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是个原来是宗教问题,朱光富虽然多半是冒称的朱明后裔(也有可能不是,朱元璋的子孙非常多的),但毕竟还是以复明为志向的,和朱明属于统一阵线又没有宗教冲突。而且朱济世的势力远远超过朱光富,朱明集团最高领袖的地位根本无可争议,所以暂时让朱光富在贵州自在几日也无妨,这个大义名分在那里,朱光富是不大可能转向反明的。可是杜文秀却不一样,他和朱明本无交集,而是大理地方的教派领袖,所依靠的基础并不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帮会力量,是自成一体的教派势力。如果任由其在云南做大,极有可能把云南变成杜家的独立王国。

    “就依军师所言吧。”朱济世思索了片刻,还是接受了罗泽南的建议,“军师,回头你亲自给杜文秀拟一道旨意,就说孤王想让他出任大明驻奥斯曼帝国大使,这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兼领着哈里发一职,圣城麦加也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之内。

    另外,北京有没有消息传来?”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24章 惠王西去? 求月票
    上海,大明天子行在,殿堂之上,大明内阁和大元帅府的高官齐集,正中的御座之上,朱济世正端坐其上。大明朝会,正进行到了**。

    “国王陛下,北京可能出大事了!”

    说话的是顾问大臣罗德里格斯,他前一阵走了趟旅顺口——这个辽东半岛的港口城市现在是满清的重要对外口岸,当地还设有英国租界。罗德里格斯是带着一千几百万真假宝钞去购买马匹、皮毛、人参,建立商站的。

    回来的时候还顺道跑了趟天津,负责押送一片出土文物回江南,今天刚刚回到上海……文物肯定是不能不要的,都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瑰宝,大明不要,太平天国没准就把它们给砸了!所以朱济世不怕和太平天国一起分担掘满清祖坟的罪名!而且这个事情还是对朝中儒生的一个考验。

    到现在为止,只有几个微末小官义正言辞地向朱大国王建议将这些满清皇室棺椁归还盛京。现在都被革去功名官职,永不叙用了——至于那些湘湖派、两江派和粤系的老狐狸,则大都建议遵照女真旧习,将尸骨火化后妥善处理……呃,一帮老狐狸果然滴水不漏。

    “北京?有什么消息传出来?”朱济世望着罗德里格斯,说实在的,这个家伙的消息有时候比锦衣卫还及时!自己已经好些日子没有从锦衣卫那里得到北京方面的消息了。

    “什么消息都没有!王上,是没有任何消息从北京传出……北京周围已经被太平军封锁了。唯一一个和北京有关的就是太平军派人用高价请走了英国战列舰威厘士里号上的军医。”

    这是什么状况?

    封锁消息,又高价请洋人军医……杨秀清病倒了?受伤了?还是……遇刺了!要是那样就好了,朱济世已经知道洪秀全是怎么当天王的,要是没有杨秀清在前面打拼,朱明要得天下可就容易多了。

    朱济世真没想到是道光皇帝负伤被擒,真是一时想岔了。

    大殿里面的几个人大明智囊互相看看。都是一头雾水,最后还是罗大军师笑了起来:“甭猜了,猜是猜不到的。过一阵子就什么都明白了。”他看看罗德里格斯,“罗先生。还是说一下旅顺口的见闻吧……满清的日子可还过得下去?有没有听说海参崴的消息?”

    海参崴的港口在去年12月底就封冻了,同上海的联络自然中断。

    “满清的日子应该还能过下去吧,用中国的谚语来说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旅顺口内停满了运粮船,大多是从江南过去的沙船……现在旅顺口的粮价很高,几乎比江南贵了两倍,满清正在出高价收购粮食。至于海参崴的消息,我没有听说。估计满清还不知道我们的人已经占领海参崴了。”

    看来粮食已经成了北方两大势力眼中的香饽饽了,杨秀清不惜挖坟掘墓也要搞到古董换米粮。这满清……估计是各家王公大臣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在换米粮吧?要不然恭亲王奕欣哪儿来银子高价收够米粮?

    “王上,咱们这样卖粮食给满清怕是不妥吧?”罗泽南思索着提醒道,“可不能给满清喘息之机。把他们都饿死才好!”

    朱济世点点头,这罗大军师倒是挺对自己的胃口,朱济世就是那种为达目的有些不择手段的家伙。在欧洲可以很没有节操的制造洛因和搞上床政治,到了中国又为了反清扶植太平天国这样的毒瘤,现在为了打太平天国又拉名教士大夫……现在又阴谋把满清人民统统饿死!实在太可恶了。

    “左相。回头去制定一个粮食出口管制办法,粮食出口要行许可证制度。”

    也不是一点不能出口,太平天国那里还是要继续出口的,否则这帮家伙饿急了就该发兵南下抢粮了。

    “王上,臣下觉得还是应该卖点粮食给满清的。”左宗棠却不同意朱济世的办法。“满清如果缺粮,饿死的必然是老弱,留下的都是青壮,对咱们开春后的北伐并没有太多好处。不如趁现在让江南的粮商多出点货,免得今年秋收后江南粮价大跌。”

    这个时代中国的产粮区都在长江流域,现在全都为朱明所有,光复3年秋后大明国内的粮价很有可能下降,谷贱伤农的道理左宗棠是清楚的。他现在是宰相,考虑问题自然要全面一些。

    “不不不,怕粮价下跌可以让成立官储局,由官府出资囤粮。”朱济世摆了摆手,“还有,咱们对满洲的讨伐可以踏着农时来。春播之前出一次兵,在辽东找个地方登陆,摆出大战的架势……秋收前再出一次兵。总之,咱们就是不能让满清囤积起足够的粮食。”

    虽然满清只剩下了半条命,不过朱明想要一口气灭了满清也不容易,主要的困难倒不是跨海出征,而是朱明没有强大的骑兵,而东北战场又太过辽阔。所以满洲之战根本不能做速决的计划,只能慢慢消耗满清的力量,稳扎稳打地向满洲腹地推进。

    “另外……下诏在咱们的地盘上严禁拜上帝教!”安排完了对满“兵粮战”的方针,朱济世又将话题转回了同太平天国的斗争之上。

    朱明和太平天国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宗教斗争,禁止拜上帝教的传播是必须的。

    “召苗沛霖速速入朝觐见,孤王要和他讨论河南战局。”朱济世紧接着又下了道命令。

    朱明现在虽然把林则徐、曾国藩这些“满清余孽”顶在前面和太平天国征战,但是这种“代理人战争”是维持不了太久的。最终朱明还是要亲自上场和太平天国交战,主战场肯定在淮海以北。苗沛霖是那里的地头蛇,所以朱济世要亲自征询他对河南之战的看法。

    就在朱济世提及苗沛霖的时候,一名穿着陆军灰色军服的大元帅府军官在大殿的门口喊了声:“陛下,淮北军报!”

    现在是战时,军务最重,哪怕正在开朝会,通报军务的大元帅府参谋官也有权打断朝会,向朱大天子通报紧急军务。

    “苗沛霖的军报?”朱济世一笑,“刚提到他,他的军报就到了,这也算是说曹操,曹操到吧。”

    罗泽南则走到那锦衣卫军官跟前,接过一个信封,拆开瞧了眼,眉头微微一皱:“苗沛霖奏称驻扎开封的满清河南按察使袁甲三要率部归顺我们……”

    “哦,原来袁甲三是冯亭啊。”朱济世哼笑了一声:“左相,军师,咱们该怎么对付这个袁甲三?”

    “王上,袁甲三未必是冯亭,他已经护着开封一城庶黎弃城南走了。”罗泽南皱着眉头道。

    “护着一城庶黎?弄得更刘皇叔似的,该不会被人追上吧?”朱济世摇了摇头,这个袁甲三他在后世听过一耳朵,好像是袁大头的爷爷辈的什么人。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开封惠亲王绵愉和僧格林沁已经引兵往西而去,似乎是想穿越太平天国的地盘西进甘陕。”

    “什么?僧格林沁个绵愉要西进甘陕!?”朱济世一愣,心道:“这是什么状况?难道满清要闹分裂了?僧格林沁这厮准备拥立惠亲王绵愉去甘陕称帝?”

    “可能是林穆翁不让他们走山东浮海北渡吧?”左宗棠接过话题道,“僧格林沁的兵都是马队,正是穆翁所缺少的,如果他们到了山东多半会被穆翁留下来打太平天国。”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25章 历史在迷雾中转折
    在朱济世等人猜测满清惠亲王绵愉和僧格林沁所部西进原因的时候,穿着棉甲的八旗新军在河南通往陕西的商洛官道上浩浩荡荡地前进着。三万军队分成步骑两个行军洪流,埋头前进。他们现在的处境在军容上体现得非常明显,穿得都是破旧的绵甲,还有些人在破烂棉甲之外裹着抢来的老百姓衣服,迎着西北风逶迤前进。八旗兵丁们的洋枪洋炮在滑县会战中差不多丢干净了,现在都扛着刀矛盾牌和鸟枪抬枪,随军的骡马大车也显得很少。黄河改道之后,开封左近的局势就乱了起来,原本拥清的士绅豪强,也纷纷转变立场,开始据坞自守,开封的八旗兵很难再筹集到军粮。这次全军出动,只有十八天的粮食,还拖着二十三门开封城头上弄来的古炮。开拔的赏号更是一文钱都没有。大清自入关以来,大概就没有这么惨过!

    但是从上到下,却是空前的斗志高昂,也显得空前的团结,在他们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替大清替他们自己闯出一条活路!东南北三面都走不通,唯有西面还有供他们回旋的广大空间!

    更为难得的是,包括绵愉和僧格林沁在内的八旗新军高层现在也和普通的八旗兵丁同甘共苦,没有人坐着八抬大轿行军,全部都牵着马屁拄着拐棍在戈什哈的搀扶下艰难前进。从滑县回来以后,马匹已经变得稀有珍贵起来,除了伤兵谁都不许骑马行军。可即便如此,这些八旗大爷兵每日也能走上100里地,再也没有人叫苦叫累了,只有咬着牙朝前走。在这个几乎无路可走的危急关头,这支曾经被满清朝廷寄予厚望的八旗新军,终于爆发出了他们的全部潜力。历史上“天兵无敌”的八旗劲旅,似乎又回来了。但是谁都知道,这种振作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晚上大军休息的时候。大群大群的八旗兵丁就在靠近伏牛山的一个平坦的地方扎营。一堆堆的篝火燃了起来,站在高处望去。星星点点的一大片,数量倒还颇为可观。绵愉、僧格林沁还有道光皇帝派来开封传旨的瓜尔佳长寿正立在一个高处,看着他们的三万八旗劲旅等着吃晚饭。他们的部队现在已经进入南阳府境内,很快就能走商洛古道入陕了。这里已经太平天国的核心地盘,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这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像样的阻截,好像闯入了无人之境似的。看来太平军的精锐都往北京而去了……也不知道北京城现在还是不是大清的首善之区?

    绵愉看着眼前的士兵。叹了口气,有些忐忑地对僧格林沁和长寿说道:“我丢下皇上不问,也不去盛京保六阿哥,而是引兵西进。在外人眼里怕也是一号乱臣贼子了……”

    僧格林沁默然无语,大清到今日,他可以说是头号罪魁祸首!即使林则徐肯安排他的八旗兵渡海去辽东,到了盛京,恭亲王肯定也饶不了他。他力主西进关中其实也有逃避罪责的打算。当然也有不看到盛京那个小朝廷的因素。只是这种话只能放在心里面,所以僧格林沁也不搭话。

    “王爷,您说什么呢?您现在是替大清保住西北,保住一块恢复的基地。”瓜尔佳长寿接过话题说了起来,他也是赞成西进的。理由却和僧格林沁不大一样。“咱们大清在西北还是有力量的,光是西安将军、伊犁将军所辖的八旗兵就有好几万人,新疆、甘肃(青海)还有蒙古部落,都是可以倚为长城的。另外,西北还有民,历来同汉人不和,过去朝廷被那票汉臣蒙蔽,一直是帮汉人的,将来……”

    他的话没有往下再说,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僧格林沁,汉固然有矛盾,但蒙甚至是满蒙间的矛盾也不小。呃,这西北的蒙古人可不是科尔沁蒙古!前者是厄鲁特蒙古(西蒙古),历史上还形成过瓦剌和准噶尔两大草原汗国,特别是后者在同满清征战百年后,被乾隆皇帝“全行剿灭,永绝根株”了(清高祖实录和平定准噶尔方略中的记载。

    而且乾隆皇帝对投降部众也采取了“将伊等头目先行送赴京师,所属人众亦随即移至内地过巴里坤后,其应行剿戮者即行剿戮。所余妻子,酌量分赏官兵,母得稍存姑息”的处置政策。

    所以现在新疆、青海等地的蒙古人就是乾隆年间那场屠戮幸存者的后裔,他们同大清王朝的仇恨,好像比朱明同大清王朝的仇还深!想要利用他们来维持大清在西北的统治,怎么看都不大靠谱。

    “关键还看谁先入关中……只要咱们抢在太平天国之前把甘陕新疆控制在手,总有办法把各方面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毕竟有咱大清二百年的恩,满蒙一家嘛,就是厄鲁特蒙古也不能不认咱大清……”

    僧格林沁口是心非地说着,最后吸了口气,才说了心里话,“新疆毕竟靠近俄罗斯,西域的许多汗国都被俄罗斯控制了,俄罗斯又和大清是朋友……我听白斯文说过,国际上面的事情很复杂,一环扣着一环,俄罗斯是不方便直接占领新疆、西藏、甘肃的。扶植咱们大清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一定会支持咱们的。”

    “对,僧贝勒的话有道理,老毛子一定,一定会支持咱们的!”惠亲王绵愉听了这番话也重重点头,目光投向了东北的方向,“咱们得快,一定得快些,最好能抢在皇上遇害之前进入关中……”

    这位大清朝的亲王殿下大概也没有想到他的哥哥道光皇帝会被活捉……在他看来道光遇害和北京内城陷落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而北京内城一丢,太平天国的精兵可就有可能冲山西、陕西而去了!

    “皇上!皇上哇,您就吃点东西吧……奴才求您了,吃点吧!往后的路还长着,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北京,东江米巷(东交民巷),宗人府内,大清道光皇帝刚刚做完了手术,中弹的左臂被从肩部截去,成了个独臂人,但是性命暂时保下来了——如果不是朱大神医发明了输血治疗法和手术消毒法,还有盐酸吗啡等高效止疼药。道光皇帝的这条性命可就无论如何保不下来了。

    不过道光皇帝的命到底能保多久,却还要看他的求死之志到底有多坚定了。自从苏醒之后,他就水米未尽,已经差不多一日一夜了。

    正在劝说道光皇帝的人是前任大清领班军机大臣,北京守城大臣穆彰阿,现在也和道光皇帝一样,成了太平天国的阶下囚徒了。

    “皇上,您的龙体可关系到咱大清的未来,您可一定得活着回到盛京……”跪在道光塌前的穆彰阿磕头如捣蒜,连声地哀求,倒不是因为杨秀清威胁要拿他去给道光皇帝陪葬,而是真心为了大清江山考虑。

    “皇上,六王爷为人至孝,如果您在北京宾天,就算给太平天国害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六阿哥和太平天国之间就再无缓和的余地……咱大清,也没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道光皇帝艰难地扭过脖子,瞥了穆彰阿一眼:“穆彰阿,你说什么呢?老六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

    穆彰阿又叩了个头:“六王爷当然聪慧无比,知道这个理儿。可是……南边的朱逆也知道!他们明朝可是等了整整200年啊!”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426章 清徽宗 求月票
    “朱逆……不是在南边儿吗?他们怎么够得着满洲?”

    道光皇帝看着穆彰阿,有气无力地反问道。自从北京被包围以来,他就一直在琢磨着清、明、太平天国之间的“三国戏”,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了。当然也包括朱明跨海征辽的可能。不过在他想来,这种可能性实在不大。明清之间毕竟还隔着个太平天国,朱济世怎么都不至于放着太平天国不打,走海路去打盛京吧?

    远交近攻的道理,朱济世还能不明白?

    可是穆彰阿却哇一声嚎啕大哭起来了:“皇上哇,您还不知道,朱逆刚刚用700万石米粮从太平天国手里买了东陵、西陵里面大清列祖列宗的尸骨……他这是要鞭尸泄愤啊!”

    什么!?朱济世花了700万石米粮从太平天国这里买走了大清列祖列宗的遗骸去鞭尸——真是天大的误会,朱大天子压根没想过什么鞭尸,他只是为了保护中国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艺术瑰宝不毁于战火,这才提出用米粮换古董的。谁知道朴实的农民起义领袖杨秀清同志就命人组织了清东陵、清西陵的保护性挖掘考古工作……

    道光皇帝的眼珠子猛地凸了出来:“穆……穆彰阿,此事当真?”

    “真的,真的,千真万确啊!”穆彰阿连连叩头,“这是真的,奴才已经亲眼见过被挖空的孝陵和景陵……”
1...187188189190191...1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