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笑傲神雕天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张君宝、朱子柳、史叔刚等人目视着载有黄药师和冯衡棺椁离去,又听到方志兴的箫声,心中感伤不已。黄药师离去后,第一次华山论剑的五绝,至此已全部离去,而和他们同一代的武林中人,如今也只有老顽童周伯通硕果仅存。天空中。郭靖、黄蓉所养的一对白雕也在不断哀鸣,似在为此悲伤。

    箫声之中,花船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这时,一直痛哭着的黄蓉突然夺过船桨,向海中不断滑去,悲呼着要拉回父母棺椁。旁边郭靖、郭芙等人见到,急忙上前劝阻,让杨过、郭破虏将船划到了岸边。

    “黄帮主,这是黄老前辈的遗愿。还请节哀顺便!”眼见花船彻底消失无踪,方志兴劝慰道,郭芙、郭襄等人,也是不住劝慰。闻言。黄蓉看着一旁同样哀伤的郭靖、郭芙、郭襄、郭破虏等人,这才终于彻底明白自己父亲已经离世的事实,抱着两个女儿。又是嚎啕大哭起来。她幼年丧母,和父亲一直相依为命。虽然黄药师在一百多岁的高龄离世不算不得殇,却也让她心中难以接受。这些时日,也一直处于恍惚之中。

    眼看黄蓉模样,众人心头一阵沉重。黄药师虽然主要是因为大限到来而死,但也同样是为了挽救襄阳众人。若无他和方志兴一起精心谋划,并且强行使用音波功夫短暂迷住了数十万蒙古大军,只怕众人从襄阳突围时远远不会这么顺利,一众从襄阳出来的人士,都是感念不已。

    当日,方志兴、郭破虏、张君宝几人制住郭靖之后,将他带到了撤离的船只之中,并在抵御了后续而来的蒙古骑兵和水师之后,最终安然退去。几人准备充足,不过两三日功夫,便已脱离了汉水地界,进入了长江之中。到了此时,郭靖才终于清醒过来,在方志兴和已经会合过来的郭芙、郭破虏、杨过等人劝说之下,熄了殉死之念。而蒙古大军在攻占襄阳之后,一时无力向前,因此鄂州等地也仍在宋军控制之中。方志兴、郭靖等人商议之后,遣散了一些急着回乡的士兵和江湖人士,便乘舟顺流而下。路上,众人遇到了从西川匆匆赶回的郭襄,会合在一起前往桃花岛。遵照黄药师遗愿,将他和冯衡的棺椁放入用生胶绳索固定的花船中,随风飘荡,最终沉入大海。

    斯人已逝,众人却不能就此停留。次日,朱子柳等人打理一番,便要告辞离去。一灯大师已经圆寂,大理国也早已被蒙古人所占,朱子柳思虑之下,决议带领儿孙、弟子回到西域,在祖上所来的昆仑山定居。那里地广人稀,又有昆仑派可以守望相助,想必能让他们立足下来。

    “朱师兄,何必要回西域呢?流求虽小,却也足以让诸位安居!”看着朱子柳,方志兴劝说道。朱子柳作为大理之人,和郭靖、黄蓉等人义守襄阳三十年,在江湖中的威望可谓极高,而且他和方志兴私交甚笃,方志兴自然不愿让他离去。毕竟朱子柳如今已经年近九十,一旦到了西域,只怕今生就再无相见之机了。

    听到方志兴再次劝说自己留下,朱子柳心中也是有些感触,不过他思虑已久,终究摇了摇头,说道:“师弟的意思我也明白,只是落叶归根,我祖上来自西域,后来在大理定居,如今大理国已灭,也是时候回去了。”当年从何足道那里得知双方的渊源后,他就有到西域一行之意,但因为襄阳战事繁忙,却是一刻也没有闲暇,临到这时,却再也忍不住了。一灯大师和慈恩大师已经圆寂,武三通等几位师兄也都已经离世,此时再不回去,朱子柳当真担心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他年纪已大,实在不愿和方志兴等人出海打拼,只想着落叶归根,传下朱氏一脉。传承下恩师的一阳指。

    闻言,方志兴叹息一声。心知朱子柳决心已定。他这些日子和杨过、郭破虏还有从流求出来的军士没少宣扬流求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想要去往流求的人却仍是不多,除了郭靖所练的靖康军等精兵外,江湖人士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些人一是因为家人、朋友都在大陆,不愿避居他乡,便是因为对于大海有着一种隐晦的恐惧,不愿在海上飘荡。毕竟以他们武功,在陆地之上即使陷入重围也有可能脱身,到了茫茫大海之上,却是难以预料了。就连朱子柳这等高手。也是不能免俗。

    “朱兄,这些年累你一直留在襄阳,郭某实在惭愧。过些日子我和蓉儿、过儿要去西域为师父和欧阳前辈扫墓,大伙儿一起如何?”心知无法劝回朱子柳,郭靖向朱子柳道。洪七公和欧阳锋在西域过逝,并且葬在了那里,他和黄蓉作为弟子,怎么也要去拜祭一番。而杨过作为欧阳锋唯一的义子,又是他武功传承之人。自然也要前去。是否迁回墓葬,几人也需要好生考量。

    闻言,朱子柳思索一番,点头答应下来。他和郭靖、黄蓉相交数十年。对于分别也是有些不舍,能够有这一路作为缓冲,也能冲散一些愁绪。而且有郭靖、黄蓉、杨过支持。他们到了西域也能更好立足。

    “从襄阳突围的士卒大多无家可归,可以把他们安排在流求。那些武林人士,又要如何安排呢?”朱子柳不愿多提自己。转而道。此时桃花岛上,除了方志兴、郭靖等人外,还有一路从襄阳而来的各方人士近三千人。这些人中,有从襄阳突围出的有两千多人,还有方志兴纠集的聚合在襄阳周围的江湖人士和郭破虏从流求带来的士兵,他们中除了一些人在汉阳便已离去之外,其余都是随着方志兴、郭靖等人来到桃花岛为黄药师送终。不过昨日之后,这些人也大多起了离去之念,纷纷前来辞行。襄阳已破,大宋也即将亡国,他们这些人即使聚在一起,也难以再起到什么作用了。在这等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之时,单凭几千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当年大胜关英雄会上,大伙儿结成抗蒙保国盟,立誓抗蒙保国。如今那些义士虽然已经所剩无几,但也不能就此散去吧,还请郭兄弟、方师弟定下章程才是。”看着方志兴和郭靖两人,朱子柳又补充道。他虽然打定主意要回西域定居,却也终究无法完全割舍中原武林,又和两人商讨起了这件事情。

    闻言,郭靖想到当年大胜关英雄会上一众江湖人士的豪情,还有如今英雄豪杰的凋零,不由叹息一声,虎目垂泪,陡然站起身来,向方志兴拜道:“方兄弟,郭某无能,未能守住襄阳,也无法保住国家。这抗蒙保国盟如何,还请方兄弟示下!”

    见到郭靖如此,屋中的江湖人士都是吃了一惊。这抗蒙保国盟自成立以来,虽然初时是由洪七公任盟主,但实际主事的却一直是郭靖、黄蓉二人,如今眼看他要将盟主之位让与方志兴,自然令众人颇为吃惊。不过一些人想到襄阳陷落之事,却又有些释然。虽然襄阳陷落可以说是非战之罪,但郭靖作为守卫襄阳的提出者,又未与城同殉,当然免不了受到非议。这些日子中,众人便曾听到过这些声音。

    “郭兄,你这是何苦呢?当今武林之中,除你之外,又有谁能担任盟主呢?以后切莫再提此事,些许杂语,不用理会就是!”方志兴见郭靖拜下,急忙将他扶起,说道。

    不过即使如此,郭靖却仍坚持道:“方兄弟,你武功天下第一,又足智多谋,这次更是从襄阳城救了大伙儿。为了天下苍生,还请方兄弟担起此任!”

    看着郭靖一脸坚持,神色中还隐含愧疚,方志兴心中一阵叹息。郭靖的心智虽然极为坚毅,但襄阳城的陷落,对他的打击显然不小,更让他反思守卫襄阳城时损失那么多士卒和武林人士是否值得,这些日子的一些人的指责,显然也让他承受了压力。见到这样满含愧疚又开始怀疑自身的郭靖,方志兴真的不知救下他是否正确。若是郭靖以后一直沉浸于痛苦之中,还不如让他与襄阳同殉呢?那样的话,至少也能保住一世英名,也无人说些什么。

    摇了摇头,方志兴驱散心中想法,向郭靖道:“郭兄,莫非你现在还以为大宋值得挽救?抗蒙保国盟,抗蒙是不假,但这保国,真的能够保住吗?襄阳被围近六年,最后三年却几乎无人救援,这样的朝廷,真的能够抵住鞑子大军吗?”重症需下猛药,如今的郭靖已经开始有些迷茫,只有重新为他立下目标,才能让他尽快振作起来。而且此时他正是对自身最为怀疑之时,也只有这时,才能更容易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以方志兴毫不迟疑,直接点出了这个最核心的问题。

    “这……”听到方志兴所问,郭靖不由得迟疑起来。若是从前,他自然坚信能够保住大宋,但如今襄阳城一丢,长江中断防线就此被破,蒙古大军顺流而下,便可直驱临安,大宋朝廷,又拿什么能保呢?要知道他们连救援襄阳的兵力都无法组织起来,哪有能力组织抵御蒙古大军的力量呢?对于这点,郭靖心中着实并不看好。

    “不保国,难道就只抗蒙,那我等岂不是如同盗匪一般?”这时,屋中的一个武林人士说道。

    闻言,许多人都是不断点头,表示赞同。众人之所以加入抗蒙保国盟,除了要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外,便是为了保卫国家,在大义上占了名分。如今方志兴说不去保国,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甚至若非顾忌方志兴的名望还有救命之恩,只怕他们中有些人都要怀疑方志兴的用心了,当年大胜关英雄会,便有人直接道出了方志兴欲要自己成就功业的野心,到了如今,也不乏仍有对此心存疑虑的武林中人。(未完待续……)

    ( 笑傲神雕天龙  p:///4/4150/  )




第554章 抗蒙保民
    “呵呵!”见到众人反应,方志兴哪还猜不到他们想法。刚才那人所说的盗匪,不过是委婉的说法罢了,言外之意,其实是说自己想要造反。而其他人之所以表示赞同,显然也是表明不想被自己所用。想到这里,方志兴心中原本要说的打算也就咽了下去,说道:“诸位,宋廷已日落西山,非是我等可以挽回,就是想保只怕也保不下了。因此我等以后抗蒙,最重要的不在于保国,而是保民。这抗蒙保国盟,也应改名为抗蒙保民盟。大伙儿若是不想去流求的话,可各回原籍护佑一方百姓,如此也不负一身武艺,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闻言,许多人都是表示赞同。他们中大部分人想的便是回到家乡,方志兴此言正是适合,自然无有异议。见此,方志兴又道:“既然结盟,那就应当守望相助,除了郭大侠作为总盟主之外,还应推举出分盟主,联络当地的英雄豪杰。各位可按州府,推举出领头之人,彼此若有争端,也须请总盟主调解!”

    此议一出,场中氛围又是热闹起来,许多人交头接耳,商议着此事利弊。虽然有些人心灰意懒,不愿再参加这等会盟,大多数人却都极为赞同,按地域聚在一起,商议着推举何人。襄阳城中突围的、城外接应的武林中人加一块有一千多人,虽然不是各州10∽长10∽风10∽文10∽学,⊕府都有,却可以说是遍布大宋二十四路,每一路中,都能推举出有威望的分盟主。

    听到“抗蒙保民盟”。郭靖心中也是一震,重新有了目标。他之所以守卫襄阳。为的并非是保卫大宋江山,更多的是保护民众。只因为大宋是正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认同,才同意了以前的“抗蒙保国盟”。如今方志兴提起“抗蒙保民盟”,让他顿时有了正本清源的感觉,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襄阳已破,大宋也不可挽回,但蒙古鞑子杀戮甚重,却还有民众需要他来解救,此时也不是颓丧之时。

    “方兄弟。这‘抗蒙保民盟’,郭某一万个赞同,只是总盟主之位,郭某却愧不敢当,还请方兄弟担此大任!”想到这里,郭靖向方志兴道。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彻底认识到自己对于天下大势的认识远不如方志兴,因此一直想着请方志兴出山,领导抗蒙大业。

    不过方志兴对此。却是微微一笑。他本来想的计划比这“抗蒙保民盟”要严密的多,但刚才见到众人反应,却知道并不可行,因此临时参照鹿鼎记中“锄奸盟”的构想。提出了这个“抗蒙保民盟”。不过即使如此,他心中却对这种松散的组织没抱多大希望,只是想着让江湖中少些厮杀才提了出来。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从襄阳突围出的精兵还有郭破虏在流求练出的士兵。唯有这些,才是赶走蒙古人的依仗。

    “郭兄。这‘抗蒙保民盟’主要在于调解各地豪杰的争端,需要德高望重之人才行。由你担任总盟主,那是再合适不过。贫道一心清修,却是做不来这些事情,你就不要再难为我了!”方志兴向郭靖道,说完不待郭靖再劝,向众人道:“诸位,这‘抗蒙保民盟’,既是要抗蒙保民,那就不能没有力量。因此贫道提议设立‘锄奸队’,由总盟主郭靖统领,用来除去罪大恶极的鞑子和汉奸,让他们知道残害民众的下场!”

    闻言,众人顿时大声叫好,一些不愿去流求也不想回乡的武林人士,顿时也都找到了去处。他们中许多人都是跟了郭靖几十年,早已被郭靖折服,即使襄阳城破,也情愿继续跟着,加入这个锄奸队,自是再好不过。

    “这是贫道前些年所制的破虏弓,还望郭大侠善用此弓,猎杀鞑虏!”说完,方志兴从郭破虏手中取过弓箭,递给了郭靖。郭靖箭术精绝,有着此弓相助,定然能够在锄奸时更为顺利。相反,郭破虏在流求岛上,却是难有此弓的用武之地,以后再为他制一把也是无妨。

    前些日子在襄阳城上,郭靖已用过此弓,自然知道其中厉害。眼见方志兴将它从儿子那里拿来给了自己,他心中也是极为心动,不过同样的,他也知道自己一旦接过此弓,就是答应了出任总盟主之位,心中却是有些犹疑。

    “郭大侠,快接啊!”正迟疑间,一些武林中人催促道。他们中有些是看出了其中含义,有的是纯粹附和,不过内心之中,却大多都是赞同郭靖出任总盟主,这样也更为熟悉。

    眼看群雄连声催促,方志兴、朱子柳等人也是一脸期盼,郭靖心中不由想到了当年襄阳城中重担在任的感觉,缓缓伸出手来,接过方志兴手中的破虏弓,高高举起,大声道:“今日我抗蒙保民盟正式成立,诸位今后回到各地,务必要抗击鞑虏、保卫民众,但有残害百姓、自相残杀者,共讨之!”

    “好”……一众武林中人闻言,纷纷大声叫好,又有人道:“郭大侠就任总盟主,大伙儿一万个赞同,还请任下分盟主,大伙儿群策群力。”一时热闹轰轰,纷纷推举了起来。见此,郭靖也只得和他们商议起来。好在各人都是熟识,相互知根知底,并没有闹出什么争端。

    方志兴见此,微微一笑,悄悄走出会场。旁边张君宝看到,也是跟了出去。

    “师父,你不是说要成立拳会结民自保吗?怎么变成了这抗蒙保民盟呢?”张君宝问道。方志兴之前谋划,他也听说了一些,主要就是纠合各地练习太祖长拳的人组成拳会,组织民众自保。但临到头来,却成了这抗蒙保民盟,让张君宝心中颇为不解。从哪方面来看,这个松散的抗蒙保民盟都远远不如组成拳会,跟别说以后驱逐鞑虏了。即使杀些鞑子、救下一些民众,估计也和以前的行侠仗义没有多大区别。张君宝实在看不出它有多大作用。

    闻言,方志兴却没有立时给出回答。和张君宝一起缓缓走到海边,说道:“君宝,刚才那些人的反应你也看到了,可曾明白他们心中的想法?若是我提出成立拳会,让他们听命于我,有多少人会答应呢?”

    听到师父所问,张君宝仔细想了一下,迟疑道:“武林中人大多桀骜不驯,很难听命他人。不过师父救了他们性命,又有郭大侠支持,应该会有一半的人支持吧!”他知道武林中人各有绝活,都是极难收服,因此只是给出了一半这个回答,在他想来,场中一千余人,少说也有五六百会支持师父,绝对可以一用。

    “呵呵!一半?”听到弟子回答。方志兴轻笑一声,说道:“不说一半,能有一成的人就不错了。剩下的人若是今日不明确反对,也多半是看在我在襄阳突围时出力的份上。至于以后,那可就不好说了。因此还是让他们成立抗蒙保民盟,由郭大侠约束着。免得自己起了争端。至于真的想随着我们的人,相信他们会去流求的。”

    闻言。张君宝惊讶道:“师父,你说的一成也太少了吧?若不是您和黄老前辈出手。襄阳城突围的人至少也要损失一半,怎么可能只有一成的人支持呢?这……”方志兴的论断,让他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方志兴微微摇头,说道:“救命之恩?呵呵,以后切莫再提此事。襄阳突围是众人合力,我们前去帮助也是理所应当。以后你行走江湖,切不可以他们的救命恩人自居!”说到这里,他心中不由想起了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此人在就任明教教主后,极力调解明教和江湖正道的争端,并在万安寺救了一众正道中人,让他们勉强接纳了明教,不再明着与其为敌。但张无忌义父谢逊带屠龙刀返回中原之事一朝传来,却让这些人顿时抛弃了以往的恩情,前去参加颇有侮辱意味的“屠狮大会”。而在屠狮大会上被蒙古大军围困无法下山后,才勉强接受了张无忌的命令,并在打退蒙古人迅速告辞离去。武林中人的秉性,由此可见一般。以往方志兴或许还有一丝奢望,但经历今日之事,却将这一丝也彻底摒弃,只想着在流求岛积蓄力量,用自己传下的太祖长拳和太祖棒法发动民众,为驱逐蒙古人做着准备。

    虽然对师父所言不太理解,张君宝却仍是应了下来,不过在他心中,却想着在大会结束后再去劝说一下那些武林豪杰,看看能不能再拉一些人去流求。抗蒙保民盟除了“锄奸队”外,其它的都可以说是空架子,他就不信没有人看的出来。若是真心抗蒙,听了他的劝说后,定然会答应前往流求的。

    方志兴却是不知道自己弟子所想,不过即使知道了,只怕也会是哂笑一声。抗蒙保民盟的花架子,估计除了郭靖之外,其他人都是看的清清楚楚。依照如今条件,就是丐帮帮主都难以对本帮的分舵了如指掌,更别说抗蒙保民盟这种更为松散的组织了。一旦分开,众人除了名义上有着守望相助的责任和发生争端要接受调解外,其实与散开并无分别,也就锄奸队,能够给郭靖找些事做,并吸收一些真正想要抗蒙之人。

    “你回到陆上之后,和过儿一起到各州府看一下太祖长拳和太祖棒法的传授情况,挑选合适的人送到桃花岛。唯有这些人,才是组建拳会、结民自保的力量,那些武林中人,就不要再打扰他们了。”感叹了一下,方志兴又道。这些人固然论起武功、见识可能远远不如那些真正的江湖中人,但只要训练一番,做事却不会逊色多少。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更容易掌控,也免得以后赶走蒙古人,自己又开始残杀。元末民军相互攻伐之事,从现在就要开始防备。

    听到师父吩咐,张君宝点了点头,应承下来。接着方志兴又提点了他一下挑选人的要点,免得送来不合适的人。这件事是方志兴构想中的一大关键,必须慎之又慎。有了拳会,他和郭破虏等人即使远在海外,在大陆却也是有着根基,不至于成为无根浮萍。而且有了这些人,以后动员民众迁往流求,也会更容易些。至于组建拳会是否有造反的嫌疑,他却也顾不得了,宋朝即将灭亡,蒙古人又忙于征伐,此时正是时机,错过之后,只怕就更难组建了。
1...243244245246247...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