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想到这里,朱济世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笑吟吟地看看玛丽亚:“亲爱的,你的建议很好,我全都接受了。可是……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提出呢?为什么要鼓动皇后上窜下跳惹我讨厌?你一定是有什么阴谋吧?是不是想让皇后失宠,将来好取而代之?还不老实交代!否则可是要家法伺候的。呃,皇室典范建议书上就有人提出要在后宫实行肉刑,对搬弄是非的妃嫔要用鞭子整治!”

    看到朱济世张牙舞爪的凶恶样子,玛丽亚苦笑着想,这个是非是我一个人在搬弄吗?你那个皇后一听说你把近卫军和秘密警察交给妃嫔控制就紧张得要死……不过鞭子什么的,倒是挺刺激的玩法,在法国可流行呢,自己都没有玩过,现在正好尝尝滋味……

    ……

    坤宁宫西暖阁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就听见一个少女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其实此时朱济世尚未正式称帝),皇上驾到!”

    皇上来了!

    罗香梅和罗香菊姐妹稍稍一愣,互相看了一眼。今天的立宪议会上面,可有提出了不少肯定不合朱济世心意的建议,外面的报纸有鼓臊得厉害,虽然玛丽亚肯出面分担责任,可谁知道朱济世的火气有没有全消?万一那个女人再来个落井下石……

    想到这里罗香梅也觉得自己好像被玛丽亚当枪给使了!

    正忐忑的时候,就看见朱济世大步走了进来。两个女人赶忙跪迎。朱济世笑着摆手:“免礼,免礼……我过来可不是看你们俩矮半截的,是为了皇室典范的事情……玛丽亚已经把来龙去脉都和我说了。后宫的规矩,的确是该立的,让嫔妃担任外官,也的确欠妥。当然这件事情你们的做法也不好,玛丽亚有很大的责任,我已经责罚过她了,抽了她二十鞭子。”

    抽鞭子!罗香梅就感到背后一阵发凉,朱大天子是来打自己的?

    看到罗香梅的表情,朱济世就一阵暗笑,不过脸上还是绷得紧紧的:“香梅……你呢,我就不罚不打了,不过玉娘和云娇的差事,你得去劝她们自动请辞。她们背后都是有势力的,怎么摆平我不管,你们兰芳派让多少利益给天地会一派我也不管,但是一定要皆大欢喜才行。”说完他就微微点了下头,转身离开了。

    真的能皆大欢喜吗?望着丈夫的背影,罗香梅的眉头却是紧紧皱了起来。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97章 新的开始
    公元1849年11月18日,应天城东北,天地坛。

    这座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重建于大明光复2年,也就是1849年的祭坛,今天迎来了第一次祭祀天地大典。这次大典也是朱济世即位大典的一部分!不仅两江地区的高官显贵都赶来给朱大天子捧场道贺,连云贵四川两广都有无数大人物人匆匆赶来。而应天府城更是万人空巷,都赶来目睹朱家天子即位的盛况。自应天皇城到城郊天地坛这一路,道路两旁,全都挤满了人潮。负责护卫天子的锦衣近卫军更是倾巢出动,四下警戒,也仅仅能勉强维持秩序而已。

    巳时,也就是上午9点,一道红色的人流自应天紫禁城午门而出,或是骑马,或是步行,或是乘坐西式马车,向天地坛的方向浩浩荡荡前行。朱济世这回没有用替身,而是亲自坐在其中一辆马车(同样的马车有5辆)之中,听着车窗外面传来的山呼万岁的声音,心中却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孤独。

    皇室典范之争,似乎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苏玉娘和王云娇都被罗香梅说服,向大元帅府和朱济世递交了辞呈。后宫干政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可是皇室典范本身却难产了,直到朱济世称帝的当天也没有对外公布!

    显然一个伦理纲常极为严格的后宫,并不合朱济世的胃口。另外,后宫妃嫔的排名也和朱济世称帝之前大家都预期有所不同。罗香梅的皇后倒是保住了,但是皇后之下的皇贵妃只有一人。就是挨了鞭子但宠爱不衰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皇贵妃之下就是贵妃,苏玉娘、王云娇、德川明子、洪宣娇都得了贵妃封号。而罗香菊竟然没有被列入其中!再之下则是妃,罗香菊、周秀英还有那位朱济世的秘书女官常淑贞都封了妃……这可是活生生在打罗皇后的脸,谁都知道那罗香菊就是在替姐姐受过,否则一定会和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并列为皇贵妃的。

    而且这样的安排就等于堵上了罗香菊在姐姐有什么意外的情况下接班当皇后的可能性,虽然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是不可能扶正。但是下面还有四个贵妃在候补呢!就算是和罗香菊平级的常淑贞也比罗四小姐更有指望,因为人家的爷爷是中山公常大淳,湘湖派的第二号人物!她本人也年幼貌美,还没有被朱济世开苞,将来要是有了一儿半女,就妥妥的升贵妃了。

    更让兰芳派和罗皇后感到揪心的是,被立为皇太子的朱国雄还是个丁点儿大的娃娃,他能顺利长大成人继承皇位吗?要是他万一夭折……罗皇后还有机会生下第二个儿子吗?

    而且。皇太子虽然已经册封了,可是皇太子和皇子、公主读书的制度还没有敲定。这教育制度未定,自然就没有办法设立太师、太傅这些可以帮着巩固太子地位的官员。这太子的位子,总有一点不牢靠。

    另外朱济世称帝之后就要准备北伐中原了!到时候多半是亲征,这国中政务要委给谁?根据钦定大明宪法,天子离京日久是要安排摄政的。这个摄政该由谁来做?

    心中烦躁,罗香梅幽幽看了眼和朱济世并排坐在她对面的皇贵妃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这次的事情如果有错——真不知道错在哪里?可即便是错,那也是自己和这个法国女人一起在犯。为什么朱济世对这个法国大洋马的宠爱丝毫没有受影响呢?难道朱济世真的那么喜欢骑洋马?

    ……

    礼乐声奏响,整个天地坛顿时轰然,“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声震耳欲聋。天地坛四下的文武百官,各地名流,还有被应天府精心挑选来观礼的百姓,全都跪倒在地上。

    身穿华美的十二纹章玄色冕服,头戴挂着十二串珠帘的冕冠,脚蹬赤舄的大明天子朱济世出现在天地坛前。踏着红地毯走向天地坛正中高立而起的四方台。同北京的天坛、地坛分开设置不同,南京的天坛、地坛是合在一起的。因为朱元璋认为天父地母(天地会?),如果让天地坛分开,就等于让父母分居,是不好的,所以就将二坛合并,还别说这位明太祖的思维还是有点跳跃性的。

    祭祀天地的礼仪也是由鸿儒院安排的,无非就是奉献六畜玉帛什么的,然后就是念一通祭词,告诉天地一个叫朱济世的小子当上了皇帝,请天地多多关照等等的。朱济世都是一一按照鸿儒院的安排,做得有板有眼。祭祀完了天地,朱济世还需要返回皇城内的社稷坛祭祀土神、谷神,然后再去拜祭太庙。拜完太庙,最后再去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这才算是走完整个流程,从大明国王升级成大明皇帝了。

    “皇帝已经当上了,可是天下还没有一统,而统一之后呢?”

    高高坐在御座之上,望着大礼参拜的众臣,朱济世心中不确定地想道,“统一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要走的路恐怕就更艰难,更孤独了吧?”

    带领文武百官参拜的左丞相左宗棠此刻也在心中暗想:“统一……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之地,要么连年战祸,已经民尽财穷,要么就地处偏远,是朝廷兵锋一时难及之所在。想要彻底扫平乱世,怕是还有战上一阵子,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朝廷的财入总是嫌少啊!还有皇上对皇后到底有什么不满?这皇后也谈不上失德吧,但愿别弄出什么宫廷变乱才好…”

    前来观礼的英国大使罗伯特丘吉尔,法国大使布隆布迪,则都是一样的想法:“他们会和俄国人打起来吗?西伯利亚、中亚大概会变成耗尽中国和俄国国力的战场吧?这样的事情,符合英国(法国)的利益吗?”

    而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泰安,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中军驻地之内。杨秀清正背着手站在一幅巨大的淮北、河南、山东三省地图之前,已经皱眉注视了半晌。地图上,徐州左近,密密麻麻的都是苗家军营头的番号,那里是苗沛霖的大本营,也是苗军驻防的重中之重。

    根据情报,至少有三万大军驻守徐州府城,另外,沛县、萧县、宿县、邳县等要地都有苗家军驻兵。徐州府四下乡村的士绅也都在苗沛霖的指示下组织团勇,修建堡寨,将一个无险可守的徐州府打造成了好似铁铜一般。

    “东王殿下,这苗贼对淮北地方的控制严密,特别是铜山县(徐州府治所在)内,到处都密布爪牙眼线,拜上帝会的一举一动只怕早就在其监视之下了,想要举事内应,只怕这些内应都是打狗的肉包子……”

    说话的是北王韦昌辉,他刚刚被杨秀清委以攻打徐州的重任。不过苗沛霖可不是什么善茬,这家伙就是个老刺猬,远征野战是不行的,不过经营地盘守老家的功夫恐怕算得上是天下第一,整个淮北省现在是处处有堡寨,村村有团练,好像个卷起来的刺猬一样。让太平军根本找不到地方下手,想要靠里应外合拿下徐州府城,怎么看都像是做梦。

    杨秀清扭头看看韦昌辉,笑了笑道:“我知道徐州难打,其实我也没打算打下徐州,而那些内应本来就是肉包子,是喂给朱济世这条大野猪的肉包子!”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98章 肉包子打朱
    北王韦昌辉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扭过头,和刚刚打下曲阜,将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活捉到泰安来的曾天养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韦昌辉抑制住满心的疑惑,说道:“骄兵之计?”声音微颤,如果徐州城内的内应是肉包子,他韦昌辉又是什么呢?

    杨秀清说道:“是,是骄兵之计,不骄兵又怎么诱敌?朱济世不是傻瓜,他不会在今冬主动出击的。”

    韦昌辉和曾天养都同时点点头,现在太平天国的内政搞得很不好,天朝田亩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即使成功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的地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不高,土地抛荒严重。而在没有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的地区,因为战乱和地方士绅的抵抗,同样出现了土地大量荒芜的景象。明年春季以后,太平天国辖下的地盘一定会出现饥荒,那时才是朱明北伐的最佳时机。

    韦昌辉压低了声音:“东王殿下,咱们即便败于徐州,朱济世也未必会成骄兵吧?”

    杨秀清说道:“朱济世上不上当不好说,但是咱们总是要尽全力的,现在的形势是越拖对咱们越不利。”

    韦昌辉和曾天养也都叹了口气,他们这个层次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在走下坡路了。不仅仅是粮食不足,武器不精的问题,而是那进北京之前那股子不怕死、不怕苦的劲头不见了。

    天京洛阳那头不说了,天王府越造越大。王娘越纳越多,前不久朱济世还送了十几个西洋女奴给洪秀全,这洪天王居然喜欢的不行,统统纳入后宫。大加宠幸,更加没时间理政了。

    东王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就是在盖房子的问题上克制一些……北京那边有紫禁城,有“三山五园”,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宛似仙境。杨秀清当然不需要再另外盖王府了,直接就住进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至于美色,杨秀清是重质不重量,不像洪秀全恨不得要把全天下的女人都弄进后宫。杨秀清要的是才貌双全的淑女,最好还是名门之女,前一阵子还专门吩咐曾天养给他找几个曲阜孔家的淑女来充后宫。

    所谓上行下效,太平天国的老大老二都是这样,下面的王侯将相还有什么客气的?一个个争宅子、争女人、争财帛,忙得不亦乐乎,打仗拼命的心思反而淡薄了许多。至于太平军的基层军官和“老兄弟”。也都以为天下已得,是时候享清福坐江山了,他们之前的付出,也该有一个让人满意的回报。

    杨秀清当然晓得下面的心思,他这个“上帝”可不是真的,要不给下面弟兄实实在在的好处。谁肯跟着走下去?所以,杨秀清只能给下面的人大封官爵。从广西、湘西跟从的老兄弟是人人都有官做,哪怕还在部队里面干着圣兵的差,也都有个伍长、卒长的官职。而且也不能光给官职不给财物,否则这个“穷官”当得还是没劲儿。

    这太平天国不似朱明,是维护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因此没有办法用赏赐土地的办法来替代军饷,必须那出真金白银或是其他什么好东西发给下面。可是太平天国这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又跟不上数量众多的官员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结果下面的老兄弟们总是不满意,鼓不起干劲来。而上面的太平天国高层只好继续开空头支票,许诺打下江南财帛之地后,再给多少多少好处,暂时把人心稳住了。可是谁都能觉得出来,太平军战士们对天父皇上帝的信仰。正随着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高,财富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淡薄了。要是真到了信仰完全丧失的时候,太平军能维持原来的战斗力吗?

    正在烦恼忧愁的时候,东王杨秀清又开口了:“北王,鲁王,天国的状况你们知道,朱济世肯定也知道……他之所以先打清妖并不是为了急着去挖努尔哈赤的坟,而是在等我们自己衰败!”

    韦昌辉、曾天养心下一沉,这天国才起来几天?怎么就要衰败了呢?

    杨秀清又叹了一声,伸手指指脑袋道:“咱们天国兴就兴在这里,下面的人信了上帝、信了天堂,这样不怕死不怕苦而且又听话,百万人一条心,这才把清妖的锦绣江山给掀翻了。”接着他又指指心脏的位置,“天国的误则是误在这里,误在人心……人心最坏啊!天朝田亩制度那么好……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么好的一个制度,偏偏坏在一个私心上,本该是人人不受私,现在却人人有私心。不仅是北方的新兄弟有私心,就是从广西一路跟从过来的老兄弟的心也都变了……”

    这个话算是说到根子上了,带着部队在山东苦战了大半年的曾天养是感触最深的,这人心一变,队伍就难带了,他刚想说两句附和的话,韦昌辉又先开口了:“唉,东王,既然天朝田亩制度行不通,咱们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也学朱济世笼络士大夫吧,再走回满清和前明的老路,去和士大夫共天下!”

    还有什么事情比坐天下要紧呢?杨秀清冷笑道:“我也知道须和士大夫共天下,要不我留着孔繁灏做什么?可是天下的士大夫,却没有几个想和我们太平天国共天下的,他们现在心向的是朱明,若不能打败朱明,咱们在中原便无地立足了。而要打败朱明,一定得把朱济世引到北方平原上来……本王估计,朱济世定然还会亲征,到时候咱们必须不惜一切将其斩杀在战场上!如此我太平天国即便不能一统天下,也能有半壁江山!”

    他看着韦昌辉:“北王,不把苗沛霖打疼,朱济世是不会出来的,朱济世现在是天子之尊,只要出来就不会甘心空手而回……所以攻打徐州须尽全力,不要怕死人,人,有的是!你死多少,我就给你补充多少!”

    ……

    “曲阜被太平军攻占了?孔繁灏逃出来了没有?传令苗沛霖一定要查清楚,如果孔繁灏没死,要想办法营救。另外,让王云娇盯紧了漕帮和拜上帝教,但是不要打草惊蛇……”

    “皇上,王贵妃已经回宫里了……”

    应天府紫禁城谨身殿,朱济世朱大皇帝的话被秘书官翁同龢给打断了,这时他方才记起来,执掌锦衣卫多年的王云娇已经被罗大皇后管起来了。

    “那就传令给韦绍光吧,让他多用点心思。”朱济世淡淡地道。

    韦绍光就是那个领导了三元里抗英的农民,跟着郑洪闹了一场三元里起义,又打来芙蓉山之战,然后就退出军界改当特务了。因为起点比较高,一开始就是锦衣卫佥事,所以很早就是锦衣卫同知,王云娇回宫之后指挥使就给他做了,也算走了狗屎运。

    不过朱济世总觉得他的搞情报的能力比王云娇还差,这个特务头子果真不是好做的。

    翁同龢此时又递上来一份折子,说道:“皇上,这是淮北巡抚苗沛霖递上来的折子,河南、山东方向上的太平军似乎有南下的迹象。另外,徐州城内的拜上帝教和漕帮活动又开始频繁。太平天国似乎将有大动作了。”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99章 谁为帝王师
    朱济世接过翁同龢手中的折子细细看了一遍:“看来杨秀清等不及到来年了,就要在今冬和朕分个你死我活了,可朕偏不让他如意。翁卿,拟道旨意,告诉苗沛霖持重谨守,务必拖延到来年秋天,朕将亲提大军扫北,一统天下!”

    关于北伐时间的确定并不是朱济世一个人拍着脑袋说了算的,而是大明内阁府、大元帅府反复磋商研究后得出的。毕竟朱明和太平天国一战的规模必然空前,仅是朱明一方,起码就要投入十个军,加上后勤部队,北伐大军的总人数可能多至70万!
1...219220221222223...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