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另一条路,距离则是第一条路的三倍有余。

    要先沿洮水南下,到了积石山以后,再西行,然后到了积石山尽头,往西北行,出了青塘,横穿黄头回纥属地,抵达沙州。

    第二条路,之所以这么绕,原因也和青塘有关。

    大宋的兵马除了可以沿着大雪山西行以外,其实还可以沿着湟水而上,过河州、邈川城、宗哥城、青塘城。

    然。

    青塘城如今是青塘的新都。

    角厮罗是绝对不会允许大宋的兵马进入青塘城的。

    所以他给出的第二条路才会变得这么绕。

    寇季看向赵祯,沉声道:“朱能一行选择了第一条路,沿着大雪山西行?”

    赵祯缓缓点头,神色凝重的道:“第一条路看似短暂,可通过的过程,却远比第二条路要复杂。西夏李元昊率军剿灭了甘州回鹘,派人驱使着甘州回鹘的一些残兵败将,不断的滋扰青塘。

    其意就是为了拖住青塘,不让青塘插手西夏和沙州回鹘之间的战事。

    青塘被滋扰的不厌其烦,就派遣了大军驻守在了大雪山沿线。

    我大宋的兵马从大雪山经过,没少受到西夏、青塘的兵马滋扰。

    一路上损兵折将良多。

    大军抵达了黄头回纥治下以后,更是遭到了黄头回纥和西夏联军的痛击。

    从我大宋,一直到沙州。

    我大宋的兵马足足折损了近五千人,才抵达。”

    寇季皱眉道:“黄头回纥投靠了西夏?”

    赵祯摇头,沉声道:“薛田信上说,黄头回纥之所以可西夏联军,是为了劫掠我军辎重。”

    寇季眉头皱的更紧,“甘州回鹘已破,沙州回鹘也岌岌可危。黄头回纥居然帮着西夏对付我大宋,简直是愚不可及,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懂吗?”

    赵祯苦笑道:“谁知道呢……”

    寇季冷哼道:“一帮子鼠目寸光的东西。”

    赵祯缓缓点头,感叹道:“没一个安好心的。”

    寇季冷声道:“青塘的兵马,在大雪山边上,不断的滋扰我大军,恐怕就是想逼着我大军走第二条路。角厮罗是想借着我大宋的手,帮他试一试黄头回纥的深浅。”

    赵祯点头道:“枢密使高处恭,也是这般说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大宋的兵马已经抵达了沙州,并且协助沙州的归义军,守住了瓜州。”

    “肃州已经被西夏攻陷?”

    寇季疑问。

    赵祯点头,“我大宋的兵马抵达了沙州以后,就被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请出了沙州,赶往玉门关作战。只是西夏铁骑凶猛,我大宋的兵马在玉门关吃了一个闷亏,不得不被迫退守瓜州,借着瓜州城墙之利,抵御着西夏铁骑的进攻。”

    寇季眉头皱成了一团。

    从赵祯的话中,寇季不难听出,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也不是一个好东西。

    赵祯继续说道:“此前,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遣使入我大宋,请求我大宋再派二路援军,驰援沙州,帮他们击退西夏进攻。

    此外,还请求我大宋能驰援沙州一批粮食。”

    寇季冷哼道:“我大宋可不欠他的。”

    赵祯看向寇季,苦笑道:“曹副枢密使,也是这么说的。”

    顿了顿,赵祯又道:“只是薛田、吕夷简皆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朝廷既然已经答应了驰援沙州,那就应该驰援到底。

    应当派遣二路援军过去。

    但驰援粮食的事情不能答应。

    李迪说,驰援粮食也不是不可以,但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必须拿马匹来换。”

    寇季沉声道:“人家没答应。”

    赵祯重重点头。

    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若是答应了李迪的提议,赵祯也不会在这里长吁短叹。

    赵祯继续说道:“御史大夫等人,要求更换朱能,另遣一员大将,去接替朱能的职位,朕没有答应。如今满朝文武,正在为二路援军的领兵之人而烦恼。

    你有什么可推荐的人选?”

    寇季思量了一下,也没有再推辞,直言道:“杨文广!”

    赵祯一愣,皱眉道:“杨文广要守在保州,防着辽人南侵。”

    寇季正色道:“当派狄青率领虎字军,返回保州。”

    赵祯点点头,道:“那就让杨文广赶往沙州驰援。”

    赵祯看向寇季,又道:“吕夷简推举侍御史刘平担任监军,你怎么看?”

    寇季疑惑道:“刘平?”

    赵祯点头道:“吕夷简称,刘平乃是良才,不仅文采过人,而且十分勇武,曾一人搏杀五个悍匪。刘平不仅会武艺,而且精通兵法,由他担任监军,杨文广到了沙州以后,应该会有所建树。”

    寇季听完了赵祯的话,吓了一跳。

    赵祯只说刘平名字的话,寇季还真不知道刘平是谁。

    可赵祯提到了刘平曾经一个人搏杀了五个悍匪以后,寇季立马知道了刘平是谁。

    吕夷简把刘平夸成了一朵花,应该是被刘平骗了。

    此人难堪大任。

    寇季若没记错的话,此人以后会仗着勇武过人,脱离文官群体,成为一个武将,而且还是那种在大宋十分吃香的儒将。

    史书上记载。

    此人是三川口之战的导火索。

    若不是他不听劝阻,贪功冒进的话,也不会将大宋兵马引入三川口。

    更不会让大宋兵马在三川口被杀的一败涂地。

    “臣以为,刘平只是一个侍御史,难以担当此重任。还是有范仲淹担任监军,更为妥当。范仲淹在入京之前,担任过军中的监军、推官,远比刘平有经验。

    朝廷选的是监军,而不是主将。

    勇猛不勇猛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对官家足够忠心,其次是能了解军务。”

    为了避免杨文广被刘平祸害,寇季果断的推出了范仲淹。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思量了一下,缓缓点头,“那就让杨文广担任主将,范仲淹出任监军,即可领兵驰援沙州。”

    赵祯决定了此事,便让陈琳去传旨。

    陈琳走后,赵祯并没有继续跟寇季攀谈。

    因为赵祯的龙撵已经进入到了文昌私塾的范围内。

    御龙直率先而行。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文昌私塾门口通往文昌学馆的石道,把守的严严实实。

    一行人沿着石道到了山脚下。

    赵祯下了龙撵,引领着曹皇后、张婕妤,踏着石阶而上。

    到了半山腰以后,就看到了名宿大儒、满朝文武们早已齐聚一堂,正在躬身等待他。

    寇季引领着赵祯一行到高台上坐下。

    寇准引领着所有人,向赵祯施礼。

    赵祯在寇准等人施礼以后,代表皇家,向文昌学馆赐下了许多东西。

    其中也包括之前答应用一字交子铺钱财,资助文昌学馆的事情。

    此事寇季跟李迪商量过,也将寇准威胁的话告知给了李迪。

    李迪在得知了寇准的话以后,再也没有阻拦此事。

    赵祯厚赐以后,寇准带着所有人施礼。

    然后。

    一个个名宿大儒们,拿着一篇篇的贺赋,诵读唱念。

    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过后。

    文昌学馆正是开馆。

    苏洵作为小老鼠,是第一个出现在文昌学馆开馆考核的考场上的。

    众目睽睽之下。

    苏洵心里很忐忑的走到了学馆考场的正中,面对着所有人,先向赵祯施礼。

    然后再向寇准等人施礼,并且高喝。

    “学生眉山苏洵,愿拜入文昌学馆,恳请先生垂怜。”

    寇准摆了摆手。

    便有人走上前,检查了一番苏洵的籍书等物。

    检验无误以后。

    寇准上前,朗声道:“我文昌学馆,乃是为了朝廷育才,一应吃穿用度,皆是官家供养。入我文昌学馆,不需要缴纳束脩,更不需要为吃穿用度奔走。

    然,我文昌学馆蒙受皇恩,不敢怠慢。

    所以对入学的学生,要考验一二。

    你可愿接受我文昌学馆的考验?”

    苏洵躬身道:“学生愿意!”

    寇准点点头,喝道:“来人呐,上杀威棒!”




第0464章 杀威棒
    一瞬间。

    除了文昌学馆内知道内情的先生们以外,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洵回神以后,只想高呼寇季是骗子。

    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提着杀威棒,出现在了众人前。

    又有一人,跟在他们身后,抱着一条长凳。

    凳子被稳稳当当的放在了考场正中。

    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对着苏洵拱了拱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苏洵一瞬间差点没吓腿软,哆哆嗦嗦的看向了躲在一边偷笑的寇季。

    姓寇的,你坑我?

    长这么大,我还没听说那个学馆收学生,要先打一顿的。

    在官家面前,在皇后面前,在诸多大人物面前,你让人打我屁股,你让我以后怎么活?

    寇准见苏洵腿脚颤抖,冷哼了一声,“可是怕了?若是怕了,尽管退去。我文昌学馆,不收无胆鼠辈。”

    苏洵脸上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是真怕,却不敢退。

    他性子傲,但不代表他蠢。

    今日,名宿大儒,满朝文武,齐聚文昌学馆。

    还有赵祯这位大宋第一人驾临此地。

    他若是退了,落一个无胆鼠辈的名声,以后官场、士林,皆跟他无缘。

    做不做官,他其实不在乎。

    做不做士林名宿,他其实也不在乎。

    但他却在乎自己的名声。

    他本就是心高气傲之人,如何愿意顶着一个无胆鼠辈的名头过一辈子?

    苏洵咬着牙,小脸红彤彤的道:“不怕……”

    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见此,再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洵硬着头皮,走到长凳上,爬了上去。

    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见苏洵爬平了,撅起了屁股,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

    其中一个汉子,提起了水火棍,往手心了吐了口口水,双手握紧了水火棍,一抡而起。

    “啪!”

    “啊!”

    “……”

    苏洵疼的大叫了一声。

    吓了在场的所有人一跳。

    水火棍交叉落下。

    苏洵疼的浑身哆嗦,却也没再叫,只是咬着牙,默默的流泪。

    赵祯见此,有些于心不忍,却没开口,瞥了身旁的曹皇后一眼。

    曹皇后会意,开口道:“太师,此举会不会有些残忍?”

    寇准对曹皇后抱了抱拳,淡淡的道:“娘娘觉得残忍?老臣到不这么觉得。众所周知,我大宋的刑具中,水火棍是最常用的。

    今日,老臣当众棍打学生,娘娘为其抱屈。

    那些个入了衙门去告状的百姓,挨了水火棍,谁又为他们抱屈?

    文昌学馆内出来的学生,以后有一大半要步入仕途。

    老臣就是要打他们板子,让他们知道板子打在身上有多痛苦。

    等他们以后做了官,要打那些无辜的百姓们板子的时候,就会想起今日。

    就该慎用刑具。”

    寇准说话的声音很大,几乎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话。

    一些对寇准此举不满的人,心中的不满瞬间消散,有的只有一腔浓浓的敬意。
1...399400401402403...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