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大夏龙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堕落的狼崽
“这个,回圣天子的话,在外臣来中原觐见的时候,两人已经病重,尤其是李勣,已经病入膏肓,恐怕这个时候,已经身死都有可能。”那囊源眼珠转动,赶紧解释道。
“哦,他们要死了吗?”李煜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环顾左右,说道:“众卿,你们听见了吗?李勣和苏勖两个逆贼要死了。”
“父皇,不见其两人的尸体,并不算数,谁知道是不是骗我大夏的,这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自古都是如此,不能因为此人的一席话,就让我等认为李勣两人死了。”李景桓也出言说道:“儿臣认为,不如让吐蕃将两人的首级送来之后,再商谈盟约之事。”
“陛下,来回商谈耗费的时间太长,不如派出人手,前往吐蕃,亲眼看松赞干布斩杀贼寇,然后现场签下盟约。”向伯玉大声说道。
“陛下,这个,李勣等人在军中威望甚高,若是我等和朝中贵人一起前往吐蕃,必定会被对方发现,臣想先回吐蕃,趁着李勣等人不注意的时候,将其斩杀,送来首级,这样最为稳妥,或许因此会浪费一点时间,但好歹能防止贼寇兴兵作乱,那个时候耗费的时间更多。”那囊源赶紧解释道。
“哼,你一个来回就是四个月之久,若是中途了点问题,我们耗费的时间更长。陛下,儿臣认为不妥当。不如直接派兵杀过去。”李景智大声说道。众将听了连也纷纷点头,恨不得现在出兵,大殿上一片吵闹,似乎对此事相当的不满意。
“吵什么。成何体统。”上面的李煜勃然大怒,众将见状,顿时不说话了,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不敢说话,李煜扫了众人一眼,然后目光落在许敬宗身上,说道:“许卿,你怎么看?”
“回陛下的话,臣认为使臣的担心是非常有不要的,臣认为,此刻的吐蕃并非是松赞干布做主,而是李勣和苏勖两人做主,一个掌握军权,一个掌握政权,松赞干布虽然名义上是吐蕃之主,但实际上,恐怕能调动的兵马很少,这一点,从去年的大战之中可以看的出来。”许敬宗解释道。
“陛下,许大人所言甚是,凤卫传来消息,当初松赞干布舍弃李勣的时候,君臣就已经有了矛盾,现在吐蕃兵马大部分败亡,而国中的兵马都是苏勖征召,根本就不听赞普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松赞干布能指挥的就是暂时在赞普亲卫了。一旦此事泄露出去,恐怕连松赞干布都是有危险的。”向伯玉紧随其后证明道。
“对,对,这个时候,李勣和苏勖两人已经掌握了逻些城内外的防御大权,就是外臣就是偷偷的熘出来的,这个时候,逻些城恐怕正在寻找刺杀李守素的凶手呢!”那囊源赶紧说道。
他心中很惊讶,大夏君臣之间的默契,眼前这些好像是演的一样,让人找不出任何痕迹来,他顿时知道,就算没有自己的和年氏的配合,大夏夺取逻些也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自己两人也不是太过重要。心中的一点想法顿时抛之脑后了。
“既然如此,你们先回去,告诉松赞干布,早日取了李勣和苏勖两人的人头,朕会饶了他们的性命,否则的话,等到朕杀到逻些的时候,就是鸡犬不留,任何活命的机会都没有。”李煜连连点头,说道:“你要知道,现在成都到逻些城一马平川,中间已经没有阻挡了,大夏兵马已经可以轻松的兵临城下。”
“是,是,圣天子所言甚是。”那囊源连连点头,脸上还有畏惧之色。
“好了,等下次见到了李勣和苏勖两人首级的时候,再来见朕吧!你们先回馆驿。”李煜摆了摆手,说道:“许卿,薛将军,明日将他们送回去吧!其余的将军们留下来。”
那囊源和阿旺两人没有办法,只能忍着身上的疼痛退了下去,在他们身后,大殿之门缓缓关闭,只是那囊源隐隐的听到铁门关三个字。
“真是倒霉,没想到事情没有谈成,还挨了一顿打。”阿旺皮糙肉厚,对于这种棍棒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屈辱,实在是太可恨了。
“算了,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那囊源眼珠转动,安慰道:“你可知道上次来中原那个家伙,被大夏皇帝杀了,这次能饶过你我,已经是很难得了。走吧!休息一个晚上,明日就回去吧!下次来中原,我是绝对不会来了。”
阿旺也想到了什么,脸色也变了,扫了四周一眼,然后用吐蕃语,低声说道:“若是大夏知道我们欺骗了他们,当如何是好?”
“死。”那囊源目光深处多了一些恐慌,说道:“不仅仅是你我会死,就是吐蕃上下都得死,大夏皇帝是谁?谁敢欺瞒他。”
阿旺忍不住冷哼道:“一来一回,都已经四个月了,到时候,再坚持一番,一年又过去了,等到了明年时候,大夏因为征讨我们,国力损耗很多,还有多余的精力来征讨我们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囊源听了扫了对方一眼,点点头,却是没有说话,事情哪里有这么简单的,恐怕大夏皇帝是不会等四个月的时间,甚至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是不会等的,他能接见自己,都是为了迷惑吐蕃上下,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掩护自己。
“走吧!赶紧将这件事情禀报给赞普,等赞普做出决定。”那囊源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说道。他恨不得现在就返回吐蕃,在这里,他是一刻都不能呆了。
第二天一早,许敬宗和薛仁贵两人亲自将那囊源为首的使团离开成都。
十里长亭外,许敬宗正准备说话,忽然远处有骑兵飞奔而来,薛仁贵望了过去,忍不住询问道:“三道小旗?是紧急军情。我大夏还有紧急军情吗?”
“应该是西域的,铁门关的。”许敬宗声音很低,扫了那囊源一眼,很快就将眉心之间的一点凝重收了起来,但那囊源还是注意到这一点,只是看到薛仁贵嘴角的一点笑容的时候,顿时恍然大悟,这又是一个局。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不讲武德
那囊源行礼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许大人,薛将军,外臣先行告辞了,两位大人留步。”
“好说,好说,那囊大人,我等先行告辞了。”许敬宗两人好像有大事已经发生了一样,急忙告辞而去,一一刻都不停留。
“大夏的人实在是太猖狂了。泱泱大国,还号称礼仪之邦,连一点礼节都没有。”阿旺看着离去的两人,脸上露出愤怒之色,自己两人好歹也是使臣,现在使臣离去,按照道理,应该等自己两人走了之后,才会离去,没想到,对方一点面子都不给,那囊源不过随口一说,对方就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因为他们有比我们更重要的事情,西域恐怕有事情发生了。”那囊源忽然轻笑道:“你没有听到他们说铁门关吗?铁门关是大夏和吐火罗之间的重要关隘,大将军谢映登就是驻守铁门关,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就是铁门关,甚至吐火罗出现了问题,这才让两人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哼,最好是敌人犯边,吸引大夏的注意力,将大夏的兵马都引到西域去。”阿旺咬牙切齿的说道。
“大夏在西域可是有十几万大军的,谢映登更是大夏皇帝的结义兄长,深得皇帝的信任,他的女儿还嫁给了大夏储君,有这十几万大军镇压西域,发生战乱的可能性比较小。”那囊源摇摇头,说道:“算了,这件事情还是赶紧告诉赞普的好。”
那囊源嘴角露出意一丝奇异的笑容,他并不认为,大夏的铁门关有什么问题,大夏精兵百万,吐火罗早就被大夏所灭,有怎么可能出现问题呢?这一切都是大夏故意如此,故意让吐蕃认为西域出现问题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吐蕃。
只是这一切和他有什么关系呢?这一切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将这些消息传到吐蕃就可以了,至于以后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算了,我们这次任务完成了,最起码,大夏已经相信我们即将归顺的事情,嘿嘿,只是不知道等到他们发现,这只是一场骗局的时候,心里面会是怎么想的。”阿旺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囊源听了,却是用怜悯的眼神扫了对方一眼,心中一阵冷笑,大夏若是这么好对付,早就被其他国家所灭了,哪里还有今日的强大,这一切都是做给你这个白痴看的而已。
“你说的很有道理,不管以后怎么样,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夏皇帝最起码表面上相信了我们的话。”那囊源笑呵呵的说道。
他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物,在大局未定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将自己心中所想都说出来的,只是会藏在心里面,免得杀身之祸。
“哼,可恨的是对方还打了我,这个仇我迟早是要报的。”阿旺想到了自己的臀部,那几十棍子打的确实很疼,也让他记忆犹新。
那囊源听了之后,只是心中一笑,这个仇阿旺恐怕是没有机会报了,下次见面的时候,大夏兵马将会如同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击杀眼前的一切敌人,阿旺是松赞干布的亲兵,虽然勇猛,但面对这种情况,也将是无可奈何,最后必定死于乱战之中。
不过,表面上,那囊源还是配合阿旺,口中也叫嚣着击败大夏,报仇雪恨。可怜的阿旺哪里知道,身边的这位实际上,早就被大夏所收买,尤其是进入成都之后,对成都的繁荣十分向往,若不是时间的缘故,恐怕会留在成都。
当一行人马离开成都的时候,在行宫的大殿之中,李煜面色冷峻,他扫了众人一眼,说道:“那囊源这个人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在我大夏十分强大的时候,他会向着我们大夏,但当我们大夏衰弱的时候,或者吐蕃还有一线生机的时候,他只是会向着吐蕃,这样的人,是不值得我们信任的,哪怕现在也是一样。”
“陛下所言甚是,此人甚是狡诈,身为吐蕃贵族,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投靠我大夏,不可信。”程咬金也连连点头说道。
“所以说,我们不能将希望压在此人身上,大军调动也要安排上日程了,这次进攻吐蕃,苏定方为统帅,尉迟恭和程咬金为副帅,薛仁贵为先锋,领军三十万进攻逻些城。”李煜目光扫过,说道:“大军需要的一切物资,棉袄、武器、火药、粮食、弓弩等等都要准备妥当,许敬宗为行军长史,坐镇成都,做好后勤之事。集中巴蜀之力,争取快速剿灭吐蕃。”
被念到名字的文武大臣纷纷出列,脸上也都露出兴奋之色,没想到,李煜刚刚送走吐蕃的使者,后脚就准备进攻吐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恐怕这个时候,吐蕃恐怕还没有反应过来,大夏已经向自己发起进攻了。
在他们看来,大夏既然已经同意和谈,那一切都好说话,这中间若是没有一两个来回,没有三四个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大夏皇帝丝毫没有诚信可言,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相信,唯有大夏的铁骑才能征服高原,才能解决吐蕃,将李勣等叛贼击杀。
“陛下所言甚是,臣等相信,莫说是松赞干布和李勣之流,就是刚刚离开是那囊源也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等我们的兵马到了逻些的时候,兵临城下,就算是那囊源等人想反悔,恐怕也没有机会了,他们只能是按照当初的决定,打开城门,归顺我们大夏,唯有如此,才能保住他们的富贵。”许敬宗双眼一亮。
“朕希望你们能客服困难,尽快解决敌人,因为我们还有更多的敌人,等到我们去解决,更多的疆土等待着我们去征服。”李煜大声喊道:“大夏万年。”
“大夏万年。”众将被李煜的话所吸引,精神振奋,脸上都露出潮红之色,山呼万岁。
“朕将会借着机会,巡视江南,希望等到朕回京的时候,就能接到众卿的奏报。”李煜哈哈大笑,显得十分得意,意气风发,莫过于此。
第二天,大夏的战争机器瞬间爆发,各种战争物资纷纷朝松潘而去,从长安到成都的官道上,运送物资的队伍连绵不断的,此次大战是大夏征讨吐蕃的最后一次战争,虽然朝野内外,对皇帝去年的战争,有些不满,可是,谁也不敢质疑皇帝决定。
苏定方等将军送走李煜之后,大军开始朝松潘而去。
也幸亏柴绍已死,加上天气的问题,吐蕃的哨探纷纷失去了统领,对于大夏的军事行动,没有来得及及时禀报,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去禀报,大军出击的瞬间,大夏的凤卫早就开始行动,封锁了整个边境,那些妄图离开大夏,前往高原,那就是敌人,就是被大夏斩杀的对象。
燕京城内,岑文本等人坐着马车,缓缓朝皇宫而去,等到了午门外的时候,就见范谨等人都已经站在午门处,内阁众人看见岑文本,也都纷纷迎了上去。
“范兄,你身体尚未痊愈,何必来此?”岑文本看见面色苍白的范谨,也走上前,将其搀扶住,言语之中,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此劫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若不是还有马车四周的钢板保护,恐怕早就死了,哎,我等时间有限,为何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一番事业来呢!这样也能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否则的话,过上几年,我们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范谨不在意的说道。
高士廉等人听了,脸上都露出一丝由衷的佩服,满朝文武之中,论及忠心,恐怕无人能和范谨相提并论,被刺杀之后,都差点死了,幸亏孙思邈等人全力抢救,皇后也不知道赐下了多少人参等奇珍药材,这才保住了范谨的性命。
没想到,这位范大人还没有痊愈,就开始上朝处理政事。看着对方瘦削的身材和苍白的面容,众人顿时感觉到一丝惭愧。
“陛下还年轻,我等还需要陪伴陛下很长一段时间,范兄,可是保重自己的身体啊!”高士廉有些担心。
“我当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得到陛下的赏识,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就算是死,也应该死在任上,岂能死在床榻之间?”范谨摇摇头,他神情淡然,显然没有因为遇刺,而导致心里面有什么变化,仍然是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
“走吧!走吧!外面天气寒冷,还是早些进去的好,殿下这个时候恐怕已经等了许久了。”岑文本赶紧上前,帮助范谨系上大氅。
众人正待前进,就见远处有十几个内侍抬着几顶小轿走了过来。为首的正是东宫大太监秦无影。
“几位先生,奉殿下之命,请几位先生乘轿子入宫。”秦无影脸上堆满了笑容,就准备招呼众人上轿。
岑文本见状,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倒是魏徵忍不住,说道:“非圣旨,谁敢在宫中乘轿子?这是殿下吩咐的吗?”
秦无影听了,赶紧解释道:“几位先生,是皇后娘娘听说范先生来上朝,知道范先生辛苦,所以才会赐下暖轿,又担心范先生不想搞特殊,索性就让诸位先生都乘轿入宫。”
“臣何德何能,能让皇后娘娘垂怜。”范谨听了神情激动,没想到这件事情还涉及到了杨若曦,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
“哈哈,既然是娘娘的懿旨,我等也不能违背了懿旨。诸位,今日我等就借了范兄的光,乘轿入宫,如何?”岑文本笑呵呵的说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杨若曦是礼遇众人,范谨受伤,身体尚未痊愈,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或许杨若曦也感觉到李景睿即将面临的压力,这些皇子们还恐怕已经改变了心里面的想法,皇后这是在提自己儿子拉拢群臣。
岑文本是李景睿的老丈人,见到这种情况,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高士廉等人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心中虽然有些抵触,但看着范谨苍白的面容,顿时也只能将这种抵触放在心里面,在内侍的搀扶下,上了暖轿,径自朝内阁而去。
等到了平台的时候,发现李景睿身着锦袍,已经在滴水檐下等候,众人心中微微有些感动,一个储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范先生。”李景睿看见范谨等人出了暖轿,也笑呵呵的迎了上去,将范谨搀扶了下来,轻笑道:“看来,范先生洪福齐天,受了这么重的伤,恢复的很快。”
“这都是陛下和娘娘的关爱,否则的话,老臣这条命,早就死在长街上。”范谨心情激动,连忙说道:“若非娘娘赐予各种珍惜药材,老臣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为陛下效力了。”
“先生否极泰来,日后必定长命百岁。”李景睿连忙说道。
岑文本等人站在一边,跟着后面,脸上都露出笑容,只是他们感觉的出来,李景睿虽然脸上堆满了笑容,但眉宇之间还是有些担忧之色。
只是众人并不知道李景睿在担心什么。
等到众人进了大殿之后,大殿内早就烧了火龙,大殿内温暖如春,众人去了身上大氅之后,分了自己的职务坐好之后,李景睿才将手中的一本奏章递了过来。
“这是凤卫从草原上来的消息,去年草原遭了大雪灾,牛羊损失了不少,到底损失了多少,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李景睿解释道。
“殿下担心草原不稳?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吧!且不说,草原遭了雪灾,朝廷肯定救援的,而且,这草原上还有勇士吗?”高士廉解释道。
众人也纷纷点头,大夏皇帝以高官厚禄,大量的钱财征召草原勇士,东征西讨,建立了无数的功勋,这些草原勇士都赚的盆满钵满,但同样的,这些勇士们也死了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草原勇士的战斗力,人数减少了的草原,还有力气反抗大夏吗?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风起草原
李景睿点点头,但还是说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父皇抽调了不少的兵马,无论是中原也好,或者草原也好,都有不少的兵马被抽调,尤其是草原,虽然抽调了不少的青壮,可是有些部落难免有藏匿人口的嫌疑。”
“若是我们的粮草能支援的及时,想必不会有事情发生的,但一旦出了问题,就会民怨沸腾。”范谨点点头,正容道:“殿下,钱粮想必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沿途不会出什么故障,我们就能轻松解决这些事情。”范谨对大夏的钱粮还是有信心的。
“兵部应该也没有问题,直接用军队来护送粮草。”凌敬也点点头。
“御史台会盯着北境的官员,不会让他们贪腐一粒粮食。刑部的人也会出面的盯着这些官员。”魏徵就差拍着胸膛保证此事。
“凤卫还是要盯着的,草原上的牧民们生活很苦,朝廷的救济要快一些。”李景睿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很大,偌大的草原上,有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草原太大,大的让朝廷难以掌握。这个时候,他也认为大夏应该分封,用来监控各地。
“草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历代王朝,汉人从来就没有征服过草原。以前是这样,一旦草原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中原很难及时反应过来,比如说,如此恶劣的天气,草原各部落的骑兵,轻松出兵,进攻任何一个部落,可是我们汉人却不行。”岑文本摸着胡须说道。
“我们应该来一次人口摸底,让我们看看,草原之上,到底是有多少人。”李景睿忽然说道:“和中原一样,建立里正制度,牧民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
草原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是游牧民族的根本属性,想要改变这种属性十分困难,这些牧民们,乃至整个部落今日在这里,或许到了下一年的时候,会到另外的地方进行放牧,想要找到这些部落十分困难。
“殿下所言甚是,草原部落不可掌控,就是因为这些部落四处游牧,让我们的人不能找到对方,这才让我们控制草原变的更难。”岑文本摸着胡须,略有所思,他在想着如何解决此事,李景睿所说的情况,也是要认真考虑的。
“等草原上,冰雪融化的时候,我准备巡视草原,诸位先生以为如何?”李景睿忽然说道。
“不可,不可。”岑文本还没有说话,凌敬赶紧阻止道:“殿下奉陛下之命,坐镇燕京,岂能轻易前往草原?万万不可。一旦殿下出了什么事情,燕京当如何是好?”
“是啊,是啊!殿下,陛下正在和吐蕃决战,朝廷也不能出现任何动荡,殿下千万不能离开燕京。”范谨也摇摇头,李景睿坐镇燕京,岂能轻易出动,一旦出了事情,朝野都会动荡。
“我现在倒是同情父皇了,父皇不喜欢留在燕京,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李景睿苦笑道:“在这京师之中,的确是被困住了。”
岑文本等人听了默然不语,李煜将这些皇子们培养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而皇帝陛下最喜欢就是开疆拓土,身边的皇子们也都是如此,都希望成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将军,可惜的是,这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疆土呢?身为皇帝也不可能自由自在的。
李煜之所以如此逍遥自在,主要是因为他是开国之君,威望高,朝中的文武大臣十分给力,这才让李煜能够轻松的处理朝中大事,也同样能够长时间的在外面征战。
可是李景睿却未必能成为第一个李煜,毕竟在声望上差了许多。
“殿下说笑了,现在大夏威震天下,哪里还需要殿下东征西讨的,那些将军们又有什么用呢?”岑文本解释道。
李景睿点点头,轻笑道:“诸位先生所言甚是,现在我只希望草原更加的安宁,等到吐蕃平定之后,相信朝廷也能安定许多。我也可以变的轻松一些了。”
岑文本等人听了只是心中暗笑,这些事情也只是妄想而已,皇帝陛下是谁,又怎么可能安稳的下来,就算是平定了吐蕃,顶多是休息两年,然后就会有新的征讨了。
“开始办公吧!父皇今年肯定要征讨吐蕃,巴蜀之地虽然粮草充沛,但火药之类的还是要从燕京转运过去在,这些还是早些安排的好。”李景睿吩咐道。
众人不敢怠慢,纷纷点点头。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在草原深处,一个硕大的大帐里面,一个中年人正就着篝火,烤着细嫩的羊羔,忽然,帐篷掀起,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满脸的络腮胡,双目中凶光闪烁,只是等他进来之后,身后紧随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他身上披着一件大氅,面色苍白,身材瘦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