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胡淑妃道:“就是明面上不敢为难,谁知道私下里会怎么样,特别是你的那些妯娌们,你出身最高却不是长嫂,做长嫂的难免就会想压一压你,你还是要多留点心。”

    大公主道:“母妃放心吧,大嫂为人也是很不错,不会为难儿臣。”

    大公主倒是觉得,程家的妯娌们相处得倒算和谐,不想别的府邸这么多明争暗斗,她的那位大嫂出身不低,并不像是会没事找事的人。只要大家相安无事,等以后分家,她和七郎就会搬到她的公主府去,两府继续亲亲热热的往来,她又何必这么多事呢。

    胡淑妃心里安稳了些,拍了拍大公主的手,叮嘱道:“好好跟七郎过日子,母妃就生了你一个,你要过得好了母妃才能放心。”

    大公主道:“母妃放心,儿臣和七哥哥会过得很好的,七哥哥对儿臣很好。”

    在傍晚之前,大公主和程七郎就出宫去了。

    晚上林嫤帮皇帝换衣服时,皇帝跟林嫤说起道:“朕今日考了考七郎的骑射,他骑射倒是不错,你说朕将他放到羽林卫去如何?”

    林嫤笑了笑,道:“皇上说好自然就是好的。”

    皇帝点了点头,继续道:“先让他做个中郎将,历练个几年,以后羽林卫就交给他统领。”

    大公主是她的女儿,让七郎身上有个实职,大公主面上也好看些。

    说着牵了林嫤的手从屏风里面出来,又说起道:“对了,承正和承刚已经顺利到了西北,还给朕回了道平安的折子。”

    林嫤笑着道:“这走了也有一个月了,臣妾算着也应该是到了。”

    不过既然道平安的折子都已经回了京城,说明他们到西北已经有些日子了,他们赶路赶得挺快。

    皇帝道:“他们有一段路走的是南北直道,所以快些。”

    南北直道都是修通一段就先用一段的,并不会等到直道完全修建完成才会全程通路。而这也就是修建直道的用处,可以将路程大大拉短。

    皇帝道:“今年的冬天应该会暖和,胡人犯境就少。如今国库渐渐充盈,也是该时候好好养一养兵马了。”

    正说着,桓小皇子又挥着一把木剑从里面走出来,东砍一下西砍一下,皇帝见了不由笑了起来,招了招手让他过来,然后抱起他到膝上坐着,低头笑看他道:“我们桓儿好像很喜欢剑,整日的这把剑不离手。”

    桓小皇子转过头对他笑了一下,双手举着木剑摇了摇。

    皇帝握了握他的小手,笑着道:“等桓儿以后长大了,父皇让人给你打一把真正坚硬不摧的宝剑,让桓儿当大将军去。”

    林嫤听着不由道:“皇上别开玩笑了,臣妾可不想让桓儿当什么将军。上战场可不是闹着玩的,臣妾还是希望他在臣妾身边当个太平王爷。”

    皇帝笑着道:“桓儿身上流着林家的血脉,有林家人的血性,他也会遗传到朕与你的聪慧,以后必定是智勇双全,会是位战无不胜的将军。太平王爷,太委屈也太屈才了桓儿。”

    林嫤道:“桓儿从多大点,皇上又知道,说不好桓儿长大后就是个平庸的孩子呢。”

    皇帝笑着在桓小皇子脸上亲了一口,道:“朕的儿子,朕当然知道。朕与你的儿子,又怎么可能会平庸!”

    林嫤心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大约在男人的眼里,自己的爱儿以后一定就是不平凡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崔昭训

    皇帝继续抱着小儿子笑着跟林嫤夸道:“别看桓儿年纪小,但是胆识却过人。平日朕带他到勤政殿,偶尔大臣们在勤政殿议事吵起来,他倒是一点也不怕,坐在椅子上一本正经的听着。昨天一群大臣进来后跪朕,结果桓儿倒是坐到了龙椅下的脚踏上,一本正经的学着朕的样子喊‘平身’,倒令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大臣们因为政见不合吵起来,吵得朕都头痛时,桓儿又一脸威严的喊‘放肆,不许吵,砍了!’,有几个大臣还以为是朕在说话,吓得跪了下来。”

    皇帝还抱着桓小皇子一脸的高兴和自豪。

    林嫤却明锐的感觉到了里面的不对。

    林嫤跟皇帝道:“皇上以后还是少带着孩子们去勤政殿,打扰到皇上处理政事不说,万一孩子调皮捣蛋起来将皇上的折子给撕了就不好了,再说,皇上和大臣议事的时候,让一个孩子在那里瞎晃也不好。”

    皇帝“嗯哼”了一声,道:“桓儿和珏儿都乖得很,怎么会打扰朕。何况朕批折子累了,抱着桓儿或珏儿走一走或逗一逗,还能放松些。至于那些大臣们,理他们做什么,朕的地盘,朕爱让谁进就让谁进。”

    林嫤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皇帝又先开口道:“好了好了,我看你就是针对桓儿的,瑞儿和珺儿小时候朕抱着去,也没见你反对,到桓儿怎么这般小心翼翼了。”

    说着将桓小皇子放到她的手上,又道:“你先抱抱他,朕先上个恭房。”

    林嫤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着仍在默默玩着那把剑的桓小皇子。

    皇子和公主又怎么能一样,公主皇帝再疼着,别人最多也就高看她一眼而已。而皇子,皇帝这样肆无忌惮的宠着,还抱到勤政殿这样有特别含义的地方去,甚至由着桓小皇子指使朝臣,大臣难免不会多想什么。

    就是桓儿长大了懂事了之后,也难免不会心大。

    桓小皇子上次抓周抓到那支朱砂笔,就令林嫤一直都不怎么安心,现在皇帝还这样高调的宠小儿子。

    或许在皇帝心里,太子担负重任需要严厉,小儿子却没这么多的要求可以放心的宠爱,但是别人和朝臣们未必会和他一样的想。

    林嫤扶着桓小皇子站起来,与他对视着,认真的跟他道:“桓儿,以后在勤政殿,要少说话好不好?或者你以后干脆就在长坤宫陪着母后,少到勤政殿去!”

    桓小皇子却眼睛亮亮的看着她,笑嘻嘻的伸手过来抱她的脖子,亲她的脸颊,一副没有认真在听的模样。

    林嫤轻轻在他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笑骂道:“你这个小坏蛋,母后知道你听得懂,偏会在这里装傻。”

    说完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而此时在延庆宫里。

    太子妃坐在自己的寝殿里一边绣着一个荷包一边低着头想事情。

    沅郡主和滢郡主在屋子里追着跑来跑去。

    太子妃嫌吵,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然后对沅郡主道:“沅儿,带妹妹回屋子去,你们吵得母妃头疼。”

    沅郡主听着停了下来,然后拉起不懂事还在跑的滢郡主,过来对太子妃屈了屈膝,道:“母妃,孩儿告退。”然后便带着有些不满的滢郡主下去了。

    等孩子走后,太子妃又叫来宫人,吩咐他们道:“太子殿下应该快回来了,你去问问太子今晚回哪里。”

    宫人道了一声是,然后下去了。没多久之后又重新进来,对太子妃禀报道:“殿下,太子殿下已经回来了,去了崔昭训的院子。”

    太子妃听着怔了一下,挥了挥手让她下去了。

    太子妃突然觉得有些胸闷,有些烦躁的将手上绣着的荷包扔下来。荷包上绣着祥云纹和四爪蟠龙,很明显是绣给太子的。

    太子妃想让崔昭训早点怀上孩子,太子多去崔昭训的院子是应该的,崔昭训刚进东宫的时候,太子妃也的确经常往崔昭训的院子里面推。久而久之,太子之后回来就直接往崔昭训的院子去。

    但是这样,太子妃心里又有些不舒服了。

    太子最近几乎都是宿在崔昭训的院子里,让太子妃有些摸不清,太子究竟只是为了让崔昭训早日怀上孩子,还是因为喜欢崔昭训。

    崔昭训的模样其实并不十分出挑,当然漂亮也是漂亮的,但是在美女如云的宫里就显不出来了,她的模样甚至比不上杨氏和谢氏。

    但是男人真喜欢一个女人的时候,不一定就会因为容貌,也可能的是因为其他的东西。说起来独宠后宫的皇后,也不是那种倾城倾国的佳人。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74
    太子妃有时候,其实是有些嫉妒自己这个族妹的。

    而在这时,叶桑从外面走进来,抬头看了太子妃的表情一眼,行礼后走到她的身边,悄声对太子妃道:“殿下,崔昭训身边的宫人来禀,崔昭训已经迟了几天没有换洗了。”

    太子妃听着抬起头来,看着叶桑。叶桑对她点了点头,表示这的确是真的。

    太子妃马上吩咐道:“明天去请个太医过来,给崔昭训看看。”

    叶桑道是。

    太子妃又想到了崔昭训,心里有了点异样,问起叶桑道:“你说这样的事,崔昭训怎么没有亲自来跟本宫说,甚至也没有派个人来跟本宫说一声。”最后竟然是她安插在崔昭训身边的宫人来告诉她的。

    叶桑道:“听宫人的口气是说,崔昭训是怕日子浅看不出来是不是,让殿下白惊喜一场,所以想等再过些日子确定一点了再跟娘娘说。”

    太子妃心里呵了一声,这种话要是跟别人说还说得过去,但家里人送她进东宫是为了干什么的。她们又是同出一宗的姐妹,若她是相信她,这种时候不管是不是她都应该马上来跟她说。

    看来自己这位族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而且有些不懂事,这种时候她还让太子留在她那边,孩子头三个月最容易小产,万一不慎出事怎么办。

    太子妃想了一下,跟叶桑道:“你去崔昭训的院子跟太子说一声,就说大皇孙生病了,让他去杨良娣那里看看大皇孙。”(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抱怨

    慕枝从门外走进来,对林嫤屈了屈膝,然后走到她身边悄声的道:“娘娘,延庆宫早上请了太医,说是崔昭训迟了段时间没有换洗了。”

    林嫤听着眼皮抬了一下,然后问道:“确定了吗?”

    慕枝摇了摇头,道:“听太医的意思,是月份太浅还诊不出来,要再过半个月再诊诊看。”

    林嫤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当不知道吧,等延庆宫报上来了再说。”

    慕枝道了一声是。

    林嫤又问起道:“幼玉今日不是说要进宫吗?怎么还没来。”

    慕枝笑了笑,道:“奴婢出去看看,六小姐应该就快到了。”

    林嫤点了点头。

    慕枝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远远走来的林婠,回过头笑着对林嫤道:“娘娘,来了来了,六小姐来了。”

    说着出去将林婠迎了进来,等看到她的脸色,又讶异起来,问道:“六小姐,您脸色怎么这般不好?”

    林婠摆了摆手,一副什么话都不想说的模样,直接走了进来。

    林嫤看着她憔悴的脸色,也同样讶异的问道:“幼玉,怎么回事,你脸色怎么这般憔悴?”

    林婠走过去抱住林嫤的手臂,委屈的道:“别提了,姐姐,我这些日子都快郁闷死了,也累死了。”

    林嫤心疼的摸了摸她的脸,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跟姐姐说说。”

    林婠抱怨起来道:“做人媳妇可真难,婆婆规矩又严,整天让我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的。早上起来要给她立规矩,然后又说我是承宗的孙媳,让我跟着她学管家,然后吩咐了一堆的杂事给我做。晚上好不容易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了,王砚又老是惹我生气。”

    林嫤叹了口气,道:“你婆婆这是在敲打你,你是不是又跟王砚吵架了。”

    林婠道:“我没有,我就新婚那天早上跟王砚吵了一下,后来我都听你的话没有跟王砚吵了,我再生气都没有跟他吵了,是我婆婆看我不顺眼。”

    林嫤道:“王砚又是哪里惹你不高兴了?”

    林婠道:“他不重视我,他娶我就像是娶个管家婆,帮他管着院子照顾他一日三餐就好。我们才新婚,我不过就是想让他陪我散散步,结果他就借口要读书不肯陪我去。”

    林嫤劝她道:“王砚明年要下场春闱,如今读书正是要紧的时候,他说要读书未必就是敷衍你。”说着想到了什么,又问道:“我问你,你有没有因此就跟王砚耍小性子?”

    林婠坚定道:“没有。”说着顿了一下,又道:“就是我一生气,那天晚上之后就没有给他送宵夜。后来,后来,是我婆婆给他送了。”

    林嫤有些恨其不争起来,按了一下她的脑门,气道:“你啊你!”说着又道:“难怪你婆婆要敲打你,你这般没将他儿子放在心上,她不恼你才怪。你别老是在夫家还耍这种小姐脾气。”

    林婠有些委屈起来,道:“那,那我后来不是也已经后悔了嘛,也让人去给他送了,可是那时婆婆都已经送了,我总不好跟婆婆争着送宵夜。”

    林嫤道:“你婆婆送是你婆婆的事,你送是你的心意。”说着又对她道:“回去之后好好把你这些小脾气改一改,在夫家收敛点。还有,王砚现在正是要紧功课的时候,你懂事一点,我知道你希望王砚对你体贴入怀,但你也要分时候。像是赏花看月陪你散步这些,等王砚考完了你再要求他。别说姐姐没提醒你,王家是盼着王砚能往三甲冲的,你现在老是跟王砚闹,万一王砚考不好了,不是你的原因王家也可能将原因归到你的头上,到时候你在王家还好不好做人?想想四姐的例子,当初不就是跟四姐夫闹得过了让四姐夫科举考坏了。”

    林婠嘟了嘟嘴,道:“知道了!”

    不过说着,又伸手抱着林嫤的手臂道:“不过姐姐,你让我在你这里歇一天吧。我这些日子,又要给我婆婆立规矩,又要帮着管理家事,我累都要累死了。你让人去跟王家说,你今晚留我在你这里歇一天,明天再回府去。”

    林嫤道:“不行。没成亲的时候我留你在宫里就算了,成了亲我再留你在宫里像什么样子,王家会对你有微词,你陪我用了午膳,下午必须给我回府去。”

    林婠抱怨道:“姐姐真是一点都不心疼我。”

    林嫤道:“我心疼你,但是我知道什么样才是为你好。”

    正说着,外面宫人进来通传道:“娘娘,福慧公主来请安了。”

    林嫤听了笑着对林婠道:“今天正巧了,大公主也进宫来了,你不是跟她要好吗,你可以和她好好说说话。”说完对宫人点点头道:“请公主进来。”

    宫人道了声是,然后出去了,不一会之后,大公主走了进来。

    大公主看到里面的林婠,“咦”了一声,道:“幼玉你也在啊?”说着又道:“我在宫外几次请你过府来玩,你怎么不来。”

    说着先上来给林嫤请安,道:“儿臣见过母后。”

    林嫤点了点头让她起来。

    而林婠则是挥了挥手,道:“别提了。”然后就是一副垂头丧气不想说的样子。
1...194195196197198...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