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白斯文默然无语,他的那点聪明劲说起来不过是小道,在官场上抱大腿找后台走门子,都是再拿手不过,也会办事儿,还出过国开过眼界。但是真要比国际视野,比外交手腕,别说朱济世就是林则徐他也是不如的。后者至少知道什么事情该坚持,知道大清要保天下不能靠洋人。
他沉默良久,最后站了起来,深深朝林则徐一揖:“穆翁,这一次的交涉,下官都听您的,您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林则徐拈着胡须看着他:“如果朱明提出要南方半壁江山,以后明清各据南北,约为兄弟之国呢?”
白斯文叹了口气:“穆翁,说句真心话。咱大清要是能占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也算是不错了,只怕朱明不会放过北方的半壁江山……”
……
“爵士,你找我何事?”
文咸爵士急匆匆走进朱济世的书房,微微有点喘气,脸色也非常难看。他这些日子,一直都跟在朱济世身边,同他商讨明英投资和贸易协定的事情。朱济世已经同意帮助英方在印度种植茶树。有了这个条件,文咸觉得可以接受朱济世在朱明国内实行鸦片管制的决定——禁绝鸦片是不可能的,毕竟鸦片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另外,推动明清议和的事情也在进行,不过积极性远没有英国驻满清公使那么大。不过今天,他却收到了香港的英国公使馆通过刚刚成立的“大明邮政”寄过来的急件。拆开一看,就心急火燎地来找朱济世了。
“国王陛下,你准备和俄罗斯帝国瓜分满清!?”
一见到朱济世,连招呼都没打,文咸就开门见山了。原来,那份急件是上海的英国驻满清公使馆转来的。在明清第一轮谈判结束之后,阿礼国立即就让一艘怡和洋行的飞剪快船跑了趟香港,给香港的英国使馆送去了自己的亲笔信。
朱济世却闻言一怔,还没有说话。文咸却自顾自斩钉截铁地道:“国王陛下,如果您还珍视大英帝国的友谊,请不要打这样的主意!大英帝国绝对不容许新疆、西藏成为俄国的土地或势力范围!如果您同俄国达成这样的盟约,那么英国将会视你为敌人!”
朱济世还是不大明白,虽然刘鹏现在多半在俄罗斯访问,但是不大可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条约——自己之前就关照过他的。而且就算达成了什么条约,消息也不可能那么快就传到中国吧?
“爵士,你这是从何而知的消息?”
“上海,是你的外交部副部长在明清和会现场向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将军提出的!”
外交部副部长?吴春秋?他不过就是去和满清商量交换俘虏的事情,怎么会……
“明清和会?”朱济世愣愣地看着文咸,“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为什么会参加这个什么明清和会?爵士,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陛下,您真的不知道?”文咸心里盘算一下,发现朱济世多半没有骗自己。这次明清和会自己都是刚刚得知的。虽然他早就知道英法美俄四国驻上海的公使在联合调停明清战争——他自己也是为这事儿来武昌的。但是和会什么的真是不知道,想来朱济世也不知道满清皇帝已经同意议和,还开出湖南、云贵、两广五省归明加上剃发易服称臣这些条件吧?
“什么?只给我五个省还有我剃发易服称臣?道光皇帝疯了吧?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敢提这样的条件!”听到文咸说出的议和条件,朱济世也跳起来了,“起码要半个中国,秦岭、淮河为界,南明北清,行平等国礼!他要敢不答应,我就提兵北上和太平军一起去打北京!”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321章 密室外交在上海 求月票
()公元1848年4月,欧洲已然是一片大乱,革命的风暴已经从法兰西刮到了德意志,一个又一个德意志邦国的首都成为革命群众欢呼的海洋,旧的王朝摇摇欲坠,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似乎将要横空出世。(凤舞文学网)全欧洲的目光现在都投向了柏林、维也纳还有法兰克福,没有几个人还在关心东方某个古老帝国上演的另一场革命。
不过在万里之外的上海,英法美俄明清六国的公使大臣侍郎,都不知道欧洲已经发生的剧变,而是全身心投入了一场合纵连横的外交游戏当中。只是阴谋、背叛和密室交易已经成了六国间外交活动的主要方式,堂堂正正的交涉反而变成可有可无的点缀。
4月12日。在上海礼查饭店的一间豪华套房里头,两位西服革履留着辫子的中国人正端坐在一张沙发上面,还有一个长衫马褂的洋人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三人不时摸出怀表来看时间,似乎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人。
他们正是白斯文、关元宝和罗德里格斯。当日白斯文虽然当着林则徐表态要听从对方的安排,不过这白斯文的话又岂能当真呢?在从两江总督衙门回到自己的洋务衙门后,他立即就吩咐罗德里格斯走西班牙公使的路子联络上了俄罗斯公使普提雅廷将军。
这俄罗斯必须拉拢到大清一边儿!白斯文的想法很简单,俄罗斯是欧洲强国,又和满清相邻。如果明俄联手。满清就只有一条死路!所以必须拉拢俄国。不惜一切代价……
同俄国的秘密接触当然是背着林则徐进行的,好在林则徐这个两江总督现在管不到租界里面。白斯文在上海英租界里面是有宅子的,那是他和日本小妾绝姬同居的地方,今儿他就是从哪儿直接来的礼查饭店——礼查饭店是眼下上海排名第二的豪华饭店,仅次于黄浦江边上紧挨着汇丰银行大楼的远东饭店。白斯文知道吴春秋和大明使团就下塌在远东饭店,所以就约俄国公使来礼查饭店见面了。而陪同他前来的,只有关元宝、罗德里格斯两人。
“恩铭兄,满洲和蒙古可无论如何不能割给俄国人。那儿是咱们大清的根本……”
关元宝的脸上全是不安,如果是割海南、割台湾,他是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的,那都是汉人的地盘。可是满蒙不同啊!满蒙是大清的根基,如果割给俄国,大清可就真的要完了,连个最后的退路都没有。
白斯文沉默了一下,转头看着关元宝:“元宝,你当我真不知道轻重吗?卖了满蒙回到北京,皇上还不把我大卸八块了?不过这新疆看来是保不住了。俄国人图谋那里也不是一日两日,现在只能卖出去了!另外。库页岛和朝鲜也得一并卖出去……我知道俄国人一直想在远东谋一个不冻港,朝鲜就有不冻港,如果俄国佬想要将朝鲜变成殖民地也是可以的。唉,这国只能卖到这里了,就不晓得那个普提雅廷将军能不能同意了?”
……
啪的一声轻响,林则徐将吴春秋送来的一份明清和约草案丢在了桌子上面,脸上的神色似笑非笑,有些恼怒,又有些玩味。最后他终于冷哼了一声:“你们的如意算盘未免打得太好了吧?你们现在不过就是湖广广东这三个省的地盘,其中湖北还没有占全,就敢想要半壁江山?若是真有了半壁江山,只怕就该想全天下了吧?”
林则徐神色略略有些激动地说完,坐在那里气呼呼地喘着粗气,不知道是被朱济世的无礼要求给气得,还是身子骨真是大不如前,或者两个因素都有一些吧?
坐在林则徐旁边的只有李鸿章和刘勋二人,他们才是林则徐现在最信任的手下,一个安徽人,一个山东人。年纪都不大,李鸿章只有25岁,刘勋26岁,算得上是青年才俊,脑子都很活络,对洋务上面的事情入手极快,因而为林则徐所倚重。和谈的事情也只同他们二人商量,别说是白斯文,就是曾国藩和魏源都不得参与明清和议之事了。
而眼下的明清议和,也已经从公开谈判转移进密室里面了。林则徐极不信任列强,认为让他们参与调停,不如直接和朱明密谈,或者条件还能优惠一些。
面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士林领袖,吴春秋只是淡淡一笑,拱拱手道:“穆翁,您是士林前辈,这天下大势,您比我们这些晚辈看得清楚……满清真是大势已去,光是一个太平天国就不是满清能随便应付过去的。这太平天国入主北京的可能,只怕在六成以上吧?而满清一旦失去北京,退往关外,还想要苟延残喘,恐怕只能向彼得堡称臣当儿皇帝吧?穆翁,到时候您预备如何抉择?还是以满清为君父,以沙皇尼古拉一世为君祖吗?”
他这话说得可真是难听,不过却不能说没有道理。满清如果能守住北京,这国祚或者还能延续一段时日,否则就只能依附俄罗斯了。到时,尼古拉一世就是满清的君父,林则徐等人如果再认满清为君父的话,岂不是把尼古拉一世当成祖宗了吗?
“将来之事不如将来再议,眼下大清还是天下之主,朱济世不过一隅之地,冒用朱明之号,就敢以天下主自己居?”林则徐冷冷地答道,似乎完全不为所动,然而说出“将来之事不如将来再议”的话,这立场显然是不够坚定的。
“那就议一议当下之事吧,穆翁,本官来上海并非是为议和,而是为俘虏,以20000旗人交换延恩侯、海澄公、衍圣公三族之人,道光皇帝可曾应允?”
林则徐道:“延恩侯和海澄公的族人,可以找到的都交给你们,不过衍圣公之祖有数十万众,而且孔伯海本人已经是山东巡抚了。”
“如此,用3000旗人交换延恩侯和海澄公两族如何?”
“5000吧。”林则徐提高了要价,“乌兰泰也得包括在内。”
“可以。”吴春秋压根没有想在这个问题上和林则徐多费口舌。这些旗人到了满清那里,多半也要被太平天国杀掉,留在朱明也无甚用处。
“穆翁,南北议和之事还要谈吗?”吴春秋笑吟吟看着林则徐。
“自然要谈的。”林则徐捋了捋胡须,也微微笑了一下,“议和之事纷繁复杂,不是一日二日可以谈妥的。不如先罢兵停战,再慢慢谈吧?我想……你家王上也想让朝廷集中力量去和太平天国拼命吧?”
吴春秋听了林则徐的话,微微地笑了一下:“福建、江西之地,我大明还是要取的,明军到了江浙边上,对穆翁您也没有什么坏处吧?满清要保两江财帛之地,就只能倚仗穆翁之力了。”
“福建是靖海侯施德霖的地盘,他是福州将军兼任巡抚事,福建的绿营兵和团练都归他管。”林则徐拈着胡须淡淡地道。“江西绿营主力在城前岭一战时就垮了,还剩下不到一万人,是归江宁将军赛尚阿指挥的。老夫这个两江总督,现在只管练军不管绿营、八旗的。”
“可曾国藩已经得了江西巡抚的差事,他手里的湘勇有两三万人吧?”
“没有老夫的命令,他一个兵也动不了!”林则徐冷冷地道。“另外,福建的士绅也以老夫马首是瞻,没有老夫发话,施德霖招募不到几个练勇,就是两三万福建绿营,不是你们的对手。”他目光炯炯地望着吴春秋,“老夫也有一个要求,朱济世须班师回粤。”(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322章 禁烟换班师 求月票
武昌洪山宝通禅寺是受过皇封的古刹,明清两代都有皇家寺院的身份,在湖北省的地位极为尊荣,周遭还有数万亩良田的庙产,寺庙更是建造得富丽堂皇。而这样一座香火鼎盛的寺院,自然逃脱不了太平天国那帮宗教狂的蹂躏。寺庙内的和尚都被掳去当长毛了,佛像、菩萨像也全被砸烂——他们基督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嘛。还好,房子总算给朱济世留了下来,现在成了朱济世的行宫。从宝通禅寺的临济塔上往四下望去,曾经繁华热闹的武昌周围,成了荒芜人烟的所在,现在已经是春播的时节,却看不到一个农夫在田地中劳作,只看见疯涨的野草。
罗泽南官服严整地走了过来,望着四下荒凉的土地,叹口气道:“王上,这太平天国对地方上的荼毒也太厉害了,仅是武昌和荆门州两地,无主荒地就超过了350万亩!用十室九空来形容都不为过啊!”
十室九空当然没有那么严重了。不过武昌府的地主士绅之家倒是十之**遭了难。原因也很简单,太平军打来之前,他们全都避入武昌城内,于是就被太平军掳掠去了。倒是寻常小农之家被裹挟的还少一些。
朱济世听到350万亩这个数字,叹了一声道:“湖广足,天下余……这武昌府的地,大概是全天下头一等的沃土吧?”
“江南、湖广、巴蜀,这地都是顶顶肥沃的。”罗泽南皱眉道,“如今荆州的100万亩旗地还有佃户耕种。武昌、荆门的350万亩地却大半荒芜。真是太可惜了。不如招募平民来耕种。免得误了农事。”
“农事倒不急于一时,倒是两湖的土地须得点验清楚,以防奸人隐瞒和冒名侵占……这些土地都是要用来犒赏将士和功臣的。”
朱济世低声吩咐着罗泽南。没错,跟随朱济世的将士和功臣都是需要犒赏的!这个朱明集团的核心就是商人、黑帮和士大夫,全是贪图利益之辈,无私奉献之说是行不通的。因而朱济世自兰芳举兵至今,都没有忘记奖赏有功之臣……这大概也是他现在极受部下拥护的最重要原因吧?
“将来咱们要向中原用兵,不能再以广州为都城了。我看武昌倒是不错,是个虎踞龙蟠的地方,明年就迁都至此如何?武昌府周围无主良田又多,可以拿来犒赏功臣,同时收回他们在广州府封赏的土地。就以三换一吧!”
所谓功臣,是指有爵位在身之臣,这样的人大约有三千人左右,得到的“功勋田”在百万亩上下!将这些人迁来武昌,再赐予三倍之地,就是三百万亩!几乎将武昌府周围的无主之土封赐一空了!
“皇上对待功臣真是不薄啊。”罗泽南感慨地道。他自己在日前也受封了伯爵。按例赐田千亩,置换到武昌就是三千亩。算是大地主了!
朱济世笑着说:“先祖待功臣太薄,不少功勋之家都绝了子孙,我每每思之,也备感惋惜。如今轮到我带领大家反清复明,哪能再薄待功臣之家?这些土地还是该给的。”
话虽如此,但是朱济世却没有给功臣之家免税的特权。封爵赐土是一回事,但在交税的时候还是要一视同仁,包括朱济世自己的产业都不能有免税特权,否则将来的财政必然要出大问题的。
另外,将功臣之家尽数迁到武昌,也是想把他们放在眼皮底下好好看着,免得他们在天高皇帝远的广州作威作福——这朱明的功臣大多不是什么好鸟!锦衣卫辑事厂和陆军督查局没少给朱济世打小报告,除了贪污军饷的事情不多见(也没有军饷好贪污,因为士兵都领到土地了),其他的纰漏可没少出。最多的就是私分战利品(金银财宝什么的基本都被分掉了)和敲诈地方士绅(比如给人家扣一个汉奸劣势的帽子讹银子什么的)……呃,旧军队嘛!还指望他们向革命军队那样?
对此,朱济世可没少大发雷霆(当然是装的),还处理了好些出头鸟,但是这杀一儆百的效果怎么样,说实在的朱济世自己也没太大信心。
“等咱们回来广州,队伍还是要好好整顿一下,还有抽调一批军官进军校深造。”朱济世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着。
“王上,咱们先别回广州。”罗泽南忽然一笑,掏出封书信递了过来。
“这是……”
“吴侍郎的信,林则徐提出要咱们班师回广东。”罗泽南笑着道,“所以咱们就能不能那么快班师了。”
现在,随着明清议和的持续,长江上面开通了一条“快哨船专线”,是用来联络武昌和上海间通信的,吴春秋的这封信就是用快哨船送来的。
“是要提什么条件?”朱济世追问。
罗泽南笑道:“王上有什么条件想提吗?”
“条件……”朱济世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点点头道:“倒是有一些,一是东南和睦,两江须保护我大明商人的利益;二是在两江禁绝鸦片……”
“禁烟?”罗泽南听到这一条却是一愣,“王上,两江是满清的地盘啊……”
“所以才要林则徐禁烟啊!”朱济世顿了下又道,“而且我不白让他禁烟,汇丰行手里面还有他想要的军火呢!”
……
上海,1848年5月。
随着朱明和太平天国的统治地域不断扩张,江南的局势终于开始动荡了,而动荡的标志,则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门前,又排起了存款的长队。当日广州沦陷前的一幕,现在又出现在上海了。
“穆翁,下官刚刚从租界西面路过,瞧见汇丰银行门前又排起长队了,这江南富豪之家看来又要中朱济世的圈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