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问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想通这点。方志兴也就不再急于用饭,运起灵犀,控制住自身的本能反应。同时思索练谷化精、练精化气的法门,使之更加适合自身。做好了这些之后,才又捡起饭菜,重新用饭。

    十几日没有进食。方志兴身体精气极为缺乏,不一会儿便将觉远送来的饭食吃了个精光,却感觉更加饿了。他这次肉身突破,消化能力增强了许多,饭菜刚刚吃下。不一会儿便被消化殆尽,因此觉远送来的饭虽然不少,也跟不上他的消耗。感受到此,方志兴也只得从瓶中取出一些补充精气的丸药服下,暂时维持住自己身体。

    “我的先天功第二层三宝境界圆满后,可以说是达到了无漏境界,只要将这无垢之体保持下去,便可以称得上不垢不漏了。即使初生婴儿也不过如此。想要若是再往上去,肉身就脱离凡体了。据说道门、佛门高人身死之后会留下遗蜕,能够数百年不腐。这应该是修成不坏之体了。看来那金刚不坏体神功,我还需要研习一下才是!”方志兴心中想道。他猜到少林寺的打算后,本来不打算观看少林七十二绝技,如今想道对自己可能有帮助,却又有了想法。至于少林知道此事后如何作想,他此时也并不在乎。反而还觉得自己之前无故生出傲气,实在颇为可笑。少林七十二绝技享誉天下。绝非浪得虚名,只要对自己修习有益。何必去管他人想法。

    定下心来,方志兴又思索起了自身状况:“如今我虽然没能完全证得大日,并不算是完全突破,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半。但只要完成太极观想图,再从太极拳中摸索出练气之法,定能完全突破到这一层次。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曾对周芷若说‘我这九阳神功是纯粹阳刚的内功,你现下所习的峨嵋派内功,走的却纯是阴柔路子。要是你再练我的功夫,阴阳汇于一体,除非是如我太师父这等武学奇才,或许能使之水火相济,刚柔相调,否则只要差得一步,便是走火入魔的大祸。’想来是指阴阳汇于一体是武功的下一层次,这样也就能将九阴九阳同修。我如今九阳神功圆满,内功已经达到阳极生阴的境界,可以说是有了阴阳归一的基础,再有太极拳作为参照的话,达到应该并不算难,应该只是时间而已。”他精神突破后,完全回忆起了以往所见,思索书中关于武功的描述,也是有所收获,想到了内功修习的下一层境界,欲要往这方面努力。

    “阴阳太极之道博大精深,可以说是天地至高之道,我虽然有太极拳在身,也需花费功夫仔细推导,才能将这一步修至圆满,为以后迈入返虚打下基础。这一步如今还急不得,当前之要,还是先补充精气恢复形貌,并且将九阳真气凝练为先天九阳真气,使其更为精纯才是!”方志兴仔细思索了一下阴阳之道的要求,顿时知道这一步不是一时可成,也只得暂时放下。想那张三丰为了创出出太极拳数次闭关潜修,最终才在一百多岁时完全推导出来。方志兴即使有他留下的太极拳手稿作为参照,也需要认真推导才行。何况他精气神同修,又想走出自己道路,定然不能完全依照太极拳,而是要将其完全吃透,最终化为己有。

    连服几颗补充精气的药丸,方志兴这才感觉身体饥饿之感慢慢消去,身体也似乎充盈了一些。见此,他运转练谷化精、练精化气之术将这些精气完全吸收,然后运起阴阳化生术,促进身体血肉、须发的生长,尽快恢复肉身活力。

    次日觉远又来送饭,发现门前所放饭食已经被人取走,顿时知道方志兴已经清醒过来,心中不由一喜。想要入内询问,却又担心方志兴并未出关,也只能留下饭菜,自行离去。而方志兴虽然听到门外动静,却是未曾理会,他这次闭关收获颇大,还需好好整理才行,这样才能将其完全化为己有,为以后迈入更高境界奠定基础。(未完待续)

    ( 问道武侠世界  p:///4/4151/  )




第396章 重临终南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这里就是全真教所在的终南山了。十多年前,为师便在这里学艺,你也上去看看吧!”终南山外,一个道袍星冠的羽士对一个小童说道,言语间颇有感慨。蒙古烧山之后,全真教便散居四方,虽然后来重阳宫在众人支持下又建了起来,但到底和以前不尽相同,许多熟悉的景色,也都模样大变。此时虽然距离蒙古烧山已有八年,山上仍然可以隐隐看到大火烧过的痕迹,可见当时之惨。

    “我们以后是不是在这里呢?”那小童不知他的想法,问道。

    这羽士脚步不停,向着小童说道:“为师的居所在洞庭湖边的赤霞山庄,咱们这次来终南山,只是为了拜见祖师而已,过几天还是要南下的。”

    那小童“哦”了一声,随着羽士上山而去。不一会儿,这两个身影便出现在山道之上,随着时间推移,身影也变得越来越小,渐渐隐没不见。

    这两人正是方志兴和张君宝,时光悠忽,眨眼又是一月有余,此时已到了七月中旬。方志兴清醒之后,闭关数日整理收获,之后又凭借强大精神将少林寺藏书尽数印入脑海,这才告辞而去。临行前,乐空禅师又特意向他表示感谢,并商议约束双方行事。对于华山论剑,则是推辞不去。

    方志兴此行少林,目的可以说完全达到,收获更是出乎意料,也不欲多加逼迫。他心知少林寺名声极大,没有把握占据重要位置的武林聚会绝对不会参与,因此也并未在这点多加纠缠。携张君宝下山之后。

    下山之后,方志兴便找到一处道观,换了两人服饰。他因修习大日印成就无垢之体之故,须发尽皆消去,如今头发也未完全恢复。只得戴上道冠稍作遮掩。而张君宝是他心中定下的发扬全真道统的弟子,自然也要入道,便换作道童打扮。这次带张君宝来到终南山,便是参拜重阳祖师,正式拜入全真。

    此时全真七子除了丘处机外,已经尽皆仙逝。丘处机也在燕京白云观传道,鲜有回到终南山。他这些年年纪越来越大,很少参与武林中事,即便君山会武和华山论剑这等武林盛事,也只是派遣弟子宋道安回到终南山主持。方志兴上山之后。也是首先拜会此人。

    宋道安八年前接任全真教总掌教后,一直兢兢业业,拓展全真教实力。在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等人扶持下,也算坐稳了掌教之位,虽然没有全真七子那般的威望,在全真教中也是颇受尊敬。他心知全真教中除了师叔祖周伯通外,当以方志兴武功最高,又年纪轻轻。可谓是今后护教之人。听到方志兴回山的消息,立时率人亲自迎接。

    两人多年未见,见面之后一阵寒暄。宋道安问起方志兴所带小童。知道是方志兴新收的弟子,要正是列入全真门墙,当即一口应下。方志兴虽然只有杨过一个弟子,却是公认的授徒手段不凡,杨过武功如何宋道安只是耳闻,并未亲身感受。但沈清辰这个方志兴的半个弟子,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终南山上武功最高之人。平时有武林中人前来拜山,也多由沈清辰出面。为全真教大争了颜面。如今方志兴再收一个弟子,自然是值得欣喜之事。

    方志兴对张君宝的来历、天资也不多加解释,他不欲大肆操办,又算知今日是黄道吉日,安排一番,让张君宝参拜重阳祖师和广宁子郝大通的画像,然后又拜见自己等人,正式拜入全真门下。

    忙完这些,方志兴又和宋道安又谈起了君山会武和华山论剑之事。华山论剑倒还好说,君山会武这样的武林盛会事情繁多,方志兴虽然邀请了黄蓉、陆冠英等人主持,却也少不了借重全真之处。而全真教这些年发展极快,也想南下传教,自然一拍即合。此次宋道安虽然仍在终南山坐镇,李志常、尹志平、宋德方等人也在燕京跟随丘处机未回,王志坦、祁志诚、崔志方、孙志坚、张志素等人却早已启程南下,协助杨过等人处理各项事宜。有这些人在,他们身上的担子也定然会轻松许多。

    “至于华山之上,清辰师侄早已去清理过了,如今徐师弟、姬师弟在那里看守,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师弟放心就是。”宋道安介绍了一下人手安排,向方志兴道。要说对华山论剑最热心的门派,可以说是全真教无疑,当年王重阳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称号,奠定了全真教数十年基业。如今方志兴举办第三次华山论剑,即使不能夺魁,却也能够彰显全真教的实力,使得全真教更加兴盛。

    方志兴对宋道安所想也隐约知道一些,却也并不多加理会。他举办华山论剑更多的是探索前路,如今虽然有了头绪,但邀请天下高人论证一番也是好事。至于到时如何论证、是否比试决出天下第一,方志兴并不看重。而全真教因此得益,他也乐见其成。

    “听说师弟这几个月一直在少林,不知所为何事?”宋道安想到自己这些时日听到的消息,向方志兴问道。李莫愁虽然早已来了终南山,却并未告知他人方志兴消息,宋道安知道这点,也是自己打探而来。全真教作为天下第一大教,势力着实不小,各种消息来源颇为广泛,方志兴曾经在路上换取道袍,宋道安自然知道他的行踪。

    方志兴一路行来并未隐瞒,对此也不意外,他正想提醒宋道安佛道争端之事,听到对问起这个,将自己此行目的详细解说了一遍,又向宋道安说道:“少林寺这些年派人手北上,未尝没有投靠蒙古一方的意思。我这次虽然凭借武力和他们达成了协议,却难保少林寺暗地里还会有什么手段,掌教师兄务必要小心应对,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未完待续)

    ( 问道武侠世界  p:///4/4151/  )



第397章 佛道之争
    宋道安这些年执掌全真,将全真教的势力又大大拓展了一番,内心颇为自傲,对于少林寺这个佛门大派虽然看重,却也不太在意。只是方志兴亲口提醒,他也不得不重视,只得一口应了下来。

    方志兴精神修为突破后,灵觉越来越灵敏,对他人情绪感应也更清晰。眼看宋道安似乎有些言不由衷,心中叹了口气,对后世佛道论辩全真教为何失败又明白了几分。不过身在全真,他也不能坐视此事发生,只得又提醒道:“上次全真教之所以被烧,便是因为蒙古密宗的金轮法王从中挑拨,使得我全真教损失巨大。这次西行途中,我还曾遇到密宗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和他侄儿八思巴,这两人博学多识,实是当世英才。萨迦班智达寿元将近不必多说,那八思巴却务必注意。此人虽然不过十七岁,却生有宿慧,精神修为极高,来日若到中原,必是我道门大敌。如今萨迦派带领吐蕃诸部投靠蒙古,很得蒙古人信重,将来极有可能与我全真教发生冲突。若是八思巴联合蒙古密宗,再通过少林联合中原佛门,我全真教可就危矣!”

    宋道安能够被全真七子选出来执掌全真,自然并非庸才,他听到方志兴一在提醒,心中也重视起来。细细一想,内心更是悚然一惊。八思巴才学如何暂且不说,若是密宗、蒙古密宗、中原佛门联合起来一同与全真教对抗,全真教胜算着实不大。毕竟全真教势力再盛,也只是一统北地道门而已,比之三地佛门。还是有所不如。

    想起全真教这些年发展之时没少侵占佛门寺庙,宋道安心中更是不安。全真教虽然和密宗没什么冲突,但和蒙古密宗、中原佛门之间的过节可着实不小,想到这里,他急忙向方志兴询问对策。思索如何应对。

    方志兴完全回忆起上一世所读道经后,对于佛道论辩之事了解更深,自然思考过如何避免这一点。他向宋道安道:“我全真教发展到现在,势力已经可以说是极为庞大了,再往下去,也难以扩展更大。反而更会遭到佛教等教派的忌讳,实在得不偿失。因此如今之要,不在于开拓,而在于守成。只要我们花一段功夫稳住阵脚,就是密宗、蒙古密宗、中原佛门真的联合起来。也不见得能够动摇我们的根基,这样一来,自然落于不败之地。”

    “不过佛门善辩,若是他们真的想要对付我全真,必然会以论辩为由,一旦我全真落败,根基自然动摇。因此若是佛门提出论辩,掌教师兄务必不要回应。”方志兴又提醒道。道门注重自身修习。许多人并不善于言辞,和佛门辩论本就是个错误,反不如直接拒绝更好。

    宋道安却是有些迟疑:“若是佛门提出辩论。我们怎么能不回应呢?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派,若是不战而退,如何还能领袖道门?”他虽然也知道佛门善辩,但全真教数万人众,总能找得出善辩的,而且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对佛门经典也多有涉猎,未毕会比那些和尚差了。反倒是不战而退,会大大丧失颜面。

    方志兴扫了他一眼。也知道他心中顾虑,说道:“我道门注重命功,更重于修身练气;而佛门注重性功,更重于养心练神。若和佛门辩论的话,我道门首先便放弃了自身优势。因此若佛门提出论辩,我们就提出比斗,是高是低,动手比一下不就知道了。若有人能在比斗中胜过我全真,那也无话可说。”言下之意,就是要以武功取胜了了,方志兴做为当世绝顶高手,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全真教一流高手本就不少,加上周伯通、杨过、沈清辰等绝顶活准绝顶高手,就是三地佛门联合,也丝毫不用害怕。

    宋道安闻言,却是有些不敢相信,佛道斗法向来是辩论居多,哪像方志兴这样,直接就提出动手。不过他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方志兴所言极有道理,道门和佛门修习的重点本就不一样,去和佛门辩论,从根子上就抛弃了自身优势,也怪不得历来败多胜少了。想通了这点,宋道安对于放弃辩论也就有些赞同了。

    “还有,那些容易引发争端的做法,以后也不要做了。像那种印发老子化胡经之类的事情,都要先停下来,我全真教从现在起要重于守成,不要太过咄咄逼人。”方志兴不管宋道安如何作想,又提醒道。老子化胡是真是假不太好说,但老子化胡经这部经文,却可以说是祸乱之源。不但每次佛道论辩都少不了它的影子,还是大多时候是道门落败的根源,如今李志常又组织人派发这部经文,着实可以称得上不智,方志兴自然要阻止下来。

    宋道安心下为难,却也只能点头。印发老子化胡经本就是打压佛门之举,但现在可能会引起佛门反弹,自然要先停下来,等有了把握应对三地佛门后再想办法不迟。

    方志兴见宋道安应下,心中也松了口气,又道:“我全真教虽有先天功这等武林中至高无上的神功,但修习太过艰难,还需有其它功夫补充才行。如今各脉都有进阶内功,却都稍显薄弱,我这有一门从周师叔祖那里得来的赤心诀,正好可以作为补充。还请掌教师兄安排一间静室,待我誊录下来。”

    “周师叔祖的功法?好!好!师兄我这就安排!”宋道安听到方志兴所言,惊喜道。周伯通为人疯疯癫癫,全真教中对他都不太重视,但他武功如何,众人却都是极为佩服的。甚至在许多人看来,只怕祖师王重阳的武功也不过如此。只是此老太过好玩,从没在全真教留下什么武功,甚至连双手互搏术和空明拳,也是由方志兴从郭靖那里得来,如今方志兴要代周伯通传下他的武功,自然颇为令人欣喜。(未完待续)

    ( 问道武侠世界  p:///4/4151/  )



第398章 又见龙女
    见到宋道安如此,方志兴心中暗暗摇头,却也没有再说什么。赤心诀要求拥有赤子之心,修练起来可是极为艰难。方志兴若非前些日子精神修为突破,只怕也很难修成,全真教门人虽多,但要说能够修成此功的,却也不会超过十人。好在这赤心诀经过方志兴整理后,可以用来辅修,并不影响原本功夫的修练,即使不能完全成功,也会对心境有一定助益,留在全真教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方志兴见天色已晚,便即告辞离去,带着张君宝到后山去找李莫愁。方志兴和李莫愁的事情全真教众人皆知,宋道安对此也不奇怪,不过即便这样,他也派人为方志兴安排住房,整理静室。

    自从迁居洞庭后,方志兴少有回到终南山。八年前蒙古人放火烧山后,全真教除了一部分人留守重建重阳宫外,其他人便都四散传教。郝大通一脉也多是去了华山,几年前郝大通感到大限将至时,又回了老家山东宁海州。是以方志兴奔丧是去的山东,并未回到终南。

    全真教重建之后,仍将后山划作禁地,里面少有人去。方志兴带着张君宝走到后山,见到禁地石碑旁放着一堆米面,心中颇为诧异。上前看去,米面还颇为新鲜,显然是新近放下。

    虽不知其中内情,方志兴也猜出是有人送给古墓,只是不便进入禁地,所以才留在此地。他四处看了一周,未发现什么人影,也只得将以后放下。背起米面向古墓而去。

    大火烧山之后,终南山重又长出了草木,但这后山广大,又少有人打理,却是更显荒凉。方志兴和张君宝小心拨开杂草灌木。到了古墓门前。这古墓建造的颇为结实,虽然经过大火焚烧,却是并无大碍,数年未见,仍是那般幽寂。方志兴见墓外无人,想起自己和李莫愁约定在此会合。当即喊了起来,声音向里传去。

    喊了数声,古墓中才有人迎了出来。来人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小龙女,虽然已经年过三十,却仍是少女模样。

    方志兴见到她迎了出来,疑惑道:“龙姑娘,莫愁不在这里吗?孙婆婆哪去了?”若是李莫愁或孙婆婆在,断然不会由小龙女出来迎接。如今两人都未出来,显然不在古墓。

    小龙女淡淡回道:“孙婆婆两个月前故去,师姐心中不快。又挂念侄女儿,就自己回去了,你在这是看不到她们的。”多年未见,小龙女见到方志兴仍是像从前一阳,既不亲切,也不疏远。仿佛只是简单的认识一般。

    方志兴素知小龙女的性子,对此也不奇怪。听到孙婆婆故去的消息。心中泛起一阵哀伤。当年他和李莫愁之事,没少得到孙婆婆帮助。如今听到这位长辈故去,怎不让人伤心。

    这些年来,方志兴熟悉之人不断有人故去,他心中也很是难受,这次力主华山论剑,也未尝没有召集这些武林前辈相见的意思。这些人大多到了耄耋之年,再不邀请,只怕以后可能就无相见之机了。

    想到江湖五绝,方志兴又想到了李莫愁和小龙女的师父,虽不知林师父具体年龄,方志兴却估摸出她和周伯通、欧阳锋等人相差不多,比之全真七子也要大上一点,此时即使没有九十,至少也有八十多岁了,再往后去,真不知道还能再见几面。
1...185186187188189...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