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大夏龙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堕落的狼崽
她不是一般的人,为了一个女子,和皇帝闹翻,这不是杨若曦的性格,左右不过一个女子而已,就算是杨氏之女又能如何,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是多的很吗?
而且,若是不久之前得到消息,还可以将此女赐给诸王为妃,现在却没有这样的理由了,总不能将宫中女子赐予那些大臣吧!若是那样,皇家的脸面放哪里呢?
“你先下去吧!我去探探陛下的口风。”杨若曦决定去见见李煜。
杨氏自然是不敢怠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思退了下去,而杨若曦也让人通知李煜,让李煜中午过来吃饭,自己在小厨房里准备起来。
李煜接到消息之后很好奇,杨若曦没有重要的事情,是绝对不会通知自己中午去她那里吃饭,这次肯定是有事情。
“今天可有人去见娘娘了?”李煜思索了片刻才让高福去打探一番。
“陛下,杨妃刚刚去见了娘娘。”半响之后,高福才过来将得到的消息禀报道。
李煜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其中的道理,顿时一阵摇头,左右一个女子而已,哪里还能打动干戈,当下说道:“你去让袁天罡来见朕。还有,让武媚娘来奉茶。”
高福心中不解,但还是去传旨不提。
武媚娘先来的,奉上一杯香茗,俏生生的站在一边,并没有说话,虽然心中忐忑不安,却知道宫中的规矩,皇帝不说话,自己自然是不能离开的。
“臣袁天罡拜见陛下。”袁天罡很快就进了大殿,老老实实的行了一礼。
“袁卿,朝廷的俸禄不够吗?”李煜笑呵呵的说道:“朕可是听话了,袁卿经常去市井上给老百姓相面,可是嫌弃朝廷的俸禄少了?”
袁天罡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赶紧解释道:“臣有罪,朝廷俸禄很高,不仅仅能让臣的一家在京师生活,还能让臣活的好好的,臣只是兴趣所至,绝非嫌弃朝廷的俸禄不够。”
“身为朝廷大臣,却去市井上算命看相,总感觉有些不适合,不过,袁卿既然喜欢,朕也不强求。”李煜闲得很大方,又笑呵呵的说道:“朕倒是很好奇,袁卿算命看相真的很准吗?不会是在市井上欺骗他人的吧!若是如此,恐怕有人将你的摊子给砸了吧!”
“回陛下的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砸了臣的摊子。”袁天罡赶紧解释道。虽然面色很平静,但言语之中却显得很得意。
“袁大人真的这么厉害?”武媚娘到底年轻,虽然聪慧,但对这件事情显得很感兴趣,也顾不得现在的场合,忍不住询问道。
李煜听了也不制止,而是笑呵呵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袁天罡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武媚娘,但这个时候却是扫了对方一眼,目光深处一丝异色一闪而过,很快就笑道:“回娘娘的话,臣只是闲暇的时候无聊,出去讨个乐子而已,让娘娘笑话了。”
武媚娘听对方喊自己为娘娘,粉脸一红,低着头,却不知道在想什么,哪里能注意到袁天罡脸上露出一丝异样。
只是李煜却看的很清楚,点点头,说道:“既然是你的爱好,朕就不多问了,媚娘啊,你先退下吧!朕回头去见你。”
武媚娘听了之后,自然是不敢停留,赶紧退了下去。
“袁卿,此女相貌如何?”李煜忽然询问道。
“这个,陛下,宫中嫔妃自然是国色天香,非凡俗女子可以比拟的。”袁天罡咳嗽了一声,赶紧说道。
“你知道朕并非说这个的。袁卿,你擅长看面相,这个武媚娘相貌如何?”李煜冷哼了一声。
“此女相貌贵不可言,不过,臣建议将此女杀之。”袁天罡顿时迟疑道:“陛下,臣从面相上看的出来,此女日后当为天子,只是此事太过骇人,臣是闻所未闻,不敢贸然猜测,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臣建议杀之。”
“面相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事情,当年楼观道的人在关中流言李氏当为天下,还说能主天下者姓名之中带有水,可是最后夺取天下人是谁呢?是朕。现在凭借你的断言而杀人,实在有些不妥。”李煜摇摇头。
“陛下,先皇的字?”袁天罡壮着胆子询问道。
“先皇字横…”李煜脱口而出,很快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李子雄的字横江,对方姓名里虽然没有带水,可是字里面却带着水,而且还是江水的水。
“此事朕知道了,先这样吧!古往今来,哪里有女子当皇帝的。朕的子嗣很多,各个英明神武,哪里会轮到她?”李煜不在意的说道。
袁天罡听了也点点头,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大夏皇帝英明神武,正值壮年,手下的子嗣很多,各个都是青年才俊,哪里会轮到一个女子当皇帝的。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是臣多想了,让陛下笑话了。”袁天罡想了想,也认为自己多想了,但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只是看见李煜的模样,就知道对方实际上并不相信自己的推断,自然是不敢多说了。
李煜的确是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有他在,武则天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让袁天罡前来相面,只是为自己找个借口而已。
坤宁宫内,李煜笑呵呵的进了偏殿,就见杨若曦正指挥宫女奉上菜肴,菜肴并没有多少,不过是三菜一汤而已,但经过精心烹饪,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足以展示厨师的手艺不错。
“杨氏来见你了?”李煜洗了手,坐了下来,吃了一口爆炒羊肉,笑呵呵的说道:“不然的话,皇后是不会中午请朕来吃饭的。”
“的确如此,陛下看上了武媚娘?”杨若曦也不隐瞒,也知道此事隐瞒不了对方。
“也不是看上了,只是此女不能出宫,也唯有朕才能收她。”李煜解释道:“袁天罡劝说朕杀了她,因为依照面相,此女日后会篡夺大夏江山,登基称帝。”
“袁天罡这是胡言乱语吧!”杨若曦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李煜,认为这是李煜和袁天罡两人串通好的。
“小心无大错,但也不能因为此事而胡乱杀人,还是收在身边吧!”李煜掩饰自己心中所想。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这些人都是忠臣?
杨若曦听了显然不相信李煜的话,若是一般的男子也就算了,现在偏偏是一个女子,古往今来,哪里有女子当皇帝的道理,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在大夏,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吗?
“皇后若是不相信,可以让袁妃去看看。袁妃和她兄长一样,对相面之术也是有所研究的,或许能看出一二来。”李煜见状,哪里不知道杨若曦显然是不相信自己所说的,顿时微微有些不满了。
“臣妾并非不相信陛下,只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了,臣妾认为,若此事当真,固然不能让武媚娘流落在外,但也不能留在陛下身边,跟在陛下身边,就有足够的机会接触朝政,臣妾想着,是不是让她青灯古佛一辈子,这样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杨若曦凤目中闪烁着光芒。
虽然她心里面还是有些不相信,但并没有说出来,反而还帮助李煜出主意,这就是贤后。到底是世家所出,又在宫中多年,知道这里面的情况,说出来的话,也让李煜无法反对。
“皇后,朕实际上是不相信这些传言的。只是,就因为这个原因,让她出家有些不妥,传扬出去,世人还认为朕担心害怕呢!”李煜摇摇头。
杨若曦听了之后,哪里不明白,李煜已经下定决心,要收武媚娘了,当下只能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纳她为妃?”
杨若曦声音有些冰冷,她决定找个机会一定要见见武媚娘,看看这个女人到底生的怎么样,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天子的注意,甚至还说出“此女当主天下”的话来,她是不相信这种谣言的存在,这或许就是皇帝找来的借口。
“不着急,不着急,再等等。”李煜笑呵呵说道。再傻,李煜也察觉了杨若曦心中的不喜,赶紧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解释道:“朕只是不忍,杀了她,或者流放她,只是让杨妃心中苦闷,索性就将其留在宫中,母女两人也不用分开,这样极好。”
杨若曦听了顿时冷哼了一声,粉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她如何不知道李煜,显然那个女子十分美貌,让李煜不好下手,皇帝陛下对敌人从来都只有冷酷,什么时候有仁慈之说呢?
武媚娘若不是武士彟的女儿,或许皇帝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传闻武士彟病死了,甚至当地人连他的尸骨都没有找到,真是便宜了这个家伙,若非如此,朝廷早就将其挫骨扬灰了。
现在他有一个美貌女儿,还生活在皇宫中,皇帝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只是这样一来,就会有损天子的圣明,前面已经有了萧后了,现在又多了一个武氏。
虽然杨若曦还没有见到武媚娘,但对她的印象差了许多。若不是李煜就在眼前,她恨不得现在就去见见这个武媚娘。
李煜好像也感觉到有一丝尴尬,赶紧用完了午饭,就招呼高福走人,看着杨若曦的样子,李煜心里面有些忐忑不安,暗中想着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想到袁天罡的断言,心中的一点愧疚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件事情也只有自己来操办,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的话,以后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李煜可是知道,在历史上,武媚娘的确是做了皇帝的。
杨若曦看着李煜离去的背影,最后只是化成了一声长叹,就算自己反对又能如何?难道能改变事实吗?皇帝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袁妃现在在干什么?还在参禅打坐吗?”杨若曦心中烦躁,忍不住询问道。
“回娘娘的话,袁妃娘娘自己宫中休息。”身边的宫女赶紧解释道。
“去请袁妃来,就说我请她去御花园散步。”杨若曦决定还是请袁紫烟走一遭,传闻袁紫烟擅长望气之术,当年就是看到了李煜气势如虹,才会辅左对方,最后成为天下之主,袁紫烟后来嫁入皇室,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就开始潜心修道。平日里也不问宫内之事,超然于外。
当杨若曦见到袁紫烟的时候,却见对方一身素袍,面色澹雅,虽然生的美貌,可是身上却没有任何媚态,就像一株莲花一样。
“娘娘。”袁紫烟看见杨若曦也只是澹澹的点点头。
“今日请妹妹来,主要是去见一人,听闻妹妹家学渊源,擅长相面之术,不知道可是真的?”杨若曦拉着袁紫烟的玉手询问道。
“娘娘怎么相信这些了?小妹虽然会一些,但并不准确,而且,最擅长此事的是我那兄长,娘娘若是想看一个人的相貌,不如让小妹的兄长入宫,或许能看出一二来。”袁紫烟有些好奇。
这个大夏皇室,虽然养着一批人,可实际上,大家都不相信想着,不仅仅是自己,甚至在民间也是不提倡的,所以袁氏兄妹虽然擅长这些,可从来不在皇帝面前表露出来,甚至连杨若曦面前也没有,没想到,今日皇后却来问这件事情。
“陛下看中了一个女子,说此女相貌奇特。”杨若曦苦笑道:“只是其中的理由匪夷所思,所以想来请你看看。”
袁紫烟听了更是好奇,当下连忙说道:“敢问娘娘,此女现在在何处?”
杨若曦看了一边的一个宫女,那名宫女赶紧回道:“回娘娘的话,武氏正在太液池那边喂鱼。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在那里。”
“走,去看看。”杨若曦听了脸色一动,就招呼袁紫烟朝太液池而去。
半响之后,两女就看见远处太液池边,有一个妙龄少女正在喂鱼,不时的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不是武媚娘又是谁?
袁紫烟走了数步,打量了一下武媚娘,凤目中多了几分异样,她也感觉到眼前的女子有些不同。想了想,最后还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模样,转身而去。
“娘娘,此女的确不同寻常,陛下,陛下是如何知道的?”袁紫烟忍不住询问道。
“此女真的能主天下?”杨若曦忍不住询问道,粉脸上还露出一丝好奇来。
“也许是小妹的相术不精。”袁紫烟想了想说道:“面相上倒是如此,但一个女子为天下主,总感觉有些奇怪,不如让我那兄长来看看。”
“这就是你兄长说的,所以陛下才会将其留在身边,现在看来,陛下倒并非只是看中了她的美貌,既然你兄妹两人都说此女有些古怪,那想来就是这样的了。”杨若曦想到这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算了,想来在陛下身边,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走吧!妹妹也不能每天都在寝宫内,今天出来散散心。”
李煜并不知道杨若曦忽然去找袁紫烟验证自己的话,就算知道也不在乎。他现在面前放着几本奏折,奏折上的内容,五位阁老却是静静的坐在一侧。
“你们怎么看这几本奏折,民间真的像描述中的那样吗?民不聊生,家家戴孝,户户挂白?”李煜忍不住询问道:“这些年的战争真的是如此吗?”
五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李煜看了五人一眼,顿时明白其中的道理,忍不住冷笑道:“这么说,朕好像是在穷兵黩武,天下民不聊生,和前朝差不多了,是这么说吗?”
“陛下,这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我大夏版图辽阔,旷古烁今,这些都是陛下亲自率领大军浴血奋战的结果。”高士廉赶紧解释道。
“是啊!陛下,这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世上哪里有打仗不死人的道理。”凌敬苦笑道:“陛下,这些御史言官们最喜欢就是夸大言辞,实际上,臣倒认为没有这么夸张,陛下兴兵,一半是汉家儿郎,一半是异族,而且最喜欢用的是骑兵,再怎么损失,损失的也是骑兵,对于中原汉家子民损失并没有多少才是。”
“天长日久,这种损失也是惊人的。”范谨解释道:“大夏立国之初,中原人口不过三百万户,相距大业初年损失了一半还多,这些年,天下恢复了太平,但实际上,人口大约六百万户,和前朝相差不了多少,但建国到现在,我大夏粮草充足,钱财众多,市井繁华,近二十年间,才增加一半,是少了一些。但若是说,家家挂白幡,还是夸张了一些。我们的人口总是在增加的。”
隋末的战争摧毁了隋朝两代君王的努力,在历史上,唐朝建立之初,只有两百多万户,现在大夏取而代之,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户,现在大夏统一中原,二十年后,除掉殖民地,人口增加到六百万户,并不算少的,但不要忘记了,这个时代,每家每户有三四个小孩很正常的,二十年的发展,只增加了两倍,的确是少了一些。
“范大人,不要忘记了,陛下曾经迁徙了不少汉人前往殖民地了,中南半岛、扶桑、天竺和新罗半岛等地,都有不少汉人前往居住,现在发展成什么样子,户部可曾算过?”岑文本提醒道。
“这些的确没有算过,殖民地的户籍尚且没有完全整理完毕,毕竟他们当中有些人连汉语都不会说,更不要说起名字了,有些人还躲在山林之中,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而且,就算发现了,也不能算朝廷的人,他们还没有归顺朝廷。”范谨解释道。
“范大人,既然都是在我大夏的治理下,为何不算大夏的子民呢?难道他们特殊一些。”魏徵顿时不满了,大声说道:“陛下,臣认为这有些不妥,虽然这些人是殖民地的,但也是我大夏的子民。应该尽早登记成册。”
“魏大人,向这些人征兵,让这些人加入大军,你认为合适吗?这些人当得我们的信任吗?”范谨冷笑道:“不能向他们征兵,自然就算不得我们的人。这些人和草原各个部落还是不一样的,草原各部虽然是异族,可是这些异族千百年都和中原人厮杀,甚至,这些还会说汉语,那些殖民地可以吗?”
“什么事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殖民地的各州各郡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岑文本出言说道:“不过,那些迁徙到各地的汉人,也应该算在里面,也应该算是我们中原的子民。”
“虽然如此,这些人迟早都是我大夏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来一个大盘点,最起码要知道我们有多少人,那些富户是不是隐匿了人口,虽然我们已经废除了丁税,但多少人,应该占多少土地,是不是要算清楚。”魏徵反驳道。
“好了,人口普查的事情可以慢慢来,现在也可以开始了,朕现在问的是汉人伤亡的问题,这些奏折上说的都是真的吗?连年战争真的造成了眼前的局面,百里无人烟,十里无鸡鸣?”李煜扬了扬手中的奏折,说道:“中原的真的如此空虚了?你们平日里奏折上说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是假的?朕还准备兴兵征讨锡兰,准备再迁移十万户过去呢?现在有人告诉我,中原的人口很少了?有这么一回事吗?”
“陛下,臣认为这是御史们夸张的说法,中原岂会有如此情况发生?二十年来,中原人口暴涨,虽然因为战争我们损失了不少人马,但说家家戴孝,户户挂白,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岑文本正容道:“这些御史分明是听说陛下准备征讨锡兰,担心陛下穷兵黩武才会说出这样的言语来,还请陛下明察。”
“臣也认为,这些御史有夸大之嫌。陛下不必放在心上,不过,陛下,大夏每年都会派出兵马,征讨一方,似乎有些不妥。”范谨虽然不同意御史们的说法,可是对于李煜常年征战,心中也有些不满。
“仅仅是这样吗?这不仅仅是一个御史这么说的,而且是好几个御史一起说的,难道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吗?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李煜有些不相信。
这下众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事情有些不对
李煜冷森森的看着五人,说道:“要么是历年战争以来,大夏死伤无数,导致人口锐减,要么就是这些人在阻拦朕出兵锡兰和星辰群岛?你们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陛下,阻拦陛下出兵?这是为何?臣认为前者居多,毕竟陛下出兵,开疆扩土,我等能跟随陛下身边,日后也必定能留名史书,何人会拒绝?”范谨忍不住说道。
李煜只是冷冷一下,岑文本等人也不说话,范谨到底是至诚君子,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但岑文本等人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既然有人反对,那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肯定是有利益纠葛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一些御史反对了。
“穷兵黩武?那是汉武帝、隋武帝做的事情,在他们的时候,仗每打一次,将士们就死的多一次,钱粮消耗的越来越多,国家就越来越贫穷,可是这种情况在我大夏发生了吗?我们每打一次打仗,钱粮就越来越多,百姓就越来越富有,这怎么叫穷兵黩武呢?”李煜冷笑道。
“陛下,这几个御史言官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都是经过科举考中的,并非出身世家子弟。”魏徵解释道:“平日里,除掉公事之外,就很少有联系,按照道理,是不会联合在一起的。”
“但是今日,他们都一起上书了,而且上书的内容都差不多,魏徵,你不感觉,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吗?表面上没有什么联系,但私下里呢?私下里有没有联系?事情不能看表面,或许在这里面有许多东西我们并不知道。”李煜瞪了对方一眼。
魏徵还真是天真,有些人私下里联系,岂会放在表面上?看看长孙无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和他身边的人联系多吗?
“陛下,臣回头就让人去查,一定会查出来的。”岑文本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心里面倒是认为这里面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些御史言官们更是不会相互勾结起来,甚至认为这几本上书,不过是言官们邀名而导致的。
言官们不发表点意见,怎么能显示自己的存在呢?这么做,也可以让皇帝记住自己。
“朕认为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哼哼,世上总有人把别人当傻子,却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傻子。”李煜冷笑道:“朕从来就不相信,世上有这样巧的事情,就差点指着朕说朕是穷兵黩武,再次兴兵,就会导致天下大乱了。去年征讨漠北时候,怎么没人说了,征讨吐蕃时候,也没有说,现在才开始说了,不是有问题吗?”
岑文本等人被李煜说的不知道如何反驳,仔细想想,李煜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夏每年都在打仗,除掉征讨吐蕃死伤惨重之外,其他的战争死伤很少,只是这么多年来,多年征战,倒是死伤不少,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奏章,的确让人怀疑。
“将这个御史言官籍贯、家庭背景、他们的亲朋好友都给查出来,朕倒要看看,这些家伙是真的关心朝廷,还是另有私心。”李煜双目中迸射出火焰。
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巧合,若是有一两个人上书此事,李煜还认为是在情理之中,但现在上书的人数太多了,事情就有些不一样了。背后必定有蹊跷。
“陛下,那大军?”高士廉迟疑道。
“钱粮、器械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李煜询问道。
“陛下一声令下,自然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岑文本想也不想就说道。
“既然如此,就出征吧!这些家伙认为凭借基本奏折,就能阻挡朕的命令,真是笑话,若朕就这么简简单单更改了决心,我大夏也不会有今日,早就被李世民或者其他势力给灭了。真是太小觑朕了。”李煜不在意的将手中的奏折丢在一边。
岑文本等人见了并没有说话,众人跟在皇帝身边很久了,自然知道皇帝心中所想,只是众人心里面的想法和皇帝的并不一样,只是李煜常年积威之下,无人敢说什么,都认为所谓调查这件事情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御史言官们的身家清白,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利益纠葛。
不像大夏刚刚建国的时候,世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甚是连魏徵都受到了关东世家的影响,现在世家的力量衰弱了许多,不敢与皇权相斗,让那些御史言官们说话可能性比较小。
“诸位认为这件事情的背后有阴谋诡计吗?”众人出了大殿,岑文本忍不住询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