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问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眼见对方金刀劈来,杨过急忙挥剑,拦了下来。公孙止见此,则右手黑剑急出,同样攻向杨过。他左刀横斫,右剑斜刺,一刀一剑,威力极为强横。本来刀法以刚猛为主,剑招以轻灵为先,两般兵刃的性子截然相反,一人同使刀剑,几是绝不可能之事,但公孙止双手兵刃越使越急,而刀法剑法却分得清清楚楚,刚柔相济,阴阳相辅,实是武林中罕见绝技。

    杨过见到公孙止用出如此奇妙的功夫,心中暗自惊异:“难道这人也会分心二用、双手互搏?否则怎么能用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招式?”不过斗了一会儿,他却看得出公孙止刀剑之间尚有间隙。软剑指指点点,已然破去对方招式。

    公孙止见杨过如此轻松如意,心中暗暗纳罕:“我在这刀剑合璧的功夫花费了数十年苦功,自觉已颇为完善,怎么这小子一眼就看出其中破绽。看来此人果然有些古怪,我可要小心才是……”想到此处,他猛地里左刀右攻,右剑左击,使出他平生绝学“阴阳倒乱刃法”来。黑剑本来阴柔,此时突然硬砍猛斫,变成了阳刚的刀法,而笨重长大的锯齿金刀却刺挑削洗,全走单剑的轻灵路子,刀成剑,剑变刀,奇幻无方。

    杨过纵然见识广博,但这路阴阳倒乱的刀法剑法却从所未见,从所未闻。一时之间,只觉得对方攻如惊涛冲岸,守也似坚岩屹立,刀剑刚柔变幻,竟无丝毫破绽可寻。如此奇妙武功,实在是生平仅见!(未完待续)

    ( 问道武侠世界  p:///4/4151/  )




第311章 情花之毒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nr=r&;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没有破绽?那你怎么破的?”方志兴向杨过问道。他离了赤霞山庄之后,不过数日便已到了襄阳。此时蒙古大军正在试探攻击,群雄也大多在此地守城。方志兴见此便没有出面,免得徒惹尴尬。他在周围游荡了几日,直到见自己弟子杨过回返,才现身和他相见,询问这些日子的情形。听杨过谈起入绝情谷与公孙止的相斗,问道。

    杨过听到师父询问,尴尬道:“弟子无能,当时未能破去公孙止的阴阳倒乱刃法,后来情花毒发作,胸口剧痛,便被公孙止擒了。然后碰巧救出了公孙姑娘的母亲,才在她的帮助下破了公孙止的闭穴功夫,又破去阴阳倒乱刃法,救出了程姑娘和陆姑娘。”他刚带两人回到襄阳,便被方志兴唤过询问这些日子的经历,仔细讲述在绝情谷中发生的事。

    “公孙止用的是铁掌,他的夫人姓裘,那就多半是裘千仞的妹妹铁掌莲花裘千尺了。她是如何指点你破去公孙止的阴阳倒乱刃法的?”方志兴又向杨过问道。他听到杨过仍是进了绝情谷,心中不胜感慨,如此避居世外数百年的山谷,终究不免被公孙止自己的贪欲卷入江湖纷争了。

    杨过回道:“裘前辈说那阴阳倒乱刃法的要点是‘假刀非刀,假剑非剑!刀即是刀,剑即是剑!’,弟子试探之下,才直到公孙止黑剑底子里仍旧是剑,所使的刀招不过作为幌子而已。而后又在裘前辈指点下快速攻打,趁着公孙止招架不及时,攻击他出手格架时露出的破绽,而后胜过此人。”

    “‘假刀非刀,假剑非剑!刀即是刀。剑即是剑!’,这几句话说得好啊!兵器再是如何倒乱混使,也不如用出本来用法。否则大家又何必造出那么多不同的兵刃?公孙止这阴阳倒乱刃法看似精妙,其实却是走上了歪路。真打起来也不堪一击,不如刀剑合璧来的更为精妙。”方志兴听了杨过所言,说道。他在剑法之上浸淫极深,各种兵器也都触类旁通,当然知道这些兵器各有特点和用法。就拿剑法来说,虽然能够用出刀法招式,却到底不是正路,也无法完全发挥这种兵器的威力。而拿岱宗如何这一招来说。想要破去公孙止的阴阳倒乱刃法,根本不用理会公孙止的黑剑是否用的刀法、金刀是否用的剑法,只要计算出他所用兵器等参数,自然能顺利破去。公孙止的阴阳倒乱刃法看似虚虚实实、刚柔相济,其实却是走上了一条歪路,在名家眼中,委实不堪一击。这种虚实变幻的功夫用来辅助尚可,用作主要手段可就走了偏门了。

    杨过听到师父所言,心中也是赞同,想了一会儿。又道:“师父,若是那公孙止的刀剑合璧能够真正毫无破绽,独孤九剑又如何破去呢?”他虽然后来胜了公孙止。却也对刀剑合璧的功夫起了兴趣,公孙止的功夫固是差了一些,没有达到真正的毫无破绽,但若对方刀剑合璧下真的练的毫无破绽,独孤九剑又如何破呢?

    方志兴呵呵一笑,并不回答,反而向杨过说道:“你的紫薇软剑呢?拿来让师父看看!”

    杨过不明所以,却还是解下腰间软剑,递给了方志兴。

    紫薇软剑身宽不过寸余。但寒气逼人,剑刃柔软。方志兴拔出一看。不由大为赞叹,此等宝剑。当真是生平仅见。他弹了几下,说道:“果真是柄利器,以后就由师父代你保管了!你以后就用这把剑吧!”说着他取出玄铁重剑,扔给杨过,又向他问道:“我让你去神雕谷取重剑,你为何没有取呢?”方志兴去神雕谷中转了一遭,抓了一些菩斯曲蛇先行圈养起来,并取出自己以前硝制后埋在谷中的皮甲,看到重剑仍在,便顺手取了出来,如今又扔给了杨过。

    杨过听到师父二话不说,已经收缴了自己的宝剑,心中大为不舍,正要分辨,眼见师父将玄铁重剑扔来,急忙运力接过,急道:“师父,这剑如此之重,弟子耍几百下就没力气了,哪能用来对敌?弟子功力不足,还是用紫薇软剑吧!”

    方志兴早已探查过杨过的功力进展,闻言斥道:“你功力不足?那天下还有多少人功力足以使用这玄铁重剑?莫要偷奸耍滑,以后老老实实用这玄铁重剑!”眼看杨过仍是眼巴巴的望着紫薇软剑,又道:“你如今剑法已有所成,招式上再练下去进展也并不大,万不可依赖兵器之利,影响了武功进展。而且这一段时间功力进展过快,还需要好好打磨,用这把重剑也正适当。争取早日修成易筋锻骨章,然后将混元功修至大成,下一步的功夫,师父到时也会传授给你!”

    杨过听到方志兴解释,心中再是不满,也只能认了下来,又问:“师父,这和破去公孙止的武功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用重剑就能破去没有破绽的武功?”

    “一个力气不大又没有内力的人用出一套毫无破绽的功夫,你说你能不能破去?”方志兴道。

    “当然能够破去,我只要一拳下去,管他有没有破绽,都得被我打倒。”杨过道。

    “这不就得了,一个人是否有破绽,首先便看能力强弱,我说的这人招式上没有破绽,但他却有一个最大的破绽,那就是力气不足,你力气更大,自然胜过了对方。你实力强大,对方处处都是破绽,你若实力不强,对方纵然露出破绽你也无法抓住。比如当时公孙止用剑护住身前,你若瞬间出现在他身后攻击,让他招架不及,那他又如何抵挡?同样,你若一招下去,对方无论如何都无法接下,又何必理会他的招式中有没有破绽?”方志兴道。

    “师父的意思是我只要力气够大,一下砸下去让对方无法接下,也无法化去,那就不用理会他的破绽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杨过问道。

    方志兴点头道:“正是,敌人倘若真是高手,招数中焉有破绽可寻?当日华山绝顶之上洪老前辈和欧阳前辈最终以功力相拼,不正是因为无法在招数上分出胜负?你如今招数上已经少有人及,又难以在短期内难有大的进步,还要更注重其它方面才是。正如飞禽见地下狮虎搏斗,不免会想:‘何不高飞下扑,可操必胜?’殊不知狮虎在百兽之中虽最凶猛厉害,要高飞下扑,却力所不能。想要抓住对方破绽,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己实力。”

    杨过闻言,这才明白师父让自己练习重剑的深意,不由点头应是。

    “裘千尺幽居地底十二年,性情大变,不会这么轻易放你们出来吧?她向你说出了什么条件?”方志兴向杨过问道。

    杨过心中正烦恼着这件事情,听到师父询问,低声道:“裘前辈说自己大哥被郭伯伯、黄伯母所害,要我带两人人头,弟子正想着如何应对呢?”方志兴是他师父,他对此也毫不隐瞒。

    “她是不是拿情花毒要挟你?这事好办,师父正好知道如何解这情花毒。”方志兴道。他从原书中早就见过这情花毒的解法,当然对此不太在意。

    杨过闻言心中狂喜,说道:“那师父赶紧给我解了吧!弟子前些日子实在疼痛,而且服用半枚绝情丹后,只有十八日的期限了。”他自中了情花毒后,没少受这种毒药的苦头,听到方志兴能解这毒,自然大喜过望。

    “情花毒需要断肠草来解,你去绝情谷情花丛旁仔细寻找便是。不过师父好奇的是,你想起谁时,情花毒会发作呢?”方志兴道。对于杨过的终身大事,他这个师父自然要关心一下。

    杨过听到师父询问,扭捏道:“弟子想起程……”正说着,突听门外一阵笑声传来,大声道:“方兄弟,我听说你早已到了襄阳,怎么今日才到我这来?”却是郭靖听到方志兴和杨过来此,打退蒙古人的进攻后,立刻前来拜见。

    方志兴见到郭靖到来,大声回道:“郭大侠事务繁多,贫道今日前来,还是多有打搅了!”他这些日子也没刻意隐藏踪迹,想来郭靖早已知道了,只是他事务繁忙,却不会刻意寻找方志兴了。

    郭靖满脸笑容抢进门来,向方志兴一揖为礼,拉着杨过的手笑道:“方兄弟、过儿,你们来得正好。鞑子攻城正急,两位一到,我平添臂助,真乃满城百姓之福。”他对方志兴以平辈之礼相敬,客客气气,对杨过则十分亲热。

    说话之间,中军进来禀道:“吕大帅请郭大爷赴宴,庆贺今日大胜鞑子。”郭靖道:“你回禀大帅,多谢赐宴。我有远客光临,不能奉陪了。”中军见方志兴和杨过年纪甚轻,并无特异之处,不知郭靖何以对他如此看重,为了陪伴这两个人,竟推却元帅的庆功宴,不由得满心奇怪,回去禀知吕文焕。(未完待续)

    ( 问道武侠世界  p:///4/4151/  )



第312章 蒙古大营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nr=r&;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三人正说着话,程英、陆无双也行了过了。见此,郭靖便邀四人前去赴宴。此是家宴,方志兴也没有推辞,随郭靖走了过去。

    到得厅上,杨过要入内拜见黄蓉。郭靖笑道:“你郭伯母即将临盆,这几天身子不适,日后再见罢。”说着向前来迎接的郭芙说道:“芙儿,先前你为金轮国师所擒,若不是过儿和程姑娘、陆姑娘舍命相救,又有方道长赶走金轮国师,怎么能脱此大难,还不好好谢过他们?”

    郭芙闻言行了一礼,说道:“多谢方师叔、杨大哥、程姊姊、陆姊姊日前相救。”

    方志兴袍袖一拂,将她扶起,说道:“郭姑娘不必多礼,大家自己人,何必言谢!”说着和郭靖等人,一起到内堂赴宴。

    当晚,郭靖在内堂自设家常酒宴,为方志兴与杨过、程英、陆无双四人接风,由郭芙、鲁有脚、朱子柳、武三通、武氏兄弟诸人相陪。朱子柳自英雄大会后,并未离去,而是留在襄阳和群雄一起守城。他本要安排武三通带领武氏兄弟回去,但武氏兄弟迷上了郭芙,却死活不肯离开,如此一来,武三通自然也留了下来,几人都留在了襄阳。

    朱子柳见到方志兴,向他连声称谢,说亏得他从霍都那里取得解药,治了他身上之毒。方志兴谦逊几句,连道应当。方志兴遵循饮食不语,酒席之间,只是和郭靖偶尔谈上几句,鲁有脚与朱子柳却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纵谈日间大胜鞑子之事。而杨过、武氏兄弟、郭芙、程英、陆无双等人似是各有心事,心神不属,也都没有什么交流。

    宴席过后。众人各自散去。朱子柳自从方志兴处听到书法武功的奥妙之后,一直努力研习,如今已略有所得。说什么也要拉着他印证一番。方志兴推辞不过,又知他日间守城没有空闲。便和他一起研讨武功,直到半夜方才睡去。

    次日,方志兴正在晨练,忽见一名家丁匆匆走来,向他请了个安,说道:“郭爷请方道长快去,有要事相商。”方志兴见他神情紧急,心知必有要事。当即随那仆人走向内堂。路上问道:“什么事这么着急,郭大侠没去守城吗?”

    那仆人低声道:“两位武少爷忽然不知去了那里,郭大爷和郭夫人都着急得很,郭姑娘已哭了几次啦!”方志兴闻言一怔,已经猜到了一些原委:“想必是武氏兄弟为了争娶郭芙,出城行刺忽必烈去了。唉!这两个草包,早知道让人看住他们了。如今这情况,难道要让我到蒙古大营走一遭?”

    方志兴心中不断盘算,随仆人匆匆来到内堂,只见黄蓉穿著宽衫。坐在一旁,容色憔悴,郭靖不停的来回走动。朱子柳和武三通则神色焦急,又有些惭愧。桌上放着两柄长剑。郭靖正向郭芙和杨过问道:“芙儿、过儿,你们可知武家兄弟俩到敌营去干什么?”

    杨过、郭芙、程英、陆无双闻言,心中都是尴尬。昨晚宴席过后,郭芙叫他谈话,刚说几句,武氏兄弟和程英、陆无双姐妹便一起到来。六人说着说着便起了口角,不欢而散。孰料今晨一早,便发生了这等事情。他回想昨日所言,想来是武氏兄弟心中不忿。到敌营立奇功去了。

    眼见郭靖问的焦急,杨过道:“两位武兄到敌营去了么?”郭靖道:“不错。你们小兄弟之间无话不说,你事先可曾瞧出一些端倪?”杨过道:“小侄没曾留心。两位武兄也没跟我说过什么。料来两位武兄定是见城围难解,心中忧急,想到敌营去刺杀蒙古大将,如能得手,倒是奇功一件。”郭靖叹了口气,指着桌上的两把剑,道:“便算存心不错,可是太过不自量力,兵刃都给人家缴下,送了回来啦。”眼见方志兴到来,郭靖拿起压在双剑之下的一封书信,交给方志兴,与黄蓉对望一眼,两人都摇了摇头。

    方志兴打开书信,见信上写道:“大蒙古国第一护国法师金喇嘛书奉襄阳城郭大侠尊前:昨宵夜猎,邂逅贤侄武氏昆仲,常言名门必出高弟,诚不我欺。老衲久慕大侠风采,神驰想象,盖有年矣。日前大胜关英雄宴上一会,匆匆未及深谈。兹特移书,谨邀大驾。军营促膝,杯酒共欢,得聆教益,洵足乐也。尊驾一至,即令贤侄归报平安如何?”信中语气谦谨,似乎只是请郭靖过去谈谈,但其意显是以武氏兄弟为质,要等郭靖到来方能放人。

    郭靖等方志兴和杨过等人看完了信,道:“如何?”

    方志兴心中已经盘算了一番,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我陪郭大侠前去便是。你我二人同去,敌人就是再多,也难以留下我们。”他和郭靖都是武功绝顶之人,两人合力,虽然无法与蒙古大军大战,但若是想逃,却是大有把握。方志兴自负轻功天下无双,当然不担心自己能否脱身。

    朱子柳和武三通闻言,立时起身拜谢。武氏兄弟是他们的弟子、儿子,出了这档子事,两人自然面上无光。按理说他们应该随郭靖一起前去,但他们却又知道凭自己武功去了也是拖累,因此便只好请郭靖、方志兴出手了。

    黄蓉闻言笑道:“那就多谢方兄弟了!事不宜迟,你们快去快回!”她心中打的也是这个主意,方志兴主动开口,当然再好不过。

    郭靖道:“好!”转头向黄蓉道:“蓉儿,你不用担心,有方兄弟相伴,便是龙潭虎穴,我二人也能平安归来。”他一整衣衫,让人牵过小红马,和方志兴一同出城而去。杨过本待让师父骑上黄马,方志兴却知道战阵凶险,黄马虽然也算不错,却不及汗血宝马神骏,多半会陷在里面,便只骑了一匹普通马匹,若是紧急脱身,他还是更相信自己轻功。

    “郭大侠,你可知我今生从未杀人?”两人出了襄阳,正疾行间,方志兴突向郭靖说道。

    郭靖心思迟钝,不明方志兴所指,说道:“杀人又有什么好了,方兄弟是修道之人,不杀人也是正当,只是兵凶战危,待会儿若是真斗起来,千万不可留手。”

    “郭大侠想岔了,我今生从未杀人,不是心有挂碍,而是并未碰到值得我杀的人。但这次不同,前方便有一人,杀之利于此次脱身,对大宋更是有利!”方志兴道。

    郭靖闻言一怔,想了一会儿,说道:“方兄弟说的是忽必烈,若能杀得此人,确实对大宋有利!”他知道方志兴若是说金轮法王,定然不会用如此口气,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忽必烈了。忽必烈是此次蒙古南征的主帅,若是能杀了此人,别的不说,此次襄阳之危便多半解了。而若是杀了忽必烈后蒙古军中混乱起来,两人此次想要脱身,也能更简单一些。

    当然,方志兴想杀忽必烈,却不仅仅因为此了。如何脱身他自有把握,而忽必烈的南征主帅之位虽然也算重要,但比之他后来的成就,却着实不算什么了。忽必烈是元朝的实际开创者,并且派遣大军灭了宋朝,权谋韬略,实是当世第一流人才,就是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也都能排的上名号,若是杀了此人,不说能避免蒙古攻破南宋,却也能稍微延缓一番。而且还有一点便是,忽必烈此人推崇密教,在后来极力打压全真教不说,还焚烧了不少道教典籍。方志兴前世便对此深为痛惜,自然对忽必烈没什么好感。

    “正是此人,听说郭大侠和拖雷八拜之交,这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就不知郭大侠是否同意了?”方志兴道。此次两人同行,郭靖又同忽必烈有旧,方志兴当然要和他商议一下。

    郭靖当年对拖雷便险些大义灭亲,此时面对一个从未见过的侄子,又是敌对之人,自然更能狠下心肠,不假思索地向方志兴道:“古人大义灭亲,我和他分属两方,岂能再顾朋友之义!方兄弟不用顾虑,有机会尽可动手就是。”
1...152153154155156...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