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底下的军官也一阵嚷嚷:“对!杀猪妖!保天国!”

    “咱们太平天国的锦绣山河可不能叫一头猪妖给夺了去!”

    “咱们还要杀了猪妖,夺了江南的花花世界……”

    “杀猪妖,保天国”这个有点玄幻仙侠味道的口号,不是以天王洪秀全的名义发布的,而是天父附身在杨秀清身上后传达的。所谓猪妖当然不是猪八戒,而是我们大明帝国的一代英主,当今天子,据说还是长了六个翅膀的大天使托生转世的朱济世!

    按照杨秀清那个客家天父最新的圣谕,朱大天使得道成仙之前,原是天堂里面的一头猪精,因为听天父讲道而成仙,又随天父四下征战而立了功劳,成为诸天使之长,还娶了天父的女儿——这个故事的口味够重的!天父的女儿居然嫁给一头猪了……

    而且现在,这个吃了天鹅肉的猪妖已经背叛了天父,还把天妹洪宣娇关进了小黑屋,天天皮鞭木马蜡烛伺候着,真是罪大恶极,叔叔可忍婶婶也不可忍了!因此,天父下令让杨东王主持讨逆除妖,同猪妖朱济世开战!

    韦昌辉这时站了起来,营帐里面顿时寂静下来,他眼神冷冷的看着众人:“与猪妖一战,关系到我天国存亡!诸位不可辜负天父、东王之厚望!现在本王命令!全军做好准备,定于十一月二十日(天历)发起攻击。徐州城内会有内应配合,务必一战而下徐州城!太平天国三年底之前,我们要彻底扫清淮河以北的全部猪妖叛军。然后下江南,杀猪妖,一统天下!”

    ……

    “狗**个东王,下流下贱下九流,就知道鬼叫,无整哩,将来一定路项死,路下埋……”

    太平天国天京洛阳,天王府内,上帝家的老二正用一口客家土话在破口大骂,骂着还不解气,顺手抄起一个茶杯狠狠砸了,还不过瘾,又推倒了一个插瓶。满都是瓷器的渣子,天王府的女官们都垂手落肩的站在一旁,大气儿都不敢出。

    东王杨秀清传下上帝谕旨,同朱明开战的消息传来,顿时就让洪秀全跳了起来。

    这杨秀清,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也不想想,这太平天国到底是谁当天王!同朱明开战这事儿,居然不知会自己一下,不,应该是不向自己这个天王请旨!自己这里刚刚还和朱明的来使把酒言欢,他那里就要“杀猪妖”,这不是在告诉全天下,自己这个天王已经失去掌控太平天国的大权了吗?更可气的是,居然还把朱济世说成是猪妖,人家是自己的妹夫啊!这不等于在说自己的妹妹嫁了一头猪?不带这么恶心人的……

    更加更加可恨的是,杨秀清的心腹杨辅清居然在听说潼关被冯云山打破之后,立即就把恭顺王父子交给僧格林沁换取了西安城,还关闭城门不让冯云山的人进入!

    他狂怒的拍着桌子。杨辅清不肯交出西安,恐怕就是为了将它留给杨秀清当退路的!如果杨秀清被朱济世击败,就会经过山西退往陕西,据住险要地形继续对抗朱明,还把自己这个天王顶在前面,到时候洛阳可就要被明军围攻了。

    越想洪秀全身子越抖,种种桩桩的念头交织在一块儿,让他终于咆哮着跳了起来:“去把南王、干王还有天妹叫来!”

    几个女官松了口气,一溜烟的跑出去叫人,其实冯云山、洪仁和洪宣娇早就到了天王府,所以不一会儿就都出现在洪秀全跟前了。

    “朕要亲自去北京,看看杨秀清还敢怎么蹦达!”

    冯云山和洪仁互相看了一眼,洪仁劝道:“天王……东王现在不在北京,而且北京城里面都是东王的人。”

    冯云山也道:“天王,您还是去西安吧,杨辅清定然不敢对抗您的天威。”

    洪宣娇却哼了一声:“杨辅清不敢和天王打又如何?最多退出西安城,又不会投靠天王……现在天王有多少兵?东王有多少兵?若不得东王的部众,天王靠手中的实力如何在西北立足?”

    洪秀全闻言却瞪了妹妹一眼,心道:“真是女生外向,居然想叫你老哥去西北吃沙子!”

    不过洪大教主还是冷静了一点儿,朱济世提出的“天国居于西,大明居于东”的建议虽然摆明是要借刀杀人,想用太平天国去扫荡西北,缓冲俄国的威胁,但也不失为一条出路。而要去西北安家,就必须得到东王的精锐,否则谁收拾谁就很难说了。但是尽收东王余众之事也不能急,得等杨秀清那个“路项死,路下埋”的混帐王八蛋被朱济世打败,如果是两败俱伤就更好了……(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503章 皇城公学
    公元1849年12月18日,淮北,徐州。

    北王韦昌辉所统帅的号称三十万,实际上不下二十万人的太平军开始了进攻徐州的前期战术动作。太平军的步队以师为单位展开,控制通往徐州城的通道,切断徐州城同周边城池的联络,拔出徐州城周围的苗家军据点。而苗沛霖则下令驻守徐州府各要点的苗家军坚守到底,同时派出马队掩护万余人的步队和太平军交锋,试探了一番虚实之后,又慢慢退回徐州城坚守。

    双方先头部队展开的交火都很短暂,也不甚激烈。韦昌辉带来的兵马是不少,可是真正能打的就是他的北殿嫡系和曾天养的一个洋枪军,其余都是在河南、山东等地拉来的壮丁,装备很差,也无多少战斗意志,被韦昌辉当成炮灰使用。而苗沛霖的兵都是从地方团练升级而来,中间还有不少被苗沛霖收编的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绿营兵,打野战的确不大拿手,不过死守城池打呆仗却是一把罩——苗沛霖自己就是个“老刺猬”,专门研究怎么防守,很少留心如何进攻。

    所以12月18日的交战实在不值一提,不过双方都认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双方都认为对方不是什么精锐,既然不是精锐,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韦昌辉和苗沛霖同时大松口气。

    太平军在12月19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对徐州城的包围,在徐州四面建立了出发阵地。同时开始挖掘围城的长壕。历史上的湘军就曾经用掘壕围城的办法对付太平军,而在这个时空则是太平军经常围攻城池,久而久之也就掌握了掘壕围攻的办法,之前的曲阜就是被太平军用壕沟围困了大半年才沦陷的。

    12月25日的时候。围困徐州城的长壕挖掘完毕,一尊尊大炮从九里山大营拉到了徐州城外,进入射击位置。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也纷纷亲临前线,开始查看战场。

    徐州城当然是坚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墙之外还掘了壕沟,筑了土墙,土墙之外还有层层叠叠的鹿砦,给人的感觉就是“坚不可摧”“固若金汤”“易守难攻”一类的名词。

    不过韦昌辉、曾天养和秦日纲三个王却没有展露出多大的担忧。只是将原定的攻城开始日期延后了三天,命令各部搜集材料,制作攻城器械。并且选择徐州西门一带作为主要突破点。准备以超过对方火力容纳量密度的兵力撕开对方的防御突入到徐州城墙之下,然后在内应的配合下一举求得突破。

    12月26日、27日、28日三天,太平军一边准备总攻,一边发起了一些小规模的攻击,为的是清除一部分苗家军阵地前的障碍物,为总攻部队开出一条通道。双方都是用洋枪和鸟枪对射,还动用了大炮互相轰击。最后的结果是太平军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清除了相当一部分鹿砦。而苗家军再一次用实战证明自己算不得一支真正的精锐,前沿部队虽然没有动摇撤退,但也不敢离开工事来同太平军肉搏。

    12月29日凌晨,太平军主攻部队开始吃早饭,是白面馍馍夹肉,一人有半斤,还有一点白酒,是用来壮胆的。所有的士兵都狼吞虎咽的吃完,在两司马和伍长、卒长的带领下进入出发阵地。

    按照韦昌辉等人的计划。他们准备在徐州西门方向上一次性投入三个军发起冲击。其中包括曾天养的嫡系洋枪左军!韦昌辉所部队炮兵大部,包括55门12磅西洋野炮。也都集中在西门这里!

    另外,北殿的两个军作为预备队,还有三个军在其他方向发起牵制性攻击。

    而徐州城内还有内应千人。会在太平军开始攻击城墙后在城内举事!

    ……

    应天府紫禁城谨身殿,左宗棠、刘鹏、罗泽南、骆秉章和潘曾绶都紧紧盯住朱济世,朱济世脸色不予,他们也都眉头紧皱,好像刚刚争执过一番。而令他们君臣大起争执的原因,并不是北方的战事,而是一所12年制的公学——应天皇城公学。

    “皇上,皇城公学肩负教养皇子之重任,公学总师傅人学须再三斟酌,不可轻率。”

    “臣下以为,皇城公学师傅可以在秘书官中选择,翁叔平、潘在钟可当此重任。”

    听到有重臣推荐翁同去当公学老师,朱济世差点就被气乐了。就是一个公学,又不是上书房!用得着翁同来教?再说这位在历史上也没教出过什么“一代英主”,看看光绪皇帝的下场就知道了。

    而且朱济世心中也有中意的公学校长人选,就是香港济世大学法学系毕业生容闳——这个人朱济世前世就知道,中国留学第一人嘛!不过在这个时空他没有去美国,而是被他的老师,美国传教士布朗一起带到济世书院,后者也是济世书院的老师。在济世书院读了一年书之后,容闳又考入了济世大学,成了济世大学的第一批学员,明年上半年,他将会从济世大学毕业。

    同他一起毕业的,还有另外71名中国学生、33名白人学生,其中72名中国学生已经被大公报称为“济世72贤”,看来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了!

    不过朱济世并没有将这些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一下子都安排到高位去,而是下了谕旨,命令各地方政府不得录用济世大学第一期毕业生,因为朱济世培养这些人是传播西方科学和人文思想的火种,不是去当官僚的——当然不是说永远不让这些人从政,而是要他们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之后才步入官场。

    按照朱济世的设想,这些西学人才最合适的工作岗位就是教师,现在大明国内已经开办了许多西式或中西合璧的书院、大学,但是几乎没有合格的大明国籍的西学老师。不是洋人在教,就是一些半瓶墨水的速成班毕业生在凑合着授课,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大明朝堂上的重臣当然没有什么意见,谁也不希望冒出一批“天子门生”来和他们抢官位吧?

    可问题是,他们谁也不把应天皇城公学校长当成个无关紧要的职位——这个公学可是要负责教导未来的大明天子、亲王还有公主的,如果放在伪清那会儿就是上书房总师傅!将来十有**能混上内阁丞相的,怎么能不争一下?

    因此皇城公学校长的人选刚一定了容闳,立马就有大臣上疏反对!朱济世召集今天的会议,就是想在自己亲征之前把这事儿敲定的。

    而臣子们的回答众口一词,都不同意容闳担任此职,认为容闳的西学水平是高的,但是中学不行(其实也不差,现在济世大学的儒学教授水平可不差,好多都是前朝进士),而中学毕竟是本,至少也要鸿儒院学士才可以出任。

    朱济世恼怒地想着:“这些人大概都觉得朕的思维太西化了,又拿朕没有办法,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朕的接班人身上了吧?这个步,朕绝对不能让!”

    “皇城公学校长一职由朕来担任如何?”朱济世的脸色已经放沉,“朕再重申一遍,皇城公学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学校,不是什么上书房,朕的皇子在公学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这所公学也不是专为朕的皇子所开设,尔等的子孙只要愿意,都可以入读,但是记住了,谁也不许在公学里面向皇子行臣下之礼,否则立即开除!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这所皇城公学的经费皆有朕出,所以谁当校长、谁当老师同内阁无关。尔等有这份心思,还是多想想怎么打败杨秀清,收复北方的半壁江山吧!”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504章 争话语权
    应天皇城,内阁府。

    书房之内,湘湖派在京的两个大佬正在面对面坐着手谈,棋盘之上,已经密布着黑白两色的棋子儿。还有两展清茶,正散发着芬芳馥郁的清香。场面瞧着倒是清雅悠闲,不过左宗棠和罗泽南的眉头却都紧紧拧着,看来是心事缠身。

    天下一统于大明的日子似乎不遥远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恐怕不是文恬武嬉的太平场景,而是一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次大明是应变而兴,借助西洋军事、科学之助力而恢复的。

    而大清从某种程度上说,却是亡于变革!兴洋务,办新军,扩编八旗,桩桩都是在锐意求变。然而却越变越糟糕,士子因八旗日重而离心,汉民因洋务、新军摊派而愤恨,最后不是归附大明、天国,就是坐观天下风云。而满清也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八旗新军,结果滑县一战,十余万八旗壮士殒命疆场,满清根基尽毁而失天下。若是满清一味守旧不变,依靠士大夫对抗朱明和太平军,现在或许还吊着口气呢。

    可见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是一个“变”字就能对付过去的,还有怎么变和如何变的问题。

    在朱明复兴之前,朱济世提出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确吸引一大研习批经世致用之学的士子,朱明得以复兴,当然是离不开这些士子的襄助。可是何为本,何为用,朱济世却从未言明。大明复兴之前。这个问题被掩盖起来,而现在却要摆上台面了。

    真正洞悉内情之人都知道,之前朱大皇帝和皇后罗香梅闹得那一点不愉快的背后,显然就是“本用之争”。中学的根本是什么?当然是三纲五常之教。儒学最基础的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里面就明确写道:“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三纲的延伸。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合在一起,则构成了名教的核心,自南宋以后,更成为了“天理”。所以这三纲五常,理应成为中学为本的“本”。

    这一次皇后出手,联合外朝整顿后宫秩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皇上的意思,坏了“夫为妻纲”。然而妻对妾的统治权也是“夫为妻纲”的延伸,妻要顺从夫,而妾不过是夫的财产。名教最讲尊卑贵贱,岂能容“财产”违逆妻子呢?而且皇后整顿后宫并非是出于“妒”,而是出于维护宫内的贵贱尊卑,出于维护自己和皇太子的地位,这些都是符合三纲五常的。所以朱济世一旦流露出废后的意思,一定会遭到朝臣们的拼死劝谏。

    “宫里面传出话来。皇上无意把太子培养成一代英主……”罗泽南把玩着一枚黑色的棋子,淡淡地道。“季高兄,你怎么看?皇上是不是想要废嫡立爱?那匹大洋马已经怀上了……”

    “皇后什么意思?”左宗棠皱眉道。“这匹大洋马是归她管的!”

    “皇后终究贤惠。”罗泽南皱着眉头说,“这大洋马的名声再臭,也是皇上的坐骑,又没有什么过错,皇后能怎么样她?”

    左宗棠哼哼道:“名声再臭,也不是风尘女子,人家是堂堂法兰西女公爵……朝中大臣,纳风尘女子为妾的也不在少数。罗山,你家的老六就是秦淮河来的吧?”

    罗泽南老脸儿一红,低着脑袋不言语了。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当然无德。但是人家也不是妻啊,有什么不可以的?满朝文武在这个问题上有几个立得正的?自己都是大色狼,还好意思劝皇上?而且“娶妻娶德,纳妾纳色”也是三纲五常的延伸,这个规矩要是改了,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可就少了许多乐趣了。

    左宗棠见罗泽南不言语,又淡淡地道:“大洋马不是什么问题,废嫡立爱也不至于……现在的问题是,未来的大明之君是庸才还是良才,是昏君还是圣君!还有,就是什么样的人是良才,什么样的人是庸才!皇上心里面的那把尺子,恐怕和咱们是不同的!”

    罗泽南手里的棋子啪的一下落在了棋盘上面:“皇上要用西学为本?”

    左宗棠坐在那里,声色不动:“现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西学为本还是中学为本谁说了算!”

    “立宪议会!”罗泽南什么脑子,被左宗棠稍一提点就都明白了。

    朱济世和罗香梅真正的冲突的地方并不是后宫干政,也不是那匹大洋马,而是双方脑子里的伦理纲常根本不对路。罗香梅认为对的,朱济世却认为是错的……

    可是罗香梅的伦理纲常肯定是符合名教观念的!所以朱济世的伦理观念一定和名教相悖!而朱济世喜欢骑大洋马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美色,在刘鹏买回来的西洋女奴当中,可有几人的姿色不在大洋马之下,可朱济世并没有把她们留在宫里面。这位朱大皇帝是将大洋马当成了知己,或许还当成了“床上军师”,一起想办法要改了名教的根本!
1...909910911912913...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