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不知道会不会在西乡君的指挥下作战?”大久保道。他在另一个时空是和西乡平起平坐的人物,不过现在却远比不上西乡。

    “可能会让我当个参谋吧?”西乡隆永拉着大久保往御所偏门走去,那里是供家臣进出的地方。“如果我想要在明军中担任高级军官,就必须放弃日本国籍……如果我愿意放弃,现在早就是将军了。”

    “哦,原来是这样。”大久保利通点点头,没有发表评论。他虽然到了中国,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日本人——这个时代普通的日本人虽然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但是识字率高达100%的武士阶层却早就有了民族意识。所以现在有脱藩的武士,有出国的武士,但却没有脱离日本国籍的武士。就算这些前来中国为朱济世效力的武士,他们所忠于的仍然是日本!

    “西乡君,在下成立了一个精忠组,已经有40多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了,如果您能够加入成为领袖,相信可以团结更多的人。”

    在紫金山御所门外排队接受检查的时候,大久保利通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精忠组?对谁精忠?”

    “当然是淑宫殿下了。”

    “那我不加入。”

    “好吧,是对日本国精忠。”

    “真的吗?”

    “西乡君,你怎么可以怀疑我对国家的忠诚!”

    “呃,好吧,那我加入。不过,你的这个精忠组想要怎么为国家做事?”

    “当然是探寻强国之路了!”

    “就算找到了又如何实行?”

    “这个……于琴之方殿为公方大人产下一个儿子,就在明国由明子殿下抚养,他将是未来的公方,所以我想成为他的老师。西乡君,你有办法吗?”

    西乡隆永浓眉一挑,用无比认真的神情注视着自己的这个萨摩同乡,许久,才点点头道:“我去和明子殿下说。大久保君,那么你就不要参加这次出阵了。”

    “长吉郎殿下真是可爱啊!还很健康呢……他可真胖啊!”

    同一时间,紫金山御所之中,淑子女王正在逗弄未来的公方大人长吉郎。这个小家伙的确长得很可爱,眨着两只好奇的大眼睛,正盯着淑子女王涂抹脂粉的脸庞。

    “很喜欢吧?那就好好调理身体,将来自己生一个,会更可爱的。”朱济世说着这话的时候,目光却在淑子女王身边的侍女身上扫来扫去,全都是粉雕玉琢的日本萝莉,比当年的德川明子还讨人喜欢……

    “真的吗?”淑子女王大喜,含情脉脉地看着朱济世。

    “当然了,将来琉球王国需要一位真正的国王,最好是你亲生的孩子。”朱济世笑道。

    “妾身一定会努力的。”淑子女王道。

    “呃,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才对。”朱济世哈哈一笑,指着淑子怀中的长吉郎,“待会儿召见家臣的时候,你就抱着长吉郎吧。他是未来日本武家的栋梁,你是天皇家的内亲王,由你们一起接见家臣是最合适的。另外,朕还打算让长吉郎出任武士军团军团长。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待会儿,你就亲口宣布这个消息吧。”(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647章 日本能得到什么?狂求月票
    又到下旬,罗罗能求几张月票吗?月票好少的说

    光复五年春,刚刚稳定下来的大明江山,忽然又变得风雨飘摇起来。倒不是因为奕}、奕欣这对贼心不死的活宝弟兄。这个时代还不是后世的民国,造反叛变的时候都要发一通通电,弄得天下无人不知,有时候还会打一阵“电报战”,用通电骂街。眼下还木有那么好的通讯条件,电报什么的,库伦和西宁的人们别说用了,连见都没见过。所以他们造反的事情,应天方面一连好几个月都不知道,直到当年夏季才晓得奕欣造反,到秋季的时候才知道大清朝又回来了!

    而在春季,真正搅动人心的却是报纸。报纸这个东西应该算是朱济世自己带到中国的。他在香港办的大公报当年就是一份强烈鼓动反清的**刊物。虽然知道报纸宣传的厉害,但是朱皇帝并没有在占据广东之后采取严厉的新闻管制,而是允许一定限度的新闻自由。迁都应天之后,又在颁布的钦定大明宪法中明文规定了新闻自由的尺度——不得反对皇帝,不得危害大明国家安全,皇帝有权下谕实现新闻管制。稍后,朱济世又在鸿儒院下设立了新闻司,专门负责新闻审查。他怎么做倒不是在效仿西方的新闻自由,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不完全受官僚控制的了解各地情况的通道,眼下的大明到处都是封建官僚,如果再实行严格的新闻管控,皇帝早晚被蒙蔽成瞎子聋子。

    不过在随后的两年中,大明新闻界一直没有给朱皇帝和官府找什么麻烦,甚至歌功颂德的内容占了报纸的主要篇幅——那些大清调教出来的儒生士大夫即使当了报纸编辑,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的。直到敢于仗义执言的清流报的出现,大明报界才开始不断试探朝廷舆论管制的底线,试着批评起了朝廷的某些政策法规。当然,以清流报为代表的一批“批评派”报纸主要的标靶,还是大明**黑暗的官场,毕竟好皇帝被贪官蒙蔽的故事早就入了人心。

    到了光复5年春,随着一批上京请愿的山西名流抵达应天,向朱济世递上了“请调苗党离晋行晋人治晋折”,山西巡抚兼提督凤台郡公苗沛霖这个贪官兼军阀便在一夜之间成了舆论风口浪尖的人物了。

    包括清流报、士子报、正气报、士林通讯一大批自命清流,在读书人中间颇有影响力的报纸,都开始大谈唐季藩镇之祸,或隐喻,或暗指,都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苗沛霖指为大明第一藩镇。清流报评论员白雨先生更是强烈呼吁苗沛霖向奕欣学习,自请入朝。

    “皇上,臣这次也不帮苗雨三说话了,他的事情做得是有些过了。不但死抓着苗家军不放,还让七八万淮人官兵全都入籍山西,摆明是要继续把持山西地方……”

    应天玛丽亚堡,将苗沛霖推荐给朱济世的军师罗则南身子埋在会客厅的真皮沙发里,皱眉如此说道。朝廷上下都知道他和苗沛霖关系很好,如果是贪污**之类的“小事”,他绝对帮苗沛霖说话。但是藩镇什么的,可是历朝历代皇帝老子最忌惮的。这个苗沛霖,的确有些不知进退了。

    而左宗棠和郑洪两位相爷,也都不停点头,似乎在附和罗泽南。且不说左宗棠怎么看藩镇,那郑洪可是大明复国第一功臣,曾经几次外放掌兵,每次办完事都老老实实把兵权交还,然后入朝做官。一个老粗都知道这个道理,苗沛霖居然不晓得。而且现在同样行过军管的四川、河南、山东、北直、云南、贵州、广西等七省,都已经实现了军政分离。地方官的任命权已经回到了朝廷,军官不再兼任地方督抚,地方的巡抚同样不掌兵。只有苗沛霖还是军政一把抓,而且还没有一点放手的意思。

    朱皇帝哪里晓得,历史上的苗沛霖其实就是这么个人,不仅爱权如命,还有一个反复无常的毛病,在太平天国和大清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弄了个身败名裂。不过在这个时空,苗沛霖倒一直是大明忠臣,虽然喜欢揽权,但绝对没有生过什么贰心。

    而在山西士绅请愿反苗的同时,苗沛霖的折子也递了上来,内容不是自请入朝或是要求解除兵权,而是揭发山西士绅图谋不轨,勾结渤海国,企图造反。还拿出晋商走私an油**、军用火药、精钢等管制物品,卖给渤海国和太平天国恭顺王的确凿证据——据说是山西蔚字票号的毛鸿出首揭发的罪行。言之凿凿,倒也不似作伪。

    朱济世捏起苗沛霖的折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又甩在了茶几上面:“苗沛霖所奏不法晋商种种罪恶,卿等以为如何?”

    他这一问,左宗棠、郑洪、罗泽南三人同时点头,他们都认为晋商当中败类颇多。毕竟八大皇商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而且山西士绅领袖祁藻、徐继畲还在为奕}效力。晋商又从蒙古的贸易线路上获益颇丰。他们同奕欣、奕}有些来往一点也不奇怪。

    郑洪哼哼一笑:“皇上,我看他们两边都不是什么好人,奸商和奸臣在狗咬狗。”

    左宗棠点头道:“此事根底说来也不繁杂,就是一山难容二虎,而这二虎,都不是朝廷想要的。”

    “苗沛霖和那帮奸商是不一样的。”朱济世忽然打断道,“朕还是信任他的,晋商走私案可以交给他查处。”

    这句话让左宗棠等三人一愣,让苗沛霖去整晋商?这不是让老鼠去管米缸嘛!这帮山西老坑的家底还不让姓苗的给掏空了!

    朱济世继续道:“凤台郡公都54岁了,还在为国操劳,真是难能可贵,朕又怎好亏待功臣呢?那帮山西士绅竟想离间朕和苗卿君臣,实在可恶。而且我大明宪法明文规定,臣民有迁徙自由,淮人入籍山西是完全合法的,他们上书反对,完全是无理取闹。朕要驳回他们的请愿。”

    “不过苗沛霖如今的所为,的确不是保全之道,如果换成别的猜忌心重的君王,还不趁机整治他一番?轻则削夺官爵,重则首领不保……朕不希望功臣受宵小构陷,但是三人成虎的道理苗沛霖也该知道。”

    三个大明重臣已经明白了,皇帝老子是想让苗沛霖在山西的士绅奸商身上捞一把,然后急流勇退啊。这一手虽然不是光明正大,但是也算对得起功臣,至于那些不法晋商,完全是咎由自取。

    “军师,你走一趟山西,把朕的意思和苗沛霖说清楚,问问他整治完山西士绅豪商以后,他是想当山西巡抚还是想继续督军。如果还想在战场上搏个王爵出来,那就该准备进军甘陕了。”

    朱济世的话才说完,左宗棠忽道:“皇上,苗兵已经不大堪用,若要进兵西北,还是宜用大明精锐。”

    “苗兵不堪用了?”朱济世有些不解,苗沛霖的军队虽然不是朱明嫡系,但是在地方军中还算强悍,到底是打败过太平军精锐的。

    郑洪接过话题道:“苗兵终究不是新式陆军,军官都是淮北豪强,军兴数年,他们的腰包里都揣满了银子,是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谁还肯打仗,现在最好能够遣散苗军,让苗雨三做山西巡抚吧。”

    “原来如此,军师,那就规劝一下苗沛霖吧。”朱济世点点头,心道,“只怕苗沛霖不愿意放弃兵权,这个老儿一直都以为自己用兵如神的。”rs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648章 苗家还是沐家?狂求月票
    寿阳北门附近,尘烟硝烟混在一起,依稀可见城墙垮塌而下,露出一段六七丈宽的缺口。碎石烂砖堆出一道缓坡,只是坑坑洼洼的不大好下脚。

    大群身穿灰衣的明军官兵源源不断从城外的出发阵地涌向缺口,苗沛霖和罗泽南带着护兵也靠了上去,如爆豆一般的枪声已经响了起来,随即嘈杂的喧嚣声、喊杀声,还有金铁交击的脆声也响起来了。

    自四五十丈外的一处高地看过去,缺口处就如云遮雾绕一般,两股人潮已经撞在了一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和红缨枪相互击打在了一起。兵刃相交的同时,大声的咒骂声和呼号声也此起彼伏。

    “祁大老爷说了,赏号加倍,砍下一个苗党的脑袋赏银10两!”

    “敢有后退者杀无赦!”

    “大清的天兵已经到大同了,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大帅有令,杀一个贼党赏银元10块,弟兄们快杀啊,白花花的银元等着咱们去花呢!”

    “苗大帅令,第一个冲进寿阳城的弟兄赏银元1000,官升三级!

    两边的军官头目都在拼命鼓劲儿打气,苗沛霖这里是一定要赢,还要快点赢,因为罗泽南已经到了山西,正和苗沛霖一块儿在寿阳城下督战。而防守寿阳的祁宿藻、赵洪猷和曹凤翔等山西的豪商士绅也被逼上了绝路,不得不拼命了。

    他们这次真是撞在枪口上面了,之前已经不少人向朱济世这个皇帝老子上书请愿,不管有理没理。上书之人都安然无恙。没想到轮到他们山西士绅豪商去上书。就摸了老虎屁股了——事实上。他们这些人和四川、江南的士绅不一样,人家是和平士绅,而他们是手握团练武装的土豪劣绅,说是割据一方的小军阀也不为过,而且还和已经打出反旗的满清残余在暗中勾结。这早就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是“敌我矛盾”了。所以正好当鸡给宰了吓唬猴子。说起来也是不走运,如果奕欣现在老老实实撤了藩,现在倒霉的搞不好就是苗沛霖了。

    反观朱济世和苗沛霖之间的矛盾,远远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苗沛霖虽说藩镇。但并没有力量反抗朝廷,他的那点武力根本不对朱济世的统治构成威胁。而且这几年来,他还是为朱明立了不少功劳,治军治民的本事也不算差,而且做事情的劲头还很足,蛮有利用价值的。

    “罗山兄,不要再往前了,危险!”

    苗沛霖虽然打过不少仗,但是如此亲临前线还是头一回,看到罗泽南还有向前的意思连忙一把拽住他。

    “别拉着我。我要走近了看看,你苗雨三的精锐是怎么被一帮子民团堵在寿阳城下的!”

    罗泽南和苗沛霖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当初不是他向朱济世力荐,苗沛霖何来今天的风光。而这几年,苗沛霖也报之以梨,没少往罗大军师府里面送银子!可是这回到了山西,罗泽南却突然端起了清官架子,什么礼都不收了,一到太原就提出要去前线督战,拖着苗沛霖就来了战事最激烈的寿阳。

    此时山西境内虽然不是烽烟四起,但却也有一些士绅豪商被苗沛霖逼着起兵了。但是由于起事仓促,除了太谷、平遥、五台、寿阳等山西团练势力极大的县城,其余地方的反抗都没有闹大。不过苗军却在了太谷、平遥、五台、寿阳四城吃了苦头,这里的士绅势力太大,早在1848年时就自行编练团勇,而且这些团勇又打过实战,武器装备也不是太差,有不少洋枪,虽然不及苗军,但据城死守还能抵抗一阵子。

    看着前方打成胶着的战斗,苗沛霖恨声道:“这才享受了两年就懒成这样了,真是白养活他们了……”

    缺口处,着灰衣的苗军正端着上了刺刀的长步枪肩并肩站成了堵人墙,这架势倒是打肉搏的样子,只是不怎么肯向前,对面的民勇则用红缨枪胡乱刺着,也没有给苗军造成多大损失。

    “朽了,雨三,你还没看出来?你的兵将都没有多少劲头了。”

    苗军的体制就是兵为将有,大军阀哄着小军阀,纵然下面的军头都没有劲头了,苗沛霖也不能把他们都撤换了。反观大明正规军则是兵为国(皇帝)有,带兵官不仅有任期,还有时常考核,要真没了劲头退役回家去享清福就是了。而且新式军队制度严格,日常训练,军官培养,升迁奖惩,装备保养,薪饷发放,行军作战,都有各种各样的操典条例规范。因此即使在和平环境下,也能较好的保持战斗力,不是苗家军这种军阀武装可比的。

    “这朽得也太快了,本来还想用他们成就一番事业,可现在……”苗沛霖满脸不甘,罗泽南则暗自感慨,他很了解苗沛霖的想法,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啊!这权到手才几年?不舍得往外交啊。

    轰轰……

    苗军的步兵最终还是退了下去,大炮又开始轰鸣作响,似乎是在发泄苗沛霖心中的不满,一发发炮弹从缺口处轰进了城内,间或还有几枚开花弹炸开了,将残破的人的肢体高高抛起。

    苗沛霖呼了口气,炮兵的手艺还在,看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雨三,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真的想一辈子霸着山西?”炮击间隙,罗泽南忽然低声问苗沛霖道。

    苗沛霖挥挥手,屏退左右,才叹口气道:“罗山兄还不知道我老苗的心思?我还想立一番功业,给子孙多挣点余荫,还有一班淮北出来的弟兄也要我这个老哥哥罩着。”

    “可是山西不行,山西不是边地,容不得你这样的藩镇。”罗泽南不停摇着脑袋。

    “那就换个地方,皇上不是让我出兵蒙古吗?”。

    “你要当蒙古巡抚?”

    “哪儿能啊,”苗沛霖笑了笑,老脸凑到罗泽南跟前,“让我去河套怎么样?那里现在是蒙古人的地盘,夹在大明、太平天国、奕欣和奕}四方之间,十分紧要。给我20年,我把那里变成另一个辽东怎么样?”
1...971972973974975...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