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问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看到法王神情,忽必烈想到自己前些日子想要在城前当众虐杀郭襄以沮郭靖守城之志,却被金轮法王所阻之事,再联想到自己这些时日听到的消息,顿时猜到了什么。不过对他来说,使用郭襄性命威胁郭靖是更快攻取襄阳的手段,自然容不得破坏。当下淡淡说道:“本王曾受八思巴上师灌顶,欲要拜他为师,不知国师以为如何?”

    金轮法王闻言,顿时心头大震。他这次之所以随军南征,除了想要挑战方志兴等人外,为的便是立下大功,保住宁玛派金刚宗传承。前些年萨迦班智达圆寂后,由八思巴继任萨迦派教主之位,法王当时见到八思巴年轻,还以为自己宁玛派会得到不少机会,对此并未在意。孰料不过几年,八思巴便凭借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灌顶之法获得了不少蒙古王公的青睐,让他宁玛派更加式微。甚至近些年来,还有一些人提议由八思巴担任国师,取代他的地位。如今忽必烈此问,其中隐藏的含义便是为此。作为蒙古大汗的弟弟,又是蒙古贵族中最有权势的王公之一,忽必烈若是拜八思巴为师,无疑是一个明显的扶持萨迦派的信号,甚至就是请命蒙哥册封八思巴为国师也不是不可能,对于宁玛派来说,可谓一大灾难。

    虽然对郭襄极为爱惜,但金轮法王想到密宗宁玛教在蒙古及西域之千百庙宇基业、千百信众弟子之安危,只得顺从,此令是大汗蒙哥所下,又有忽必烈支持,他即使贵为国师。也是无可奈何。

    回到自己帐中,金轮法王眼看郭襄仍在言笑晏晏,似乎不以身在敌营为意,心中不由一叹,向郭襄道:“小徒儿。这些日子襄阳城中没有人派人救你吗?”到了此时,他心中反而期盼有人救走郭襄,那样他纵然要担一个失察之责,却免了心中为难。

    “大和尚,我说了我有师父的,绝不会拜你为师。你就别叫我徒儿了!至于有没有人来救我……怎么,大和尚你是知道养不起我了?”郭襄娇笑道。她家学渊源,又曾在赤霞山庄待过一段时间,见识着实不低。以往她对这些并不在意,但这些时日为了为难金轮法王。却故意说出了许多极为罕见的事物、以及极为难做的饭食,说是自己平时所用之物,让金轮法王找来。大军之中,诸事从简,饶是法王贵为国师,也花了许多人力才能在一些事情上达到郭襄要求,其它许多方面,却是无能为力了。是以郭襄听到金轮法王似有让自己离去之意。试探道。

    法王叹了口气,却不再提此事,说道:“唉!老衲真不知道当日抓住你。是好事还是坏事。若是没有此事,也就不用如此烦恼了。”

    郭襄闻言,奇怪道:“大和尚,你也有烦恼的事情吗?说出来给我听听,说不定我能给你解去呢?”佛教出家人无子无女,一片慈爱之心。通常倾注在传法弟子身上,法王这些时日对于郭襄。当真是有如亲生爱女一般,不然的话。也不会在乎郭襄那么多无理要求了。而郭襄纵然不耻法王为人,但见他对自己如此,却也知道是对己真心爱护。如今听到法王似有什么烦心事,顿时问了出来。

    金轮法王闻言,怜惜地看了郭襄一眼,却是摇了摇头。若说放走郭襄解了这个烦心事,即使在蒙古大营之中,法王也有信心做到。但一旦被人发现,或者稍微走漏风声,只怕对他宁玛派只怕大为不利。是以法王虽然心中郁结,却不敢有所动作。

    转过身去,金轮法王打开帐蓬角里一个大红羊毛毡的包袱,取出一个卷轴,展了开来,帛上用细丝线绣着一位站在云雾中的神仙般人物,头戴红色法冠,左手持一朵粉红色莲花,右手持剑,斩向一团乱丝。

    郭襄见此,心中顿时一惊,没料到法王竟然还有如此奇物。自从第三次华山论剑后,观想之法已经部分在武林中传扬开来,郭襄贵为郭靖、黄蓉女儿,又和方志兴学过数月,对此自然知道。而且相比普通人,她还知道方志兴观想之法的源头,似乎就是从一幅大日如来画像的拓本而来。此时眼见金轮法王拿出的画像,似乎便是一幅观想图,让她心中如何不惊。

    金轮法王却不知郭襄心中惊异,指着画像道:“这张唐卡上绣的祖师爷,是莲花生大士,是我们这一脉的祖师爷。你这些日子也随我学了不少功夫,拜拜祖师爷也是应该吧?”

    闻言,郭襄便随着金轮法王向画像礼拜致敬。法王见此大喜,说道:“你既拜了祖师爷,今后便也是我金刚宗的传人了,今日老衲便教你金刚宗最秘传的心法!”说着也不待郭襄否认,指着画像道:“祖师爷右手拿的是文殊菩萨的智能之剑,把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烦恼妄想全部斩断。他左手这朵莲花,是教人心里清净平和,就像莲花一样,没半点污秽渣滓,只有澄澈露水,美丽安静。”

    听到这般言语,郭襄也不再想着是否被蒙骗拜入金刚宗了。而是在心中仔细体会,越来越觉得法王所持这幅图是一门观想之法,其中各种言语,也都是修习精神所用。眼见绣像中的莲花生大士慈悲庄严,她心中更是肃然起敬,向金轮法王问道:“大和尚,你修成这种斩断妄念的方法了吗?”

    法王叹了口气,道:“倘若我修得稍有成就,怎么还会去苦练龙象般若功?还会起心来和方志兴决一胜败?又如何会有这般烦心事?唉!真是蠢才!”忍不住自嘲起来。

    闻言,郭襄心中略微放心,心知法王还既然没有修成此图,精神境界上定然比不上自己师父。不过想到当日法王所用龙象般若功的威力,她心中又有些担心,问道:“龙象般若功是的后三层是什么样呢?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这些日子,法王早已将龙象般若功的前十层功夫传授给了她,并且仔细讲解,不过关于后三层,却是从来没有提起。郭襄担心金轮法王留了一手,好在和方志兴比斗时突然用出,因此问了出来。

    龙象般若功是金刚宗护法神功,可以说是本门秘传,其中最后几层,更是核心之密,若是外人觊觎,少不得要和金刚宗结仇。不过此时金轮法王听到郭襄询问,却是极为高兴,说道:“你想学这三层,那好,老衲这就传给你。但愿你能修成,达到这般境界。”说着诵出一篇经文,正是龙象般若功后三层修法。

    这篇文字是梵文所著,郭襄这些时日虽然学了一些梵文,但哪里却也难以尽解,只得记在心里,等着金轮法王解释。不过金轮法王诵完之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解释,只是让她不断诵读,记在心里。见此,郭襄问道:“大和尚,难道你也没有领会其中意思,所以才没有修成?你要是去求我师父就好了,他精通梵文,定然能解释出来的。”

    法王叹了口气,说道:“梵文虽然深奥,老衲又如何不知。不过这篇文字极为奇特,和龙象般若功的前几层大有不同,实在无法尽解。方居士武功高强、学识渊博,老衲也是极佩服的,你若有机会的话,也可向他请教。”

    郭襄奇怪道:“你为何不自己去问呢?师父平生最喜欢结交武林人士、探讨各种武功,这门龙象般若功我听他提起了很多次,你若和师父一起探讨的话,他定然极为欢喜的。”

    金轮法王闻言,似是想起了当年终南山上的往事。当年方志兴在大占优势时,却突然放过了自己,当时他还一直想不透,对此猜测了良久。直到后来修成龙象般若功第十层后,才终于明白了一点方志兴的想法。高手寂寞,方志兴如此,他又如何不是呢?这次他前来挑战方志兴,也未尝没有回报之意。(未完待续)

    ( 问道武侠世界  p:///4/4151/  )




第501章 百尺高台
    看着郭襄仍是一脸懵懂之色,似乎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何等遭遇。金轮法王心中叹了口气,本想和郭襄说一下来日之事,却又最终忍住,说道:“今日我教你的,是我密宗中最根本的功法,名为无上瑜伽密乘。此功先修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的瑜伽密乘,再修法身佛普贤菩萨所说的大瑜伽密乘、无比瑜伽密乘,一直到最后的无上瑜伽密乘。”

    “无上瑜伽?我听师父说过你们这一派修的是大圆满法,这是达到大圆满的方法吗?”郭襄问道。

    这说法许多人都知道,金轮法王也不意外,点头说道:“正是,我宁玛派的佛法分为九乘。初三乘为因乘,即显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后六亲为果乘,即外密事续、行续、瑜伽续三乘和内密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三乘。其中九次第之巅,是为大圆满经部,因此阿底瑜伽乘,也称无二大圆满。”

    听到无上瑜伽密乘中竟有这么多名堂,郭襄不由吐了吐舌头,说道:“无上瑜伽密乘有这么多次第,那得修习多少时候啊?”

    金轮法王道:“无上瑜伽密乘无穷无尽,永远说不上修成,也说不上要多少时候。”郭襄道:“那你也没修成了?”法王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我若修成,又何必修习龙象般若功呢?来,我先教你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你诚心诚意跟我念一遍。”

    郭襄依言念了,口音虽略有不准,金轮法王给她纠正。这六字大明咒是密宗武学之一。也是修习无上瑜伽密乘的基础,郭襄聪明灵慧,又家学渊源,识得音律,不一会儿。便已将这六字说的再无偏差。法王见此,更是用心教习,只盼郭襄能够得到自己的缘法,以后有个好结果。

    次日,忽必烈便派遣军士、工匠,负石竖木。在襄阳城数里之外,搭起了一个十余丈的高台。襄阳城中早有人看到,飞报郭靖等人。郭靖正和方志兴、黄药师等人正在演练阵法,听闻此事,也顾不得其它。前往城头观敌。

    眼见蒙古兵忽然构筑高台,众人均感不解,朱子柳道:“鞑子建此高台,如要窥探城中军情,不应距城如此之远,何况我军只须射以火箭,立时焚毁,又有何用?”黄蓉皱眉沉思。一时也想不透敌军的用意。高台甫立,又见数百蒙古军牵了骡马,运来大批柴草。堆在台周,却似要将此台焚毁一般。

    众人更觉奇怪,朱子柳道:“难道敌军攻城不下,于是要筑坛祭天么?又或许是什么厌胜祈禳的妖法?”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这般怪事。”向黄药师和方志兴道:“岳父、方兄弟,不知你们可看出蒙古人要做什么?”众人之中。以两人最是精通奇门之术,郭靖也向他们请教。

    说话之间。众人又望见千余名士兵舞动长锹铁铲,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壕沟。挖出来的泥土便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黄药师一时也看不出蒙古人在弄什么玄虚,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居,鞑子无礼,在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方小友,你我一同出城查探如何?”

    方志兴见到蒙古人构筑高台,已然猜到他们要做什么,一直默然不语。听到黄药师的提议,却没有回应,说道:“诸位还是暂且观看吧!”

    只听得号角吹动,鼙鼓声中,一个万人队开了上来,列在高台左侧,跟着又是一个万人队列在右侧。阵势布定,又有一个万人队布在台前,连同先前的万人队,共是四个万人队围住了高台。这个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将那高台围得铁桶相似。

    猛听得一阵号响,鼓声止歇,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两乘马驰到台下。马上乘客翻身下鞍,携手上了高台,只因隔得远了,两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见似是一男一女。众人正错愕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晕了过去。

    众人急忙救醒,齐问:“怎么?什么事?”黄蓉脸色惨白,颤声道:“是襄儿,是襄儿。”众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不过想到方志兴前几日的推测,黄药师和朱子柳登时省悟,满脸愤激。

    郭靖却兀自未解,问道:“襄儿怎地会到这高台上去?鞑子使什么奸计了?”黄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儿不幸落入了鞑子手里,他们建此高台,台下堆了柴草,却将襄儿置在台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们便举火烧台,叫咱们夫妇心痛断肠,神智昏乱,不能专心守城。”

    得悉情由,郭靖又惊又怒。郭襄被擒之后,他心中也是极为担心,不过连日军务紧急,却是险些忘了此事。此时听到黄蓉所言,才醒悟过来,一时心中恨恨。

    黄蓉说完之后,立时转身下城。众人正商议如何营救郭襄,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无不心中大惊。郭靖、黄药师、洪七公、方志兴、杨过、一灯、朱子柳等人,纷纷上马追出。

    一行人奔向高台,在敌人强弓射不到处勒马站定。摇见台上站着两人,一个身披大红僧袍,头戴红冠,正是金轮法王,另一个妙龄少女给绑在一根木柱上,却正是郭襄。郭靖虽恼她惹事,但父女关心,如何不急?大声叫道:“襄儿,你别慌,爹爹妈妈都来救你啦!”他内力充沛,话声清清楚楚的送上高谈。郭襄早已给太阳晒得昏昏沉沉,忽听得父亲声音,喜叫:“爹爹,妈妈!”

    金轮法王既然押送郭襄前来,自是下了决心。前些日子的的怜惜之情,也是一一舍弃。此时见到郭靖、方志兴、杨过等人,虽然略感吃惊,但在大军重重守卫之下,他却丝毫不惧。哈哈大笑道:“郭大侠,你要我释放令爱,半点也不难,只瞧你有没有胆量骨气?”

    郭靖向来沉稳厚重,越处危境,越加凝定。听他这般说,竟不动怒,说道:“国师有何难题,便请示下。”金轮法王道:“你若有做父母的慈爱之心,便上台来束手受缚。一个换一个,我立时便放了令爱。令爱聪明灵慧,我本就舍不得烧死了她。”他知郭靖深明大义,决不肯为了女儿而断送襄阳满城百姓,是以出言相激,盼他自逞刚勇,入了圈套。但郭靖怎能上他这个当,说道:“鞑子若非惧我。何须跟我小女儿为难?鞑子既然惧我,郭靖有为之身,岂肯轻易就死?”

    法王冷笑道:“人道郭大侠武功卓绝。骁勇无伦,却原来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他这激将之计若用在旁人身上,或许能收效,但郭靖身系合城安危,只淡淡一笑,并不理会。

    不过这几句话却恼了武三通和点苍渔隐。两人一挥铁锤,一舞双桨。纵马向前冲去。蒙古数千名射手挽弓搭箭,指住二人。只待奔近,便要射得他们便似刺猬一般。一灯大师见情势不妙,飞身下马,三个起伏,已拦在两个徒儿的马上,大袖一扬,阻住马匹的去路,喝道:“回去!”武三通和点苍渔隐本是逞着一股血气之勇,心中如何不知这一去有死无生,见师父阻拦,便勒马而回。蒙古官兵见这年老和尚追及奔马,禁不住暴雷也似喝采。

    “金轮,当初我师父在终南山饶了你的性命,你就是这么回报的吗?”杨过大声喝道。

    法王微微叹了口气,却不回应,向郭靖道:“郭大侠,令爱聪明伶俐,老衲本来十分喜欢她,原已收之为徒,有意传以衣钵。但大汗有旨,你若不归降,便将她火焚于高台之上。别说你心痛爱女,老衲也觉可惜万分,还请三思。”

    郭靖哼了一声,见数十名军士手执火把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只待统兵元帅一声令下,便即点火。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如何冲得过去?何况即使冲近了,火发台焚,又怎救得女儿下来?他知蒙古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要杀死郭襄,视作等闲。抬起头来,遥见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痛,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女儿名叫郭襄,为了郭家名声,为了襄阳,死就死好了!你们千万别顾念女儿,中了奸计。”

    郭靖朗声道:“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解下腰间铁胎硬弓,搭上长箭,飕飕飕连珠三箭,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应声倒地,三枝长箭都透胸而过。郭靖射术学自蒙古神箭将军哲别,再加数十年的内力修为,他所站之处敌兵箭射不到,他却能以强弩毙敌。众蒙古兵齐声发喊,高举盾牌护身。郭靖道:“走罢!”勒转马头,与黄蓉等回到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头。黄蓉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

    一灯道:“鞑子治军严整,要救襄儿,须得先冲乱高台周围的四个万人队。”

    “正是!方小友昨日说要演练二十八宿大阵,为的便是今日之事吧?”黄药师道。

    方志兴微微点头,却又凝重道:“若是运转二十八宿大阵,破去蒙古人的四个万人队应该不难。只是蒙古兵马众多,或者遣人增援,或者乘机进攻襄阳,那样可就难为了。”

    这点众人也都能够想到,黄蓉垂头道:“就算斗胜了,鞑子举火烧台,那便怎么办?”说着她陡然想起一事,说道:“方兄弟,前日你让我准备一道十余丈的绳索,莫非是猜到了今日之事?”

    方志兴并不否认,说道:“蒙古人既然要用襄儿威胁,必然会将她带到军前,我让黄帮主准备绳索,便是想把她在远处救出。”他早就猜到蒙古人的手段,怎能没有防备,这道十余丈长的绳索,便是预先准备的手段之一。

    “十余丈长,方小友能够运使吗?”黄药师道。九阴真经之中有一门白蟒鞭的功夫,是百余年前武林中盛传的绝技,但以此鞭威力,却也不过能运使三四丈长的鞭子而已,方志兴要用十丈绳索,面对普通人救人或可,但是面对金轮法王这等绝顶高手,却实在有些匪夷所思。纵然知道他武功高强,众人却也不免有些怀疑。

    方志兴微微摇头,说道:“若是单单只用十余丈长的绳索,贫道自然没把握对付金轮法王。不过若是这条绳索上连着贫道的紫薇软剑,或许可以一试!”

    闻言,众人顿时眼前一亮,黄蓉惊喜道:“方兄弟已经人剑合一了?好!好!此事全拜托方兄弟了!”当年方志兴在华山绝顶上讲述人剑合一,并向众人演示离手回旋剑,让众人都是印象深刻。八年前尚能脱手操控,何况如今还用绳子连接呢,以此对付金轮法王,即使不上高台,想来也有几分把握。想到此处,黄蓉心中顿时又生了信心,望着远处的郭襄,眼神中也是充满希冀。
1...224225226227228...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