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寇季笑道:“祖父不必担忧……孙儿设定的考核,自然没有那么容易。等他们从瑞安私塾、瑞安镇学走出来以后,还要去游历天下,见识一下我大宋的大江南北,然后再写一卷游历记,由祖父评判,看看是否有入学的资格。”

    “嘭!”

    寇准拍着桌子,站起身,嚷嚷道:“你这那是帮老夫挑学生,分明是想把所有人挡在门外。”

    寇季见寇准生怒,赶忙道:“祖父不必生气,祖父既然不喜欢这个法子,那我再帮你想一想其他的。”

    寇准冷哼一声,嚷嚷道:“你若是不帮老夫想一个满意的法子,老夫一定罚你去祠堂跪着。”

    寇季赶忙思量。

    思量了许久以后,提议道:“祖父,您看这样如何……您可以先考校一番他们的学问,分派他们去各地,隐姓埋名的生活三年。

    再录入学馆教导。

    学有所成以后,再让他们隐姓埋名的去各地,为吏三年。

    若有成绩,再录入门墙。

    或举荐他们入仕,或让他们科考入仕。”

    寇准听闻寇季此话,倒没有再喝斥寇季,沉吟道:“你是想让他们去民间历炼一番,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寇季点头道:“不尝一尝民间疾苦,又怎么知道百姓苦不苦。”

    寇准皱眉道:“那你为何又要让他们为吏三年?”

    寇季沉声道:“唯有在小吏的位置上磨练一二,才能看出谁正,谁邪。正者,自当秉持本心,为国为民。邪者,必然会同流合污。”

    寇准若有所思的道:“见识了民间疾苦以后,还跟那些小吏们同流合污的话,那就是大恶,入了官场,只会成为祸害。

    在入仕之前,就辨明他们是忠是奸,择忠而取,也能免去一方百姓遭受祸害。

    此举甚妙。”

    寇准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幽幽的道:“只是三年三年又三年,又有几人能挨得住?”

    寇季淡然道:“想要人前显贵,就必须在人后受罪。若是连一点点苦也不肯吃,入了仕途以后,迟早会成为一个祸害。

    与其到时候刀斧加身,还不如趁着他们没入仕之前,绝了他们入仕的心思。”

    寇准皱眉道:“朝野上下,没有人这么做,老夫若是这么做的话,怕是会遭人非议。”

    寇季愣了愣,“祖父在乎别人非议吗?”

    寇准没有开口。

    寇季沉声道:“祖父,我在乡下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位医者,此人医术高明,想要拜在他门下学医的人,多不胜数。

    可此人收徒,有一个怪癖,那就是要入他门墙的学徒,得先折断手指,过几日,再接上。

    一些没能拜入到此人门下的学医者,暗中诽谤他,埋怨他残忍。

    祖父觉得,他是真残忍吗?”

    寇准一愣,摇摇头,沉声道:“此人乃是大贤,更是天下一等一的心善之人。”

    寇季点头道:“孙儿也是这么认为。此人之所以让跟随他的学徒折断手指,过几日,再接上。并非是他残忍,而是他想借此,告诉那些学徒一个道理。

    一个医者,不能体会病患的痛苦,面对病患的时候,就总会有所懈怠。

    唯有体会过病患的痛苦,才能明白,任何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病患,都有痛苦加身。

    如此,你才不敢懈怠,不敢浪费一分一秒。

    同理。

    那些读书人,若是不能体会民间疾苦,不知道百姓在恶政之下,会遭受到怎么样的磨难。

    又怎么能常怀仁心,踏踏实实为百姓们做事呢?”

    寇季顿了顿,继续说道:“以祖父您如今的身份、名声,教导出的学生,出仕是必然的。祖父既然有育才之心,为何不教授一批良才呢?

    要我说,不仅要让他们尝一尝民间疾苦。

    还要让他们尝一尝衙门里的那些刑罚。

    也唯有如此,他们在入仕途以后,才不敢把百姓视作牛马。

    才不敢对百姓滥用私刑。”

    寇准盯着寇季,沉声道:“老夫听你的,不过你要帮老夫做一件事。”

    寇季一愣,疑问道:“何事?”

    寇准沉声道:“你帮老夫找出那一位医者,老夫想请他一起,帮老夫建立学馆。”

    寇季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啥。

    他只不过是把在后世随口听来的一个故事,告诉给了寇准。

    寇准却非要让他去找这么一个医者。

    他到哪里去找?

    看来以后借用故事的时候,还真不能随便借用。

    得慎重再慎重。

    寇季讪讪的道:“我一会儿就派人去找,找到以后,派人给您送过来。”

    寇准瞪眼道:“什么派人送过来?如此大贤,当礼待。”

    寇季赶忙道:“我派人把他请回来。”

    寇准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寇季陪着寇准又闲聊了一些办学的细节,然后逃出了正厅。

    他口中所说的那位贤才,他会派人去找,实在找不到,就只能花大价钱,请人扮演一下。




第0431章 嚣张跋扈郭御女
    翌日。

    寇季起床以后,就听到了府上的仆人们禀告,说寇准带人去了瑞安私塾。

    “祖父这是办学心切,等不了一刻……反正府上不缺办学的那些钱,就随祖父去折腾吧……”

    寇季吩咐了府上的账房,准备好银钱,供给寇准取用,就不再管此事。

    他不知道。

    寇准带着寇忠,以及一众豪仆到了瑞安私塾以后,果断接手了瑞安私塾一切事务。

    又大手一挥,将瑞安镇外,无数的空地,数个小山头,一并纳入到了私塾辖下。

    并且依照自己的心思,将这些地方划分成了三个区域。

    分别用于建造私塾、镇学、学馆。

    瑞安镇上上下下,皆知道寇准的身份。

    寇准要做什么,他们也不敢问,也不敢说。

    只能看着寇准带着人在哪儿折腾。

    寇准自己折腾了两日,觉得不过瘾。

    于是乎一纸文书丢进了宫。

    大意是:老夫要建立学馆,为朝廷培育良才,给点钱。

    当天下午。

    陈琳带着一帮子宦官,押送着好几车的金银,送到了寇准手里。

    寇准手里有了钱,财大气粗的招揽张贴出了告示,招揽人手,开始营造瑞安镇学,以及学馆。

    一听说寇准要办学。

    朝野震动。

    朝堂上的百官们不知道寇准要闹什么妖,就暗中观望着。

    汴京城的百姓,则热心的涌到了瑞安镇,要帮寇准营造学馆。

    他们自带干粮,分文不取,干活还特别卖力。

    用他们的话说,能为圣贤出一份力,那是祖上积德的事情。

    给钱?

    那是看不起我!

    硬给?

    你在羞辱我吗?你信不信我撞死给你看!

    寇忠哭笑不得的将此事告诉给寇准以后。

    寇准大手一挥,让寇忠将钱财,换成了钱粮、酒肉,分发给了那些前来帮工的百姓们。

    对此,百姓们倒是没有拒绝。

    只是寇准明显小逊了自己圣贤的名头。

    从他张贴出去告示以后,不到三日。

    瑞安镇上多了十万人。

    对。

    十万。

    全是来帮工的。

    寇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吓了一跳。

    赶忙亲自出面,亲自劝诫着一帮百姓们离去。

    随后又请示了一封朝廷的皇榜,劝诫了一些开封府内的百姓。

    如此,涌来瑞安镇的百姓们人数,才少了几分。

    在庞大的财力、人力支持下。

    瑞安镇学、学馆,开始同时修建。

    在确保了质量的情况下,修建的速度依旧飞快。

    些许读书人看到了机会,纷纷蜂拥到了瑞安镇上,表明心迹,想进寇准办的学馆读书。

    寇准却没搭理他们。

    而是再次张贴出了一张告示。

    大意是:我,寇准,要办学。在辞仕前,担任五品以上职位的老头子们,速来。五品以下的滚蛋,老夫没闲心思搭理你们。

    告示一出。

    读书人们都疯了。

    国子监、太学的官员们也疯了。

    好家伙。

    寇准这那是要办学啊。

    这分明是要罢黜国子监、罢黜太学啊。

    国子监、太学内的学子,人心浮动。

    国子监、太学内的官员们,跑进宫去,趴在赵祯寝宫门口哀嚎。

    赵祯劝不走那些官员,只能派人出宫去请寇季进来帮忙。

    寇季刚一入宫,一帮子国子监、太学内的官员,就像是看着仇人一样,看着他。

    寇季一脸认真的道:“诸位对我祖父办学有异议,大可以去找我祖父啊?堵着官家寝宫做什么?”

    一帮子国子监、太学官员,齐齐翻了一个白眼。

    我们要是能惹得起你祖父,至于跑到宫里来欺负官家吗?

    寇季见此,低声笑道:“好了好了,我祖父办学,只收寒门子弟,而且条件极为苛刻。入门必须去务农三年,你们觉得,你们手下的那帮学子,能吃得了这个苦吗?”

    国子监、太学的官员们听到这话,果断起身,对着赵祯的寝宫拱了拱手,离开了皇宫。

    寇季入了赵祯寝宫,就看到了赵祯正坐在龙椅上揉眉心。

    见到了寇季以后,让陈琳帮寇季取了一张凳子,然后哭笑不得的道:“还是你有办法,你一来,那帮子官员,全走了。在你来之前,朕再三劝诫,他们也不肯走。”

    不等寇季开口,赵祯又叹气道:“他们就是觉得朕好欺负!”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官家真要是不愿意听他们哀嚎,直接让人锁了宫门,不让他们进来就是咯。”

    赵祯愣了一下,摆摆手道:“算了算了……朕要是锁了宫门,不让他们进来,他们能在朝堂上吵翻天不可。”

    寇季沉吟道:“他们有事,完全可以上书给内庭,再由内庭递给官家。他们越过了内庭,直接来找官家,此举不可取。”

    赵祯苦笑道:“朕又不是不知道这个理,只是他们要见朕,朕总不能避之不见吧?”

    寇季正色道:“朝廷有朝廷的规矩,若是官家纵容他们一次,其他人必定纷纷效仿。届时,各种麻烦都会找上官家。

    那要内庭还有何用?”

    赵祯微微一愣,笑道:“你在劝诫朕?”

    寇季点头道:“官家若是这么认为的话,那么臣就是劝诫。官家如今已然亲政,那么就要恩威并施,若只施恩,却不施威的话,百官们会对官家生出轻怠之心。”

    赵祯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幽幽道:“你说的对,得恩威并施。”

    赵祯看向一旁的陈琳,吩咐道:“你去传朕旨意,除了朕辖下的直属衙门外,其他衙门以后有事请示朕的,可以先交由内庭裁定,再由内庭呈报给朕。

    若是越过了内庭,前来找朕。

    杖三十。”

    “喏……”

    陈琳答应了一声,下去传旨。

    陈琳一走。

    赵祯起身,拉了个凳子在寇季身旁坐下,沉声道:“四哥,此番我请你进宫,除了让你帮忙解决宫外跪着的那批官员以外,还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寇季疑问道:“何事?”

    赵祯拍了拍手。

    一个宦官捧着一个盒子,出现在了寇季面前。

    “打开!”

    赵祯吩咐了一声。
1...361362363364365...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