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小阁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三戒大师
要不是江南教育规定,教师必须经过江南师范学院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还能有更多的小学建成。
其实小学还好,毕竟把遍地都是的老童生培训上一年,就可以通过考试上岗了。
受师资限制更严重的是中学,目前整个江南地区只建成了十六所中学,只能保证一府一所,此外昆山县情况特殊,有两所中学。
而且每所中学的规模都很小,在校中学生加起来只有五千人。没办法,能当中学教师的太少太少了,只能慢慢培养!
所幸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高度重视教育,让赵昊坚信所有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职业教育方面倒是成果喜人,一五期间已经建成了二十所职业中专,五所高级专科学校。
这些职业学校基本上都是由集团各公司出资建设,并负责传授专业技能的。毕业之后直接就可以到公司下面的厂里上班了,这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太强了。
因为自家孩子能进江南集团上班,绝对是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紧跟着媒人便会踏破门槛。对普通人家的姑娘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嫁个江南集团的小伙儿。
所以小学生们毕业之后,都挤破脑袋想读中专。如今已经不是小学毕业就可以直接进集团的年代了,更别说一年制的速成班了。像蔡一木同学那样的幸运儿,只会出现在人员奇缺的创业早期。
至于玉峰书院、香山书院这些高等教育的成果,已是尽人皆知,赵昊在报告里提都没提。
“讨厌啦!”李贽很不高兴,尖着嗓子表示抗议……
~~
接下来,又是与会者们听不懂的部分了。
比如化工方面,一五期间建成并投产了第一个硫酸生产车间,以硫磺为原料规模生产硫酸。之后又可以硫酸为原料,制取硝酸和盐酸。所以三酸的生产一下都解决了。
此外,04所也掌握了以食盐和硫酸为原料,工业制取纯碱的方法。而且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还可以用来制造盐酸、氯气、漂白粉等赵昊急需的工业品。
并且纯碱还可以与熟石灰苛化为烧碱,这样三酸两碱便在一五期间都完成了工业研制,只待台湾的布袋盐场投产后,就可以尝试纯碱生产线的搭建了。
虽然肯定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但两碱的工业生产,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好吧,其实还是小规模生产,但匹配目前的工业水平绰绰有余。
五年就能把三酸两碱的生产都整明白,而且搞出一条能用的硫酸生产线,赵公子已经不能更满意了。
想到以后可以为汉子们提供无数的肥皂了,赵公子不禁咧嘴笑了。
ps.这章的内容要是展开写,能写好几十章,但一是篇幅有限了,二是我看大家也不耐烦看这些,就用这种方式浓缩了,然后赶紧来热闹的。继续写去……





小阁老 第八章 二五加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小阁老最新章节!
机械方面,最辉煌的成就当然是张鉴式蒸汽机了。
此外江南精密仪器厂,还成功仿制出了西洋钟表。如今南京城、苏州城、昆山城、浦东新区以及杭州城中,
都已经矗立起香山书院那样的钟楼来,每日为市民报时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信仰。
这就是为何欧洲总将教堂与钟楼连为一体的原因,但在大明,人们却只会由钟楼联想到科学……
更小型的座钟也成为有钱人趋之若鹜的奢侈品。因为制表工匠人数有限,所以买家要排上一两年的队,才能买到一台笨重的座钟……在小型化方面,国货确实不如欧洲钟表,不过这才几年工夫?不能再求全责备了。
狗大户们将座钟请回家中,自然要摆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炫耀,又会引起更多狗大户的垂涎。如今拥有一台钟表,已经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狗大户恨不得出门让仆人背着钟。
钟楼也一样,虽然造价不费,每个府每个县依然都想拥有自己的钟楼,而且结构越复杂,造价越昂贵越好。强大的需求带动下,估计用不了多久,钟表就会有自动奏乐、小人跳舞的功能了……
而且钟表的流行,尤其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钟楼,还带来了一个变化,就是人们的时间意识明显增强,生活也越来越有条理,每天能干的事儿也就变多了。
这很容易理解,原先大家是看太阳的,所以时间规划只能上午、下午为单位,现在却可以精确到小时了,当然就可以安排更多的事情。那抬头就能看到的钟表,也逼着人们不得不守时了,不然就会听到‘我去年买了个表’之类的炫耀。
赵昊记得西方有人说过,工业社会的代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
因为自此时间不再是皇帝和王公大臣的专属,只要有钟楼的地方,人人都能得到这样宝贵的信息,于是百姓的生活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混沌沌,终于可以规划自己的时间,效率大大提高,自然会达成更高的个人成就。
蒸汽机永远不会像时钟那样普及,只是时钟带来的改变,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像蒸汽机那样猛烈粗暴,让人印象深刻罢了。
赵昊也不知道这话有没有道理,因为哲人的名言就那么回事儿吧,大都是缺乏逻辑,更没有数据支撑的口嗨而已……好吧,为表尊敬,还是改为‘金句’吧。
不过总之都安排上就没错了,赵昊计划二五期间,为江南所有县城都安上一座科学钟楼。未来甚至有‘送钟下乡’的打算,不知会被人打。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钟表制造所需的工艺,是领先于蒸汽机的。组装和调试那些钝齿和飞轮的过程,就是在为制造瓦特蒸汽机积累工艺啊。
此外,集团所有公司都完成了标准化生产规范。这一点的意义,不亚于蒸汽机和钟表,因为它意味着生产方式的工业化,从此手工工场才能被称为工厂!
比如,船厂生产标准化之后,船只便能在不同的码头和船坞建造维修;兵工厂标准化之后,同一型号的枪支火炮,零件可以互换,大大提高了制造和维修的效率,尤其在战场上,这一优势可能是决定性的。
最后,江南机械厂对东西方的人力或水力车床、镗床、磨床、钻床等机械,也都全部进行了改进,大幅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钢铁方面。
一五期间完成了焦炭炉的改进,目前冶炼用煤已经被焦炭取代。但在攻克炼钢技术时出了大问题。
原本赵公子觉得转炉炼钢工艺最简单,价格便宜量又足,便准备绕过反射炉一步到位!
谁知他一个想当然,可把01所所长王应选坑苦了。
隆庆六年,老王把转炉辛辛苦苦设计出来,又加入几百斤通红的生铁水后,便开始满怀期待的往里鼓风。
起先炉中果然反应剧烈,温度快速上升,还有褐色的烟气涌出,让辛苦了几年的研究员们都欢呼起来。
然而却是空欢喜一场——反应炉炼得的钢水凝固后,产生气孔并发生热裂,一击就碎,成了无用的废钢。
王所长束手无策,只好请示了张主任。张鉴知道师父对炼钢术的看重,不然也不会把钢铁研究所放在一号研究所的位子上,便第一时间报告了赵昊。
那时赵昊不顾岳父的脸色,急着从北京赶回,就是为了这件事儿。
最后经过几个月艰苦的金相分析,大体确定了原因,就是铁矿石磷、硫含量太高,而锰的含量偏低。
因为含磷过高导致热裂,含硫过高会变脆。锰含量不足则会出现气孔……
锰含量不足好说,加就是了。
传统绘画中灰黑色和钢灰色的染料,就是软锰矿粉。它也是制陶业常见的上色剂,将其与木炭加热一段时间就会还原出金属锰。
而且锰还可以把铁水中的硫反应掉,可谓一举两得。
但除磷就非赵昊所能了,他知道后世是用纯氧大力出奇迹的,可惜以他目前的脚蹬发电制氧法,电解出的氧气也只够吸一吸,做个化学实验啥的。用来往转炉里吹,无疑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看。
所以摆在老王和他的研究员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找到低磷的铁矿石作原料,二是继续改进工艺,找到去除磷的办法。
经过检测,江南钢铁在一五期间吃下的繁昌铁矿,矿石含磷量过高。又试了进贤、兴国、邯郸等十几处的矿石也不达标。
至于赵公子寄予厚望的马鞍山铁矿,找矿时直接找到了磷矿……
虽然研究所没有放弃寻找新的矿石来源,但已经把注意力转到改进生产工艺上了,希望二五期间能有突破吧。
好在工业时代还未到来,用传统高炉生产的生铁和熟铁;用水力锻机和渗碳法生产的钢材,已经足够集团现阶段使用了,还有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
其余主要成绩中,医药方面前已备述、无须赘述。至于枪炮火药、海警部队之类,就更提都不能提了。
其实一五计划带来的进步是全方位的,比如棉纺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丝织业因为蚕病得到控制,产量也提高了很多。
比如过去人们只用水力磨面,因为变速齿轮的引入,现在水车可以更稳定的输出了。于是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打铁了……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确实不如帝王将相的叙事引人入胜,但聚沙成塔、日积月累,却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与五年前比较,现在江南地区的人均劳动收入已经是当初的两倍。”连作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报告后,赵公子的声音疲惫而沙哑,但他精神却出奇的好,满脸骄傲的对众代表宣布道:
“而我们集团员工的劳动收入,又是他们的两倍!”
潮水般的掌声不知第几十次响起,代表们光拍巴掌都把手都拍肿了。
“这是开国二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随着社会积弊日深、兼并日重,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在走下坡路,江南地区当然也不例外!”赵昊接着沉声道:
“然而这五年来,情况第一次逆转了!五年前,江南百姓只能勉强温饱而已,现在,他们却已经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了!”
台下的员工代表们,闻言不由纷纷抹泪。
其中唯一的一对夫妻代表——江南第一丝织厂六车间的车间主任梁三妹,和她的丈夫,昆开司建设处第四施工队队长李华,更是忍不住偷偷握住了手。
当年昆山大水,全家到县城逃难时的穷困情形还历历在目,这才六年时间,生活就已经天翻地覆了。真让人恍然隔世啊……
哦对,那时梁三妹还没有名字,只叫梁氏。是进了工厂后,女人也必须要有名字,她才随便起了这么个名字。她都后悔死了……当初没想到自己还有当领导当代表的一天,草率了!
“民以食为天。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表现在食物上,根据集团统研处的调查,江南百姓对肉蛋鱼禽的消费,已经像对大米和蔬菜一样普遍了。每个家庭消耗的油、盐、糖、茶、酒,平均是隆庆元年的两倍了。”
“此外,还监测到各式家具、瓷器、餐具、床上用品和布匹在江南的销售量,都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而书籍和笔墨纸砚的销售更是上涨了近十倍!这证明江南百姓的生活,已经超越了果腹的阶段,开始有更高的追求了!”
赵昊最后动情的说道:“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成绩,因为它证明我们的路没有走错——我们确实带着大家一起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就才是江南人民都爱我们的原因!”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强烈的自豪感在所有人心中回荡。如果说一五计划前,赵昊提出的‘做带领大明繁荣富强先锋队’时,所有人还不甚明了,甚至觉得太一厢情愿。
但经过了一五计划,所有人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事业是多么的伟大,自己真的改变了大明!带着江南百姓走出困顿,走向了新生……
他们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让自己实现了脱胎换骨!
不过这一切还只是开始,因为江南百姓还不曾真正富裕,进步大是因为底子太差。
而江南之外,还有十倍几十倍的百姓,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呢……
辉煌已是过去,依然任重而道远!
ps.别害怕,二五规划不会再浪费篇幅了。明天出发去上海了,请假四天哈,正好可以好好想想后面的情节如何铺陈……




小阁老 第九章 新生·瓷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小阁老最新章节!
表彰大会之后,赵昊又做了二五规划报告,然后会同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与各分公司代表分别谈话,布置具体的任务,确定奖惩机制……一直到腊月廿五,第五届集团大会才彻底结束。
散会后,各路代表赶紧赶回家过年。如今江南已经构建起三纵三横的水上交通骨干网,加上不计其数的二三级运输河道沟通其间,三天内可由苏州直达除台州、温州外的域内任何州县。
其实哪怕温州矾山镇的代表,也可以在除夕前赶回家过年。
当然岭南来的70位闽粤代表们,指定是赶不回去了。赵昊便把他们安排到西山岛上的江南迎宾馆。他自己也带着老婆孩子,上岛与他们一起过年。
是的,赵公子已经当爹了,而且是字面意义上那种。
去年,也就是隆庆六年九月,江雪迎便为他诞下了长子世祥。
紧接着十月份,李明月又生了一对龙凤胎,赵昊的次子世祺和长女小棠。
到了冬月,巧巧生下三子世福。
而且巧巧现在又有九个月的身孕了,明月也再次怀上了……
没办法,老赵家的人能力就是强,猛!
再加上丫鬟婆子奶娘,足足上百号女眷,结果赵昊这一大家子,就比岭南代表人数还多。
昔日住进去空空荡荡的一号院,如今却显得十分的拥挤,小娃娃的哭声此起彼伏,真有些鸡飞狗跳的味道。
也难怪赵公子总是喜欢在外面跑,这家里是没法呆了……
呃,换成高情商的说法是,公子常年奔波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实在太不容易了。
不过过年嘛,就图个热闹。
怀里抱着穿着大红小袄虎头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赵昊心里还是挺满足的。
要是孩子不拉了尿了,不哇哇直哭就好了……
已经被大长公主调到郡主身边的柳尚宫,从他怀中接过赵世祺和赵小棠,一双小儿女便瞬间止啼。
柳尚宫不禁暗暗得意,心说老身也算歪打正着,功不唐捐。口中却忍不住埋怨赵昊道:“公子这爹当的,还真是不称职,一年多了还不会抱孩子。”
然后便絮絮叨叨念叨起,他为人夫为人父的诸多不称职之处。
赵昊听得一脑门子黑线,不过大过年的也不好发作,只好讪讪道:“没法子呀,忙啊……哦对了,明月,我去看看远方来的朋友,中午就不回来吃了。”
说着便脚底抹油,走为上策。
“这大年三十儿还往外跑?”柳尚宫愤愤道。
李明月郁闷的白她一眼道:“嬷嬷,你就少说两句吧,不然大哥以后都害怕来我这儿了!”
“老身没说啥啊?”柳尚宫还有些不服气的嘟囔道:“当年老身训驸马的时候,他都得站着听……”
“我大哥是驸马吗?”李明月无奈道,心说过了年得把这老糊涂送回娘家去。
不过大长公主殿下好像也是嫌柳尚宫整天碍事儿,才把她踢到自己这儿的……
~~
那边赵昊逃出一号院,来到潮州代表们所居的九号院。
刘子兴和他的儿子刘吉升,岳云朋和他兄弟岳云朗,林正英和他儿子林一仑、以及古田乐等十二名潮州代表,闻讯赶紧迎到院门口,欢天喜地把小阁老接进厅堂去。
虽说赵二爷上调进京,在潮州满打满算也不到两年,但赵家父子与潮州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赵守正当初带去的人手,还有一半留在潮州。
继任的潮州知府则是伺候过六任上官的舒付舒通判,舒通判深知自己多年媳妇熬成婆,全靠赵状元的引荐。人家可是当朝首辅的儿女亲家!
而赵守正……或者说赵昊用他,原因无它,纯粹因为此人知情识趣,只要能当上知府,便别无他求。
不然以潮州缙绅当家的历史,再配上个潮州开发总公司,可谓如虎添翼,把个阖府上下把持的水泼不进。要是换成个不甘寂寞的主儿当这个潮州知府,非得干起来不行。
也只有舒通判这样已经别无所求的,才会不管自己有权无权,只要能舒服舒服就得了……
但人都是有多副面孔的,在地方上鼻孔朝天的刘、岳、林等人,自打来了苏州,见到他们的大老板后,便一直十分乖巧。
此时一个个围在小阁老身旁,更是俯首帖耳,恭谦到不行。只恨自己没尾巴,不能摇一摇以抒发自己的忠谨之情。
赵昊很受用,心说这可比那堆屁孩子的强多了。他不由全身轻飘飘的,笑眯眯的在众人簇拥下走进了厅堂。
与刘子兴假假谦让一番,他便在正位上落座。一边招呼众人都坐下,一边满脸歉意道:“抱歉抱歉,这次考虑不周啊,让诸位没法回家过年。”
“哎,公子见外了,我们都把苏州当成第二故乡了。”岳云朋忙赔笑道:“再说江南迎宾馆招待周到,跟在家过年也没啥区别。”
“就是就是。”林正英等人也点头附和。
“哈哈哈,这话我爱听。”赵昊闻言大笑道:“不过估计言不由衷吧?”
“嘿嘿嘿……”众人不好意思的笑了。在苏州过年哪有在潮州当土皇帝作威作福来的舒坦?
“这样吧,下回再开大会,咱们改在二月,让大家过完年再来。”赵昊当即宣布道。
“不用不用,集团的大日子怎么好随便改……”刘子兴等人受宠若惊,忙摆手推辞。
赵昊却当场拍板决定了,把众人感动的稀里哗啦,纷纷表示小阁老真是太替我们这些南蛮子着想了。
其实赵昊早就想这样了。年根下不适合批人,不自觉就以表彰为主了,因此腊月底开集团大会,总是喜庆有余、紧张不足。所以他打算从下一届大会开始,改在二月二举行,这样才好给大伙儿出出汗、提提神,铆足了劲儿好开工。
赵昊现在提出来,不过是送个惠而不费的顺水人情罢了。
赵公子环顾场中,见众人感动的稀里哗啦,满意的点点头,一脸感慨道:“真好,搁在几年前,谁能想到潮汕人和客家人会其乐融融,一起过年?”
“都是林部堂、赵老公祖和公子的恩泽啊……”众人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
在煤窑里的徐家兄弟消息滞后,不知道林润已经晋升两广总督了,而且朝廷取消了职权重复的广东巡抚之设,如今林润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两广军政一把手了。
至于殷正茂,居然被他的贵同年改任为南京户部尚书,也不知首辅大人把老鼠丢进米缸里,到底是几个意思?
“我们不是在三位和三山国王的见证下歃血为盟了吗?再不和好要天诛地灭的。”
“有了土客事务裁决庭,大事小情都有个说理的地方,法官们处事也公正,我们都很服气的。”林正英也赔笑道。
“好好,怪不得林部堂说,潮州是土客团结的典范啊。”赵昊赞不绝口道:“希望再过些年,就再无土客之分,大家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是是,一定不让公子失望。”众人忙不迭应声。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潮汕土客矛盾之所以基本弥合,除了他们说的这些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上的联系紧密了。
如今,林氏一族已经完全转型为瓷土供应商,他们在飞天燕挖掘出优质瓷土,通过凤凰溪源源不断运到潮州城外韩江畔的笔架山下。
在那里,南海陶瓷总公司下属的潮州瓷业,已经建起了绵延四里,鳞次栉比的磁窑。他们用高薪从景德镇挖来了成千上万的窑工,让熄火四百年的潮州窑,重新烟火高燃,并于隆庆五年年底,就烧制出第一窑合格的瓷器来!
这一过程中,潮汕人表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吃苦钻研精神。为了尽快学回烧瓷的手艺,士绅们纷纷让自家族人给请来的江西窑工充当学徒,还放下架子,主动招赘手艺高超的窑工入门。
此外,他们亦积极参加江南集团提供的各种培训,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先进的产销管理经验。
就这样近乎疯狂的拼搏了两年,如今潮州瓷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基本与江南集团的诸多亲儿子拉平了。产品的质量自然也进步飞快,虽然还比不上景德镇的御窑货,但在外销瓷中已经算质量上乘了。
当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发财致富上,自然要排除掉所有影响赚钱的因素。所以谁激化土客矛盾,影响潮州瓷业的生产,谁就是潮州人共同的敌人。
所以说什么让土客亲如一家?无它,唯发财尔……
~~
潮州人发财的瘾太大了,就连小阁老来跟他们共进除夕午宴,没聊几句话题就又回到赚钱上。
“公子,听说二五期间,咱们潮州瓷业得把产能再扩十倍?”刘子兴有些吃不准的问赵昊。
“不错。”赵公子点点头,潮州瓷业是南海陶瓷的下属企业,他还没来得及面授机宜。“不光是你们潮州瓷业,还有佛山瓷业,以及福建的晋江瓷业、德化瓷业,统统都要扩产十倍!”
“啊,这样真没问题吗?”刘子兴等人面露惊异之色道:“大家同时扩产,不会引起瓷价大滑坡吧?”
1...608609610611612...7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