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罗泽南摇摇头:“王上,臣下从没有听说过赖喇嘛对满清朝廷有什么不敬的,西藏是苦寒之地,如何供养得了黄教上下那么多僧侣活佛?如果没有满清的赏赐和蒙古诸部的供奉,黄教早就穷死了。

    而且蒙古诸部早就笃信黄教,如果赖有自立之心,当如何对蒙古诸部?而没有朝廷的保护,想要统一蒙古的汗王又会如何对他这个至高无上的大活佛?所以这里面的门道可是复杂着呢,不是说自立就能自立的。”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78章 得饶人处不饶人 求月票
    在辽阳州和锦州府接壤的一个名为鞍山的地方,漫山遍野的都是人。一队队车马,从东边、南边运来了大批的木料。和这些车马一起的还有大群大群的朝鲜人和汉八旗。前者是兴高采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原本被满清掠去,是要分给满蒙皮甲人为奴的,现在被大明天子拯救,不但恢复了自由之身,而且给大明天子做工还可以得到工资和饮食,比给李朝服劳役可强多了。

    看来这李朝断绝,大明天子兼摄朝鲜国王对普通的朝鲜百姓来说还是好事情。若是换成李朝的窝囊废国王,会为了救回被掠的百姓就万里远征一路杀到鞑子的老巢吗?如果早一点把李朝的窝囊废国王换成大明天子,朝鲜何至于会让清鞑蹂躏啊!

    所以这些被朱济世所拯救的朝鲜人,都是打心底里面拥护朱大天子兼摄朝鲜国王的。而且他们都已经听说,其实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是朝鲜人!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子孙才会一直善待朝鲜,所以朱济世才会为了百万朝鲜民众被掠而出兵满洲……

    现在这些满心欢喜的朝鲜人。正喊着号子满头大汗的在劳作,拖着石碾平整地方,开坑挖泥打土坯,砍树挖地基,正干得热火朝天。一堆堆穿着灰色军服的明军工兵军官,带着懂朝鲜中国两国语言的翻译,也是满头大汗的东奔西走,做技术指导——他们正在修建一座名为“镇辽城”的星堡,作为明军在辽河以东的大据点。而这样用木头和夯土筑成的星堡。将是朱明控制满蒙,甚至向西伯利亚扩张的重要工具。

    而汉军八旗的降人,脸上则都是忐忑不安的表情。虽然朱明的军官都向他们交代过政策了,只要好好为大明天子卖命,天子是不会追究他们投旗的罪过。可是这些汉八旗里面可有不少内务府的包衣,和历史上投靠满清的大汉奸的子孙。他们什么事情不知道?脑子可灵活呢,会被几句安定人心的空话忽悠住?施靖海一族的男丁都是怎么死的?现在朱明初来乍到,需要人来带路领道。所以才好言安慰他们这些汉八旗,将来等朱明在辽东、辽西站稳了脚跟,大概就要秋后算账了吧?

    心里虽然不安,可是面子上却不敢有丝毫流露,还要显得愈发恭顺,干起活儿来不仅卖死力气,还能动些巧心思。前面说了,这些汉八旗很多都是原来北京城里为内务府服务的上三旗包衣人,其中不乏能工巧匠。甚至还有一个雷景修的,是大清内务府样式房的掌案,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总工程师。人家是连颐和园、圆明园都知道怎么修建的主。小小一个星堡能难得倒?所以就自告奋勇带了一帮子汉八旗的降人“承包”了星堡一半的主体工程和堡内的营房建造。所用工匠虽不及负责另一半星堡建筑的朝鲜人的三分之一。可是工程进度和质量却要超出朝鲜人太多了。

    在一段刚刚建好的星堡城墙上面,一群人聚在一起,一边视察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工程现场,一边低声谈笑着什么。人群正当中,赫然站着龙袍金冠的朱大天子。

    “王上,这些汉八旗当中还是有人才的。不到半个月,这半座星堡就出来了,那半座由朝鲜人造的星堡还只有个轮廓呢。”

    罗泽南又指着镇辽城内,靠近城墙的一排正在叮叮当当开工的铁匠作坊道:“满清内务府武备院的铁匠手艺也是不错的,臣下看过他们所造的燧发枪。其精致程度比佛山造的燧发枪有过之而无不及……鞍山这里还有原先满清洋务衙门开办的铁矿、铁厂。王上,不如就在镇辽设一个兵器厂。都交由内阁府管辖,工匠就用原满清内务府的人,算是人尽其才吧。”

    朱济世淡淡一笑,未置可否。这个罗泽南在工业建设上的思路倒是和左宗棠类似,都是倾向于搞官办企业的,不过朱济世却很不看好官办企业的效率。

    他也没有当面反驳罗泽南的意思,而且将话锋转到了正在进行的明清议和之上:“军师,桂良还是不肯在粮食问题上让步吗?”

    罗泽南点点头:“满洲的满蒙八旗之民80万总是有的,吉林、黑龙江那边还没有开垦出来,要养活那么多人可不容易。”

    朱济世哼了一声:“辽东、辽西在被清鞑夺占之前可是能养活几百万人,辽河两岸处处都是良田,看看现在荒芜成什么样子了?他们现在挨饿,也是祖宗造孽!”

    他顿了一下,把声音放沉:“如果满蒙八旗想拖到秋后再走也行,但是辽东、辽西之土不是他们的,所以他们必须要交租子,要完秋粮。”

    罗泽南摇摇头,“这样是不是逼人太甚了?万一激起旗人的死战之心……”

    “死战?哼哼,那就死吧!”朱济世冷笑,“要是早一个月辽东、辽西的旗人要死战,或许还有些麻烦。但是现在已经有40万朝鲜人和20万汉军旗归到孤王麾下,李鸿章和张嘉祥的第10军也开过来了。就算旗人要打,孤王也是稳操胜券!”

    说着话他的脸色又忽然放沉:“军师,今年长江在发大水,湖北、江西两省粮食歉收已经定局,江南也会减收,只有江淮大丰(历史上淮水泛滥也是歉收,不过现在黄河改道,淮水水量减少,因而得以丰收),虽然不至于缺粮,但是也不会太富裕。朝鲜那里被满清蹂躏了一番,今年铁定会缺粮,辽东、辽西还有上百万朝鲜人和汉八旗要吃饭,你说咱们能把辽东、辽西地里面的粮食都让给旗人?他们实在不肯,大不了就再战吧!”

    一旁一个大脑袋水泡眼的明军中将听了朱济世的话就嚷嚷着道:“王上,臣下愿提本部兵去尽杀八旗畜类,总不能叫这些畜生和人争粮吧?”

    此人是第10军军长张嘉祥,天地会系统的将领,原来在广西当过强盗,是朱济世占领了大屿山之后和罗大纲、冯子材等人一起来投靠的。能打能冲,算是一员猛将,这次带兵赴朝,一路上都兵不血刃,没有捞到仗打,自然没有多少功劳可以立。现在巴不得北清不要投降,再好好打上一架。

    朱济世摆了摆手,打断了喊打喊杀的张嘉祥,又对罗泽南道:“另外,还要奕欣交出1000万两银子,他在朝鲜掠了不少,可别想装穷!而且和谈也不能无限期拖下去……9月10日就是最后期限,如果奕欣还不答应,那就开战,现在孤王手里有几十万朝鲜壮丁,到时就用他们攻盛京、攻辽阳、攻锦州。攻下来以后还要屠城十二天!”

    盛京、辽阳、锦州三城是整个满洲最大的三座城市,现在聚集在这三城中的旗人至少有40万,如果都屠了,奕欣手下的祖宗之民就得减半!另外,辽东、辽西还有不少没有被打破的县城堡寨,这里面的八旗子民能不能跑掉也两说,即使他们跑去了吉林、黑龙江,也难保朱明不一路追杀。另外,朱明还可以收买外蒙的蒙古人,让他们斩杀旗人的首级换钱!

    “王上,这样……就是将满蒙八旗灭族了!”罗泽南皱皱眉,“只怕外蒙和西藏会有兔死狐悲之感,若被俄人所趁,于我大大不利。不如让满蒙八旗残余在黑龙江和吉林东北部安居,用之为北方藩屏。”

    朱济世哼了一声:“用为藩屏?只怕是沙皇的藩屏吧!不过孤王也不怕他们与俄人勾结,大不了连俄人一起打败了就是!”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79章 又有变数了
    盛京奉天行宫凤凰楼里头,一盏灯火,幽幽而亮。

    大清天德皇帝爱新觉罗奕欣是今天晚上才回到盛京的,也没有带多少军队,只带了一队侍卫,天蒙蒙亮的时候悄悄进的城,好像是见不得人似的。不过话说回来,他的确是没脸见人。堂堂大清皇帝居然向明朝天子乞降,而且对方开出的条件还那样的苛刻。

    首先是帝号不能保留,连王号都不能建,从大清皇帝一下降级到渤海公——朱济世自己没有称帝,当然不能给别人封王了,所以现在只能给奕欣一个公。

    其次是割地,吉林城以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全部割让给大明直辖。“渤海公国”的地盘被限制在吉林城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兴安岭以西。不仅失去了辽东、辽西的“祖宗之土”,连内外蒙古都不再“渤海公国”管辖之下了。更不用说西藏和新疆了。

    再次是赔款,朱明开出来的要求是1000万两外加奕欣从北京带出来的古玩珍宝,虽然后者没有言明数量,但也不能太糊弄人了,上万箱总是要给的。珍宝什么的还好说,这玩意儿在乱世里面不值钱。可是那1000万两白银可是笔巨款……日后要恢复祖业少不得花钱!

    最后是限定今年秋收之前将吉林城以南的满蒙八旗悉数北迁!如果拖到秋后,朱明就要收租收税了!这可真是逼人太甚,是把满蒙之民往死路上逼啊!

    这样的条件。他奕欣要是答应了,也就算是把大清祖业干干净净交出去了!就算把几十万祖宗之民带去了“渤海公国”,以后就有复兴祖业的机会?只怕就是个迷梦吧?

    “太苛刻了,实在太苛刻了……”

    奕欣呆呆地看着窗外盛京的夜景,也是万家灯火的场面。如果自己不答应明朝的条件,这些祖宗之民怕就要被屠干净了吧?可是自己答应了明朝的条件,这些祖宗之民就肯跟着自己去鸟不拉屎的黑龙江两岸吃苦?

    “皇儿,你回了盛京怎么也不来看额娘啊?”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奕欣的书房里面。

    “皇额娘。”奕欣噗通一声跪在自己的母亲跟前,大哭道:“儿不孝,这大清江山要葬送在儿子手中,大清完了,大清完了……”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扶起儿子,慈祥地笑了笑:“皇儿,你才18岁,大清朝的这副担子对你来说是重了些。不过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你阿玛很快就要从北京回来了,到时候你们父子同心,总能振兴大清江山的……”

    “皇。皇额娘。您说什么?皇阿玛要回来?”奕欣一怔,呆呆地望着母亲。太平天国要放人?真有这事儿自己怎么一点不知道?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点了点头:“我已经让你四哥已经去北京迎还你父皇了,现在咱们大清都到这个地步,太平天国再扣着你阿玛也没多大意思,一定肯放人的。”

    “什么!我四哥也去了……”

    奕欣的登时就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上。皇阿玛回来倒没有什么。他老人家是大清亡国的罪魁祸首,又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怎么都不会和儿子争皇位的。可是四阿哥奕欣不一样,他一直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又有个“至孝”的名声。这回要是迎回了皇阿玛……不,迎回了皇阿玛也没有什么。皇阿玛不会糊涂到在这个当口搞什么废立,顶多给他一个亲王(当然要等天德皇帝复位后)就是了。

    怕就怕他把皇阿玛迎到西安去!自己在满洲投降了大明,可就不是大清皇帝了!惠亲王和僧格林沁他们甘心当个大明之臣?他们要是看到皇阿玛和老四过去了……

    想到这里奕欣用力跺了跺脚,埋怨道:“皇额娘,您糊涂啊,您糊涂啊,这回大清就不定就要一分为二啦!”

    ……

    大清咸郡王奕詝已经往北京去“邀还道光”的消息是第二天下午才传到朱济世的行在,鞍山镇辽城的。传出这个消息的当然是爱新觉罗奕欣,在这个问题之上,奕欣差不多是和朱济世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谁都不希望在西北出现一个西清帝国吧?

    “王上,奕欣答应在八月底前北迁了,1000万两银子的赔款也如数支付,土地也按照咱们的要求割让。只提出现在北清地盘上的汉军旗、八旗朝鲜和朝鲜包衣都要让他带走……”罗泽南快步走进了朱济世的书房。

    同这个消息一起到来的,还有奕欣答应朱明所提出全部和谈条件的消息。

    朱济世的眉头却微微拧了起来,奕欣的让步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奕欣的让步和奕詝已经往北京去“邀还道光”的消息同时送到,却让朱济世的脑海中浮现出“好事多磨”四个字。

    “军师,你说奕欣把这个消息捅给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罗泽南微笑着摇摇头,他这段时间忙着谈判和在收编安排朝鲜包衣、汉八旗的事情,有些操劳,眼睛上都有黑眼圈了,可是心情却极好,笑着对朱济世道:“王上,奕欣无非是想让咱们把注意力转回关内,好让集中精力平定蒙古,有了所谓的蒙满联盟,他才能巩固住自己的地位,好去给俄国人当狗。”

    俄国人当然不想看到朱明一统蒙满,不过直接出兵占领蒙古和北满肯定要不行,这样就要和朱明撕破脸开战了,眼下可没有西伯利亚铁路线,俄国人根本不可能在东方维持重兵,要开战一定打不过朱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植一个缓冲力量置于俄国和大明之间,如果奕欣能够联合蒙满,肯定会成为俄国的扶植目标。这一点,朱济世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可是奕欣能控制蒙古吗?

    罗泽南轻轻哼笑了一声:“现在的蒙古可不是成吉思汗那个时候了,而且王上别忘了还有八旗蒙古这回事,现在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是忠于奕欣的,蒙古人可是最善于长途跋涉的。”

    蒙古科尔沁部和满清的关系朱济世也算知道的,满清200年来从来没有把科尔沁蒙古当成外人。所谓蒙满一家,就是和科尔沁蒙古一家!现在满清大难临头,科尔沁蒙古想来也不会弃满清而去,而且也没有办法抛弃满清。因为在外蒙古和西蒙古人看来,科尔沁蒙古就是叛徒蒙奸,和汉八旗的汉奸一样!而太平天国和朱明,对以科尔沁蒙古人为主的八旗蒙古,也一项视作和满八旗一样的仇敌。三方面都不待见的科尔沁蒙古人,也只能跟着满清一条道走到黑了。

    “那咱们怎么办?”

    罗泽南一摊手:“还能怎么办?咱们这一口已经吃成个胖子了,不好好消化可不行。而且咱们如果现在就灭了奕欣,俄国人又会怎么做?”

    朱济世点了点头:“也是,咱们也需要这个缓冲,奕欣一灭,咱们和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就没有了!吉林往北一直到黑龙江几乎都是真空地带!黑龙江往北大概会被沙俄占领,想要依据尼布楚条约来定明俄边境怕是不大容易……”

    根据朱明在国际上的一贯立场,明清战争是“国与国”的战争!大明不是大清的继承者而是敌人,所以没有义务继承大清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现在怕是很难拿尼布楚条约出来和沙俄说话吧?

    罗泽南哈哈笑了起来:“王上,北方边界是小事,就是先搁置起来也无妨,现在的关键是尽快招募内地贫民来开垦东北,只要咱们能在东北殖民数百万,将来就能用洋枪和老毛子说话了。”

    朱济世听了这话也是一笑:“还是军师说的对,咱们和老毛子终是要有一战的!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取了中原!”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80章 东王之恼
    “姓洪的是混蛋!是王八蛋!是蠢猪……”

    泰安城内,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中军驻地里,杨东王被某个姓洪的王八蛋给气着了,打今儿晌午开始一直怒骂到现在。杨秀聪已经把大部分东殿官僚都打发了,只留下他的聩营卫士伺候在左右。

    “上次封八个王还不够,现在又一次封了十个,还有一个叫求王,他就不能想个正经一点的王号?冯云山怎么也不管管……”

    杨秀清使劲儿拍着一张紫檀木的书桌,跳着脚在大骂。

    “乱来……都在乱来,除了封王就是纳王娘,什么正事也不办,一座小小的潼关打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整天就想着给我添乱,我们太平天国的事情就坏在他手里了。”

    他摇着头,又拿起了一封冯云山差人送来的信,信上的文字他是不认得的,不过早有东殿官吏读给他听了。原来冯云山也在信中抱怨洪秀全只知女色,不理朝政,还宠幸洪家兄弟,又滥封诸王,还在洛阳城内大兴土木,修筑扩建天王府,还坚持男女分营不动摇,搞得大家都怨声载道,将士在前面打仗都提不起精神。

    “这样下去如何了得?朱明已经在东北大获全胜,天国眼见就要腹背受敌了,他却还在一味胡闹,难道真要送了天国基业去南京当个安乐公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京师、直隶就在传洪秀全预备向朱济世投降。去南京当个安乐公享清福的消息。还有传闻说,朱济世已经在南京给洪秀全修了占地数千亩的大宅子,还在里面准备了日本、西洋、天竺还有非什么洲的黑美人上千,就等着洪秀全去享用了!
1...211212213214215...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