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然而,在他们眼里,十分贪财的陆铭,这一次却没有动心,反而一脸冷峻的盯着徒鲁骨道:“我们寇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别说是等重的黄金了,就算你将辽国的国库搬过来。

    我家少爷让你死,你也得死。”

    徒鲁骨惊恐的瞪大眼。

    他被俘以后,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宋辽两国之间,有赎买的盟约在。

    以往在战场上,大宋的将领被俘,辽人会选择性斩杀一些对他们威胁最大的,然后将那些废物们通过赎买的方式卖给大宋。

    而大宋在俘虏了辽国大将以后,则不敢擅杀。

    一旦辽国出钱,不论给多少,大宋都会将人放回去。

    真宗皇帝赵恒在位的时候,别的不在意,但是对这一点却十分在意,盯得很紧。

    他生怕得罪了辽国,辽国会继续跟他打下去。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

    赵祯并非赵恒。

    主持西北军政的,也并非其他朝中文臣,而是寇季。

    陆铭不等徒鲁骨继续开口,对郭易和刘奇瞪起眼,喝道:“还等什么?等着我家少爷亲自下令吗?”

    郭易闻言,咬咬牙,挥起了他手里的偃月刀,一刀就砍下了徒鲁骨的脑袋。

    鲜血喷了他们三人一脸。

    陆铭在徒鲁骨被斩首以后,对郭易和刘奇道:“我家少爷吩咐过,此地战事若胜,便留一部分人,押解着辽国俘虏,在此地筑一座关寨,以后绥德军就调任到此地坐镇。

    再留一部分人回去龙州坐镇。

    剩下的人跟我一起,押解着火炮,赶去屈野河驰援。”

    郭易和刘奇二人刚刚见识了陆铭的‘雄威’自然不敢多言,当即点头答应了一声。

    二人吩咐将士们打扫了战场,分别派遣出了兵马留守在了此地,以及回去坐镇龙州以后,带着其他兵马,跟着陆铭,运送着火炮,赶往了屈野川。

    无定河边的战事。

    很快便通过八百里加急,传到了汴京城,也传到了屈野川畔的寇季耳中。

    寇季在得知了无定河大捷以后,心头一震,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自从他进入到西北以后,听到的皆是坏消息。

    如今終于听到了一件好消息。

    更重要的是。

    无定河大捷,让战场上的形势立马逆转。

    之前是辽人一直掌控着西北的战局。

    如今却轮到了大宋掌控西北的战局。

    “无定河大捷,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只是打下大胜仗的刘奇、郭易二人,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寇季坐在帐篷里,感叹了一声。

    明明是两个有才能的人,却偏偏像是老鼠一样活着,而且已经习惯了做老鼠。

    寇季心里清楚,此事并非他们二人的错。

    但是他对二人欣赏不起来。

    寇季感叹过后,又有些埋怨,“两个棒槌,行贿也不看看人。送钱给陆铭有什么用?你们应该把钱送给我!”

    当然了。

    寇季这只是打趣的话,刘奇和郭易二人,就算是真的送钱给他,他也不会要。

    他寇季,寇大财神,平生第一次受贿,只收两千六百贯?

    他丢不起那个人。

    “还算是有些才干,只是被磨平了骨头,得想办法帮他们长一长骨头,再任用一番……”

    寇季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决定了二人以后的前程。

    寇季话音落地没多久,高处恭就出现在了他的帐篷内。

    “无定河胜了?”

    “嗯!”

    “你就不能跟我多说几个字?”

    “……”

    寇季瞥了高处恭一眼,淡淡的道:“浪费……”

    高处恭气的直瞪眼,“无定河一战,可是我推测的,也是我给你出的主意。”

    寇季淡淡的道:“无定河一战,有你的功劳,回头我会奏请官家,蒙荫你高家一人为官。但你在屈野川的所作所为,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功劳可言。

    明镐率领着一千学生,在屈野川边上,筑起了两座军寨。

    王凯率领着晋宁军,在黄河河畔的数个渡口,歼灭了近十支辽兵的斥候。

    你到了屈野川边上,干了什么?

    你什么也没干。”

    高处恭恼怒道:“明镐筑的那叫军寨?一堆圆木,泡湿了,削尖了,歇插在地上,围城四面墙,里面除了三两间木屋,什么也没有,那算什么军寨?”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明镐筑起的军寨,是简陋了一些。可一旦大战迭起,他的军寨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少我军的步卒、弓弩手,站在其中,辽人的骑兵是很难冲进来的。

    我们在屈野川边上筑起军寨,为了什么?

    为的就是抵御辽人。

    只要它能抵御辽人,那它就是好军寨。”

    高处恭瞪着眼,继续喊道:“王凯率领着数千兵马,不过歼灭了几百人的辽军斥候,又算得上什么大功劳?我征战一生,杀的贼人,比他见过的人还多。”

    寇季瞥了高处恭一眼,淡淡的道:“斥候就是大军的眼睛,你身为一个沙场宿将,不会不知道这一点。网快率众戳瞎了辽军的眼睛,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如何算不上是大功劳?”

    高处恭见自己说不过寇季,就不在跟寇季讨论这个话题,反而气哼哼的对寇季道:“以我在无定河的功劳,朝廷少说也得升迁我高家子弟担任七品以上五品一下的官职。只是蒙荫一个高家子弟,出任那些无关紧要的卑微小官,对不起我那份功劳。”

    寇季盯着高处恭,眯着眼道:“所以你要跟官家谈条件?”

    高处恭嘴角抽搐了一下,赶忙辩解道:“我自然没有跟官家谈条件的意思,我那是请求,对,就是请求。”

    他倒是跟官家谈过条件,可是下场不太好,如今他哪敢再跟官家谈条件。

    寇季撇撇嘴,“你高家才被官家惩治了一番,如今立马升迁你高家子弟出任七品以上的官职,官家不要面子吗?我不要面子啊?”

    高处恭气咻咻的道:“官家的面子自然得顾及,可你的面子凭什么要顾及?我高家是张知白那厮弹劾倒的,不是你。”

    寇季往座椅上一靠,淡淡的道:“那我就去信一封给官家,说你高处恭高风亮节,不敢居功,也不要功劳。让官家就不要蒙荫高家子弟了。”

    高处恭咬牙切齿的盯着寇季,“你狠!蒙荫一人就蒙荫一人。只要我高处恭还活着,迟早有一日,会让高家恢复昔日的荣光。”

    寇季笑容灿烂的盯着高处恭。

    高处恭咬着牙,握着拳头,十分屈辱的道:“只要你寇季一日在朝堂上,我高家子弟就一日不和你作对。”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

    高处恭想凭借着功劳,重振高家,想法没错。

    可却有一个先觉条件,那就是寇季不阻止,才行。

    寇季若是不答应,即便是高处恭功劳顶了天了,高家子弟也得在高府上盘着。

    寇季此次北上,若是成功的将辽人驱逐出去。

    那他就真真正正的站在了内廷的门槛上了。

    他虽然没有多少外任的经历,可功劳却已经足够弥补他资历上的缺陷了。

    内廷如今空缺一席位。

    若是不出差错的话,张知白会在不久以后起伏,补足这个空缺。

    寇季会再次坐镇一部,成为一部名正言顺的尚书,保不齐还回家一个副枢密使的头衔。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一旦有一人离开内廷。

    寇季毫无疑问就会补入内廷。

    可以说,只要此次西北战事得胜,寇季入内廷就再无障碍。

    年龄问题?

    资历问题?

    在寇季的功劳面前,黯然无光。

    高处恭若是将寇季得罪残了,那以后寇季入了内廷,高家子弟还能在朝堂上混?

    高处恭明言高家子弟出仕以后,不再跟寇季作对。

    算是一种服软,一种投诚。

    高处恭在服软以后,脸面有些烧得慌,他盯着寇季,嚷嚷道:“你速速派人催一催折家军。等折家军到了以后,我还要领着他们大展拳脚,好好收拾一番辽人,多混一些功劳。

    到时候也让你看看,我高处恭在屈野川外,到底能不能做事。”

    高处恭嚷嚷完了以后,不等寇季开口,就匆匆离开了寇季的帐篷。

    寇季在高处恭走后,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他跟高处恭待了这么些日子,大致也摸清楚了高处恭的脾性。

    典型的贱人一个。

    跟他说好话没有用。

    跟他讲利益,他才会拖拖拉拉的帮你做事。

    挤兑他、收拾他、骂他、吓唬他,他反而会拼尽浑身的本事帮你做事。




第0638章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高处恭出了帐篷,寇季也没闲着,速速派人去催促折家军赶路。

    折家所居的府州,距离屈野川并不远,可寇季的文书已经送去了几日了,折家军还没有动静。

    寇季有必要催一催。

    寇季文书送出去的当天傍晚,一支兵马出现在了屈野川外。

    寇季听手下禀报说是折家军,立马出了帐篷前去查看。

    一行人簇拥着寇季,出现在了屈野川外的官道上,就看到一支军容军纪,比禁军还要整齐三分的兵马,缓缓沿着官道走来。

    领兵的人,着一身火红的盔甲,隔着老远,寇季没看清面容。

    临近以后,寇季才看清了那火红的盔甲下笼罩的面容,看到那熟悉的面容的时候,寇季都惊了。

    不止寇季惊了,同行的人也惊了。

    “老太君?!”

    寇季一脸愕然的嘟囔了一句,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

    到了马前,从马倌手里接过了马缰绳,牵着马,盯着马背上的杨家老太君,愕然的道:“老太君,怎么是您领兵?”

    杨家老太君面容肃穆,看不出喜怒,面对寇季的问话,她提着一杆花枪的手,横在了胸前,对寇季抱了抱拳。

    “折家,折赛花,率折家军,奉命而来,请寇经略示下……”

    寇季缓缓回神,盯着马背上的杨家老太君,神色复杂的道:“老太君……”

    寇季的话还没说完,杨家老太君微微摇了摇头,盯着寇季沉声道:“礼不可废……”

    寇季叹了一口气,不再多问,将马缰绳重新交给了马倌,对着杨家老太君,以及她身后的折家军将士们高声喊道:“军中文书、监军、参赞,查点人数,查点军备,确认无误后,即可入营。入营以后,军中上上下下,皆以军纪约束,有违反军纪者,军法无情!”

    “喏!”

    杨家老太君率领着折家军,齐齐对寇季一礼。

    暂时被寇季征调为军中参赞的文昌学馆的学生立马上前,清点人数,清点军备。

    一切确认无误后,寇季领着他们赶往了早已扎好的大营。

    路上。

    高处恭鬼使神差的出现在了寇季身边,神色凝重的低声对寇季道:“人数太少……”

    寇季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他也是领过兵的人,杨家老太君率领着多少折家军,他扫了几眼,心里大概就有了个数字。

    高处恭见寇季不说话,在一旁焦急的道:“只有五千人马!只有五千人马!敌人很有可能是五万,甚至十万。五千人马能干什么?”

    寇季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我们还有晋宁军,还有绥德军和龙州守军……”

    高处恭听到这话就怒了,“一帮子连床弩和重弩都没有的杂军,你指望他们抵挡五万,甚至十万的辽国精锐?”

    高处恭带惯了禁军,自然看不上厢军。

    厢军在高处恭眼里,就是一群配备了简单军备的民夫。

    上了战场,敲敲边鼓还行,指望他们当主力,对付敌人?

    根本不行。

    寇季橫了高处恭一眼,道:“他们没有,我有。你有什么话,别在这说,一会儿回到了帐篷里再说。”

    高处恭咬了咬牙,没有再开口。
1...593594595596597...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