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大夏龙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堕落的狼崽
“大将军英明。”众将听了连声称赞,就是古神通脸上也露出惊骇之色。
李靖临阵指挥自然是无二话,没想到,布局也是如此厉害,命令来整水师沿江而上,直入鄱阳湖的举动,恐怕一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了,否则的话,现在这个时候下达命令已经来不及了。就冲着这种布局,也不是一般的将军能做到的。
只是,林士弘真的会派兵来就林药师吗古神通看着一边的李靖,见李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将这句话又放回了心理。
“若不是凤卫,恐怕我还真的不知道,有些事情还可以这么操作的。”李靖望着远方,微微感叹道。眼前是因为李煜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才甘心为李煜卖命,现在李靖从这里面看到了希望,乞活军和关中截然不同的机制,让李靖感觉到,乞活军的强大之处。
“王爷,李靖大军杀来,如何是好鄱阳城中兵马较少,恐怕不能抵挡啊!”奔跑中,林药师身边的一名亲兵忍不住说道。
“那就放弃鄱阳,前往豫章。”林药师想也不想的说道。
“不妥,王爷,那鄱阳可是您的根基,若是放弃了,去了豫章不是仰别人的鼻息吗”那名亲兵忍不住说道:“不如请陛下领军来救”
“皇兄不会来的。”林药师停下了战马,摇摇头说道。
“只要皇帝大军前来,和我们里应外合,肯定是可以击败李靖的。这样王爷就能立功,还能保住鄱阳啊!”亲兵忍不住说道。
“如何说服陛下”林药师沉思道。
“王爷莫非忘记了崔家娘子吗”亲兵脸上浮现出一丝怪异的笑容,说道:“只要崔家娘子在崔大人身边说上两句,崔大人肯定会禀报陛下,崔大人深得陛下信任,只要崔大人说上两句,陛下肯定会派来救兵的。”
第五百九十六章 这个时候投靠迟了
一张张试卷摆放在面前,数万张试卷放在一起,检查试卷的有三十个人,十人一组,基本上七人通过可进入下一轮,最后录取的人数为一千人。
“太仆寺五节杰的试卷出来了吗”岑文本和骨仪两人进了大殿,说道“马周等五人王上可是很看重的。就算是写的不好,也要给王上看看。”
“回大人的话,马周等五人的试卷下官等已经摘在一边。”一个红衣官员指着一边的几案说道。只见一边几案上摆放着五叠试卷。
岑文本和骨仪两人走了过去,只见试卷上分别写着马周、崔敦礼、刘仁轨、许敬宗、刘洎,岑文本取了马周的试卷看了一眼,点点头,然后依次取了崔敦礼等人的试卷看了一眼,然后才说道“王上让人传来旨意,这些试卷不管什么观点,只要能解释的通,语句通顺,言之有物,那就是不错的文章,若是文采飞扬,那就是好文章,至于文章的观点,实际上并不算什么。”
“臣等遵旨。”众人听了面色一愣,纷纷山呼万岁。李煜一道圣旨,有许多人都能从被罢黜的人选中重新有了机会。
“岑大人认为,这五人之中,何人可以为会员”骨仪看着眼前五张试卷,他主要看的的是史论和策论两张,诗文次之,而其他的算学、杂学更是排在后面了。
“这个,试卷还没有评论完毕,现在说这些早了一些。”岑文本接过几张试卷,看了一下,五人之中,诗文方面,崔敦礼为首,史论则是许敬宗为首,策论方面却是以马周为首,杂学刘仁轨,算学却是刘洎为首。真的要选何人为首,还真的选不出来。
“是吗”骨仪并不说话,只是将试卷放在一边,他是副主考,这次来也只是看看,因为交叉批阅试卷,加上人手不够,并没有采取糊名、誊抄等手段,敞开着让众人批阅。
“王上很快就会回来了,殿试会在大典之后进行,这些人都是新朝第一批进士,诸位大人批阅的时候,可是要小心一些,不能坏了新朝的气象。”岑文本淡淡的吩咐道。虽然取的人数比较多,但岑文本也不想坏了新朝的名声。
“是。”众人听了面色一正,岑文本的话让众人的态度又端正了几分,若新朝第一次科举就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恐怕会让天下人笑话。
岑文本又取了一些罢黜的试卷看了看,微微叹了口气,这里面大多数还是寒门子弟的试卷,诗句不用说,策论、史论方面也不尽人意,更重要的是字体,这些人的字写的都不如人意,让人第一眼就生出不悦之心,如何能被考官录取呢!
“啧啧,这些人真是四体不勤,这些最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如何能当官,劝课农桑”岑文本摇摇头,卷面看上去很清楚,字体很漂亮,诗句也很华丽,史论辞藻华丽,但后面的杂学和算学却很差,一看就知道是世家子弟,根本不懂这些东西,也是在罢黜之列。
骨仪点点头,并没有说话,谁让这次科举与前朝的科举不一样呢考试里面还有杂学、算学这些东西,世家子弟哪里能做的出来,市面上虽然流行许多小册子,但这些世家子弟又有多少人购买的呢而那些真正的寒门子弟或许擅长杂学,可是诗文方面却差了许多。
所以真正幸运的人却是那些中等偏上,或者真正有才能的人,诸如太仆寺五杰就是如此。又有学识,还被李煜所重视。
“走吧!”岑文本将试卷放了下来,十人交叉阅卷,总是能避免事情,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李煜登基大典,这里面的仪式不能有半点问题,相比较,科举只能排在次要的位置。
江都宫内,杨若曦看着眼前的女子,面色冰冷,凤目中闪烁着冷光,淡淡的说道“杨钊这次也参加科举了”
“回娘娘的话,正是如此,是妾身陪他来的。”杨李氏赶紧说道。
“既然是参加科举了,那就考就是了,这是王上制定的规矩,我哪里能改变,杨钊才高八斗,自然是不需要我打招呼的,若是才能不济,那就回去好生努力,等到下次再考就是了。”杨若曦十分平静的说道。
“这个王后即将母仪天下,士子殿下即将为太子,身边总得有人帮衬一二,到底是自家人更加放心,娘娘以为呢”杨李氏强笑道。
“有的时候,自家人还不如外人来的贴心,而且,我大夏的规矩你应该知道,王上的女人是不能干涉前面的朝政的,科举乃是伦才大典,岂能轻易干涉。”杨若曦双目中闪烁一丝冷漠,弘农杨氏给他的印象并不好,无论是在杨玄感这件事情上,或者是其他的方面,弘农杨氏都是失分项。
杨李氏是杨素弟弟杨岳的妾室,生了一个儿子叫做杨弘武,这次也来参加科举考试,杨李氏前来,实际上就是想走一下后门,这也是针对李煜的试探。可惜的是,杨若曦并不喜欢杨氏。
杨李氏面色一僵,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被拒绝也就算了,关键是丢了面子,丢了杨氏的面子,让杨李氏心中十分不满。
“娘娘,杨娘娘求见。”外面传来竹剑的声音。
杨若曦点点头,竹剑口中的杨娘娘指的的是杨晴儿,观王之后,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恐怕观王房也会派人前来的,谁让李煜现在几乎已经一统江南了。最起码能三分天下,比当年的南朝地盘可是大多了,所以才会有许多人前来投奔。
杨晴儿走了进来,面带笑容,只是看到杨李氏的时候,面色也变差了,她虽然出身观王房,对弘农杨氏的情况也是知道的。
“怎么,你们家也来人了”杨若曦淡淡的说道。
“嗯,来了,是杨思谊。杨恭仁的儿子。”杨晴儿淡淡的说道。显然心中也有些不满。
“以前不来,现在来了,不感觉到有些迟了吗”杨若曦平静的说道。杨李氏老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还是那句话,凭本事当官吧!”杨若曦摆了摆手,让人将杨李氏送出去。
。
第五百九十七章 御史台的地位
杨若曦等杨李氏走了之后,才询问道:“杨恭仁现在是何职”
“嘿嘿,应该是河南道大使,可惜的是,没什么用处,败于李密之手,逃回江都之后,被虞世基贬为庶民,现在还在城中呆着呢!”杨晴儿不屑的说道。
杨恭仁虽然是杨晴儿的伯父,但在杨若曦面前,杨晴儿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谁让杨恭仁曾经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的呢!甚至还擒获了杨家许多重要人物,被杨广册封为正议大夫。也因为如此,就算杨恭仁有才能,甚至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可是在新朝仍然无人敢用,就是因为他参与了平定杨玄感的叛乱。
对于隋朝来说,杨恭仁是功臣,可是对于大夏来说,他是罪人,谁敢用这样的人,那就是和杨若曦作对。若不是李煜没有明确的表示,杨恭仁早就出事情了,若不是杨家有钱,杨恭仁早就在江都呆不下去了。
“实际上,杨恭仁倒是一个人才,可惜了。”杨若曦想了想,叹息道:“可惜的是,他心中想的是杨家,而不是朝廷,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如何能帮助王上治理天下。”
杨恭仁当年进攻杨玄感的时候,或许是迫不得已,但这种迫不得已,让杨若曦十分不满,弘农杨氏在杨玄感死后,对杨素一脉的人多加打压,显得不近人情,杨若曦就认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仁慈之心,不会辅佐李煜,帮助李煜治理天下。
“昔日因,今日果。当年做了事情,现在想改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晴儿冷哼哼的说道。
“告诉下面的姐妹们,既然进入了李家的家门,那就要为李家考虑,你们虽然有子嗣,但何人辅佐何人,那都是王上的事情,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亲族是什么,亲族什么都不是。”杨若曦冷哼哼的说道:“任何亲族都是从我们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姐姐所言甚是。”杨晴儿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姐姐,听说李三娘那里。”
“不用说了,这件事情自然会有其他人盯着,甚至王上还需要利用她呢!”杨若曦淡淡的说道:“不管怎么样,她也是王上的女人。”
“哼,王上就是对她太好了。”杨晴儿十分不满。
“王上今天要回来了。”杨若曦望着远处,说道:“这个时候,想必外面的那些读书人都关心谁能上榜吧!也不知道多少人高兴,多少人担忧。”
江都城中,无数士子聚集在一起,都在商谈着科举的事情,太仆寺五杰成为众多士子口中的谈资,大家都在谈论这次科举考试何人能中头名。
“王上回来了,王上回来了。”城门处,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就见无数人影从坊内冲了出来,纷纷云集于朱雀大街上。
果然,片刻之后,就见赤红色的身影出现在朱雀大街上,凤凰涅槃旗随风而动,猎猎作响,程咬金手执长槊,率领近卫军先行,然后就是李煜、袁紫烟等人紧随其后。
“万岁,万岁。王上万岁。”
一阵阵欢呼声传来,声音响彻云霄,惊动了整个江都城,古老的江都城这个时候,这个时候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得民心者得天下,王上不仅仅是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更是得到了民心,如此焉能不胜。”贾闰甫忍不住说道。
魏征也点点头,说道:“王上不仅仅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还得了士子之心,看看这江都城中,士子还是有不少的,这次拿下了不少的地盘,想来,不用担心官吏的问题了。”
“魏大人为谏议大夫,主掌御史台,正好可以在这些士子之中选取一些道。
“王上准备将御史台和崇文殿并列。”魏征忽然说道。
贾闰甫听了面色一变,崇文殿是什么地位,贾闰甫这段时间也是知道的,首辅岑文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加上李煜的信任,可以说是权臣,没想到,李煜居然让御史台和崇文殿并列,互不统属,这也就意味着,御史台的任何决定,崇文殿都不能干涉,甚至还会对崇文殿的大臣们加以监督。
“在前朝的时候,御史大夫本身就是属于三公之列,只是到了现在,御史大夫成为佐官,王上要重新启用御史大夫,可见对御史大夫的重要性啊。”贾闰甫忍不住赞叹道。
魏征为谏议大夫,但实际上,也是御史大夫的一种,李煜就是用这御史大夫制衡崇文阁的大学士们,也能看出的出来李煜的雄心。
魏征点点头,说道:“就冲着这一点,王上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大概也是冲着这一点,魏征对李煜死心塌地,没有任何一个帝王,喜欢御史大夫这个角色,可是李煜不一样,不仅仅给予自己荣光,更是给了自己权势。在魏征看来,这就是明主。
“现在我倒是担心朝中的反应,朝中现在寒门和世家大族矛盾重重,你我作为刚刚进入大夏的臣子,陡然之间站的比别人高,可不是一件好事啊。”贾闰甫有些担心。虽然自己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但相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现在的李夏朝廷已经不是以前的了,朝中人才济济,裴氏兄弟暂且不说,骨仪等等都是老臣,甚至杨弘礼这样的臣子资历都远在自己之上。
“嘿嘿,有王上在,你怕什么呢”魏征淡淡的说道:“只要有才能,什么官位不能做的,只要你我忠于王上,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贾闰甫听了点点头,看着四周一眼,说道:“新朝新气象。惭愧,以前在金墉城的时候,总感觉李密乃是中原霸主,认为王上不过是一个普通官宦之后,格局较小,现在才知道王上的深谋远虑,非常人能比。”
“看这江都城就知道,王上身边能臣不少啊!”魏征心中生出斗志。只有这样的朝廷,才值得自己效命。
第五百九十八章 杨氏
李煜回到江都,引起了硕大的影响,而魏征的御史大夫头衔也在瞬间传遍了整个江都,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可同样也是让人畏惧的差事。
太仆寺五杰的试卷被送到了李煜面前,李煜正在和杨若曦一起吃晚饭,吃的都是一些小菜,三菜一汤,将李景睿找了过来,一家三口倒是吃的很轻松。
“这五人中,王上准备点何人为状元”杨若曦放下手中的试卷询问道:“臣妾看着五人各有特长,真的要点谁为状元,另外四人都有些可惜。”
“世上哪里有那样十全十美的事情。”李煜摇摇头说道:“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吧!我已经将录取的条件都说了,谁能笑到最后,就看这些人的本事。或许,真正的魁首并不在这五人之中,也说不定。”
杨若曦忽然低声说道:“最近可是有不少的世家大族上门打招呼,臣妾已经告诉妹妹,不要招惹外面的事情,毕竟这些人看中的还是王上的权力,想的都是为自己家人捞好处,又有几个是真心为王上效命的。”
“杨家也派人来了”李煜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弘农杨氏这次胆子大的很啊!不仅仅是将王世充给卖了,还间接的坏了我的好事。若不是李密战败,我们得了好处,这次战争就会闹成天大的笑话。”
“弘农杨氏这次就看王上登基在即,所以前来讨好,连观王房的人也来了,杨恭仁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次科举,他让人来见晴儿妹妹,臣妾看,不仅仅是他想自己儿子获得好名次,甚至也是为自己重新出山做准备的。”杨若曦淡淡的说道。
“杨恭仁这个人还是有些本事的,为人清正廉洁,甚至还通晓军事,当初击败过岳父,是一个文武全才。”李煜想到凤卫传来的消息,说道:“难得这个人不骄不躁,这段时间在家里读书,我看托人进宫的,恐怕是借他的名义而已。”
“是吗”杨若曦听了面色一愣,她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当下招过竹剑,让她下去打听一番。心中却是思量着李煜这句话的含义,难道李煜是准备放过杨恭仁
而在仁义坊内,杨恭仁的家并不大,在江都来说,看上去不过是中等人家,牌匾也很破旧,甚至院墙上都显得有些斑驳,杨恭仁在江都是要怎么低调,就怎么低调。
“你是什么东西,为何用我的名义进攻”杨恭仁相貌消瘦,虽然出身杨氏,可是衣衫也仅仅只能算的是整洁而已,算不得华贵,他此刻正在教训杨夫人,这个出身河东裴氏的中年女子,脸上露出一丝哀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