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哦,还有这事儿。”朱济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接下玛丽亚的暗示,而是岔开话题道,“玛丽亚,我也有礼物给你,是一座城堡,就在城外的紫金山上,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的,好的,亲爱的,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朱济世在玛丽亚脸颊上亲了一口,又把她稍稍推开了一些,冲着还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的几个女人笑道:“都起来吧,都起来吧,晚饭备好了没有?我可以已经饿坏了。”
……
夜色已深,整个坤宁宫一片宁静,只有朱济世的卧房里面还有昏暗的灯光闪出。刚刚做完一场激烈的运动,朱大天子有些疲惫地靠在床上,一丝不挂的玛丽亚依偎在他的怀里面,满脸都是满足的笑容,仰着脸看着朱济世,柔声道:“杰森,怎么还不睡觉呢?还在为你的国家操心吗?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给这个国家带来的进步比拿破仑和彼得大帝为法国、俄罗斯带去的进步加在一块儿还要多。”
朱济世侧过了头,对着妩媚迷人的玛丽亚一笑,叹道:“可是我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这个国家,实在落后西方太多了,时不我待,而且有许多事情我又做不了,也不敢去做。”他摸了摸玛丽亚的金发,“亲爱的,你知道吗,我总觉得我是这个国家最孤独的人,没有人能够理解我,而且我也不理解他们,我和他们大概是存在代沟吧,或者是我总没有办法融入到他们中去……本来在后宫,我还能感到一些同外面不一样的气氛,可是罗香梅一回来,就把我的后宫变成了朝堂,现在大概只有你能够理解我的想法吧?”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眨眨眼睛,微笑道:“……她虽然带着我们一起跪在你的脚下,看似无比的顺从,但她并不是你忠实的奴隶,让她做出这种顺服姿态的也不是对你的爱,而是一种东方的伦理道德体系。就好象基督教曾经束缚欧洲人的思想一样,她的思想也被东方的封建思索所束缚,而她跪在你的面前,则是要以身作则,在你的后宫建立起和外朝一样的伦理体系。我的理解对吗?”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90章 规矩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映在那张娇艳而不失端庄的脸庞上,泛着一层朦胧的金色。罗香菊一边着姐姐梳理长发,一边看着镜中的美人儿,嘴角儿翘翘,念念有词道:“姐姐真是天底下最美的女子,王上要是见了姐姐现在的模样,保管连魂都丢了……”
罗香梅微微一笑,望着镜中的娇颜道:“大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
她抚上脸颊,柳眉间带出了淡淡的忧色:“王上长于西洋,西洋的艳丽女子才是他所好者。那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颜色可不亚于我们姐妹……而且她是才貌双全,又能和王上说到一块儿,想到一块儿去,如果王上不是还想着恢复大明祖宗基业,大概会娶玛丽亚为妻的吧?”
单以美色而论,罗香梅倒不惧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这个竞争者,但是她总觉得自己和朱济世之间隔着一层难以戳破的膜,即使久别重逢也没有几句话好说。而朱济世和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却很能谈到一块儿。昨天晚饭的时候,两个人就用德语聊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爽朗地笑声。吃完晚饭,朱济世就拉着玛丽亚去了自己的卧房!似乎玛丽亚才是正室,自己却是个小妾一样!
罗香菊哼哼道:“一个千人骑万人睡的狐媚货色怎么能和姐姐比?”
罗香梅认真道:“玛丽亚是有些艳名,但不是什么千人骑万人睡的货色,只是欧洲上层社会的风气便是如此……而且王上在欧洲时地位、财富远比不上她。她那时就肯委身侍奉,许以婚姻。又资助钱财,这份情谊王上又如何能忘记?”
罗香菊点点头:“王上是念旧情的。”
长发梳成一个倚在后脑的坠髻,又插上一根镶了珍珠的金簪,就算梳妆好了,罗香梅拍拍妹妹道:“走吧。我们去向王上请安。”
“请……安?姐姐,宫里面没有这个规矩。”
朱济世的后宫里面好像真没有什么规矩,根本不像是个皇宫,顶多是大户人家的宅子,而且还是那种一点规矩没有的暴发户的宅子。
“规矩是人立的,王上不管后宫的规矩是应该的,但是我这个王后不管就不对了。”罗香梅淡淡地道,“过去天下之事为定。大明后宫的规矩松一点还没什么。可是现在眼看大明江山就要恢复,王上很快就是皇上了,能不将一点规矩?现在这样,宫里面没有上下尊卑,后宫妃子光明正大的参与朝政,管辖近卫军,自古以来哪里有这样的后宫?再不管管,将来还了得?”
罗香菊心说。怪不得姐姐一回来就拉着姐妹们去给朱大天子磕头,原来是想在后宫立规矩。可是这朱皇帝摆明了不喜欢后宫弄得跟朝堂一样,姐姐要立规矩岂不是和朱皇帝对着干?万一触怒了君王。会不会被打入冷宫啊?
“妹子,咱们都是江湖儿女,自然也不喜欢他们士大夫的那一套规矩,如果嫁给寻常男子,也不会由夫家用伦理纲常拘束着。可我们现在进了帝王之家,还是为后为妃。执掌六宫,母仪天下。所以就不得不讲规矩了,夫为妻纲,妻为妾纲,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些都是一定要讲的!”
听到这里,罗香菊哪里还不明白。夫为妻纲是为了妻为妾纲,而妻为妾纲,又是为了后面的嫡庶有序!
姐妹俩正谈话的时候,外面忽然有人求见,来的是常淑贞,小丫头这一年多来都和朱济世一家生活在一块儿,很是随便,只是见了罗香梅有些拘束,低声细语地禀报道:“两位娘娘,王上和玛丽亚娘娘、杜兰夫人一起去玛丽亚堡了,让两位娘娘和宫里面的其他娘娘一块儿过去。”
“玛丽亚堡?”罗香梅看看妹妹。
“是王上下令修建的一个西式城堡离宫,在紫金山西北麓,非常幽静……”
“是送给玛丽亚的?”罗香梅的秀眉蹙得更紧了,沉默半晌,才吩咐常淑贞道,“去告诉王上,本宫旅途劳顿,想休息一日,明天再去玛丽亚堡,菊妃也要留下陪本宫。”
见常淑贞离开,罗香梅才低声问妹妹道:“上书房总师傅是谁?”
“还……还没有,几位王子、公主还小。”
罗香梅沉默了一会儿:“那就差人去请左丞相入宫觐见吧……就说本宫想同他商量给几位王子开蒙的事情。”
朱济世现在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位公主了。年纪最大的是长子朱国杰,不过3周岁多一点,现在就开蒙显然早了一些。而且因为王子开蒙的事情召见丞相好像也有点不大合适,不过罗香菊哪里敢拂逆姐姐的意思,只得让心腹女官去请左宗棠了。
此时此刻,朱济世正在前往玛丽亚堡的路上。和他共乘一辆马车的除了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杜兰夫人之外,还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你知道吗,当我在向中国的封建**传统妥协的时候,中国封建**体系的维护者们,其实也在向我妥协。正是这种相互的妥协,才让中国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成功。”
大概是身边有了一个可以视作知己的女人,朱济世的心情出奇的好,和恩格斯聊了一路,看不出两人是代表两个敌对阶级的死敌,倒仿佛是一对多年未见的知心朋友。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也微笑道:“中国是一个具有浓重封建传统的古国,用我们那儿的话来说,不久之前中国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恩格斯先生,如果把您送去罗马教廷可以随便烧人的中世纪,您能做些什么?宣扬您的宣言,然后大叫大嚷地反对上帝?”
恩格斯笑着回应道:“这样我会很快变成烤肉的……不过,在中国却有人成功推动了一场旨在平分土地,并且由国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革命。至少从他们公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条文来看,是这样的。”
“你觉得他们会成功?”朱济世笑吟吟地反问。
“不,我不认为他们能成功。”恩格斯叹了口气道,“我想他们也和我们在1848年所犯下的错误一样,提出了过于进步而无法实现的要求。但我还是想去见识一下太平天国,见见那些提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天才的农民领袖。”
“没有问题,这个忙我能帮。”朱济世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曾经向我讨要西洋美人,这次刘鹏从伊斯坦布尔购得了十几个各色美女,马上就要送去天京洛阳,你可以和我的使者一同前往,到时候一定能见到太平天国的领袖。虽然洪秀全不一定肯见你,但是冯云山、洪仁玕都读过你的书,一定想见一见你这位西方贤者的。不过我也有两个要求。”
“两个要求?”恩格斯看着朱济世,等着下文。
“一是担任鸿儒院院士;二是担任应天济世大学西方哲学和历史学教授,讲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西方中世纪的哲学和近代的哲学思想统统介绍给中国学生。”
“这样啊……”恩格斯思索了一下,追问道:“为什么是我呢?杰森,我想你请得起比我更好的西方哲学家吧?”
比恩格斯更好的哲学家?朱济世嗤地一笑,认真地道:“弗里德里希,你难道不知道,你现在是整个东亚闻名的西方大贤吗?在我的政府里面,如果谁连你的泰西兵略、泰西政略都没有读过,一定会被人当成才从乡下出来的土包子。所以你来讲西方哲学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一定会有很多学生的。”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91章 妥协下的自由
“可是……你就不怕我向中国学生灌输民主共和的思想?”
“民主共和?”朱济世哈哈一笑,“这是一个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的国家啊,不是到了实在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的地步,会有谁想要推翻帝制搞共和?弗里德里希,你以为我真那么想当中国的皇帝?其实当这个皇帝本身就是在向中国的封建**妥协。”
“当皇帝是……妥协?”恩格斯稍微一想,就笑着道,“杰森,你是在向想当大臣、当贵族的人们妥协吧?”
朱济世耸了耸肩:“是啊,要不然谁来追随?不让他们当大官当公侯,不赏赐他们土地宅院,不给他们一定的特权,谁肯跟我一起造反?没有人跟随就没有现在的大明,自然也不会有足够保卫国家的新式军队,不会有可以保护国民最基本权利的宪法,不会有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种种制度。甚至连鸦片都没有办法严禁……中国还会在满清的统治下一步步衰落下去,很快就会沦为半殖民地,邻土一块块被割让,银子成千万成亿的往外赔,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不停得签,把所有可以出让的主权全都让给列强。到了摊子烂到实在没有办法收拾,或许会有一场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但是也绝不可能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共和国!”
他说的事情,都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虽然朱济世现在所建立的大明帝国看起来挺牛逼的,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不伦不类。半封建半帝国主义的夹生饭。同俄罗斯和历史上的日本帝国颇多类似。旧的制度没有完全砸碎。新的体系就硬生生嫁接在旧制度的基础之上,封建残留又多得要死。但是总比历史上那个任人宰割的时代要强出许多吧?
朱济世深深吸了口气,认真地看着恩格斯:“如果真要按照在德国的要求来做,凡年满21岁的中国人,只要未受过刑事处分,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官员的薪金没有任何差别,只有有家眷的官员,即需求较大的人的薪金可以比别人高一些;还要限制财产继承权;还要他们将所得的地租或租金作为赋税缴纳给国家;还要让军队同时也应当是劳动大军。使部队不再象以前那样光是消费,并且还能生产,而所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多于它的给养费用……真要这样做了,还有谁会跟随?没有人会跟随我的,也不会有人不求回报,不计代价地跟随别的什么领袖,除非这个在德国的要求只是个骗人的东西。
弗里德里希,你尽管去向中国学生灌输民主共和的思想吧,哪怕是向他们讲解宣言也行。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在德国怎么讲的。在中国就怎么讲,必须要讲原版内容!”
朱济世在后世虽然没有系统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和国际运历史。但是他毕竟是留德的。很清楚的知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家乡并没有真正盛开出主义的鲜花,因为这个原版对革命者的吸引力不如列宁同志的改进版,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霍亨索伦王朝甚至会维持到21世纪。既然主义这个东东早晚要传入中国,那就让恩格斯来传原版吧。
……
应天府紫禁城,作为大明帝国最早的皇宫,这里的气派并不比北京的紫禁城差多少。
单论大小,应天紫禁城就和北京紫禁城就相差无几。想当初这里也是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千门户,气势恢宏。相传朱元璋为了建造这座宫殿,曾经征发军民工匠20多万人,填燕雀湖而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而初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即使时隔近500年,又荒废已久,但轮廓基础仍在。经过年余的修复,现在已经显出了一些昔日旧貌。只是诺大的宫殿实在有些冷清,如果不算正在修缮皇宫的工匠,居住在这座宫殿里面的妃嫔、王子、公主、女官、卫士加在一块儿,大概还不到1000人,真是精简到了极点。所以大部分的殿宇院落,都是无人居住,只有坤宁宫还稍微有点人气。
为了方便官员入宫办事,应天紫禁城是允许官员乘坐马车出入的,不过只允许马车驶到乾清门为止,入乾清门就是内宫,外朝官员照例是不得进入的。所以王后罗香梅也没有在自己的坤宁宫召见左宗棠,而是将左宗棠请到了谨身殿的东暖阁。
在光线稍有些昏暗的东暖阁中,罗香梅在一张西式高背扶手椅上面端坐着。身上穿着式样古朴而华丽的宫装,秀丽的容颜上都是严肃的表情。
东暖阁外,罗香菊亲自带着心腹女官守在那里,装作替朱济世打扫宫殿,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要赶紧回报。后宫背着皇帝交结朝臣,放在哪一朝都是犯忌的。
而讽刺的事情是,今天这场秘密会面的目的,正是为了给朱济世的后宫定个规矩,隔绝前朝后宫,把朱济世的女人们统统圈禁起来……
“左相,如今的大明算是有望恢复昔日之盛况,北方的太平天国只是些宵小之辈,早晚可以肃清。又订立宪法,开设议会,国家大事都诉之公论,可以算是尧舜之治了。可是内朝家法却有些松散,比不得太祖皇帝那时候,比之大宋也有不如,倒是类似大唐!”
左宗棠认真地听着,连头上的乌纱帽也不稍动。朱济世管理后宫的方式,他也是不大赞成的。但那毕竟是朱大天子的家务事,外朝的官员……也不是不能干涉,而是一直没有着力点。因为循着古制,总领后宫的是一国之后,就是眼前这位罗香梅。可是她一直在欧洲访问,没有她出面,外朝官员又能说什么?
“王后娘娘的意思是……后宫干政太多?”左宗棠试探着问道。
罗香梅微微点了下头:“后宫是后宫,前朝是前朝……虽然帝王之事都是国家大事,但是后宫前朝还是应该分清楚的。”
左宗棠道:“订立钦定大明宪法之时,王上就表示要制定钦定皇室典范,会在称帝之后颁布实行。后宫之事,应该会由钦定皇室典范予以规范。”
“应该规定皇室后妃不可在朝廷担任官职。”罗香梅望了左宗棠一眼,“左相,今日可以有后妃执掌近卫军、锦衣卫缉事厂,来日就不能有后妃入阁为相吗?”。
左宗棠一怔,细想一下,罗香梅的话好像也有道理。只是……苏玉娘、王云娇背后是天地会勋臣集团,人家现在没有惹到湘湖,湘湖也不大好去招惹人家吧?而且他们这些人真要那么好招惹,罗香梅就不会指使湘湖派出面,她自己就是兰芳派勋臣集团的头头,直接让罗军旗出头不好吗?
看到左宗棠一言不发,罗香梅轻轻笑了一声:“左相也不必为难,本宫在西洋时也没有见过什么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不过他们西洋的报纸可都犀利的很,若是西洋的皇上做出什么坏规矩的事情,大臣不敢谏,报纸上可要开骂的!我大明……现在是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吧?”
左宗棠又是一怔,大明宪法上面的确有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的条款,大明境内也出来不少报纸,湘湖派自己也办了报纸,但是真没什么人敢把矛头指向后宫的,或者可以让什么小报当出头鸟……(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92章 想吃老虎先扮猪
哗啦一声水响,就看见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俏脸儿从水底钻了出来,双手轻轻的一抹脸上的水,游到了池边,惬意地靠在了朱济世的身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