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啪的一声,朱皇帝的巴掌重重拍在了玛丽亚的屁股上,而玛丽亚的回应则是一阵甜腻腻的笑声。
“我今年只有36岁,而且像26岁一样强壮!”
“嗯,这点我承认。”玛丽亚轻轻揉着自己的大屁股,笑嘻嘻地道,“不过你比26岁的时候要粗暴多了,一点都不知道怜香惜玉。”她取过一件灰色的军装帮朱济世穿上,“不过我还是喜欢现在的你,被你征服,被你蹂躏。”
“听着好像有点下贱。”
“那叫情趣。”玛丽亚嘴巴一抿,在朱济世毛绒绒都是胡子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今晚我们继续?”
“你不能独占朕,你难道忘记朕有多少妃子了?”朱济世觉得自己真的挺喜欢和玛丽亚干那事的,她总能让他感到非常快活。不过他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义务——他需要和皇后再生一个儿子,作为朱国熊的备件。常淑贞这个小妮子也需要尽快怀孕生子。王云娇也想要个儿子。蒙古女人奥云塔娜也要儿子,还有小千叶美人也需要成为母亲,那是自己答应过的……总之。拥有成群的美女真的是一件蛮累人的事情。
朱济世在镜子前面整了整军服。看上去非常神气。玛丽亚又取过绶带、勋章和军刀,一一帮朱济世佩戴好。今天皇帝要在木兰围场检阅他的军队,和一堆蒙古王公,然后还要接受他们的膜拜和贡品。
“真是无聊透顶的活动,朕还是最后去露个面吧,之前的活动就让替身去应付吧。”朱济世忽然道,“恩格斯到了吗?还有郑洪和刘鹏。”
“已经到了,还带来了皇室财团的半年报。”玛丽亚道。
“让斯科佩尔和他们一块儿过来。还有罗曼和你,我们一起开个财团股东大会吧。”
替大明皇帝管理产业的几个人很快被召集到了金顶大帐。一张长桌子被挪了过来,桌子周围还摆了一圈椅子。朱济世坐在上首的位置上,两旁分别坐着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杜兰夫人和郑洪、刘鹏、恩格斯、斯科佩尔。
“皇帝陛下,这是1854年上半年度,皇室财团的半年报。”恩格斯将一份手写的报表递给了朱济世,上面记录着财团在1854年上半年度的经营状况——这个半年度其实是从1853年10月到1854年3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财团的业务遍及全世界,是真正的跨国财团。所以各个分公司的财报需要在路上耽搁好几个月,才能送到财团总部的所在地应天府。
“经营收入28550万元。纯利4340万元,不包括汇丰银行在内的经营性现金流是15050万元……”朱济世低声念出了一连串数字。因为战争的刺激。皇室财团所属的军工、医药、化工等产业的利率都出现了200%以上的增长,橡胶行的生胶和棕榈油生意也因为更多的橡胶树和棕榈树进入成熟期,因而收入大增。
“很好,弗里德里希,你做得很好。”朱济世露出满意的表情。
实际上恩格斯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这两年他所做的事情总结起来只有三件,一是加强财团下属公司的本土化,包括在大明本土开设杰森行的化学、制药、橡胶和军工工厂,还有技术管理人员的本土化;二是加强各个子公司的管理,节省了不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制定一个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作为计划经济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当然不会拿着皇室财团的钱去进行盲目投资。
“投资计划制定好了吗?弗里德里希,皇室财团手中已经积累了颇多的现金吧?”
“不算汇丰银行,我们手中合计拥有超过两亿两千万元现金,扣除各项负债之后,还有约一亿元现金。不过财团下属企业的负债,主要是预收帐款。”
生胶、棕榈油、钢材、淀粉**、a油**、黄连素、洛因、枪炮和能够跑远洋的木船,现在都是紧俏商品,需要预付一部分货款才能下定单。
“两亿两千万,这可是一大笔钱啊!”朱济世挑了下眉毛。“兴业财团已经筹集到多少资金了?”
“已经筹集了三千万元,到年底还能再筹集三千万。”斯科佩尔道,“足以撬动一亿两千万元投资。”
“西伯利亚投资开发公司呢?”
刘鹏道:“有两千万,都是朝廷拨款的,撬动四千万投资没有什么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有三亿八千万元可以用于投资,朕没有算错吧?”他看着恩格斯。
这笔钱相当于一亿两千多万英镑,几乎和英国一年的财政收入相当!
而这么多资金背后,当然是对中国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了!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朱济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他的皇室财团更不会给普通工人开出高工资、高福利——会这么干的资本家一定是脑子进水了!而且皇室财团还照样使用童工(有中国童工也有外国童工),在兰芳大公国的橡胶园、棕榈园也照样“购买”猪仔,之前还干过卖猪仔的买卖,东北开发公司则通过对铁路运输的垄断,尽可能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总之,这些钱不是中国人民的血汗就是世界人民的血汗,基本上没有一分钱是干净的……
“投资计划是按照10亿元来做的,从1855年开始,到1859年的5年内,皇室财团、兴业财团、西伯利亚公司、新疆公司、蒙古公司将要完成10亿元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开设工厂、开办矿山、建设城镇、建立集体农场和集体牧场。”
恩格斯的语调渐渐变得深沉,开始逐一介绍起由皇室财团、兴业财团和产业促进总会联合制定(其实主要是恩格斯和欧文的手笔)的一系列投资计划了。这个计划,被后世称之为恩格斯计划,据说在大明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实际上,这个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和工业搭边的东西并不多,超过60%的投资是用于农业和殖民开拓的。只有不到四亿元被用于和工业化有关联的项目,其中用于铁路投资的资金又超过了两亿——按照一华里铁路平均7500元的造价计算,这笔投资可以修建起约两万七千华里的铁路线!
在恩格斯计划的远景规划中,中国的铁路网将以主要以北京为中心,修建京沪线、京广线、北宁线、京贝(贝加尔)线等四条大动脉。再辅以连接新疆和徐州的新淮线,连接东北各主要城市和朝鲜的东北铁路,以及东西伯利亚大铁路。另外,还要在兰芳大公国修建婆罗洲铁路,还要修建一条连接江南各省的江南铁路,如果条件允许还准备修建出入四川和云贵的铁路线。
这一大堆的铁路如果统统建成,大明帝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大概也要突破十万华里了!而如此庞大的铁路建设计划,当然要消耗大量的钢铁。所以“恩格斯计划”中,剩余的一亿八千万元投资,便主要投向了钢铁业和同钢铁相关的铁矿和煤矿开采行业。计划在1860年之前,让大明帝国的钢铁产量突破100万吨!(未完待续……)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830章 中美俄会走到一起? 狂求月票
望着已经垮塌了一半,而且还在熊熊燃烧,不断传出噼噼啪啪的剥裂之声的木头堡垒。,b,石达开长出了口气,又是一场大捷!歼敌虽然不能同燕然山之战相比,但是攻下了一个战略意义非常重要的棱堡——说起来这个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所在的位置,在满人的地图上,可是大清国的神圣领土呢!也不知道乾隆、嘉庆、道光这几位知不知道有这么个俄国人的要塞一直伫立在此?
“军长大人!骑兵发现俄清联军大队!总数超过30000人!”
石达开正感慨的时候,一个名叫刘铭传的年轻参谋气喘吁吁跑了过来,看样子是从城外的军部一路跑来的。
“俄清联军……30000人,什么地方?”石达开赶紧将自己的思绪收了回来。
西乡隆永已经从刘铭传手中接过一份报告,看了起来。“在斋桑泊以南约100华里,是今天下午发现的,正在向东北方向进军……是来增援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
“怎么可能?”石达开沉吟着道,“从迪化到这里有1000多华里啊……就算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守军用电报求救,援兵也不可能在这么快到啊。咱们被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骑兵巡逻队发现是六天,不,已经是七天前的事情。”
西乡隆永淡淡一笑:“那就说明这支俄清联军不是从迪化过来的,他们离开咱们没有那么远,可能就在……在绥靖城吧!”
“绥靖城……那是在斋桑泊以南300里。他们才走了200里。这是四到五天的行程。他们应该是在得到斋桑泊告急以后赶来救援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会在绥靖城?”
“那还用说,当然是洪秀全得了新疆,他们是被赶出来的!”西乡思索着道,“或许在那10000俄兵抵达迪化之前,太平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西乡君,你有什么意见?以逸待劳,还是立即南下迎战俄清联军呢?”
西乡隆永笑了起来:“敢当兄。还是让他们自己往我们的防线上撞吧!”
石达开拍了拍手:“与我所见略同,那么……就让人把毛子的泛斯拉夫旗再升起来,可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打下棱堡了。”一指那个正在燃烧的木堡,命令道:“赶紧把火灭了,再让工兵搭一个假的装装样子,再找些人扮成俄兵去城堡上面巡逻,就像我们在包围城堡一样。”
“留一营团和军部守城,其余部队都去城外挖掘壕沟,布置铁丝网。”他摸出怀表看了一眼,“现在已经是23日凌晨了……敌人要从斋桑泊东面绕行。还要走200里才会赶来,所以我们要在26日中午之前完成所有布署!让大家再加把劲儿!”
“是!”
……
“司令官阁下。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上空还飘扬着泛斯拉夫旗!堡垒仍然在我们手中!”
“司令官阁下,要塞上空不断有浓烟升起,似乎正在遭受炮击,在要塞以东的斋桑泊湖边发现明军宿营地!明军可能已经包围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
一个个骑兵飞也似的策马而来,匆匆的向俄军司令官切尔卡斯基少将汇报军情。这位少将大人正在自己的军帐内,面前一张白木桌子上放着大幅地图。几个俄军校官围在他的周围,还有一位顶戴袍褂俱全的大清王爷大马金刀地坐在一个马扎上。
另外,还有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传来!这是俄清联军的轻骑兵再和明军骑兵交手。
“司令官阁下,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否则要塞极有可能被明军攻陷!”俄军中亚远征军参谋长切尔尼亚耶夫中校大声向他的司令官提出建议。
“现在明军的骑兵正在拼命迟滞我军,这说明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的情况十分危急,明军是希望抢在我军抵达之前将之攻破!”
切尔卡斯基少将听听枪声,又看看地图,微微摇头:“还有五天才能赶到,恐怕来不及了……”
他抬头看着绵愉:“亲王殿下,我们需要急行军!”
营帐中自有通事将他的话翻译成中文。绵愉脸色有点为难,两手一摊:“司令官阁下,俗话说得好,皇帝不差饿兵!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西清已经是丧家之犬,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饷没军饷,就连军粮都不大够了。下面的弟兄不肯卖力气,我和皇上也没有办法。”
切尔卡斯基少将咬咬牙,冷冷地看了一眼这个西清王爷:“亲王殿下,请你转告你们的皇帝,现在你们西清已经失去国土成了流亡者。摆在你们面前的道路只有三条,第一是打回中国去;第二是在中亚寻找一块富庶的土地建国;第三是灭亡!而俄罗斯帝国是你们唯一的盟友,无论是反攻中国还是在中亚建立新国家,都离不开我们的支持!没有我们,你们西清只能灭亡!”
听了通事的转述,绵愉的眉毛一挑:“少将先生的意思是支持我们西清在中亚立国?”
切尔卡斯基少将重重点头:“当然,俄罗斯帝国从来不会亏待朋友!”他加重了语气,“但也不会放过仇敌,看看曾经统治奴役我们的金帐汗国的下场就知道了,哪怕俄罗斯输掉现在这场战争,她的怒火也不是你们西清可以承担的!哪怕你们的皇帝逃到了印度!”
……
不知道是不是切尔卡斯基少将的威逼利诱起了作用,1854年4月26日凌晨,大队大队的俄清联军就出现在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东南,斋桑泊北岸的土地上了!
俄国人的实心弹在翠绿色的草原上砸出一个个黑色的斑点。明军的阻击阵地布置的非常仓促,就是在草原上挖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战壕和一道反骑兵的壕沟,因为搜集到足够的木料,所以也没有办法制作鹿砦。连缠绕铁丝网的木桩都没有凑齐,因而也没有在战壕前面拉上铁丝网。
这防线虽然不大坚固,可是守在这里的部队却是实打实的精锐。草原军队第一军的两个骑马步兵师,都是最好的部队。所以石达开对于这一仗还是极有信心的。
这时天色已经慢慢放亮,俄军的12磅加农炮开始零星发射。石达开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望楼之上,用望远镜看着西清军的蓝色人影在自己阵地前面在编组成冲锋队形。
这是两蓝旗吧?恐怕有上万人呢,奕}这小子还真豁出本钱了!他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西清军的战线。一个传令兵在望台底下仰着脖子高叫:“军长,军长!何师长说敌人马上要发起攻击了,他请求炮群支援!”
石达开没有放下望远镜:“告诉何金殿,在老毛子上来之前,炮群不能动!他以为这里是中原,炮弹打光多少就能补充多少吗?打几个清鞑还要大炮?他怎么越混越回去了?”
炮弹发射得越来越紧密,终于洋枪的火力也响了起来。西清军组成了好几波蓝色的人线,竟然是标准的散兵线,慢慢的向前走着。有些人走几步就停下来打一枪,估计是装备来复枪的轻步兵。他们不多的6磅、9磅大炮也从两侧运动上来,在三百步开外的距离上轰击明军阵地。
这些鞑子进步的还真快啊!石达开在心里赞叹了一声。都能玩散兵线战术了,看来这几年这帮八旗子弟真是振作了。(未完待续……)r
( 天朝之梦 p:///4/4243/ )
第831章 无产阶级在壮大 一 狂求月票
在开往天津的火车上面,斯科佩尔读着恩格斯计划,抬眼看到了坐在他对面正在埋头写着什么的皇室财团总经理。
他的精神有些涣散。这些日子不仅忙于兴业财团的组建,还为了中美关系费神劳心,想想真有些不应该,他不过是几年前才加入美国国籍的,在内心深处,他所认同的国家还是英国。但是朱济世对美国所流露出来的敌意,还是让斯科佩尔感到非常烦恼。他不认为这两个隔着一个太平洋,并没有太多厉害冲突的国家有必要成为敌人。这实在太荒唐了,朱济世能从打败美国中得到什么好处?
他放下手中这份据说可以引领中国走向工业化的文件,抬头斜睨。车窗外晴空万里,烈日射出的阳光照在干涸的大地上,已经很多天没有下雨了。会有一场旱灾,又要有很多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南洋、去参加集体农庄了。斯科佩尔心想,这个国家有全世界最富有的商人,也有数亿食不果腹的人民,他们的皇帝野心勃勃而且极为好战,似乎从来不考虑人民的死活。
这是一个和俄罗斯差不多的帝国,看着铁路旁边一队扶老携幼正在往某个火车站而且的集体农庄移民,斯科佩尔寻思,中国陛下的统治看来没有给人民带去多少好处,除了可以在将要饿死的时候获得一个死里求活的机会无论是移民东北、西伯利亚、蒙古、交州、婆罗洲还是更遥远的美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根本不像报纸上面宣传的那样好,完全是“死亡迁徙”。至少有10%的人会因为事故和疾病在途中去世。而到了目的地。他们还要同当地的土著战斗!
根据斯科佩尔掌握的资料。在开拓东北的头两年。至少有两万人在同东北旗人的斗争中死去!而在婆罗洲和交州,流血事件同样层出不穷,每年死于非命的中国人都不下3000人。甚至在遥远的美洲,中国移民还要同印地安人和某些白人移民团战斗!即将大规模展开的西伯利亚、哈萨克汗国和新疆大移民的背后,恐怕也将是以无数生命为代价的吧……
“斯科佩尔,”一个德意志口音说,“还在为夏威夷和墨西哥的事情担心?”
斯科佩尔看着恩格斯,微微摇头。“那是大帝操心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