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福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妖夜旋律
周围的百姓大多讪讪。
却还是有人说:“可我们又不会养蚕,那桑树栽在土里,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不是平白浪费了耕地是什么?”
正在这时,有福幽幽醒来,刚好听到这一句,便下意识的说道:“我会养蚕。”
好在她这会儿被顾长庚抱在怀里,脸是向着顾长庚的胸腹方向的,而且因为虚弱,声音又小,所以只有顾长庚听见了。要不然让旁人听了去,她这不是中邪也得是中邪,不是妖孽也得是妖孽了。
有福醒了,顾长庚也终于有心思和其他人说话了,当下就扬声道:“劳各位宗亲、乡邻挂心了,我们有福这不是中邪,只是当初落水留下的病根,突然发作了而已。一会儿就好了,没什么大碍的。”
说着,又冲着胥吏欠身,说道:“官差老爷息怒,青天大老爷心里头有咱们这小老百姓,大家心里头都是感激的,只是咱们附近这十里八乡的,都没有人养过蚕,大家心里头发虚,又有些着急,这才口无遮拦的说出那些话来。”
“并不是有意的,要冒犯县大老爷,冒犯各位官差老爷。还请官差老爷原谅则个。”一边说,一边再次冲着胥吏欠身。
农女有福 完结+番外分节阅读103
胥吏的脸色总算好了些,说道:“还算有个会说话的。”
顾长庚露出些笑来,再次开口道:“正如官差老爷您所说,县大老爷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可大家心里头发虚,大老爷是好官,又不愿意勉强咱们老百姓……”说着,顾长庚顿了顿,又道:“所以啊,我觉得吧,这事儿总要有人领个头。等大家看着成效了,不用你们这些官差老爷多费唾沫,大家自然就会接受县大老爷的好意了。”
“您觉得呢?”
胥吏点点头,县大老爷的确是个好官,要不然直接强令治下百姓栽桑,这些老百姓难道还真能和官府对抗不成?只是大老爷不愿意强迫百姓,这才派了他们下来传达。要不然,他们怎么会费这么多唾沫,说得口干舌燥的。
这会儿他的嗓子还有些疼呢。
“那,你说咋办?谁来带这个头呢?”胥吏看着顾长庚问道。
☆、165第165章 可以种在土边和田埂上啊
胥吏说话的时候,目光很是灼热,就差没直接问顾长庚,愿不愿意做这一个领头的人了。
好歹,让他们回去的时候,能够有话回复大老爷啊。
虽然说现在的大老爷不像之前的大老爷那么喜欢打下面人的板子,可是,大老爷交代的事情,一点都没完成,他们这种底层小吏,也很心虚的好不好……
万一大老爷觉得他们办事实在不力……
想到这里,胥吏一个激灵,看向顾长庚的眼神,更加炙热了。
顾长庚果然没让那胥吏失望,他话音刚落没多久,顾长庚就颔首说道:“官差老爷,小老儿愿意做这领头之人。”
胥吏大喜。
连声道好。
周围的人却是惊了,旋即又深深的替顾长庚担忧起来。
不管现在顾长庚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是不是下降了,他都是顾家人。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血脉宗亲,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他们怎么着也不愿意看到顾长庚做‘傻事’。
所以,哪怕是胥吏就在身边,也还是有人忍不住开口。
“长庚啊,你可别做傻事啊,青天大老爷是好官,他一心为了咱们老百姓着想这我们都是知道的。可是,就算他是文曲星下凡,那文曲星也只能管到读书人的事情,管不到咱们小老百姓种田啊。”
“是啊长庚叔,这桑树栽了,不能吃不能喝的,咱又不会养蚕,除了每年能得枝条做柴之外,没别的用处了啊。”
“对啊长庚。虽然我们也知道,你们读书人都佩服那书读得好的,我们也佩服,可……这完全是不挨边的两码事啊,你可不能因为县大老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心里头佩服,就什么都依着他的啊。”
“哎?长庚叔,您不会是因为,想要让你们家有墨沾沾县大老爷的文气,所以才要支持县大老爷的吧?”
“有道理,可是,这能沾到文气么?”
“应该不能吧?毕竟是两码事……”
……
见这么多人拆台泼冷水,胥吏鼻子都要气歪了。
你们不订,可是,你们能不能不要影响别人啊?太过分了有没有?快要被气死了有没有?
顾长庚赶在胥吏发火之前开了口。
“诸位乡邻宗亲,多谢大家的好意,长庚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我好。只是,我已经决定了,请大家就不要再劝了。多谢大家,多谢了。”
还是有人忍不住想劝。
顾长庚又道:“诸位的顾虑我也有,但是我觉得,大老爷既然能想到去湖州购买桑苗,自然也会想办法请人来,教我们养蚕的。”
“其实吧,咱们也没有谁,打一生下来,就是会种地的。只是咱们庄稼人,打小就在地里摸爬滚打,耳读目染再加上父辈、祖辈的悉心教导,慢慢的,也就会种地,也就,能把地种好了。”
“还有咱们养的那些鸡啊,鸭啊,猪啊,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这个道理。”
“养蚕自然也一样,学着学着,也就会了。”
对于顾长庚的话,大家其实还是都有些不以为然,只觉得他不愧是‘读书人’,这嘴皮子实在厉害。不过,既然他都这么坚持了,大家自然也不会枉做恶人,平白惹了衙门里的人不痛快。
反正只要吃了亏,上了当,他就晓得厉害了,到时候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了。
有福这会儿已经差不多恢复了,拽了拽顾长庚的衣襟,小声说:“阿爷,您放我下去吧。”
顾长庚不允,只是换了个姿势抱着她,让她可以坐在自己的手臂上,而不再是打横了抱在怀里。
有福搂着顾长庚的脖子,扭头看向人群,脆生生的道:“为什么一定要把桑树种在地里呢?如果只是担心种了桑树浪费了家里种粮食的地,直接把桑树种在土边或者是田埂上不就好了?”
“那样的话,就算到时候真的不能养蚕赚钱,多收些桑枝做柴火不也是挺好的吗?”
听到有福的话,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原来他们真是钻了牛角尖,想岔了啊。还别说,有福这小娃子说的话,还真是有些道理。
之前我们就说过,乐途县没有山,只有一些矮小的小山坡。没有山,就没有大的树林,这没有大的树林柴火就少。所以现在大家烧火煮饭,一般都是用的毛柴。
所谓毛柴,也就是不耐火的柴。比如茅草、稻草、麦秆、豆杆等等。
捡点好柴(树枝一类的木材)都舍不得烧,总要留着冬天最冷的时候,煮了饭,把灶里的火(小火炭)都夹到火盆里,用来给老人孩子取暖,或者是烘衣服。
若是在田埂和土边上栽一些桑树,旁的不说,冬天总能多些柴火。不至于大冷的天,让家里的老人孩子跟着他们一起受冻。
这样一想,大家都愿意多少预订一些桑苗了。
只是,订多少好呢?
他们也没栽过,拿不太准这在土边栽桑树,应该隔多宽比较好。
所有,就有人忍不住问:“小有福,你说咱们隔多远栽一棵桑树好啊?”
其实,也没想着有福真能回答上来。毕竟,她还是个小娃,虽然有时候会想到一些大人们想不到的点,可也不能说,她就比大人们还厉害啊。
哪里知道,有福还真就回答了。
她歪着头,想了想,把双手手臂尽量的伸开来,末了还摇了摇头,说:“我手没那么长的。”
说着,又搂了顾长庚的脖子撒娇:“阿爷,您放我下去吧,您抱着我,我不好比划的。”
顾长庚乐呵呵的把有福放下来,有福跑到有墨身边去拉他,嘴里说:“三哥哥,你和我一起把手伸开。”
有墨依言将双手张得开开的,有福跑到有墨的另一边,也把双手伸得开开的,指尖刚刚好,触摸到有墨的指尖,一边比,一边问周围的大人:“隔我和我三哥哥的手臂这么宽栽一颗好不好?或者,再宽一点点?”说着,还往旁边挪了挪。
都是老农人,惯常和庄稼打交道的,就算是没栽过桑树,也能看出些好歹来。
隔这么宽的距离,就算是长大了,也不大会‘阴’到(庄稼被挡住阳光)地里的庄稼,不‘阴’到庄稼,也就不会影响到粮食的产量。
不占土,也不影响粮食产量。
挺好,真好,极好!
可是,问题又来了,这桑树长大之后,和地里的庄稼抢肥怎么办?
☆、166第166章 想抱着有福亲一口
“嗯?桑树会抢肥吗?”有福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道:“那我们在在桑树下面挖个坑,然后灌些粪水进去好不好?桑树自己吃饱了,就不会再抢种在地里的庄稼的肥了。”
众人忍不住笑。
这傻孩子,还以为那桑树和人一样,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呢。
不过,这也是个办法,多上些肥,除了桑树能吃到之外,庄稼也能吃到一些,倒是不怕桑树附近的庄稼缺肥了。到时候多沤一些肥就好了。说起来,还是那些家里养了猪的人家好,猪养得多,能卖不少钱不说,还有用不完的农家肥。
只是,天天打猪草实在恼火。
这个时候的人养猪可是舍不得粮食的,也一般不会舍得用旱地或者干田来种菜喂猪,都得去打猪草。之前我们就说过,乐途县少水,所以这猪草也长得不算好,连带着打猪草都变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过,若是能弄到豆渣或者酒糟来养猪,那却是极好的。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倒不用想得那么远。
当下就有人挤到胥吏面前,说自己要订桑苗,只是具体订多少,得等回头去地里头量过再说,希望官差老爷,能容他们去丈量了来。有了带头的人,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自家要订桑苗。
在土边栽桑也是栽。
看着如此轻松的完成了大老爷交代的事情,几个胥吏都喜不自禁,看向有福的眼中直放光,只差上去抱着有福啃一口了。
他们肯定是第一个完成大老爷交代的事情的,到时候大老爷就算没有奖赏也会留个好印象。在新来的大老爷心中留了好印象,后头若是有什么进一步的机会,他们的希望总能大一些。
看到那些胥吏一个个‘没脸没皮’的盯着有福看,有墨不高兴了,直接站到有福前面,将有福挡住,不仅自己站,还拉了徐闲和他一起。
他虽然依旧嫌弃徐闲,但是内外有别,这种时候自然是要一致对外的。
农女有福 完结+番外分节阅读104
也许有墨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徐闲当成了自己人。被嫌弃的自己人,那也是自己人不是?
嫌弃是一种习惯,谁让他要来抢自己的妹妹的?
徐闲不是笨蛋,他瞬间就领会了有墨的意思,马上就站得笔直笔直的,和有墨一起,将有福挡了个严严实实,还把(胸)膛挺了挺。
胥吏都在狂喜之中,倒是没怎么在意两个小屁孩的小动作。当然,他们也没机会去在意,因为,他们已经被村民们围了起来。
先前登记收布匹和税钱的胥吏拿了簿子挤出人群,到了顾长庚面前,满脸堆笑的开口:“是顾长庚老爷子吧?你刚刚放在桌子上的布和钱已经清点好了,不多不少,刚刚够完税,您要不要再看一下?”
只要衙门里头没有额外的摊派,家里头要交多少税,顾长庚还是能算出来的,听着胥吏说钱和布都没错,自然就是没错的。当下就摇头说道:“不用不用,劳官差老爷亲自清点,真是过意不去,多谢了。”
“不客气不客气,你家那小孙女,今儿个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啊。”挤过来的胥吏笑着说道,说着又道:“对了,我叫刘德,你们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话,尽管到县衙来找我,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尽量的帮你们办了。”
语气听着看,颇为实在。
刘德算是他们这一行胥吏的头儿,也就是说,这趟差事办好了,他的收获将会是最大的。若能碰巧入了大老爷的青眼,他跟着就往前走上一两步,那也是有可能的。
也难怪他会如此的热情。
不管这刘德是真心还是假意,顾长庚都觉得高兴。毕竟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是很少和官府的人打交道的,万一有什么事情,能有个人可以找,那也是好的。
旁的不说,能帮着指个路或者递句话,就比他们无头苍蝇一样乱碰要强。
所以,当下就做出一副感激的架势,说道:“刘爷真是客气了,我这小孙女不过是碰了巧,歪打正着了而已,小孩子嘛,不像大人们的脑子那么僵化,转不过弯。不过,刘爷好意小老儿真是承情之至。”
说着,又招呼几个孩子:“有福,有墨,闲儿,来,给刘爷道个谢。”
几个孩子乖乖的上前行礼,嘴里道:“多谢刘爷。”
刘德笑得几乎合不拢嘴,直到:“客气了客气了,明明是你们帮了我们的大忙,怎么反倒是你们给我道谢呢。”
顾长庚也笑,略带卑谦的道:“就谢刘爷您仁义。我们有福能歪打正著,帮上你们的忙,那是我们的福气。哪成想,刘爷您还如此仁义呢。”
刘德听着越发欢喜,忙道:“好说好说,反正日后若是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就是了,我一定帮忙。”说着,还拍了拍(胸)口。
顾长庚自然又是一阵感谢。
旁边听着的人,都有些羡慕。衙门有人好办事,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
当然了,他们可没想过这刘德的话能不能实捶这种事情,毕竟时人重诺,大家都讲究个言而有信。到时候顾长庚他们若真是有事找上门,这刘德就算做不到尽力而为,也会能帮则帮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刘德又问:“老爷子,你这次准备订多少桑苗啊?”
顾长庚冲着刘德做了个致歉的动作,然后蹲下去哄有福:“有福说说,我们订多少桑苗好啊?”
“嗯……”有福歪着头想了想,说道:“阿爷,我们多订一些好不好?”说着,伸出手来扳指头:“我们把田边、土边都栽满,然后,把咱家的沙土也拿来栽桑树好不好?”一边说,一边一脸期待的望向顾长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