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只听说过西夏的百姓往大宋逃的,还从没听说过大宋的百姓逃到西夏的。
百姓们到了大宋,纵然再被欺压,也比在西夏过的好。
犹豫西夏苛政的缘故,每年从西夏出逃的百姓们很多。
西夏的擒生军,就是因此催生出来的。
普通的百姓们逃了又逃,逃的没多少了。
西夏贵族没有多少百姓可压榨了,就只能通过掠夺敌人的人口,来弥补这一点。
夏先生和野利遇乞在商量着如何应对寇季的报复。
寇季却根本没有急着报复他们。
在王凯和折家军校尉扫荡干净了麟州城外的疆土以后。
寇季就带着所有的将士们出了麟州城。
跑马圈地,是寇季答应给将士们的奖赏。
如今地方已经清理出来了,自然得分给将士们。
军中的文书、监军们,一个个翻看着功劳簿,对照着将士们圈地的时间。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随着寇季一声令下,跑马圈地正式开始了。
一个个有功的将士们,坐上了马背以后,骑着马玩命的往外冲。
将士们山呼海啸的呼喊声十分热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个的大小地主,应运而生。
将士们在圈地过后,拿着盖着印章的手写地契以后,一个个激动的直喊。
寇季将将士们分成了数波,足足耗费了两日,才将麟州城外的土地分完。
辽兵在溃逃的时候,被不少黑心的家伙砍了脑袋,所以有功的将士很多。
麟州城外的地居然不够分。
寇季最后不得不将麟州城内的一些无主之地,分给了他们。
整个过程,持续了足足四日。
分完了地以后,寇季又将绥德军、晋宁军合为一军,定名为镇北军,坐镇在麟州城外。
绥德城、佳县,比起麟州城,已经算是在中原腹地了。
兵马留在绥德城和佳县,只是浪费。
麟州守军、保德军、火山军相继跟辽人拼了个干净。
折家军不出,整个麟州一线的长城,就没有多少兵马镇守。
所以镇北军就应运而生。
镇北军满编五万人。
主将由郭易担任,副将由王凯担任。
郭易在担任镇北军主将之余,还兼任镇北军右厢步军指挥使。
王凯在担任镇北军副将之余,还兼任镇北军左厢马军指挥使。
名头上看起来,郭易的名头更大。
但实际上王凯麾下的兵马更强。
二人对寇季的安排并没有异议。
郭易年纪大了,有了此次的功劳,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所以他领不领强兵,不重要。
他现在只求身份地位。
王凯年纪不大,需要借助强兵不断的建功立业,所以他更追求手下将士的强弱。
整合了晋宁军和绥德军以后。
寇季又整合了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其他零零散散的团练、乡兵,将他们编排到了一起,汇同坐镇在宁边州、东胜县的那一万多小部族兵马,编为一军,取名宁边军。
起初那些小部族的头人们还不愿意答应。
但当寇季许诺,每年可以让他们其中一户人,迁入到汴京城过活以后,他们全都答应了。
人都是自私的。
那些小部族的头人自然也不例外。
可以脱离西北这个四战之地,去汴京城里安安稳稳的享福,没人不愿意。
特别是他们在大宋境内待久了以后,对去汴京城内生活就更加向往了。
寇季答应了每年都允许他们其中一户人迁入到汴京城。
那就是说,现在的族长一家离开了。
下一任族长一家在一年后也能离开。
如此往复,要不了多久,所有小部族中的管事的,都能去汴京城居住。
头人们的以后,以及小部族的各大管事们的以后,有了保障,他们没理由不答应寇季。
至于族人们?
他们岂会在乎族人们的想法?
真在乎族人们的想法,那是族中的贤者,而不是族中的族长。
寇季将西北的乱糟糟的兵马梳理了一遍后,将地方政务扔给了王云升,他带着刘亨、杨家老太君、陆铭,以及折家军,赶往了折家所在的府州。
一行人赶了数日路,抵达了府州。
路过府州关卡的时候,被人挡了下来。
“我家将军有令,大战期间,任何人不得擅闯府州!”
拦下寇季一行的是府州境内的折家军将士。
“折家军也不行?”
折家军校尉黑着脸,走上前质问。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冷冰冰的道:“折家军如今大部分在府州,境外的折家军,只有银州的一部分。如果你们能拿出相应的文书,证明你们是银州坐镇的那一部分折家军,我自然会放你们进去。”
折家军校尉闻言,一脸阴沉。
折家现任家主折继宣,下达了什么命令,已经不言而喻了。
他下达了驱逐令,驱逐了这些跟着杨家老太君离开的折家军。
折家军校尉盯着拦路的折家军将士,咬牙切齿的道:“我为折家军效力十二年,从没见过你们。你们是那个校尉麾下的?
叫你们校尉出来,我要当面问问他,为何不许我们回家?”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盯着折家军校尉,冷声道:“将军的命令,我们只能遵从,不能违背。”
折家军校尉浑身一震,气的直哆嗦。
跟随在他身后的那些折家军将士,也气的直哆嗦。
他们中间为折家效力最多的,已经超过了二十年,最短的也有五年。
他们对折家,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如今折继宣如此对他们,让他们十分痛心。
杨家老太君掀着马车的帘子,将关卡发生的一幕,全部都看在了眼里。
她是又惊又怒。
她很想当着折继宣的面,问折继宣一句,你知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你这么做,是彰显了你的威风。
可你一个无才无德之人,要威风有个屁用?
你是威风了,可折家的根基却被你挖去了一半。
折家能雄踞西北,你真以为是你祖父、父亲、叔伯等人的功劳?
若是没有府州上上下下百姓们默默无闻的支持,默默无闻的付出,折家凭什么雄踞西北?
是他们祖祖辈辈用性命,帮折家搭起了一座雄踞西北的天梯。
如今你却在锯断天梯。
你看似驱逐了一些不同话的折家军将士。
实际上驱逐的是人心。
“把路让开,让老身过去!”
杨家老太君可以不在乎折继宣,可她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折继宣挖断折家的根基。
杨家老太君在马车上冷声喝斥。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瞥了他一眼,略微沉吟了一下,对杨家老太君道:“将军有令,杨夫人年事已高,不变舟车劳顿,还是尽快回汴京城的杨府内歇下才好。”
“杨夫人?!”
杨家老太君脸色煞白,跌坐进了马车里。
“哎……”
寇季长叹了一声,策马上前。
盯着拦路的折家军将士,不重不轻的道:“折继宣还真是霸道!把路让开!”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盯着寇季瞥了一眼,冷声道:“将军有令,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许进府州。”
寇季目光一冷,“我手持天子剑,便是皇宫大内,也能随意走动,更何况一个区区府州。折家拦着我,跟拦着官家有什么区别?
折家身为大宋之臣,在大宋境内拦着官家,想做什么?想造反吗?”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闻言,脸色一变。
他再无刚才的高冷,快速的弯下腰,向寇季一礼,“卑职参见天使!”
寇季冷冷的道:“把路让开!”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直起腰,苦着脸对寇季道:“回天使,不是卑职不愿,而是将军下了死命令,卑职也不敢违背。
天使在此处稍等,卑职这就派人回去禀告我家将军。”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面对折家军校尉可以不卑不亢,面对杨家老太君,也可以不卑不亢,但是面对寇季,他却不敢不卑不亢。
折家还没想过造反,自然不敢为难寇季。
折继宣只是吩咐他们拦着前去驰援屈野川的折家军将士和杨家老太君,可没说让他们拦着寇季。
但也没说不拦。
折继宣下了军令,拦路的折家军将士必须派人回去请示。
寇季却没有给拦路的折家军将士派人回去禀报的机会,他盯着拦路的折家军将士,冷声道:“大宋境内,谁有资格拦下官家的脚步?
官家要去什么地方,何须向他人通禀?
要么把路让开,要么我带人杀进去。
折家军要是真有能耐,尽管斩我好了。”
寇季根本没给拦路的折家军将士反应的机会,回头对身后的讲武堂学生、两百铁骑侍卫、一干寇府仆从,以及一万的青塘勇士下令。
“正所谓,主辱臣死。如今在我大宋境内,有人不尊官家,我愿以命相搏。尔等若是贪生怕死,只管退去。若是有胆,随我杀进去!”
“拿枪来!”
第0649章 步步紧逼
寇府的仆人将一杆装弹的火枪递到了寇季的手里。
寇季拿着枪,对着天就是一枪。
“嘭!”
枪响在拦路的折家军将士们耳边响起,逐渐的传进了他们的心里。
他们身躯齐齐一震。
“驾!”
寇季在枪声落地以后,催动了胯下的战马,冲进了府州。
拦路的折家军将士吓的纷纷让路,愣是没一个人上去阻拦。
以寇季的身份,用不着跟他们开玩笑。
寇季说杀进去,那就真的敢杀进去。
寇季没有直接对他们下杀手,大概是不想迁怒于他们。
但寇季已经下达了杀人的命令,他们若是不识抬举的话,肯定会死。
寇季如同一阵风一样,闯过了府州的关卡,寇季背后的仆从将士,策马的策马,赶车的赶车,一路冲进了府州。
一路上,寇季率领着自己的两百侍卫,策马、鸣枪开道。
但凡是看到他们的人,没一个赶阻拦的。
数支折家军将士听到了动静,赶到了道路旁,看到了寇季背后随风飘荡的王命令旗以后,止步在道路旁,规规矩矩的向寇季施礼,任由寇季大鸣大放的闯进了府州。
寇季一路策马狂奔到了府州城城外,却没有进城。
寇季勒马驻足在府州城城外,怒喝一声,“让折继宣滚出来见我!”
寇季的两百侍卫,齐齐重复着寇季的话,声音洪大,宛若钟鸣,响彻在府州城城门内外。
寇季手持天子剑,宛若天子亲临,大宋上上下下,除了赵祯以外,皆要亲迎。
折家上下,除了已经嫁出门的杨家老太君外,还没有人能让寇季主动前去见的。
寇季在府州城外闹的这么一出,很快便传遍了府州城。
府州城内的人,纷纷涌到了城门口。
有折府老人策马到了府州城门口,见到了寇季以后,皱着眉头道:“钦差领兵闯进府州,可是要灭了我折家?”
寇季上下打量了折府老人一眼,冷声道:“那要看看折家还是不是我大宋之臣,折家若还是我大宋之臣,那我就代表官家,教一教折家规矩。
折家若不是我大宋之臣,那灭了又何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