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对于太平天国,后世新中国正史的评价是极高的,不过现在的朱济世却对这种靠邪教造反的方法很不以为然。虽然用邪教凝聚人心的速度很快,短时间里就可以造成诺大的声势,但是你造反为什么呢?

    爽一把就死?

    朱济世可没这个追求,金钱、女人、地位,他都已经有了,还很多,他不是为了这些去造大清朝的反。

    即便有成功当皇帝的希望,进了北京,坐了龙庭,靠一帮信了邪教的老农民能把国家管理好?可不是不相信劳动人民,而是这个世界已经不是靠传统的邪教蛊惑出来一批不怕死的炮灰就能横扫的了!所以洪秀全的那一套,压根完成不了救国救民的使命,朱济世更不屑为之。

    他要造的反,其实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眼下中国的资产阶级人数少了点,就他一个,但却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他现在赚钱的速度肯定是中国第一的嘛。所以他现在造反的对象,不仅是满清王朝,还是中国封建的社会生产关系。而要在今后的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那个啥,社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得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别想越过资产阶级专政直接上无产阶级专政的大餐,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可能(亲口说的,错不了)做到。不仅是社会生产力跟不上的问题,还是封建生产关系下,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思想觉悟根本达不到那个高度,即使让一帮老农民夺取了政权,也不可能建立什么无产阶级专政,顶多就是换一批人当皇上、当地主。

    这样反,也不是朱济世想造的,因为他知道,中国如果不在短期内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是逃不出被压迫、被奴役、被掠夺的命运的。当一个在世界上人见人欺的半殖民地国家的皇上,真心没有什么意思。

    而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当权的资本家有贪婪,多无耻,济世行的大老板朱济世是很深刻体会的,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而要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近代国家,就离不开一批有新思维,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才。因而朱济世在造反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培养人才,同时还要通过宣传开拓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

    所以朱济世见了洪秀全、冯云山之后,所提出的要求还是要人,要落地不中的书生,要粗通文墨且聪明伶俐的少年,最好是广西人——最好能把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什么的,都送来香港!当然,朱济世没有点名要人,只是让洪秀全、冯云山往香港送人。

    听到朱济世这样的要求,洪秀全、冯云山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些许不屑。

    “明公,拜上帝会在广西永安州的信众不下数千,而且广西境内,占山为王的洪家兄弟多如牛毛,如明公能提兰芳之兵,自钦州登岸,在下和冯兄弟在永安州举兵响应,广西一省指日可下,而后向东席卷湖南,北上武昌,再顺流向下,长江以南可一鼓而定!”

    洪秀全的建议是可行的,历史上太平天国好像就是如此打下了江宁,又以江宁为大据点,同满清对峙了十数年之久。

    可是这个计划,对朱济世而言,实在太急了一些。

    朱济世轻轻转动酒杯,斟酌了一下用词,笑道:“不瞒洪兄弟,取满清天下之法,早就在我心中,不是夸口,取满清天下对我而言,易如反掌!可是要想为中华开万世基业,却不大容易。方今世界,已是强国林立,不再是可以关起门来打内战的时代了。洪兄弟,冯兄弟,你们可明白?”

    洪秀全无所谓地一摆手,笑道:“明公此言差矣,想我中华人口四万万,比那英吉利国多二十倍有余,若非满清无能,何至于有英夷入寇之祸?”

    还是对牛弹琴!真不知道朱济世的那些大作,洪秀全到底有没有拜读?

    朱济世依然笑呵呵地道:“洪兄弟,欲成大事,也不急这两三年嘛。”

    他笑着将一杯酒一仰而尽,“不怕二位兄弟笑话,我现在是秀才造反,没有两年准备是不成的,不过这反一旦造起来,就不会有失败的可能了。”

    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造反规划,须得先培养出两三千效忠自己的青年军官,还要在兰芳和香港初步建立起一个军工体系,包括钢铁、枪炮、弹药、风帆舰船都能够自产,并且供应一支十万人以上的大军进行高强度作战,最后还要建立起一支能进行海上破交战的船队,不指望它们能和西洋海军强国的舰队对抗,但必须要能够在海上打劫西洋商船。

    如此才能在遭到西方国家封锁的情况下,打败满清,统一中国!

    当然,这两年还是一个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官僚队伍,还要挖大清朝墙角的两年。别到时候地盘打下来,却找不到像样的人去做官,靠一帮黑帮大佬可管不好事情的。

    朱济世说完这些道理,见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无话,就知道两人完全没有被说服,于是就让王云娇取来黄金两百两和两把柯尔特手枪,赠与洪秀全、冯云山二人,让他们回广西去后,尽快给自己送些人过来,又让洪仁玕负责联络,便起身送二人离开了。

    出了深水湾大宅,洪秀全和冯云山却同时叹了一声。

    “仁坤大哥,怎么样,可以投靠朱爵爷吗?”跟在两人身后的洪仁玕忙低声发问道。

    “秀才一个,造反难成呢!”洪秀全摇摇头苦笑道,“到了如今,朝廷都已经盯上他了,还不赶紧举事……再过两年?呵呵,只怕朝廷早就把广东、福建打造成铁桶一般,还能容他夺地称王?”

    “这样也好,有他这棵大树,咱们就好乘凉了,朝廷的注意力都在香港,都在闽粤,都在洪门天地会,咱们就可以从容在广西发展拜上帝会了。”冯云山一边往济世大学宿舍走去,一边笑着说道。

    “我觉得爵爷还是有望成就大业的。”洪仁玕这段时间在济世书院念书,开了不少眼界,也知道朱济世已经积累了相当强大的力量。

    “当然,当然,这条线还是不能断,咱们日后还能接茬管他要金银枪炮。”洪秀全嘿嘿一笑,拍了拍肩膀上面装了黄金的包袱,“黄金百两啊!广西那边想筹那么多钱真是难如登天。对了,谦益,我听说这个朱爵爷颇好女色,是吗?”

    洪仁玕点点头,道:“倒是有此一说,据传朱爵爷在西洋时就喜好流连花国。”

    洪秀全仍是嘿嘿笑道:“谦益,宣娇妹子颇有姿色,不如给朱爵爷做个妾吧?”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57章 洪门兄妹 求收藏
    求推荐,求收藏,第四更奉上,另外狂求四月份的月票和首订,大罗罗准备吐血爆更!

    洪秀全、冯云山夜访深水湾的第三天,接风洗尘的宴席,又一次设在了深水湾大宅的花厅之中。这一次来的是郑洪、王德虎,还有一票被他们二位从闽粤桂三省请来的洪门兄妹。既然是兄妹,当然是有男有女的,中国人民推翻大清王朝的事业,向来是有许多女同胞参加的。早先有什么王聪儿、王囊仙,天平天国运动当中有洪宣娇、苏三娘、周秀英,后来还有廖观音和鉴湖女侠秋瑾。

    而这一回,被郑洪、王德虎请来香港的反贼当中,就有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横行两广边界,占山为王的苏三娘!

    “爵爷,这位是大名鼎鼎的灵山苏三娘,她是天地会的英雄,在两广边界的大山里面往来驰骋,干的是杀富济贫的事业,手底下有两三千条好汉!”

    王德虎这个黑炭头说起话来真是不经过大脑,杀富济贫的话能在朱大资本家面前说吗?

    济世行1845年度的年报和分红,刚刚被一艘南洋贸易公司的飞剪式快船送到香港。由于过去一年,许多欧美矿山都开始使用铵油炸药,同时橡胶轮胎也开始流行,因而济世行的利润继续维持大幅增长,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英镑,朱济世个人得到的分红,也多达十五万英镑。全部换成了纺织品、炸药(火药)、机器、钢铁、洋酒、西药、钟表、洋枪、大炮等物资,运到了新加坡、坤甸和香港,堆满了济世行的所有货仓。保守估计,这些物资全部销售之后,可以得到超过三十万英镑的现金,足够支持朱济世在香港和兰芳的庞大投资计划了。

    好在朱济世也知道,自己这个为富很不仁的大资本家,肯定不是眼前这位美女强盗要杀害的对象。于是便用洪门的礼仪拱了拱手,笑道:“大明山朱济世久仰苏女侠大名。”

    真的是久仰了!他隐约还记得年幼时曾经看过名曰太平天国的连续剧,里面就有苏三娘、洪宣娇这两个女英雄。没想到今天见着其中一个的庐山真面目了,似乎比后世电视里的那位还要漂亮不少。

    眼前这位苏三娘,二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婀娜,穿一件月牙白的单衣,肤如凝脂,秀发如云,美目流盼,貌似仙子。冲着朱济世盈盈一拜,用甜腻腻的嗓音柔声道:“天地会广义堂堂主苏玉娘,拜见大明山主。”

    玉娘?好名字,人如其名!朱济世悄悄咽了口唾沫,低声赞道:“好一个如花似玉的苏玉娘!容貌绝美,英姿无双,女中丈夫,巾帼豪杰!”

    这番话溢美之词出口,苏三娘白嫩的面皮便微微一红,勉励牵动红唇,展出一丝笑容,“明公过奖,小妹愧不敢当。”

    “哪有什么敢当不敢当的,我看三妹就是女中豪杰,明公一点没说错。”

    朱济世的那番话搁在后世没什么,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绝对是好话,但是在眼下的中国却有轻薄的嫌疑,一旁的郑洪连忙打着哈哈圆了下场,然后又指着他身边的一个三十来岁,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道,“明公,这位是上海来的周立春兄弟,他是咱们小刀会义兴堂的弟兄。”

    接着他又指着另一位二十五六岁,留着八字胡,鼻梁高挺的青年道:“这位是刘丽川刘兄弟,他是广东天地会金台山的义安堂堂主,和留守兰芳的刘慕文还是远方亲戚呢。”

    “哦,还是慕文的亲戚,”朱济世看着这眉目英挺,颇有大将风度的青年一眼,这个名字听着耳熟,估计也是历史上的一号人物。“可识得文字?能说洋文吗?”

    刘丽川拱了拱手,答道:“回明公的话,在下上过几年私塾,还曾经跟师傅学过医,但却不识得洋文。”

    “不会洋文也无妨。”朱济世点了点头,这段时间老皮尔他们五个法兰西老军官还有十几个英国派来的教官,都在恶补中文,等过一阵子就能用中文授课了。如果这刘丽川有意学军事,倒是可以去鸭脷洲书院或济世大学军学院就读。

    “这位兄弟是何金殿,表字贤相,也是咱们天地会的好兄弟,何兄弟家里在东莞开米铺,还曾经随名师习武,身手很是不错,他是代表东莞五义堂来香港拜见公爷的。”

    王德虎又给朱济世介绍了一位少年,约莫十七八岁,长得虎头虎脑,冲着朱济世就是一揖到地,“小的愿追随公爷左右,反清复明,恢复咱们汉家天下!”

    呃,这就是传说中的虎躯一震,小弟纳头便拜吗?朱济世笑吟吟地点头。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小弟是越来越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般浑身上下都是江湖气的小弟,改造成能为反清复明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资产阶级反动军官了!

    引荐还在继续,郑洪和王德虎二人,又为朱济世介绍了好几位代表两广、福建等地天地会山堂的黑社会小头目,不过大多是一些平平的人物,只有三人给朱济世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一个名曰陈开,同何金殿是同乡,矮壮敦实,瞧着就是个练家子。一个名唤李文茂,模样俊秀,堪称美少年,原是个粤剧武生,也是洪家兄弟——这个时代的洪门天地会在两广福建真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还有一个是湖南人,名叫焦亮,豹子眼,络腮胡,瞧着也有点名将的模样。

    引荐之后,自然是把酒言欢,在座都是行走江湖的洪家兄弟,酒量甚是豪迈,就连苏三娘一届女流,也是杯到酒干,面不改色。朱济世喝得最少,他的地位超然,不必一杯杯的拼酒装豪爽。

    酒桌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起兵造反。朱济世的想法已经日益成熟,此时娓娓道来,条理极为清晰。起兵之前,先要整理好内部,一是发展洪门大明山,这大明山,不是寻常洪门弟子可以随便加入的,因为大明山乃洪门造反先锋队,号令严明,纪律森严,只有反清意志最坚定者才可加入;二是网罗各方人才,特别是儒生,儒生满清统治的基石,想要推翻满清,必须有大儒相助,因为大儒最了解满清的虚实命门;三是建立军工体系,这是为造反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四是培养军官、官员,济世书院和济世大学就是为了大明军官和文官的摇篮。

    “公爷,你的书院可收女弟子?”

    听到济世大学和书院弟子的前途如此光明,在座诸人不免眼热起来,除了年龄颇大的周立春,其余诸人都纷纷表示想要入读,连苏三娘也提出同样的要求。

    “有何不能?”朱济世耸耸肩膀道,“三妹非寻常女子,已经将着两三千弟兄,入读军学有何不可?只是你那两三千弟兄该怎么办?”

    “这个好办啊,小妹的队伍虽然有两千七八百弟兄,不过精锐不过六七百,剩下的不是老弱便是家眷,可将老弱家眷安置到香港岛,再在广东沿海找个岛屿安置精锐令其扮作海盗即可。”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158章 林则徐,左宗棠 求收藏
    第一更奉上,求收藏、求推荐,明天就要上架了,所以还要拜求大大们的月票和首订,明天大罗罗必有爆更!

    “扮作海盗?就不怕广东水师来剿灭吗?”朱济世还没有同清兵交过手,不明对方底细,因此有些担忧。

    “清兵?”苏三娘淡淡一笑,无所谓地挥挥手,笑道,“清兵有什么好怕的,小妹在两广边界同他们打了两三年,还没有遇到过对手呢!”

    那么厉害?还是大清朝的绿营兵丁真的很弱?

    “倒是香港这里的洋兵不好对付,公爷,听说您和洋人交好,只要您有办法阻止洋人出兵,小妹的人就能在香港边上打下一个岛,作为公爷暗自屯兵的据点。”苏三娘徐徐地说,“如果那清兵不来便罢,真要来了,也是咱们练手的好机会,咱们手里没有洋枪洋炮的时候,都打得清兵哭爹喊娘,要是有了好枪好炮,还有什么好惧的?”

    这话牛气冲天,听得在座的天地会人物都频频点头称是,朱济世也觉得不错,说道:“既然如此,就想法子把大屿山拿下来吧,那里有些清兵绿营驻扎,正好寻个机会把他们端了!不过光是三妹的兵马恐怕难以取胜,等些时日我从兰芳调一营人马过来,就能稳赢了。”

    苏三娘的这个建议真是不错的,朱济世现在虽然有兰芳大公国这个大本营,又在香港岛立了一番基业。然而兰芳距离中国大陆太远,香港又是英国人的地盘,不会容自己屯驻重兵的。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香港附近夺岛屯兵,一来可以作为反攻大陆的据点;二来也是个练兵的战场,大清朝的广东水师,想来不至于眼睁睁看着广东沿海的岛屿尽皆落入“海盗”之手吧?

    想到这里,朱济世心情大悦,再看苏三娘,更觉得是才貌双全的女中豪杰……

    ……

    公元1846年5月,湖南正是阴雨连绵的日子,绵密的细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空气更是潮湿的都能滴出水来了,道路更是泥泞不堪,根本不是出门赶路的好时候儿。

    从北京南下去广州担任洋务大臣的林则徐,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长沙,并不急着冒雨南下,而是在城南书院盘桓,顺便见一见长沙这里一位名满三湘士林名流。

    在城南书院里面,一身便服的林则徐光头未戴帽子,守着个红泥火炉,悠然自得的翘着腿坐着,手里则捧着一叠书卷,津津有味地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品评道:“好书,好书!虽然文字粗鄙,然而却将西洋列国之军略合盘托出,若早得此书,何至于有六年前的那一场败仗啊!季高老弟,著这书的恩先生,应该是西洋名将吧?”

    “穆翁,这书的作者不姓恩,而是姓恩格斯,是西洋普鲁士国人,曾经在普鲁士陆军当过炮兵,只是普通一兵罢了。”说话的是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五官生得极有精神,特别是两眼炯炯有神,给人一种极为干练的感觉。

    此人就是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季高是他的字号,不过他还有一个别名唤作“今亮”,意思是当今之诸葛亮。倒也不是在吹牛,左宗棠的才名早就名动三湘,只是他研学的是经世致用之学,八股文章的水平却不太高,虽然在20岁时就中了举,但此后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因而至今已经35岁的左宗棠还没有做官,窝在家里靠老婆养。
1...6667686970...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