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一晃。

    到了第七日。

    第七日一大早。

    寇准到了文昌学馆内,驱赶着寇季离开了文昌学馆,去别院里招待已经到了瑞安镇上的赵祯一行。

    赵祯不仅自己到了,还带了曹皇后,以及已经晋升为婕妤的张氏。

    由于赵祯身份尊贵,不可能率先上山,去等一帮子臣民,所以就暂时在瑞安别院里歇下。

    等山上的客人们到齐以后,才会上山。

    寇季到了别院以后。

    见到赵祯大马金刀的坐在别院的正堂内品茶,曹皇后坐在一侧。

    张婕妤坐在左下首。

    向嫣陪坐在右下首,正在陪着张婕妤、曹皇后说话。

    赵祯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在向嫣的肚子上徘徊。

    寇季入了正堂,向赵祯、曹皇后、张婕妤施礼。

    施礼过后,瞧见了赵祯的目光总是在向嫣肚子上徘徊,一脸不高兴的挡在了向嫣身前。

    赵祯见此,闹了个大红脸。

    “咳咳……寇季啊!朕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

    寇季挑着眉头,扶着向嫣坐在了右下首的旁边,自己坐在右下首,盯着赵祯道:“官家有何事要说?”

    赵祯淡淡的道:“张婕妤有了身孕……”

    寇季略微一愣,瞥向了张婕妤。

    张婕妤略微羞涩的低下头。

    寇季意外的道:“张婕妤已有身孕?”

    赵祯点头道:“御医们已经帮张婕妤诊过脉,却有身孕。”

    寇季拱手道:“臣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赵祯继续道:“朕有意晋张婕妤为昭容,你以为如何?”

    寇季一脸愕然。

    寇季知道赵祯喜爱张婕妤,张婕妤怀上了龙子龙孙,确实是一件值得喜庆的事情,可一下将张婕妤的地位,从婕妤晋升到昭容,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中间足足跨了八个品阶。

    你是嫌张婕妤死的不够快?

    还是嫌张婕妤肚子里的那个死的不够快?

    宫里的争斗有多凶残,你赵祯不知道吗?

    你没看到曹皇后脸上的笑容有点僵吗?

    寇季果断道:“臣以为不妥……”

    赵祯疑惑道:“为何?”

    寇季回答道:“树大招风!而且臣以为,张婕妤不论生下龙子或者龙女,皆应该奉曹皇后为大母,此乃人伦。”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愣住了。

    张婕妤听到了寇季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

    曹皇后听到了寇季的话,一脸愕然。

    赵祯经过了寇季的提醒,想到了后宫的复杂。

    张婕妤则觉得寇季是在帮曹皇后争权、争宠。

    身为人母,她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亲近,而不是跟旁人亲近。

    她也希望能够借着肚子里的孩子,获得更高的封位。

    这样,她的父母,她的祖辈,都能获得相应的封赏。

    已经没落的张氏一门,借此重新站在顶级权贵之列,也未必不行。

    只是寇季一句话,帮助了曹皇后的同时,否定了一切,她自然心中不快。

    曹皇后在疑惑,寇季为何帮她固宠、争宠。

    三人自然有了不一样的反应。

    赵祯思量了一会儿后,明白了寇季的心思。

    寇季这一番话,是在帮他保护龙子龙女。

    赵祯缓缓点头,“你言之有理,那就暂且不提此事,等张婕妤诞下皇儿以后,再论封赏。依照人伦,朕的皇儿,皆需奉皇后为大母。

    此事不需要爱卿提醒,朕也会照做。”

    寇季缓缓点头。

    赵祯继续说道:“那咱们君臣二人,就说一说我皇儿和你闺女的婚事,如何?”

    皇儿?

    闺女?

    婚事?

    你盯着我老婆肚子看了半天,是在惦记我老婆肚子里的孩子?!

    凭什么你的就一定是儿子,我的就一定是闺女?




第0461章 自作聪明
    寇季心里呐喊了许多,嘴上却轻飘飘的说了一句。

    “官家怎么确定,内子生的就一定是闺女,而张婕妤生的就一定是龙子呢?”

    赵祯瞥了张婕妤一眼,淡淡的道:“朕相信,张婕妤肚子里怀的一定是龙子。”

    寇季质问,“万一呢?”

    赵祯豪迈的道:“没有万一。”

    寇季略微一愣,微微撇嘴,“臣很少见到官家拥有如此自信。”

    赵祯瞥向寇季,问道:“朕难道不该相信自己?”

    寇季又愣了一下,赵祯如今不仅长大了、成熟了,还多了一些帝王的威仪。

    只是……

    我寇季是那种被你牵着鼻子走的人吗?

    寇季淡然笑道:“官家为何要执意跟臣结亲呢?”

    赵祯坦然道:“朕跟你情同手足,朕不介意再亲上加亲,拉近你我君臣的关系。”

    寇季沉吟道:“眼下内子刚刚显怀,张婕妤还尚未显怀,现在就谈婚论嫁,未免有些为时过早。”

    赵祯略微一愣,微微皱起眉头,“你不愿意跟朕成为儿女亲家,这算是你的推脱之词?”

    寇季干笑道:“臣是怕张婕妤和内子皆诞下男婴。到时候儿女亲家之类的话,就会沦为笑话。”

    赵祯沉吟道:“若是一男一女,那就结为夫妇,若是两个男婴,那就结为兄弟。”

    寇季脸上的笑容有点僵。

    赵祯继续说道:“朕还可以收其为义子,赐其赵姓,封其为县公,封其为侍读,陪伴朕的皇儿读书。”

    寇季脸上的笑容更僵。

    赵祯话里的意思很明显。

    向嫣若生下了闺女,那就是他儿媳妇,落地即为王妃。

    若是剩下了儿子,那就是他儿子的伴读小书童。

    赵祯能如此厚赐寇季的儿子,其原因,寇季也能猜到。

    赵祯从小一个人在宫里长大,却少玩伴,却少一个能跟他一起说话的朋友,童年的生活过的十分孤独。

    他已经体会过了那种孤独,知道那种孤独有多么恐惧,多么痛苦。

    所以他不愿意再让他的皇儿体会一遍他曾经体会过的恐惧和痛苦。

    此事若是落在其他人头上,那人肯定会立马跪倒在地,高呼谢主隆恩。

    可落到了寇季头上,寇季却一脸不情愿。

    我儿子为什么要跟你姓?

    姓赵了不起啊?

    我儿子为什么要给你儿子当跟班?

    就因为你儿子姓赵?

    赵祯、寇季二人各怀心思。

    曹皇后、张婕妤、向嫣三人却震惊的不轻。

    三女皆知道寇季在赵祯面前十分得宠,只是没料到会得宠到这个份上。

    向嫣肚子里的孩子还没有出生。

    高贵的身份就已经落到了他(她)头上了。

    出了娘胎,立马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不论是赵祯儿媳妇的身份,还是赵祯干儿子的身份,皆贵不可言。

    “臣以为,现在说此事,还为时尚早。”

    寇季笑容僵硬的拒绝了赵祯的提议。

    曹皇后、张婕妤、向嫣三人更加震惊。

    别人磕破了脑袋都求不来的身份,你随口就拒绝了?

    赵祯脸上的神情也是一僵,脸色难看的道:“寇季……你就这么不愿意跟朕变得更亲近?”

    寇季在拒绝赵祯的时候早已想好了说辞,他拱手道:“非是臣不愿意跟官家亲近。只是我朝有规矩,外戚不得干政。

    官家若是要跟臣结为儿女亲家,就得先罢了臣身上的权吏曹尚书一职,将臣驱逐出朝堂。”

    赵祯愣了愣,“朕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个规矩。朕还有许多政事,需要仰仗你,可不愿意将你驱逐出朝堂。你且容朕一些时日,等朕想到了稳妥的办法,你我君臣再议此事。”

    寇季闻言,一脸刚直不阿的道:“官家,外戚不得干政,乃是祖制,不能擅自逾越。”

    赵祯绕有深意的瞥了寇季一眼。

    寇季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赵祯。

    赵祯长出了一口气,幽幽的道:“朕乏了,想歇息一二。”

    寇季当即起身,扶起了向嫣,一起向赵祯施礼。

    “臣先行告退。”

    赵祯无奈的点点头,道:“等到文昌学馆开馆的时候,你过来请朕就行。”

    寇季点点头,扶着向嫣退出了正堂。

    一退出正堂。

    向嫣就忍不住问道:“相公,官家说了,要给咱们儿子封县公,还要赐咱们儿子赵姓,你居然没答应?”

    寇季瞥了向嫣一眼,“我的孩子,只能姓寇。”

    这话寇季说的掷地有声,不容拒绝。

    向嫣一脸疑虑。

    被赐为皇姓,那可是极大的荣誉。

    别人八辈子求的都不来的事情,向嫣不知道寇季为何拒绝的如此干脆,如此不容置疑。

    寇季见向嫣眼中尽是疑惑,撇撇嘴道:“你肚子里的孩子,若真是个男婴,那就是我寇府四代的长子嫡孙。若是姓了赵,你信不信祖父会闯进宫去,拆了垂拱殿?”

    向嫣一脸愕然。

    仔细想想,觉得寇季说的有理。

    无论是寇准的儿子寇礼,还是寇准的孙子寇季,皆是过继过来的。

    并非在寇府出生。

    跟脚始终有些浅。

    寇准纵然将寇季当成了亲孙子看待,可他心中有没有隔阂,谁也不知道。

    但向嫣若是在寇府产下了男婴,那就是堂堂正正的寇准一脉的嫡系。

    谁也挑不出一点儿问题的寇准曾孙。

    寇准好不容易拥有了血脉传承,若是被冠以赵姓。

    寇准不发飙才怪。

    赵氏皇姓又如何?

    大宋朝姓赵的皇亲贵胄多了,可姓寇的圣贤,却只有一个。

    堂堂圣贤后裔,还比不上一个野路子的皇姓?

    向嫣一瞬间脑补了很多。

    却不知道。

    寇季那话只是一个说辞。

    归根结底,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姓赵。

    他不认为姓赵,就一定比姓寇尊贵。

    他的孩子,也不需要改姓去求富贵。

    向嫣经过了脑补,打消了让肚子里孩子占皇家便宜的心思,心里却又生出了疑惑,“相公,你说官家为何会坚定的认为,张婕妤肚子里怀的,一定是龙子呢?

    万一是龙女呢?”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昔日魏王一脉,因为图谋不轨,被剥夺了身份,发配到了房陵。先帝登基以后,念及昔日亲情,封赏了他们一二,但他们终究脱离权力的中心太久,已经被人们忘却,很难再走进权力的中心。

    朝堂上的那些高官重臣,也很少有人再把他们当成皇亲国戚看待。

    太祖一脉,在太宗在朝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被清理过一次。

    先帝在位时期,又爆发出了丹毒案,先帝因此褫夺了太祖一脉许多人的封号,贬其为庶民。

    太祖一脉也因此,脱离了权力中心。

    八王叛乱,楚王焚宫,八王府、楚王府的那些个龙子龙孙,如今皆被贬为庶民。

    太宗一脉的其他王爷家中的子嗣,皆比较单薄。
1...396397398399400...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