了压嘴角,眼里带着几分漠然之色。

    “殿下远道而来,实在是老妇人脸上有光。”赵国太夫人微笑着,她年纪大了,燕追允了她坐下。

    不过也不敢真坐实了,只是堪堪沾着一点儿椅子的边儿罢了。

    燕追就笑着道:“太夫人严重了。临行前母妃殷切叮嘱,让我一向要替她向太夫人祝寿。”

    他虽然是笑着说话,可神情里却带着世家门阀特有的矜持,冷冷淡淡的,与谢家谢利镇几兄弟神色颇有相似。

    若他太过殷切,谢家哪怕表面恭敬,心里恐怕也要瞧他不上的。

    可这会儿他一旦露出这样并不热切的神色,反倒令进入厅堂中的众人神色一振。

    赵国太夫人低垂下头,牵了腰间系着的襟子擦眼睛,神情有些动容:“劳娘娘惦记着老妇人了。”她说完,转头往洛阳方向拜了一拜。

    众人扶了她起身,屋内众人又一阵寒暄,好一阵之后赵国太夫人才道:“天色已经不早了,殿下一路舟车劳顿。舍下已备了薄酒,为您与元娘接风洗尘。”

    燕追自然点头。

    临分别时,他看了傅明华一眼,才与谢应荣等一干人离开了。

    余下女眷时,赵国太夫人也看了傅明华一眼,才笑着温声道:“好孩子,一路可是累了?”

    她说话时与之前面对燕追时的恭敬又有不同,带着亲切与慈祥:“听风轩里已备下了酒菜,你随我来。”

    她只字不提谢氏,只与傅明华介绍起崔家、祝家、以及阴家的来人。

    几家分别备了礼,傅明华与燕追已定下了亲事,虽说未成婚,但四姓显然都不愿得罪这个将来极有可能会母仪天下的少女,因此送的礼都一个赛一个的珍贵。

    崔家礼最重,兴许是崔贵妃的原因。崔大太太送的是一对可编为裙坠挂在腰间的玉环,那环通体洁白,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另外还送了一双臂环,也是价值连城。

    几人分次落座,席间赵国太夫人不时与傅明华说上几句。

    她年纪虽大,但精神却极好,活了大半辈子,又曾是谢氏掌权的内宅太太,赵国太夫人性格手腕自是玲珑。她一旦有心,席间便是欢声笑语,再没有冷场的。

    用过了膳,又笑闹了半天,祝大太太提议打叶子牌,耍了半天,赵国太夫人脸上显出疲备之色,崔大太太便提出告退。

    赵国太夫人也不挽留,等到众人走了之后,才向下人使了个眼色,望着傅明华温和的笑道:“赶路这些日子,可是累坏了?”

    她与傅明华说笑,一面站起身,让下人来领傅明华回她的院子。

    “府中歇息之处已准备妥当,你去瞧瞧,若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便尽管与你外祖母说来,你知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那样客气。”




长嫡分节阅读132
    “可是如今你既然与三皇子定了亲,往后谢家便是你的依靠。”谢氏抿了抿唇角,这是双赢的事儿。

    但她几句话都说完了,傅明华却并没有给她回答。

    “莫非你还想靠长乐侯府?”

    谢氏抬起眼眸,不知是不是这江洲水乡将她黛眉晕染出好看的色泽。

    她已年过三十,看上去却不过二十之数。时光对她尤其的优待,傅明华含着笑提了提湿了之后粘顺她鞋面脚踝上的裙摆,看谢氏提到长乐侯府时,淡然的语气,就像是提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般。

    “长乐侯府靠不住。”她缓缓开口。

    这一点不必她提醒,傅明华心里都清楚得很。

    可既然当初谢氏知道长乐侯府的人靠不住,选择的依旧是江洲谢家。

    现在来与她说长乐侯府靠不住,已经太晚了。

    傅明华含着笑,看着夜风下门前的情景。

    游廊直通整个院落,连接着谢府前后宅。

    她临时居住的院子正厢房出门便对着几步小小的阶梯,左右两侧都放了石灯柱,里面搁了油脂,夜色下风吹得火光不住摇曳。

    绵绵细雨吹落进来,将阶梯浸湿。这种阴雨绵绵的天气让人懒洋洋的,恨不能时时困在屋中,不要出门才好。

    几滴雨水从廊桥屋檐顶上滴落下来,傅明华走了两步,伸手去接。

    那水珠落到掌心时冰凉异常,使她手心都感觉到微微的刺疼。

    “今晚席间,并未看到您。”

    她转过身,神态从容。

    只是之前还神情冷漠的谢氏一听这话,脸上却露出难掩的狼狈之色。

    傅明华没有笑,说话时口吻也不带讥讽,可是谢氏却似咬紧了下唇,脸色泛白。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她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半晌之后,她才有些艰难的开口,秀气的鼻翼微微颤动,发出一声极轻极细的‘嗯’的声音。

    “为什么?”

    傅明华似是有些好奇的问出这话时,谢氏脸色就更白了。

    她手指抓住披在身上的貂裘,指尖纤纤,用力将皮裘攥紧。

    还能有为什么呢?

    她只是江洲名义上早就死了的女儿,哪怕回到江洲之后,能锦衣玉食的活着,貂裘珠宝数之不尽,可是她却终究不能有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谢氏抬起头,目光不避不闪望着傅明华看:“你心里应该很清楚的。”

    虽被戳中了痛处,但谢氏却并不肯面对内心里软弱之处,她的勇敢与她秀气的外表并不相衬。

    傅明华笑了笑,低下头来,伸手摸了摸耳际:“我也只是那么一问。”

    “您不要在意。”

    长乐侯府当初再不好,至少她也是这样光明正大的身份,总比如今偷偷摸摸要好了许多。

    “我明白。”谢氏勉强牵了牵嘴角,母女二人一时间又是有些无话可说。

    “我说的话,你想想。”谢氏呆了半晌,心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说了这话句正想离开,傅明华却道:“我知道的。”

    谢氏低垂下头,眼中泪水都要弥漫了出来。

    她强忍了酸楚,声音有些沙哑:“那你早些歇息。”

    说完这话,她眼中露出犹豫之色:“希望你不要恨我,你也明白,我只是身不由已。”

    傅明华望着她,没有说话。

    “现今你也长大了,你应该明白的。”她垂下眼皮,拼命忍住要掉落下来的泪水,只是昏暗的灯光下,那水光依旧折射出碍眼的光泽。

    “长乐侯府世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中应该明白的,”傅明华没有回应,谢氏便声音更轻了些:“若是换了你,你又会怎么做?”

    “你是未来的三皇子妃,若是有人助你,将来便是天下最尊贵的人。”谢氏忍了心中感受,小声劝道:“孰轻孰重,你心里好好想想就是。”

    下人站得远远的,之前谢氏要与她说话,特地叮嘱人不要过来。

    这会儿只知母女之间说了话,却又听不清到底说了些什么。

    “我明白。”傅明华点了点头。

    谢氏抬起头,望着她看,却见傅明华平静的也在看她:“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一样选择。”

    她这样不喜傅其弦,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意再提。

    若是设身处地的站在谢氏的立场去看,恐怕傅明华也会做出与她相似的选择。

    谢氏眼中渐渐露出光彩,傅明华却笑着看她:“但那又如何,我不是你。”

    她的瞳孔渐渐缩紧,似是嘴唇都失去了血色,紧抿着嘴唇,下巴绷得极紧,发不出声。

    “天色不早了,赶路一天也是疲累,您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傅明华轻声劝她,谢氏却再也听不进去。

    母女两人见面到现在,谢氏才发现傅明华连一句‘母亲’都没有再叫她。

    恐怕在傅明华心里,当日她‘上吊自尽’之时,长乐侯府世子夫人离世,她的母亲便也跟着去了。

    谢氏都不知自己是怎么离开这宅院的。

    傅明华看她人都走远了,才转身过身。

    她在外头站了一会儿,冻得手脚都僵疼了。

    江嬷嬷抱着大氅站在屋中,有些担忧的望着她看,也不知站了多久了。

    “娘子且放宽心。”江嬷嬷怕是以为她伤了心,傅明华披了大氅还觉得冷,听了江嬷嬷这话也不解释。

    进屋里先沐浴更衣,外头门一关,内室又烧了地龙暖和起来,傅明华才觉得好些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选择

    江嬷嬷看她这样有些想笑,又觉得怜爱,拿了厚褥子将她严严实实裹好了,才与碧青一块儿侍弄着将她一头浓密的秀发绞干。

    “这江洲的天气向来如此,娘子可是觉得冷了?”

    她服侍着傅明华躺下,又将帘子放了下来,又披了衣裳起身拿了剪子将桌上燃着的油灯芯剪了一截,屋里顿时便暗了不少。

    “嗯。”傅明华翻了个身,发出‘西索’的轻响。

    今夜是回江洲第一夜,江嬷嬷怕她睡不着,明日恐怕还得去详细拜见谢府上下的长辈们,又得与表姐妹等相互熟识,若是今晚没睡好,明日怕是没有精神。

    她向来养得娇气,有些认床。

    虽说回江洲的一路上嘴里没说,但江嬷嬷好几回却听到她翻身的声音。

    “这府中如今是大太太掌府里中馈,太夫人早就不管小事。”江嬷嬷一一将谢家府中一些她自个儿知道的事情缓缓说来,傅明华牢记在心中。

    谢家人丁并不算稀少,且十分团结。

    在江洲扎根多年,谢家在这一带声名鼎盛,从早前谢老族长在生时,长袖善舞,与世族名流交好。

    当年入仕的江陵才子中,起码有大半曾是谢家的座上宾。

    就连如今朝中不少大臣,都曾得谢家恩惠。

    傅明华将江嬷嬷说的话一一记在心头。

    说完了正事儿,江嬷嬷透过天青色的纱幔,撑起了身来,看到傅明华背对着床沿,将蚕丝被夹在腋下,露出只着了单薄寝衣的圆润肩头。

    青幽的发丝铺了一床都是,那杏色的衣裳隔着帐子,背影显得有些朦胧。

    江嬷嬷伸手将丝幔撩开,拉了傅明华的手起来,直到提了被子将她捂得严实了,才轻声道:“娘子可别贪凉,仔细冻了肩膀。”

    傅明华翻了个身,江嬷嬷看她眼睛半眯,伸手便轻轻在她背上温柔的轻打起了拍子。

    “娘子可是睡不着?因为今晚……”

    她放软了音调,就如哄幼时的傅明华睡觉一般,拍打的节奏不紧不慢的。

    “倒也不是。”



长嫡分节阅读133
    知道江嬷嬷指的是晚上谢氏过来找她的事儿,傅明华摇了摇头:“她来是想劝我往后与谢家合作的。”

    江嬷嬷愣了一愣,小声的问:“那娘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她想起了傍晚回谢府的马车上,傅明华说过的话。

    当时她看到江洲里家家户户都对燕追一行回避,显然事先得到了消息。

    那时在江嬷嬷看来倒并没有想那样多,恐怕因为她是江洲人的缘故,对于谢家在江洲能有这样的地位与影响力,在江嬷嬷心中是丝毫没有觉得诧异的。

    她兴许是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只当谢家为了迎接三皇子而费心尽力,却从未想过朝廷有可能忌惮江洲谢家的声望与影响力。

    直到傅明华提醒。

    “娘子是不是觉得,皇上对世家难以容忍?可是容家如今正得势。”

    傅明华一向心有成算,江嬷嬷问了她一句:“再者说贵妃娘娘也是出身世族,三皇子同样也得世族支持。”

    世族的力量不容小觑,太祖打天下时,阴氏、祝氏出盔甲出武器与马匹,谢家、崔家出粮草出银钱。

    这也是天下大定之后,太祖清洗了不少世族,却唯独未碰四姓的原因。

    虽说在江嬷嬷看来,傅明华说得也有道理。
1...6162636465...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