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对于慈安的担忧,奕可谓的再清楚不过,见她不吭声,便接着道:回皇太后,赵烈文在电话中明言,废除八旗,虚君立宪,天子选妃,当选其所好。
慈安缓声道:如此说来,易知足并无干涉天子选妃之意?
略微沉吟,奕才道:回皇太后,微臣窃以为,为大清江山社稷计,还是当立汉女为后。
不必了。慈安沉声道:就从送选的女子中挑选。
这是恼羞成怒了?奕心里一沉,思量着此时也不适合再劝,当即起身叩首道:微臣遵旨。
上海,宝山县,吴淞码头,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一台台蒸汽机内燃机采掘机,碎石机,抽水机经由桥式起重机吊上一艘艘大海船,不少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远远的站在一旁观看这难得见到的情景。
这些工人不是码头上的,而是这两日从各地抽调而来的矿工,这些机器和矿工不消说都是前往南非开采金矿的,只不过因为严格保密,没人知道目的地是哪里。
既然是对德兰士瓦金矿势在必得,易知足也就没打算藏着掖着,干脆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毕竟对于大清来说时间十分紧迫,要想在三五年之内要实行金本位,德兰金矿的年产量就必须尽快提高,不说年产百吨,至少六七十吨是必不可少的。
上海,镇南王府,一辆四轮马车缓缓的停靠在长乐书屋的院门前,澳门总督安东尼奥塞尔吉奥德苏沙一下车就看见一位穿着西式长裙的女子迎上来用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道:王爷正在书房里会客,请阁下先在会客厅里稍后。
书房里,易知足优悠闲的喝着茶与赵烈文有一句无一句的闲聊,他是有意怠慢苏沙,约莫一刻钟之后,他才让人将苏沙请来。
苏沙在三年前接任澳督之时前来上海拜访过易知足,从会客厅里转出来行的不远,见的易知足在房门外迎接,他脸上立刻露出一脸职业性的微笑快步迎上前,伸出手道:很荣幸能再次见到尊敬的镇南王殿下。
抱歉,让阁下久候了。易知足笑着与之握了下手随即松开,道:这次请阁下前来是有重要事情商议。说着,他伸手礼让道:请。
进屋落座,易知足连必要的寒暄客套话都省了,径直道:据我所知,南部非洲东海岸的莫桑比克是贵国在非洲的海外领地。
听的翻译,苏沙大为意外,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莫桑比克的那些不开眼的家伙难道招惹了元奇的远洋船队?迟疑了下,他才谨慎的道:是的,殿下,莫桑比克很乐意为殿下效劳。
易知足道:我国在马普托港将会有长期的大宗的商贸往来,不知道贵国能否保证安全?
马普托港能有什么长期的大宗的商贸往来?苏沙一下没反应过来,马普托港的情况他知道,不过是一个小港,并无多大的价值,犹豫了下,他才试探着道:贵国需要莫桑比克的黑奴?
易知足似笑非笑的道:贵国已经废除了奴隶,难道还在贩卖黑奴?
不不不。苏沙连忙道:我国早已不贩卖奴隶,而是输出契约劳工。
契约劳工,我们大量需要。易知足看着他道:不过,重点是贵国能否保证我国在马普托港的船队和人员安全。
苏沙反应并不慢,犹豫了下才道:殿下是想派遣海军舰队进驻马普托?
易知足不再兜圈子,直接道:我国想买下马普托港及周边之地,或者割让也行。
记住手机版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
第九百二十四章 下策上策
割让也行?这话听着轻描淡写,却是不加掩饰的威胁!苏沙虽是脸色如常,此能力却是咯噔一下,很明显,对方这是表明对马普托港的态度势在必得!
很快,他就冷静下来,葡萄牙国小民弱难以与清国抗衡,但英吉利绝对不会容忍清国将手伸向南非,况且清国在欧洲处处树敌,英吉利法兰西西班牙荷兰以及德意志,甚至是沙俄与清国都有嫌隙。
他相信,以英吉利为首的欧洲各国断然不会容忍元奇将手神到南非甚或是非洲,想到这里,他不卑不亢的道:很抱歉,殿下,这事我无能为力。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马普托如今也仅仅是名义上属于贵国,实际上却已被莫桑比克的恩戈尼人掌控,确切的说是在加扎联邦的掌控之中,不只是马普托,整个赞比西河以南一直到马普托港都在加扎联邦的掌控之中。
另外莫桑比克的中部,马尼卡高原的绍纳人也在频频暴动,如果此时我国大举介入,会个光景?或者说,我国积极支持恩戈尼人和绍纳人,又会是何光景?
听的对方对于莫桑比克的情况了解的如此详细,苏沙脸色登时有些苍白,如果清国大力支持莫桑比克的叛乱,后果不堪想象,葡萄牙甚至有失去莫桑比克的危险!
我国不介意消灭加扎联邦,占据赞比西河以南的土地。易知足接着道:鉴与贵我两国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尊重贵国在名义上对莫桑比克的统治。
如果贵国同意售卖赞比西河以南的土地,我国可以协助贵国剿灭绍纳人的叛乱,并且保证贵国对赞比西河以北的统治,甚至可以协助贵国向津巴布韦或者是坦桑尼亚扩张。
听的这番话,苏沙不由的大为动心,真要如此,对于葡萄牙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不仅是将赞比西河以南的土地卖上一个好价钱,还能得到清国的协助剿灭绍纳人的叛乱,并且向西向北扩张。
他自然是看的出来,对方此举是恩威并施,如果不同意,葡萄牙不仅与清国交恶,甚至还有可能失去整个莫桑比克,不过,真要将赞比西河以南的土地出售给清国,这等于是让清国在南非站稳脚跟,此举有可能会得罪英国人。
沉吟了片刻,他才开口道:殿下,英国人当不会同意我国向贵国出售赞比西河以南的土地。
一直没吭声的赵烈文开口道:贵国怕英国人,难道就不怕我大清帝国?秘密签约,造成既成事实,英国人总不至于出兵征伐贵国罢?但我国却必然出兵征伐莫桑比克。
届时,贵国将不可避免的夹在东西方两大帝国之间进退两难,还有,真要到了那个地步,我国会毫不犹豫的收回澳门,断绝与贵国的商贸!
易知足接着道:另外,再知会贵国一下,我国南洋海军主力舰队已经从葛罗巴起航前往莫桑比克,希望阁下能尽快向贵国皇帝陛下报告。
听的南洋海军主力舰队已经前往莫桑比克,苏沙登时就急了起来,心知这事已经没有商榷的余地,连忙站起身道:殿下,我必须尽快将此事向我国国王陛下禀报。
望着苏沙匆忙离去的背影,赵烈文轻笑道:大掌柜好算计,不知葡萄牙国王会如何选择?
易斯一世没得选。易知足胸有成竹的道:葡萄牙无法忍受断绝与我国的商贸,也无法忍受失去莫桑比克,更不敢卷入清英这东西方两大帝国的战争之中,置身事外是葡萄牙最明智的选择。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既然在莫桑比克站稳脚跟,何不顺势扩张,吞并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国。
德兰士瓦的金矿不可能隐瞒得住,咱们真要是吞并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与英国人必然在南非有一场恶战,犯不着。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在背后支持布尔人,让布尔人去抗击英国人方才是上策。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非洲的殖民地压根保不住,既是如此,又何必费力不讨好的在非洲扩张?况且,在随后的数十年内,欧洲列强会掀起一波瓜分非洲的**,大清没有必要瞎掺和。
至于德兰士瓦的金矿,吞并是下策,支持布尔人独立才是上策,唯有如此才能长期独揽德兰士瓦金矿的开采权。
四天后,苏沙收到了来自国内的电报,同意以三百万至五百万银元的价格出售赞比西河以南的土地。看到这个价格,他心里不由的暗自腹诽,这才多大点地方,居然开价三五百万银元?清国之所以提出买,不过是给葡萄牙稍存体面而已。
出乎苏沙意料的是,易知足居然十分爽快的同意以三百万银元的价格购买赞比西河以南至马普托的领土,双方当即就在早就拟好的合约上签字,当然,和约正式生效还得大清皇帝祺祥和葡萄牙国王易斯一世签字用印。
和约送到京师,恭亲王奕敏锐的察觉到元奇在非洲买地绝对没那么简单,当即就遣人唤来协理大臣伍长青,待其进的房间见礼,他便将和约递了过去,道:镇南王从葡萄牙人手里购买这块领土目的何在?
看过和约,伍长青缓声道:在下也不知个中原委,要不,大国电话询问一下?
问问也好。奕颌首道:南非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
很快,伍长青就折返回来,道:镇南王道,此事先行保密,一个月后再告知真相,和约必须尽快签订。
这是连他们也要瞒着?奕心里一阵憋屈,他不清楚易知足究竟是何打算,西北扩张才结束,又打南非的主意,真当英吉利是泥捏的?何况就是泥人也尚有三分火气不是,真要闹的与英吉利兵戎相见,怕是对推行立宪有着不小的影响。
见他不吭声,伍长青轻声道:王爷无须担忧,镇南王非是无自知之明之辈,此举定然大有深意。
这倒也是,若论对西洋局势的了解,无人及得上他易知足,又何必杞人忧天,奕微微颌首道:送进宫去罢。
记住手机版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
第九百二十五章 大肆圈地
南非,好望角。
海面上,五艘大型飞剪船劈波斩浪迅疾前行,这年头蒸汽船虽然已逐渐的普及开来,远洋航线上已经很少能看到飞剪船的身影,不过,对于南华会来说,却依然是偏爱这种速度极快而且无须沿途停靠加煤加水的飞剪船。
居中一艘名叫‘彩虹’号的飞剪船上,不大的官舱里黄殿元和关长海两人各自拿着一个小酒壶浅酌闲谈,海上航行十分枯燥,令人闷的发慌,喝酒闲侃是最好的消遣,黄殿元见多识广,关长海极愿意与他闲聊。
二百年前,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也就是那个时候,第一批荷兰移民抵达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定居,荷兰没落之后,英国人取而代之成为海上的霸主,1795年和1806年,英国两次占领好望角殖民地。
后来,英国以600万英镑的价格从荷兰手中购买了好望角地区,开始了对南非的殖民统治。
600万英镑买来的?关长海好奇的道:西洋各国也流行买卖领土?
黄殿元笑道:西洋各国买卖领土不稀罕,美利坚的领土大多都是从各国手里买来的,不过,象咱们大掌柜那样花银子买些荒无人烟不适合居住的领土的情况,却是不多见。
听的他语气里有嘲讽之意,关长海不敢接这话头,转而道:布尔人是荷兰的后裔,不知道在南非有多少人?
具体的数额不知道,不过南非的白人着实不少。黄殿元缓声道:现在南非的布尔人已经很少了,基本都是英国人,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有三十多万士兵和水手复员,为了妥善安置这些人,英国组织向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移民。
移民到好望角的英国人很快就在数量上压倒了当地的布尔人,因为不满英国人的统治,布尔人开始向北迁移,那是一场持续了四年的大迁移,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就是向北迁移的布尔人组建的国家。
话才落音,就听的外间的甲板上传来一阵欢呼声,很快就有一个水手冲进来欣喜的道:到了,到风暴角了。
可算是到了,这把老骨头都快颠散了。黄殿元说着站起身来,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名字好听,不过,却多风暴雷雨,海浪汹涌,水手都称之为风暴角。
好望角,开普敦。
背山面海的开普敦西濒大西洋,南望印度洋,居两洋之会,历来是东西方航线上最为重要的中途站,有‘西方生命线’之称,不过随着苏伊士运河通航,经由开普敦航线的船只直线下降,已不复往日之鼎盛,如今前来开普敦的船只大多都是冲着奥兰治的钻石而来。
南华会在开普敦的生意不错,有着不小的势力,船一进港,黄殿元就吩咐升起代表他身份的旗帜,待的船靠上码头,闻讯而来的当地南华会大小头目已经齐齐赶来迎接。
进的开普敦城,入眼的尽皆是充满了西洋风格的建筑,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也多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如果不是随处可见充当劳力的黑人,关长海几乎会怀疑自己这是到了欧洲。
见的关长海兴致盎然的张望,黄殿元询问道:开普敦颇为繁华,航海月余,是不是休整几日,缓过劲来?
不必。关长海连忙道:时间紧迫,尽快安排前往金伯利。
金伯利是因为奥兰治的金刚石新近形成的一座偏僻的小城,距离开普敦将近九百公里,不过这个距离阻挡不了人们前往金伯利寻找金刚石的脚步,怀着一夜暴富的欧洲人络绎不绝的涌向金伯利,以至于开普敦的骡马以及马车牛车供不应求,价格一个劲的上涨。
南华会在开普敦的堂口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关长海只在开普敦逗留了一天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前往金伯利的旅程,黄殿元没有随同前往,但却调派了六十多人随行以保证关长海的安全。
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关长海一开始还颇为兴奋,频频向外张望,时间不长也就觉的甚是乏味,赶车的是一个二十出头一脸机灵的小伙子——洪三贵,他随口问道:金伯利的金刚石产量大不大?
听的这话,洪三贵不由一笑,前去金伯利的人不少,但真正能挖到金刚石的并不多,不少人运气差,折腾了一年也是两手空空,不过,关于金伯利的传闻倒是不少,有人从当地土著手里低价收购或者是交换到,也有人走路捡到。
还有人在杀鸭子时在鸭嗉子里发现了金刚石,这消息一传开,金伯利附近的所有鸭子一天之内都被买光杀光。
后来又有人发现金伯利附近河流的河滩上有金刚石,于是人们又象淘金一样疯狂的淘沙,据说是收获还不小,于是人们都蜂拥着顺河寻找,不过,迄今还没听说发现大规模的金刚石矿区。
关长海听的一愣,外间都传疯了,说奥兰治有金刚石矿。
金刚石矿肯定是有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确信无疑,毕竟现在零星寻找到的金刚石都已经不少。洪三贵道:不过,什么时候能够找到就不好说了。
居然连金刚石矿都还没有找到?关长海心里一沉,连忙问道:这一路还太平罢?
这种地方怎么会太平?洪三贵不以为意的道:不过,大股的劫匪也没有,都是些零星的,象我们这样大规模的商队,一般不会有人敢打主意。
听的这话,关长海不由的放下心来,转而问道: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抵达金伯利?
快的话,半个月时间,慢的话大半个月。
到兰德士瓦都城比勒陀利亚呢?
一个月内无论如何也能赶到。
知道关长海急于赶往比勒陀利亚,南华会装扮成的商队携带的货物并不多而且没什么重货,一路速度还算是可以,商队过了金伯利继续向北,堪堪一个月时间,商队抵达郎拉赫特农场——这里探明有巨大矿脉的金矿,距离比勒陀利亚也不远不过百余里。
三天时间,关长海以三千英镑的高价从郎拉赫特农场主乌斯图侺家族手中买下了整个农场,三千英镑不是一个小数目,消息一传开,附近几个农场主纷纷主动找上门来打探消息,想将手中的农场出售给他们,如此钱多人傻的主可是难得遇上。
买,只要愿意出售的,都尽数买下来,就说我们有一个大族要迁移过来。关长海沉声吩咐道:不过,价格要稍微往下压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