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回到大周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癞蛤蟆吃天鹅

    “行军打仗,兵不厌诈,难道你不懂嘛本将军假意答应他们,然后引骗他们开城门,再一鼓作气杀进去,如此十绝城便就能唾手可得!”左将军慕容晋解释说道。

    “即使真是这样,末将也不赞同将军的办法,纵然将军最后能取得十绝城,但如此手段太过卑鄙,日后必被天下人所唾骂不耻。要打,就要光明正大的堂堂正正跟贼军打,只有把贼军打服了,贼军日后才不敢再生异心反抗。左将军大人的手段虽有一时之效,但治标不治本,贼军输得不服,肯定会三天两头起来闹事。到时候我晋军四处剿灭,疲于应敌,何时是个头”晋军副将都尉程如说道。

    慕容晋说道:“拿下十绝城,即使贼军不服心生反叛,那也不过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只要十绝城在手不丢,贼军就掀不起什么的风浪。”

    都尉程如并不认同,两人各执一词,细听下来也是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都尉程如出生晋国贵族,向来不屑起身于草莽的慕容晋,尤其是对慕容晋的阴谋手段更是打心底里看不起,通过阴谋诡计取得胜利非是大丈夫所为。程如乃是晋国名门贵族之后,向来标榜正人君子行径,对于这些阴谋算计向来不屑。慕容晋虽有晋王的赏识,提拔他为一军之将,但毕竟出身低贱,时常因为身份而遭受到他人排挤。昨夜晋军以车轮战方式轮番强行进攻南山门,便就是都尉程如主张,慕容晋对这等以兵士性命去填的打法极不赞同,但碍于都尉程如的再三请命,也只好同意。都尉程如进攻不顺,兵士又遭受粪水金汁感染,才不得不撤兵退回,听命于左将军慕容晋。

    慕容晋和程如秘密交谈从而意见分歧,与此同时,南山门城墙之上,韩少保等人也在谈论此事。

    樊无期说道:“四弟,倘若晋军同意我们提出来的要求,难道真的要开门投诚二哥认为,晋军不能信,晋军五万大军强攻十绝城南山门,折损了过半人马,连个山门都拿不下来,谁能保证他们日后不生报复之心”

    “小将军此举不妥,晋王图谋十绝城日久,必不甘心落于他人之手。虽现在答应诸事既往不咎,难保日后不会秋后算账。”朗大酉也说道。

    王乔烈和温苏媚更是不同意,埋怨韩少保此举太过冒失了。

    韩少保也不说话,静静的听着他们在这交头接耳。韩少保看向了久违说话的程守疾,问道:“程将军,你什么意见”

    程守疾向韩少保抱拳行礼说道:“在下也认为不妥。不过现在形势于我韩家军不利,与其毅然决然的拒绝交恶,不如就顺着慕容晋这颗大树往上爬。与其虚与委蛇,拖延时日,与东门和西门的魏吴大军也是同样如此,借此机会,尽快加固城防,招募兵士,做好与三王大军长期对抗的准备,方为上上之策。”




第二百六十二章:何为权贵
    第二百六十二章:何为权贵

    程守疾的话,正中韩少保心里,韩少保原本就是这么想着,但是更深层次一点的就是想借机看看城门诸将守城抗敌的决心,有没有人首鼠两端。韩少保见其众人全都其心一致,放弃和谈获生的机会,宁愿身死也要与晋王抵抗厮杀到底,其心甚好。

    “程将军的话,也就是我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各位莫急,与晋军和谈是万万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兵力奇缺,兵士极为疲惫,急需休整,不得以下才想出了这么个拖延时间的办法。正如程将军所言,假如晋军真的同意,必须要去向晋王奏报,一来一回两三日便就过去,晋王王书未到之前,慕容晋绝不会派兵攻城。只要晋军不动,再适时的透露些消息给魏军和吴军,两国人马必不甘做他国的炮灰替死鬼,势必也会按兵不动。如此,城内兵士得以休整,也有时间等候其他援兵尽快赶来。”韩少保说道。

    “援兵小将军,我们现在还有援兵”朗大酉问道。

    韩少保笑笑,说道:“若无援兵,我怎敢轻易图谋十绝城岂不找死吗”

    “四弟深谋远虑,原来是这般,二哥急躁了。”樊无期说道。

    王乔烈也说道:“我说四哥好好的怎么突然要与敌军和谈,不像是四哥的作风,原来是这么的打算啊,刚才真把老六给吓着了。”

    程守疾瞧着韩少保,似乎看透了此事背后更深一层的原因,心中对韩少保不由的既佩服也害怕起来,心中感叹说道:“但愿是我多想了,如若不然,将军城府心计实在太深,令人心生胆寒。”

    两方人马各怀鬼胎,最终是不欢而散。

    晋军左将军慕容晋气得独自一人拍马而去,堂堂一军之主帅,却被小小的都尉钳制而不得施展拳脚,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被都尉程如掣肘,惹得慕容晋大为不快,撂下一句“我为主帅,却处处受其掣肘,这个徒有其名的晋军主帅不当夜罢!”的狠话,便就独自返回大营而去。

    副将都尉程如领兵撤回,王乔烈指着退去的晋军,与众人说道:“晋军退了!”

    韩少保等人转过身子看去,不解说道:“什么情况买卖谈到一半就这样无疾而终突然结束了”

    程守疾感叹说道:“怕是都尉程如不同意慕容晋的意见,才无奈作罢。”

    “在晋国,一个小小的都尉竟有这般大的权利,敢否决左将军的意见”韩少保不解问道。

    “不是都尉权利大,而是他的背后是晋国的名门贵族。而左将军慕容晋只不过出身草莽之间,无任何贵族名门身份,即使是一军统帅左将军,关键时刻也不得不听都尉程如的话。”程守疾说道。

    “一军主帅竟要受其小小都尉掣肘,只是因为主帅出身低贱便就如此防备,如此行事,伤了赤城之心之人,晋国如何能长久!”韩少保感叹说道。

    “早年曾与慕容晋打过几次交道,像我等出身低贱之人,虽有人赏识,但待遇也只不那些底层的奴籍士兵稍微好那么一点,依旧是不入流的。有功是他们,是晋国,大周诸国都是如此。何为权贵,非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有的,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根深蒂固,错综复杂,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一国之庙堂地方,文武百官多有其族人门生故吏,即使是程如那般小小都尉,也亦比左将军慕容晋说话更有份量。程如一言,胜过慕容晋百句。不以功劳大小论赏,而是以身份地位封赏,大周一日尚存,底层兵士便就永无出头之日。”程守疾喃喃自语说着,无奈叹息了一声,言语之间无不透露着对大周这个制度的深恶痛绝,但是言语凄凉,想要推翻,又谈何容易。

    程守疾的话,虽言语不重,但是犹如当头棒喝,众人闻听,深以为然,无不赞同。他们这些人冒着生死危险跟着韩少保干这等大逆不道造反之事,说什么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人人能有功封赏,有田温饱,但是虚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想再做底层那个人人都可以践踏之人,要做贵族子弟,要做人上之人,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结果。

    韩少保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人跟随他的真正目的,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想要这三千年的古人突破愚昧自我为中心的小农思想,解放广大的穷苦百姓,解放全人类,那也根本不现实,只有许以重利,框建蓝图,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那些想要改变命运之人投奔过来。

    “程将军的话,说得很对。总之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唯独广大的底层奴籍兵士和穷苦百姓们不好。”韩少保淡淡说道。

    “四弟,如今与晋军谈判就这么无疾而终,晋军副将都尉程如是个好战之人,想必新一轮的进攻即将来袭,我们需抓紧时间做好准备。”樊无期说道。

    “二哥说得是,今日是十五日之约的最后一日,不知道他们现在到了什么地方”韩少保说道。

    山门之下,传令兵迅速来报:“禀报樊将军,东山门樊归将军差人来请樊将军速去东山门。”

    “东山门有何要事”樊无期问道。

    “樊归将军未说,只说请将军亲自前往。”传令兵说道。

    樊无期看着韩少保,韩少保说道:“朗大酉,王乔烈,南山门先交由你们二人守备。若丢城池,定斩不饶!”

    二人领命,韩少保说道:“二哥,朗洛,咱们即刻去东山门。”

    温苏媚也要跟着同去,被韩少保拦住,与其小声嘱咐说道:“老六性子急鲁莽易冲动,你留下来看着他,别让他坏事。我若不在,朗大酉不一定能看得住老六。有媳妇你在,我放心。”

    韩少保这般说,温苏媚只好留下,与其说道:“臭小子放心去吧,我定会替你看好他们。”

    韩少保等人在传令兵的带领下,即刻离开南山门,上山而去,前往东山门而去。



第二百六十三章:屋漏偏逢连夜雨
    韩少保和樊无期等人跟随传令兵快速来到十绝城东山门城墙之上,守城将军樊归乃是樊无期在凉国时的昔日旧部,樊无期与樊归介绍说道:“他便是我时常跟你提起过的四弟韩少保,也就是韩家军的一军主帅,我等以后俱要听他调遣号令。”

    樊归向韩少保抱拳行礼说道:“见过将军。”

    “此人名叫樊归,是我在凉国时的昔日旧部。”樊无期介绍说道。

    韩少保回礼点头说道:“有何要紧之事,非要二哥亲自前来”

    “适才城下有人射上一封箭书,问他也不答话,骑马快速而走。末将觉得事大,未敢亲启,便将箭书呈交给将军。”樊归从怀里拿出箭书转交韩少保手里。

    韩少保打开箭书看了看,随后把箭书给了樊无期,说道:“二哥,你读来听听,箭书上写得是什么”

    樊归一愣,樊无期会心一笑,想起了韩少保不识字,便就接过箭书看了起来。

    樊无期看了开头便就大喜,与韩少保急说道:“四弟,十绝城有救了,是惠善他们带兵前来支援我们了。”

    “惠善将军他们现在到了何处”韩少保忙问道。

    樊无期接着往下看去,脸色却又忽的大变,说道:“惠善将军率领三千人遭到了吴军伏击,现被吴军困于十绝城城郊三里处,不得脱身。请我们出兵相助,里外夹击吴军,解救他们于倒悬危困之中。”

    “去他姥姥的混账东西!我们千盼万盼的指望他们能派兵支援,现在却要我们出兵相助解救他们,这不瞎扯淡嘛。这点兵力出城,还不够吴军塞牙缝的,惠善真他娘不是个玩意,他也好意思让我派兵去救他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韩少保闻听大为不满,斥怒说道。

    “惠善将军如今被吴军围困,四弟,我们到底救还是不救”樊无期问道。

    “拿什么去救如今这点兵力守城都还捉襟见肘,还要抽调兵马前去救援他惠善这不是瞎搞嘛。若是吴军趁机攻城,或者围歼出城救援之兵,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嘛!惠善好歹也是领兵之将,统领三千人,竟被连夜征战疲惫不堪的吴军给打了伏击,他惠善还真是个酒囊饭袋!本就是等着他们的援兵,现在倒好,被别人吃了,还要我们去救他,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了八辈子血霉!”韩少保颇为不满说道。

    “四弟,惠善三千人马,吴军想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吃掉的。依我看,不如派一小分队,前去侦察一番,根据得到的具体情况战报,再伺机而动。毕竟三千人马,即使能侥幸救回几百人马,那也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吧。虽是杯水车薪,但也好在聊胜于无了。”樊无期劝说道。

    “但我就怕吴军趁机围点打援,包围惠善人马却不急于绞杀,等着援兵前去,专打援兵,那可真得不偿失了。”韩少保担忧说道。

    “四弟坐阵十绝城,我带精锐小队先去侦察一番,待战情摸探清楚,再从长计议。毕竟惠善将军已履行十五日之约,带兵马前来相助,虽是现在被吴军包围,但也非他所想,只是个人统兵能力所致。倘若我们见死不救,未免寒了惠善等部的心,于日后大计,得不偿失。”樊无期说道。

    韩少保想了想,随后赞同说道:“二哥此话也不无道理。就这样吧,我来挑寻人手,带人前去。二哥坐阵守城。”

    樊无期正要说话拒绝,韩少保接着又说道:“二哥守城经验丰富,凭借地理优势以羸弱之兵打退了晋军数次冲锋,指挥调拨井然有序,替我们死死的守住了最后退路,功不可没。我与二哥相比,却是不及,况且现在你冒作十绝城将军,不能轻易现身示人。兵家姜子先生曾经教给我,知人善任,发挥善长,扬长避短,方才是用兵之道。四弟圆滑,常有奇谋,即使身陷囹圄之中,亦能有办法脱困,二哥不必担心。”

    “既然四弟如此看重二哥,那二哥就却之不恭了。四弟放心,我若在,十绝城断无有失。”樊无期承诺说道。

    “我相信二哥。”韩少保瞧着樊归,随后说道:“樊归将军,从守城之兵挑选五名善弓马骑射之人,手脚功夫厉害之辈于此处集合。再命人去西门和南门传令,各挑同样五名兵士,配备宝马、快刀、利剑、弓弩同等十五分,全部此处领命。”

    樊归将军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就全部聚集于此。

    韩少保在十五人之中发现了两个似曾相识之人,有些眼熟,便就相问。

    那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赵国旧识冯三河和卫田风二人。

    韩少保不禁大喜,说道:“你二人怎会在此”

    “韩兄弟别来无恙,不,现在应该叫韩将军了。我等昔日赵国老兵曾经在你的叔父韩成子帐下听令,法家韩成子先生走后,太师周圩大权独揽,赵王不问世事,我等昔日老兵颇受太师周圩打压迫害,恰巧前些日子碰上了南春兄弟,听闻他在招募新军,我等本就是昔日底层兄弟,便就一呼百应全部跟随于他前来十绝城。”冯三河说道。

    卫田风接着说道:“我们觉得法家韩成子有大才,想必他的侄儿韩少保必也不是寻常人等,宁愿背上赵国叛军的骂名也要追随韩将军。因为我等觉得,韩将军与他人不同,定会把我们这些最底层的奴籍士兵带上条康庄大道。”

    韩少保两手紧紧的握住冯三河和卫田风二人肩膀,随后拍了拍,说道:“两位兄弟放心,我韩少保今日举起这造反大旗,便就是要打破大周那森严的等级阶级,还天下人一个有功能封赏、有田得温饱的人人平等之社会。”

    “不敢苟与将军大人们共求平等,只愿有功可以封赏,有田能得温饱,便就心满意足,再不敢有他所求。”卫田风说道。

    卫田风和冯三河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后二人抱拳,齐声说道:“末将愿誓死追随将军,生死无悔!”



第二百六十四章:我是特种兵
    十绝城东西南三处城门精挑细选出来十五人,已经全部聚集完毕,列队两侧,等候韩少保的示下。

    韩少保学着电视上演得特种兵手势,与十五人说道:“我简单教你们几个手势,以手势为命令。”韩少保伸出食指指着樊无期,说道:“这是你的意思。”韩少保又伸出中指,指着前方,说道:“这是前进的意思。”接着韩少保除大拇指外,伸出其余四指,解释说道:“这是进攻的意思。”

    “这是收到这是掩护我这是有哨兵的意思”

    韩少保快速讲解了一番,教了他们几个简单常用的手势,随后全副武装,带齐装备,一切准备妥当。

    樊无期和樊归等人从未见过这等奇怪手势,纷是好奇,对于韩少保这闻所未闻的怪异举动,樊无期倒已经见怪不怪了,樊归早从樊无期那里有所耳闻,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实在是奇异少年,不由的想要一探究竟,韩少保到底来自何处。

    樊归不由的跟着韩少保比划手势,觉得好奇好玩,颇有个性。

    冯三河和卫田风二人更是见所未见,心中大奇,跟随韩少保快速学习着,两手比划,颇觉有趣。

    樊归与樊无期小声说道:“将军,韩将军这些手势,到底有何他用真是闻所未闻!”

    “四弟此举,想必定有他的图谋,不会无缘无故如此,耐心等着便是。”樊无期说道。

    韩少保看着眼前十五人,各自比划学习,瞧了一会,自是都已掌握得差不多了,望着众人,森严说道:“各位兄弟,都记住了没有”

    十五人齐声回道:“铭记于心!”

    冯三河问道:“将军,这般怪异手势,不知何为”
1...124125126127128...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