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长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莞尔wr

    傅明华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苏氏却定定的望着她,显然是要她给个答案。

    “世子学识渊博,谈吐优雅,家世显赫。性情温柔,”傅明华说到这儿,看了苏氏一眼:“与苏娘子正是天生一对。”她自己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

    苏氏只贪图那丁点儿温柔。往后不知得为此付流多少眼泪。

    想起梦里那对人人称道神仙眷侣的夫妻,再想起后来贺元慎得了功名,如锦上添花,那时他的美貌风流令人津津乐道,唯一谈起苏氏的。便是懂事识大体,以及大方不嫉了。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苏氏坐了一会儿,站起了身来,居高临下望着傅明华:“我原本应该感谢你,谢你成全美意。可是你瞧不上季昭,我也不能与你成为朋友。”




长嫡分节阅读69
    傅明华转过头,对她这话只是弯了弯嘴角,转而朝亭外洛阳大好山水望去,苏氏出了亭。丫环替她披上了披风,她转过了头来,看着傅明华,一双大眼中渐渐泪水就弥漫出来了。

    之所以苏氏对傅明华额外看重,除了是因为贺元慎对她有那么点儿意思外,也有傅明华与她经历颇为相似的缘故。

    她总觉得,像自己一般母亲早逝的娘子,对于那点儿温暖会紧紧抓住不放的。

    苏氏总觉得,傅明华应该也像自己一般,对贺元慎势在必得。可她没有,这种感觉让苏氏有些愤怒,又有些狼狈。

    脚步声响了起来,凉亭中好似又有人来了。

    可苏氏才刚走。莫非江嬷嬷回来了?可江嬷嬷不应该给她如此沉重的压力感觉。傅明华转了头,就见已经许久不见的三皇子燕追站在了凉亭之外,一身银色锦袍被风吹得有些鼓起来了。

    每回见燕追,他都好似更高了些,不知是不是少年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总是长得快的缘故。

    傅明华正要起身,他却进了亭中来。坐到了她面前的凳子上,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来的。

    “无意卫国公府的长子?”

    他也不过十六七,可脸上却丝毫不见稚嫩之色。

    傅明华听他这样一说,便知道他看到了苏氏前来之事。

    她想了想:“卫国公府世子姿容过人,性情温和,”

    “只是,未免太好了。”贺元慎不懂拒绝,就如苏氏所言,他待人温柔如水,对女子尽心尽力,有人相求便竭力办到。

    想起那时丹阳郡主出嫁之时,在定国公府感受就更为直观,那时在她坐上凳时,贺元慎还掏了帕子擦了又擦。

    这样的体贴细微,温柔小意,尤其长得那般好,自然便更受女子喜欢了。

    当初阴氏设宴之时,傅明霞被自己吓得摔倒,不就是他温柔扶了她起来,才使傅明霞至今癫狂吗?

    “莫非娘子喜欢不好?”

    傅明华眉心微微皱出浅细的痕迹来,燕追这样不带名姓,不带排名的称呼她,显出几分亲近。

    可她转了转眼珠,燕追又像是并无其他意思的模样,倒像是她想多了。

    而且他问的话太过不适宜,傅明华暗自在想,莫非他这样问,意在往后要为自己寻个夫家?

    只是不论是与这位三皇子仅有的几次打交道,还是从他面相来看,他脸颊消瘦,嘴唇极薄,一看便知是无情之人,不像是要如此好意的。

    她手指轻轻牵了牵自己的披帛,燕追看了她一眼:“卫国公府世子容姿出众,那依娘子来看,我又如何?”

    傅明华有些意外的抬眼看他,连动作都僵了僵。

    燕追却微笑等她的回答,她低垂下头:“殿下自然是龙凤之姿,雍容尊贵了。”

    她这回答,中规中矩,燕追不知听过多少回了。

    燕追垂下了眼皮,点了点头。

    “好话未必见得是好。”他意有所指,傅明华正要开口,燕追又道:“元娘,你所谓的,贺氏长子未免太好是何意思?”

    傅明华不知他为何会对贺元慎这样感兴趣,她捏了帕子掩了嘴角,心里思量燕追总要谈起贺元慎的意思。

    莫非他有意要重用贺元慎?

    只是贺家并未衰落,贺元慎最多考个功名,将来为他人参锦上添花。

    更何况他并非惊艳绝才之辈,若要用他,不如另择他人了。

    她舔了舔嘴角,不动声色的提醒:“世子固然好,可是看样子志在风流写意的人生,而非仕途。”

    说到这儿,她看燕追笑了起来,笑得肆意张扬的模样,眼中似是都盈满了流光。

    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得他欢喜了。

    第一百一十章 只求

    傅明华做出恭顺的样子,垂下了眼皮,掩住眼中疑惑之色:“世子太过多情。”且贺元慎意志不坚,这样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事。

    像他这样多情的人,又耳根子软,极易毁在女色之上。

    燕追笑出了声,他听得出傅明华话里的提醒,眉间神色飞扬。

    傅明华对贺元慎无意,她这样冷静,说出贺元慎优劣,这让他有些愉悦,目光又有些深沉。

    说起贺元慎时,她眼神坚定并不躲闪,证明她的性格坚定。

    可她能不受贺元慎引诱,就证明她不会受其他人轻易诱惑。

    他搁在石桌上的左手拇指与四指轻轻捻动,沉吟半晌:“若是贺元慎不成,在元娘眼中,觉得谁才华更甚?”

    燕追明白傅明华误会了他的意思,却不动声色的打听。

    “前些日子,听靖王府柳郎君曾言,陇西太守姚焕致荐一个姓陆的读书人。”傅明华看燕追目不错睛的盯着她看,不由轻声道:“据说出身寒门,却能得姚大人赞赏,连靖王府的人都要避他,可想而知,才能出众。”

    燕追原本只是随口一问,想探探她心里的底,却没想到她一张嘴,倒真说了一个人。

    陇西有望族王氏,却没有姓陆的名门。

    后又听傅明华说起这有识之士乃是出身寒门,倒是点了点头。

    只是最近他一心扑到军中,想要进入幽州任职,倒是忽略了一些小道消息。

    能被傅明华提起,这姓陆的,莫非有什么过人之处?

    “姚焕致?”

    他轻喃了一声。之前还有的几分旎旖心思顿时散了,一双长眉缓缓皱了起来。

    “不错。”傅明华知道自己一提,他必定就会上心。

    说起这姚焕致,也是颇有来头。他是燕追身侧的第一谋臣姚释的子侄后辈,文才也是风流,当初不靠姚释,而凭自己本事考中进士。继而被太祖委以重伤。而后步步高深,至今任陇西太守。

    陇西可是个重要的地方,虽不如幽州一般乃是军事重地。但也不可小觑。

    前朝时起至如今,便是皇帝心腹方可胜任。

    姚焕致自己都是才高八斗,却偏偏如此推崇一个人,可想而知这书生文才不可小觑了。

    而这样的条件下。傅明华除了陆长元之外,便不做他人想起了。

    梦里‘傅明华’所嫁的陆长砚。正是陆长元的唯一弟弟。

    陆长元此人文武全才,性情也是刚直严肃。

    傅明华握紧了手掌,脸上露出笑容:“只是出身寒微,根基浅薄。虽无助力,但也更好把控。”

    燕追听了这话,就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日傅明华向崔贵妃提议。使云阳公主嫁君集侯之事儿。

    这个小娘子心思不浅,提出此议。必定于她有利。

    他喜欢这样的性格,却又不喜她拿这样疏离恭敬的态度来对他,仿佛他于崔贵妃以及任何一个与她合作有利的人般,她的心里眼里,自己永远只是‘殿下’而已!

    “稍后我会让姚释修书一封,送往陇西打探这位陆才子的底细。”

    傅明华点了点头,燕追又道:

    “不过我为元娘办事,元娘要如何谢我?”

    他这话让傅明华有些意外的看他,燕追却像是看不到她眼中的惊讶之色,反倒笑意更深了些。

    “若当真是有才学之士,于殿下也有用……”

    她拧着眉头,燕追却轻笑着,打断她的话:“我的身边,有用的人很多。一个区区陆氏,还不被我放在眼中。”

    出身皇室,母亲崔贵妃又出身自名满天下的崔氏一族。

    就连当初太祖求而不得的姚释都能被崔家请进宫中,一个有才的书生又算得了什么?

    燕追低头落在她放在石桌上那双白玉似的手,半晌抬起眼来看她,见她难得无语凝咽,不由又问了一句:“元娘要如何谢我?”

    傅明华提出此话,确实有她私心,却没想到燕追会这样直接。

    她不怕与苏氏那样的人打交道,对付傅明霞也是游刃有余,但像燕追这样让人琢磨不透,又使她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定了。

    “不如我换句话说。”燕追望着她,看她细眉浅皱,她眉色略淡,微微低垂着头。

    那肌肤似细腻的上好脂玉,五官长得恰到好处。

    “元娘想要求什么?”若是旁人被他这样盯着,恐怕早就坐立难安了,她这份镇定倒是很好。



长嫡分节阅读70
    燕追问了一句,傅明华想了想:

    “只是想求往后一个依托。”

    “依托?”

    燕追反问了一声,笑容有些发冷。

    傅明华也就点了点头,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也就不再躲躲藏藏。

    靠长乐侯府,靠白氏是靠不住的,她做这些,只是希望:“将来殿下与贵妃娘娘能使我下半生有个归宿。”

    她不想再任由长乐侯府摆布,不想任由白氏将她嫁入陆家之中。

    “只求能夫妻相敬如宾。”她有体面,有尊荣,有应得的地位与看重。她只求嫁个门当户对,彼此性情相合的丈夫,不要落得如梦里的‘傅明华’那般,伤心绝望之下忧郁成疾,早早便觉得生活没了盼头。

    燕追怒极反笑,“归宿?”

    他撑着石桌站起身,上半身朝傅明华倾去。

    这动作实在太过突然,傅明华本能的要往后仰,燕追冷笑着看了她一眼,站直了身体,居高临下望着她看。

    他的气势与气息将傅明华牢牢笼住,那目光似要吃人似的,傅明华心中跳了跳,半晌之后他只是轻哼道:“母妃想要见你一面,会有人带你前往的。”

    说完这话,他起身就走。

    傅明华望着燕追离开的背影,不远处江嬷嬷已经取了棋子回来了,却远远的就看到傅明华在亭中与人说话。

    江嬷嬷认出了燕追,就没有敢过来。

    远处长廊转角的栏杆处,有个四五十岁的青衣男子正往这边看,那位就是名满天下的姚释了。

    等到燕追离开了,江嬷嬷进了凉亭来,将手里的棋罐子摆在了石桌上:“三皇子莫非生气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召见

    傅明华也没明白,听江嬷嬷这样一问,便抿了抿嘴角。

    “娘子与三皇子说了什么?”

    江嬷嬷看她很快取了棋子出来摆在石桌棋盘之上,明明三皇子刚刚出去时眼神冰冷,她却不慌不忙的。

    心里不由有些着急,又问了一句:“是不是娘子说错了什么话?”

    傅明华想了想自己刚刚与燕追说的话,其中还提到了陇中陆氏,她目光落到了对面的石凳上,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

    江嬷嬷跟在她身边,将她奶大,若是无端她向燕追提起陆长元,恐怕她会有话要说的。

    “三皇子说崔贵妃要见我一面罢了。”

    她神色淡淡的,也不像是跟燕追说了什么失礼的话而有些担忧的样子,江嬷嬷也就心里松落了一口气,当燕追恐怕本来便是这般吓人的模样了。

    “既然娘娘相召,不如娘子收了东西前去求见。”

    傅明华摇了摇头,“娘娘要见我之时,自然是会使人前来传召。”

    江嬷嬷也就不再说话了。

    那头燕追离开这四角亭,姚释往这边看了一眼,便朝他迎了上去,站在他身旁的戚绍也跟着过来。

    “陇西太守姚焕致荐了一个姓陆的年轻人,查查他的底细。”燕追总觉得傅明华无端提起这姓陆的,并非那样简单的。

    “傅大娘子说这姓陆的出身寒门,得姚焕致荐,极为有才,连靖王府的柳世先也意欲因为此人而避开今年权知贡举。”燕追脚步不停,姚释听到‘姚焕致’三字,便沉吟了片刻:“若得他推荐,便可见此人确实有过人之辈了。”

    姚焕致今年六十有七,他是先帝晚年的进士,中进士时已经四十七八了。

    唐代科考制度严苛艰难,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也就是说,姚焕致能在四十八岁时中了进士,在二十年前,那可是极为风光之事。

    若是得前三名。会由史部侍郎设宴于郊外雁塔,所以三进士也称雁塔题名。

    在这样的情况下,姚焕致自己都是才高八斗,却能对陆氏赞赏有加,可想而知这姓陆的确实有才了。

    不过姚释却注意到了燕追那句:‘傅大娘子说这姓陆的出身寒门’。这话便值得人寻思了。

    出身寒门,却苦读十数年,学识渊博受人尊重,可惜出身寒门。
1...4647484950...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