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他说着这话,心里却想,大概洪秀全在洛阳兵败身死才是杨秀清梦寐以求的吧?没有了洪秀全,杨秀清就是太平天国的唯一领袖,看眼下的天下大势,最少也是一个北朝天子!

    “若天京有难,天王还可以到北京来嘛,紫禁城可是给天王留着呢。”杨秀清笑呵呵地道。

    紫禁城虽好,但是洪秀全却万万不敢住进去的!

    洪仁玕又是一声叹息,杨秀清看来是死抓着兵权不肯放手了。既然调不动兵,洪仁玕只得转移了话题,取出一份天王诏书让人递给杨秀清。诏书上的文字自然是洪秀全最喜欢的打油诗,不过杨秀清拿了诏书也不看(他不识字),只是笑吟吟地问洪仁玕。

    “仁玕兄弟,天王是不是想要道光皇帝后宫的美女啊?”

    洪仁玕苦笑着点点头:“天王想让东王将道光妖头宫中的美女悉数送往天京……”

    听到这个话,杨秀清就是一脸怪异地笑容,道光的后妃全都已经转移到盛京了,不过紫禁城里面还是有不少宫女,和留在北京内城的旗人妇女一起,都被杨秀清的兵掳获,关押在雍和宫内。东殿的官员早就想从她们中间选几个美女出来伺候东王,可惜那些宫女长得一个比一个丑,没有一个能入东王法眼的。

    “都给天王就是了。”杨秀清点点头,看着洪仁玕似乎还有话要说,便问:“仁玕兄弟,天王还有什么要求吗?”

    “天王想叫东王把俘获的清妖包括道光妖头一并押去天京治罪。”

    “治什么罪啊?”杨秀清哈哈一笑,“道光妖头已经是风烛残年,不用治罪也没几日活头了。至于其他清妖,除极少数之外,本王已经照老规矩做了安排,没有什么人可以再押去天京麻烦天王了。”

    老规矩!?那就是……洪仁玕猛地站了起来,愣愣地望着杨秀清:“东王殿下……您不是免了投降清妖的死罪了吗?”

    杨秀清容色凝重,叹了口气:“本王原是想饶的,无奈天父不允,降下法旨要本王斩草除根,所以本王只得让人找了个僻静所在,挖了个大坑……”(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31章太平之道,朱明之术 求月票
    第431章太平之道,朱明之术求月票

    第二更,求月票。大罗罗携小萝莉预祝各位大大六一快乐。

    上海行在,观五洲书屋,大明天子朱济世正端坐在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面,容色凝重地同左宗棠、罗泽南还有李鸿章三人低声议论着中原局势。

    局势当然是非常严峻的,滑县大战之后的中原形势变化之快,完全出乎了朱明集团的预料——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局势变化的速度完全超过了朱明集团获得北方信息的速度,再加上杨秀清的刻意封锁。让朱明集团的北方政策,完全是建立在过时或是错误的信息之上。自然处处被动了。

    而且,朱明集团在南方的扩张速度太快,也减弱了他们对北方局势的影响力。滑县会战后的短短几个月内,朱明的地盘就从原先的5个省一下子扩张到了13个省(两广、湖广、闽浙、两江三省、云贵、四川和新成立的淮北省),地盘一大,且不说治理得怎样,就是有效控制也是个难题。虽然新得到的8个省几乎是“传檄而定”,但是并不意味着这8省地盘上就没有效忠满清的冥顽不灵之辈。特别是满清在丧失北京这个天子居停之前,曾经下令各省督抚大办团练。这些团练可不仅是两江练军这样的大军阀势力,还有各府、各县的地主豪强自办的团练武装,总数只怕有好几十万,比朱明的王家陆军多了好几倍!

    如果不将这些地主民团的武装完全解除,将新得到的8省地盘上的豪强重新变回士绅,朱明就不能算完全掌握这8省的土地、财赋和民众。而彻底掌握地盘的难度,比之在名义上获得这些地盘要困难上好几倍。

    另外,推进13省地盘的近代化也刻不容缓。现在的欧洲、美国,已经处于第一次产业**的末期,第二次工业**将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内全面爆发。已经落后了的中国想要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在这十年之内走完列强花了七八十年走完的工业化道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要做的事情更是千头万绪,自然也占据了朱大天子的主要精力。

    而对于中原、对于北方……朱大天子未尝不想一战而平。但是太平天国在北伐满清的作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战力却完全打消了朱济世速统的念头。

    “王上,林穆翁不肯放弃济南,他认为济南城池坚固,储备充足,守军也有七八万之众,完全可以一战。他的意思是以济南为石磨,磨碎太平军的血肉,耗尽他们的主力,然后我大明趁机北伐,同太平军主力决战,早日定鼎中原。”

    说话的是李鸿章,他刚刚从济南回来——就在太平军围城之前!林则徐固执地拒绝了弃济南而走的建议,而选择了守济南坚城。

    “左相,军师,你们怎么看?林则徐的建议能听吗?”朱济世照例征求左宗棠和罗泽南的建议,虽然在北伐之事上,他早就有了主张,不过还是想听一下自己这两大智囊的意思。

    “林穆翁低估杨秀清的将才了,如果济南坚城难克,杨秀清不会一味猛攻的。”罗泽南摇了摇头,“如果我是杨秀清,就掘长壕围城,围上一年两年,耗尽济南城内的储备,济南也就不战而下了。”

    攻坚城永远是个军事上的难题,而围城饿饭自古以来就是对付坚城最有效的办法。古今中外的军事历史上,常常可以见到围城时间长达几年的战例。

    “如果能围上一两年倒好了。”左宗棠捋了捋胡须凝眉道,“如今的大势,太平军利于速决,而我利于持久。太平军靠邪教蛊惑人心,靠烧杀裹挟百姓,靠劫掠筹集军资,都不是长久之道。而我大明守中学之道,用西洋之术,据财帛之土,办新学、开工厂、通商业,若能悉心经营,必可使国力一日千里。如南北决战在三年之后进行,我大明当有八成胜算。如南北决战在五年后进行,我大明必有十成胜算。”

    “可是办西学、开工厂、通商业这等事情,太平天国同样可以做的。”李鸿章有点担心地说道,“听林穆翁讲,太平军现在同英国人打得火热,天津商埠的发展也是极好的。另外,太平天国还有一个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统制工商,军政合一……天津和香港的西文报纸上有人撰文说太平天国的信仰、制度皆优于我大明,若能彻底实行,将来前途或不可限量!所以还是速决为上。”

    左宗棠很不屑地一笑:“不过是几个西洋书呆子在胡诌罢了!太平天国的信仰、制度怎么可能优于我大明呢。”

    朱济世却苦笑着摇摇头,因为提出这种观点的西洋书呆子大都是他花高价从欧洲请来的济世大学教授。其中就有路易巴斯德,约瑟夫李斯特和查尔斯达尔文,弗里德里希维勒,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男爵,罗伯特本生这等在后世都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人都是19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家,朱济世在欧洲时就和他们有所往来,现在他们都因为朱济世的热情邀请和高额薪金还有充裕的科研经费,被忽悠到了大明济世大学,还成了大明王家科学院的院士。

    本来这些科学家对东方政治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他们毕竟不是政治家嘛。不过济世大学副校长特里戈修士从北京返回广东后,就在香港和广州的济世大学做了个名为太平天国问题研究的报告,又将自己在北方的所见所闻写成游记,发表在大公报之上。结果太平天国问题就成广东洋人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太平天国定鼎北京之后,看好这个农民政权,似乎成了一帮洋人学者的主流观点。

    在他们看来,太平天国所实行的是一场彻底的**,不仅是要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而且还要铲除腐蚀中国人心的儒学,取而代之以变种的基督教——这些西洋学者当然都是基督徒,但是又不像特里戈那样仇视异端。在他们看来,基督教异端仍然要强过中国本土的儒学。而且这个时代的文明国家,都是清一色的基督教国家。所以中国想要真正复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子上抛弃儒学,而代以西方的基督教。

    另外,据有浓重平均主义色彩的天朝田亩制度,也引来了不少喝彩之声。原因嘛,自然和眼下欧洲渐渐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有关。天朝田亩制度同空想社会主义无疑是极为接近的,特别是在经济制度上,似乎完全符合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

    按照几个自认为对社会学和经济学也有所研究的洋人教授的观点:天朝田亩制度是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传统的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体系,在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上实现了**性的突破!可以有效地将中国北方的财力、物力、人力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战争和工业化建设。

    而朱明现在所推行的各项政策,如开议会、立宪法、办报纸、兴办西式教育、鼓励工商业投资、建立中央银行、组建西式陆军海军、聘请西方人才等等措施。虽然力度很大,短期内的成效显著,但终究未及根本,说是流于表相也不为过。

    如果朱明和太平天国在短期内决战,朱明依靠种种新政的短期效益,还是可以在国力上面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可要是给太平天国5到10年时间用拜上帝教的信仰彻底替代儒学思想,并且将天朝田亩制度付诸实行,太平天国的国力一定会后来居上!(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32章 大道和小术 求月票
    第三更求保底月票,推荐票,当然还有订阅,大罗罗、小萝莉一起卖萌拜求中

    对太平天国的路线大加赞赏的洋人学者是很不少的,再过一段时间,当太平天国的事迹传到欧洲,恐怕还会吸引到更多的赞赏和好评。

    不过朱济世却很清楚,太平天国走的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无论是拜上帝之教,还是让人交口称赞的天朝田亩制度,都没有表面上那样好,最后都会将天国引上死路。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也决定了他们不会成为这场乱世的最后赢家。

    而对于朱济世现在所实行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虽然也被历史证明失败。但是朱明现在所实行的新政无论是规模、力度还是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满清的洋务运动,甚至超过日本的明治维新。更重要的是,朱氏新政的开始时间,也远远早于历史上的洋务运动,西方列强还来不及用不平等条约的枷锁捆住朱明王国的手脚。因而朱济世并不认为满清洋务运动的失败会在朱明身上重现。

    而“根本”和“彻底”地打倒儒学,重建中国思想根基的问题。朱济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来自后世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思想来替代儒学。后世写在宪法上面的某个思想当然是很好的,可是朱济世对其的了解却非常有限,除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之类的革命斗争策略之外,根本不知其精髓所在,至于马克思的真理肯定也不能用于实行君主制度的大明。

    至于朱济世以欧洲“民族国家理论”为内核而包装出来的“济世主义”,其实也需要一种宗教、思想、文化作为中国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儒学现在就是得到绝大部分中国人所认同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如果将之破灭,又找不到可以取代它的东西,民族国家将无从谈起。

    想到这里。朱济世淡淡一笑:“太平天国是想破灭了儒家大道,用耶稣基督之道取而代之,而且洪杨所行的还是政教合一。人神合一,军政合一的基督教体制。和罗马教皇国的体制倒颇为接近……在欧洲,可没有什么人认为教皇能领导意大利崛起的。那些洋鬼子如果亲眼见识到太平天国的种种制度,一定会把他们当野蛮人的。”

    儒家当然有种种缺点,的确也是造成中国保守衰弱的一个原因。不过洪秀全、杨秀清的拜上帝教就比儒家进步?

    他大手一挥,沉声道:“孤王的看法和左相一样,太平天国灭儒兴教是自取灭亡!现在不过是初兴的时候,事事上心。人人奋发,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持之以久,必然原形毕露。为我所灭!”

    李鸿章皱眉细想,已经明白朱济世准备和太平天国持久了,于是也不再坚持己见,连声道:“王上英明!一语道破天国本质。臣下在济南时听闻,太平天国现在是一国二主。一教二神,此实乃取祸之道,王上不如利用一二,扶洪反杨。”

    朱济世含笑点头,虽然之前洪仁玕来访的时候极力表现出太平天国的团结。但是天京之变那么大的一个坑,朱济世又怎么会不知道?现在连林则徐都知道太平天国内部是一国二主了,看来杨秀清的狐狸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

    “李卿,说说你的想法。”朱济世赞许地朝李鸿章笑了笑。他心里面其实早就有了定论,现在看到李鸿章和自己想到一块儿了,就不和属下抢功劳了。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可不是人君之道。

    李鸿章道:“王上,臣下愿意出使洛阳,去给洪天王道贺,和洪天王讨论开设襄阳互市之事宜。”

    这个时空的太平天国内部斗争情况和历史上不同,天王、东王不在一起,所以“天京事变”那种关起门来自相残杀的事情不大可能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杨秀清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回洛阳,迫洪秀全让位。所以朱明可以通过襄阳互市,向洪秀全出售洋枪洋炮,加强他抵抗杨秀清的实力。

    “王上,臣下觉得可以让少荃护送洪妃回洛阳省亲。”罗泽南笑着建议道,“洪秀全毕竟有驱除鞑虏的大功,位列公侯也是应该的。”

    以公侯之位相待洪大教主是朱济世以前的政策,现在重新提起,自然意义非常。如果洪秀全被杨秀清所迫,逃亡朱明,当了朱明的公侯,拜上帝教的信仰自然就破灭了。没有了信仰,又没有儒家的支撑,杨秀清用什么来团结队伍,凝聚人心?

    想及得意处,朱济世重重点头:“就依军师所言。洪秀全有驱除鞑虏之功,如能相投,孤王必不负之。”

    这倒是真心话,洪大教主只要能来,什么日本萝莉、西洋熟妇、非洲黑妹,保管应有尽有。

    “王上,顾问大臣罗德里、汇丰行大班威廉先生和汤启文求见。”御书房秘书翁同龢推门走了进来。

    罗德理格斯、斯科佩尔威廉和汤启文三人是朱明金融工作的负责人。朱明的金融是由朱济世亲自掌握的,这三人也不是内阁成员。罗德理格斯挂着一个顾问大臣的名义,实际上是朱济世的私人经济顾问。斯科佩尔威廉没有任何官职、爵位,纯粹就是个职业经理人。而汤启文除了担任汇丰行次席大班,还是新成立的银行公会主席和立宪议会议员,不过也没有正式的官职。

    “请他们进来。”朱济世朝左宗棠、罗泽南和李鸿章三人笑了笑,“你们都留下听听吧,金融之事在西洋列国可都不是小事啊,咱们可得牢牢把握好了。”

    说是咱们,其实是操于朱济世一人之手,根本不容他人染指,就连内阁都管不大着。

    “都坐下说话。”

    三个人走进来,行了鞠躬礼,朱济世便让他们坐到书桌旁边,然后问道:“两江的钱庄业整的怎么样了?”

    “整”的意思,当然不是“整垮、整死”,而是利用两江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整顿,将它们统统纳入以汇丰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之中。如此朱济世便能利用汇丰行操控两江的金融,从而间接掌控两江的经济命脉。这是朱济世掌握广东经济的法子,现在又照猫画虎用到两江来了。

    至于操控一国金融的意义,是怎么强调都不过的。

    现在朱明的地盘骤然扩张了几倍,对下面的掌控力度自然不如原先只有广东一省之时。所以加强统治的题目就摆在了朱明集团面前。同北方的太平天国不同,朱明走的不是推倒重来的路子,而是渐进式的改良。希望能在不推倒中国经济和社会基础的情况下,逐步完成中国的产业革命,使国家踏上近代化的道路。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眼下朱明的改良就是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三头并进的。军事改革是最容易的,因为朱明的军队本来就是新军,一切从头开始,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历史包袱,所以一开始就仿照西方标准,在一票西洋军事家的帮助下打造出一支全盘西化的军队。

    政治改革的阻力则是最大的,因为朱济世没有办法扔掉“中学”这个本——而且就算可以抛弃中学,朱济世也找不到一种可以取而代之的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新的房子还不晓得在哪里,当然不能把旧房子一把火烧了,只能小心翼翼地进行修缮了。

    而政治的基础是经济,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士绅之所以是士绅,不仅是因为他们精通儒家经典,而是因为他们身兼地主和知识分子双重身份,许多人还兼营商业。中国的经济命脉,实际上就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因而朱济世改革朱明政治经济的第一步,就是控制经济命脉中的核心——金融业。

    ( 天朝之梦  p:///4/4243/  )
1...190191192193194...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