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同样是站桩,但是却多了很多动作。
“力量起于丹田是不错。但是要发于四肢,旋转,要借力,借身体的力量,借风的力量,借衣衫的力量。旋转,对,就是这样。”
旋风桩,大概就这个名字,上下旋转。左右旋转,以身体和各个部分为中心旋转。其实旋转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发力,如何借力。
“王妃。您要是不会借力,您累死了也是活该,好多人抢着当王妃呢,我虽然老了,模样还不错啊。”胡媚骂人的时候也让人满头黑线。与安安静静让两个人自己体悟的白氏不同,胡媚的教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骚扰。话语一直没停过。
“不耐烦啊,不耐烦可以不练啊,到时候你们一个是美少女,一个未老先衰,你们不是相约要白头偕老的吗心疼媳妇啊,心疼有什么用,好好练才是真的。你们怎么回事,落地的时候,是整个身体落下去的吗是脚尖先落地,然后是脚掌,脚后跟,力量传到脚腕,小腿,膝盖,大腿。那么多地方可以发力作为缓冲,你们就傻乎乎地掉下来”
高继冲忍不住说:“胡先生,您要是不在旁边大喊大叫,我们说不定就学会了。”
胡媚媚笑道:“哈,还会狡辩了,要是这点声音都经不起,要是遇到风雨雷电,万马奔腾,人声鼎沸的情况你们怎么办,耐心,耐心,你的耐心在那里失去了耐心,你就会失去了很多机会,你以为你能保护你身边的半死王妃”
&nbs
第二百四十九章 扩章与治理
高继冲和王婉容不得不再把高仲均带在身边,因为这个孩子已经学会了抗议,已经知道了要讨好父母,获得父母的宠爱。
“爹,娘,你们不喜欢均儿吗”
小家伙只问了这么一句话,王婉容的心就软了,她充满了愧疚,因为从两个人的内心,都没有真的把这个孩子当成儿子。这对于高仲均不公平,他小小的心灵里面是把高继冲和王婉容当自己的父母的。
小家伙已经学会了争宠,经常挤在中间,想办法分开两个人拉在一起的手,然后把自己的小手一个牵一个。这在高继冲看来显得很无聊,但是对高仲均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高继冲和王婉容不得不承认,现在确实不能就这样把高仲均扔进育儿园。
高继冲让人做了一个背篼,亲自把高仲均背在了背上,前往大鲜卑山的东北麓与平原交接的区域。
高继冲不愿意让护卫来做这件事,因为护卫要担负的是保卫和作战任务,而高继冲和王婉容处于被保护的最核心,所以相对安全得多,背上一个孩子问题不大。再就是本来把高仲均再带在身边一年,就是为了培养感qing,怎么可能-,假他人之手
“你看,爹娘现在都还要向先生学习,习文练武。所以你长大一点,也是要上学的去的。你到了学校,还需要学习怎么交朋友,怎么维护和保护小朋友,而不是像现在被大人们保护。知道吗?”
高继冲不敢把再行军时把高仲均放下来,因为猛兽群看待人和看待其他动物是一样的,强壮的人,它们会躲开,但是如果有小孩子,特别是缺乏群体保护的小孩子,它们会像苍蝇一样围上来。如果有可趁之机,绝对会蜂拥而上。
保护高继冲的人有一个连,但是实际上跟在高继冲身边的,不会超过二十人,甚至他们并不在大部队中,护卫连的后勤集中在前面,拥有成群驮马。很多人常常误以为后勤部队就是王爷和王妃的所在,但是实际上,高继冲和王婉容在不起眼的护卫队形里面。
高仲均已经有些懂事了,而且他开始记事就和高继冲夫妇一起在野外。看到了太多猛兽围捕和猎杀猎物时的血腥。他知道在父亲的北上是最安全的,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高继冲的脖子。
“我上学了,爹娘还回来看我吗”
“会的,只要我们回去,就一听把你接回家。”王婉容摸了摸他的头。
高继冲前世还有只见过几面的儿子,王婉容还没有。她对“多出来”的儿子内心还是不习惯,何况现在,她还在和高继冲努力想要自己的孩子。但是小孩子的内心是敏感的,高仲均似乎感觉到了父母对他的冷淡。所以他本能地要靠近和讨好父母。
王婉容只能尽力去弥补那一si温qing。
因为有了高仲均,胡媚对两个人的呵斥也少了。在小孩子面前呵斥父母,父母也许不在乎,但是挺招小孩子恨的。
胡媚就后退到了一脸郁闷的敬梁身边。
以前高继冲出门。如果没有重大的事qing需要决策,通常是赵挺带着小参谋们跟着。现在可好,为了创造敬梁和胡媚在一起的机会,赵挺直接躲到江华岛去了。高继冲这绝对是故意的。
敬梁只能算是半个江湖人,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单独在江湖待过,小时候就是深宅大院。长大了是京城恶少,逃亡是几个大少一起护送着,有不少护卫保护。到了南唐怎么说也是一个小官。跟了宋齐丘还是为朝廷办事。所以他见到的女子都是拘谨守礼的女子为多,就是白真人这样的,那也是有大家之气,翩然若仙。
胡媚完全不同,她出入三教九流之地,染上了太多的江湖气,甚至有烟花脂粉的气息。虽然他一眼就知道,胡媚是个老chu子,但是还是让敬梁非常不习惯。
这不,胡媚一靠过来,就像烟花女子一样挽住了他的胳膊:“要不,我让王爷给我们赐婚,也生一个儿子玩玩”
敬梁的胳膊感到了胡媚的柔软,全身瞬间僵硬起来,再一看四周,哪还只有参谋和士兵,在就躲到一边去了。
“大庭广众之下,注意一点,你不能像个淑女”敬梁有火发不出,因为他或者有
第二百五十章 脆弱的北方
新村落的防御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成,所以这些村落的出行甚至一些劳作都困难。没有哪一户能单独行动。
可是这些村落里的村民还没有适应这种qing况,人与人zhijian缺乏磨合。争执,或者因为不能协调而导致整个外出的队伍收到损失的事qing市场出现。很多时候,不是这些十四五岁的学生们能够阻止得了。
高继冲扶起因为一次失败的出行而导致家中几个孩子死伤的老人。
“派军队去猎杀野兽,我们不会去做,因为现在正是繁殖季节,要捕猎,需要你们自己强壮以后,自己去做。就算是女孩子,也不应该是弱者,我的护卫里面,有很多就是女子。同样是孩子,我们的学生的年纪普遍都很小,但是他们出门一起出,对付野兽一起对付,相互帮助,不会退缩也不会逃跑,所以是野兽怕他们,而不是他们怕野兽。”
高继冲很严肃地说:“你们刚到渤海,就应该听说了,渤海没有不团结的人,渤海没有弱者。发生了这件事大家都很难过,但是还请大家想清楚。自私自利的人,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会是家人和朋友。你们现在连对付野兽都不能%,团结一致,要是辽军来了怎么办”
“士兵们不是保护我们的吗”几个年轻人问。
“士兵们是要保护你们,但是士兵们不是神,不会你们想他们来,他们就能来的。这需要时间,你们最低限度,也要为自己留下活命的机会。而且你们就指望做一个永远需要别人保护你们的人吗渤海没有这种人,如果你们想当这种人,渤海不适于你。”
高继冲冷冷地道。
王婉容柔和地笑着说:“当年辽军大举入侵医巫闾山和大灵河一代,担任拖延和阻击辽军的不是士兵,而是民兵和老百姓。他们成功把几十万辽人拖在平原上。士兵们深入辽人腹地。攻下了他们的城池,断绝了他们的粮cao,除掉了他们的援兵。最后几十万快要到辽河的辽人既无粮cao,也无援兵。几乎被我们全军都给歼灭了。那一仗下来,辽国消停了好几年,才有现在大家安宁的生活。”
高继冲的脸se一缓道:“一个国家,如果真正强大,一定是国富民强。国家给小孩子们启蒙,供应足够的肉食,为的就是民强。只有民强了。你们的能耐大了,为国家做的贡献大了,才能国富。不然永远都是弱国,任外族欺凌而无法反抗。”
越往北,新村落越多,防御越弱,军部已经不建议再去。
这条防线上,还是以老百姓为主,军队被集中使用。
当初大灵河战役时。是偷偷集中了海陆军接近两万多人。这一次光陆军已经已经接近两万人,还多了一个扩充到五千人的游骑兵师。渤海师正在改组为陆军第一师,李锦和刘铣正在重组师部和参谋部。
剩下的山东、乐浪、带方三个守备团,也在筹备组建陆军第二师。不过那几个团长都才刚刚定下来,连一级的gan部还没毕业,都是军校的学生,实际上还是军事学院在折腾。李辰和闵平江带着一帮学院支撑着。要成军还早得很。
一师的任务就是组建把辽军挤出饶乐水流域,只是辽军的反扑非常厉害,因为这里距离上京太近了。
因为考虑到刚刚完全吃下平原地区。所以刘铣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攻势,而是不断出击,打击一定范围了驻军,并且派部队出没在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训练,巡逻。
虽然没有直接占领这一地区,但是要宣誓这一地区是我的势力范围。
而辽军已经知道渤海人对于不闹事,以和平姿态出现的牧民是不动手的,所以有很多人就以牧民的身份守住自己的地盘,无论如何也不后退。辽国上京一代的军民本来就没有多少区别,这也是游牧民族的一大特点。所以短时间内,大家还相持在这里。
&n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世俗变化
从金德县往北,信州以南,兴州一带,是人口最渤海郡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旅顺大连复州一代虽然发达,但是毕竟地形有限,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沿海,可是因为沿海都作为滨海湿地保护起来,所以实际上人口也是在合理范围内。
兴州不同一代不同。最早就是渤海国的核心区域,辽国灭渤海,建立东丹,把这里的汉人迁走,但是城池是迁不走的,这里这里光大城就有七个,有城墙的县城有十多个。当初刘就是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收缩到了这一地区,才换来了吴夏给刘一个机会。也让原东丹官员有一个安置。
不过随后,这一代的农牧业产业就够开始调整,农业人口没有减少,但是因为采用精耕细作,农垦面积缩小了。又因为畜牧局限制了cao场畜牧的数量,所以很多牧人也转为了农耕定居生活,不过在本地肯定不行。这些人分散到了各地,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骨gan分配到了大灵河和大鲜卑山一代。
这是第一次人口分流。第二次人口分流是为了补充信州和huang龙府的人口。迁走的人很多,不过补充进来了一些登州和新罗的人口。,第三次是长春州的建设,几乎抽走了一半,后来补充的人口就很杂,新罗高丽和各国招募来的人。不过这些人是男人多,女人少。大部分都在一些工厂工作。粮食加工、皮革加工、食品、纺织和手工业产品是这里的主要产业。
这里聚集千山和金德不远,千山的采矿,冶炼和民用五金,机械制造已经初具规模。所以这一代的工厂的已经是半机械半手工,和旅顺大连机械化相比要差一些,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已经超出其他地区太多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里的人口是呈现一个减少的趋势。
一些县城大半已经荒废。崇信县就是这样的一个县。这个县现在只设了一个镇,归属于同州县管辖。
镇长是以前东丹军的一个偏将,祖辈曾经是松漠都尉,娶的大唐郡主,之后陆陆续续都有大唐贵女嫁进来。所以他们的家族都是李姓。
“崇信县以前算起来只有五百户,如果按照以前的丁口计算方法,不超过一千丁。不过实际上一个大户人家,家里的奴仆和庄户,怎么说也有千儿八百的。小户人家也有几十口子人。”
李镇长带着高继冲参观李家的老宅,这里有很多建筑都是大唐是修建。光李家一家就差不多有两条街道了。
他说的这种qing况其实非常常见,这是朝廷对世家的一种优待而默认的特权。不仅是辽国是这样,中原也相差不远。
“以前这里都是李家的人,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和政府参股,变成了工厂。只是工人都是外来人,他们也要在这里安家立业了。”李镇长还是对自己的家族的“没落”而感到惋惜。
“那些老家人都走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和产业,年轻一辈人留下的也不多。济州,登州。长春,定远和高丽,都分散了。”
高继冲笑道:“他们总有自己的生活,以后会开枝散叶。这是好事。”
李镇长点头:“是好事,只是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崇信镇其实新房子并不多,只是在老宅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扩建。风格还是沿用过去的风格,因为来的能工巧匠很多。以前的木匠,泥瓦匠在新来渤海的人中,那是极为常见的人。以前被推得地位很高的这些工匠。在渤海其实就是普通人。所以改建的房屋都非常精美。
而以前的棚户区早就变成了菜地或者gan脆就是大片的农田。
几乎没有分散居住的人,通常的qing况下都是七八家居住在一个大宅院里。而一些工厂的宿舍,也都是三四层的楼宇。
街上没有什么商贩,都是工厂的收购点和销售点,小作坊也是有的,也有酒楼和茶厮,但是都是“关门”做生意,
第二百五十二章 心急的婉容
七月开始,雨水不断,辽河水上涨不快,但是一直再涨。
一些湿地变成了湖泊,而湖泊连城一片。渤海不修河防,而是修建一些修建“田防”。因为这些农田一般都避开了低洼地,避开了河道。只需要配合道路和沟渠,林带的构建而稍加改造即可。
涨水的季节,是老百姓捕鱼的季节。因为很多洄游鱼类在此时会从海洋,下游主河道逆流而上。
除了鱼类,还有很多水生动物,比如水生的蛇,水獭、河豚等等动物都会出现。
有些地方水很浅,结果是老师带着学生,成年人带着年轻人,工厂里居然也息工,任年轻小伙子大姑娘成群结队王保护区跑。吓得动物们在浅水滩上飞快逃窜,水花四溅。连一些猛兽也只能默默地放弃自己的领地。
比较不容易受gan扰的就是黑熊,它们站在水边,用锋利的爪子捞鱼吃。因为鱼太多,它们也而不争夺,顶多威胁几声。然后与人和平相处。
虽然是涨水,但是河水依然清澈,只是河中央会有上游飘下来的树枝和水cao,他们会堆积在岸边。一些农人就在捞这些,面可以用作堆肥或者加进沼气池,一方面一些树枝可以做燃料。
最主要的是里面会有鱼和蛇。这都会成为他们的食物。
加入这场盛宴的不仅是人,还有很多鸟类和动物们。毕竟这个时代,人还不算是这个世界上最多的一种生物。
崇信镇的小市场里,一下子多了一些提着篮子或者笼子买小鱼和蛇的小朋友。
“这是我们自己抓的呢,您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羊奶来换。是为育儿园的小朋友准备的呢。”
这些孩子是蒙学的学生,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人都有。一般都是大孩子带着小一些的。他们像游行的小队伍一样,挨门串户。
“你是王爷吗,这是我们的劳动课,换点马奶也行,您应该没有羊奶。”
四五个小孩子围着高继冲和王婉容一行。
“你怎么知道我是王爷”
“我们就是知道啊。镇上的人都知道。还知道小王子。”
高仲均正趴在篮子看里面的鱼,几个小孩还拦住他说有些鱼的北上有刺。会扎伤手。有一个居然拿装蛇的袋子去吓唬高仲均。高仲勋没有害怕,还笑嘻嘻地和他们玩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