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而是因为水泥煅烧,需要时间,他也需要多次尝试以后,才能烧出合用的水泥。
他等得起,可那些流民可等不起。
所以他果断的采用糯米蜃灰浆。
蜃灰,汴京城里有不少存量。
可以随时取用。
更重要的是,在黏合方面,糯米蜃灰浆比水泥其实要好一些。
用它砌起的墙壁,可以屹立百年。
若是在砌墙的时候,再加上铜汁浇灌,那可以保证建造出的墙壁,数百年不倒。
只是蜃灰的造价比水泥高,所以没办法像是水泥那样,被广泛应用。
寇季之所以在作坊里采用石墙,也是为了避免失火的时候被付之一炬。
同时为了放火,寇季还在石墙四周,设计了几处环形水道。
府上的匠人告诉寇季,一些大户人家,为了放火,会在一些容易失火的地方,营造水道。
寇季果断的采纳了他的建议,给作坊四周加上了水道,用于防火。
屋顶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人字形屋顶。
以木、草、浆、瓦片,搭建。
由于供给数万的妇人、女子做工用,所以需要建造的作坊,就需要准备上千间。
工程量远比之前营造屋舍的时候要大。
在督促着匠人们丈量了地方以后,寇季又让府上的一些匠人们带着流民们开始破土动工。
除此之外,寇季让剩下的匠人们开始根据他所绘的图纸,开始制作三锭脚踏纺车和织布机。
一切处理妥当以后,寇季把监督的工作交给了工部员外郎、工部主事,等属官住持。
他在傍晚的时候进入到了汴京城内。
寇季离家多日,虽然家就在身边,可他却没时间进家门。
以前他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故的时候,总觉得描述的有些夸张。
直到他真的把十数万流民的性命们扛上肩的时候,才明白。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并不夸张。
因为比起他的私情而言,那些饱受水患之苦的百姓们更重要。
寇季回到了府上
向嫣赶忙把他迎进门,并且督促府上的丫鬟们,赶紧给寇季烧水,让寇季洗漱。
同时又取出了几身干净的衣服,任由寇季挑选。
寇季洗漱了一番,换上了一身干爽的衣服以后。
刚出门,向嫣就凑上前,一边帮寇季整理衣冠,一边道“祖父回府了,派人召你过去,到正堂里用膳。”
寇季有些意外的道“朝政如今是最繁忙的时候,祖父怎么有时间回府了”
向嫣俏皮的眨了眨眼,“妾身猜测,八成跟你有关。”
寇季狐疑道“我这几日又不在汴京城。”
向嫣似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捂着嘴偷笑了一声,却没有多解释。
第0345章 大手笔
李谘、王云升二人各执一词,在朝堂上争吵不休,却很难掰扯清楚究竟谁对谁错。
最终在寇准喝斥声中,此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寇准当堂告诫百官,此事以后不允许再发生。
同时还命令秘书省起草榜文,向百姓们澄清此事,杜绝百姓们纷纷效仿。
下朝以后。
王云升兴高采烈的找上了寇季。
“上官,朝廷把丈量田产的差事,交给咱们了。”
寇季瞥了他一眼,道“你想捞油水”
王云升见寇季脸上没有喜悦的神色,顿时心头一跳,干笑道“怎么会呢下官绝不是那种人。”
寇季懒得去拆穿他,只是提醒了一句,“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但你必须记住一件事。别让手下的人,把手伸向百姓。
若是有人向百姓们伸手,那就伸手剁手,伸脚跺脚。
至于那些豪门大户,你们随意。
只要不过分,本官不会过问。”
王云升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喜色,但却没表露出来,而是一脸诚恳的对寇季躬身道“上官真是爱惜黎民啊。”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本官只是害怕下面的那些人,手伸的太长,逼急了百姓,被人家活活打死在田里。到时候不好收场不说,你我还得跟着受牵连。”
王云升闻言,一脸尴尬。
寇季没有继续跟王云升多谈。
他摆了摆手,先一步离开了东华门。
回府以后,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然后出了汴京城,去汴京城外正在劳作的工地上巡视了一圈。
确认了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以后,寇季折道去了交子铺。
江陵铸钱作坊铸造的铜钱,在洪水退了以后,第四日,顺着水路运进了汴京城,如今就在交子铺临时的库房里堆着。
寇季到了以后,迎接他的是慕崇。
陆铭去封桩库。
寇季敷出了每年五万贯钱的代价,从朝廷租借了十几间封桩库的库房。
陆铭负责去交接了。
钱乐去收购麻、毛了,为之后建成的纺织作坊作准备。
孟惟仲去筹措粮食了,明年开春以后,朝廷会断了流民们的粮食供应,寇季、慕崇等人继续筹措出一批足以支撑到春粮收割的时候的粮食,供给流民们。
“寇工部!”
慕崇对寇季拱了拱手,请寇季进了交子铺。
二人坐定以后。
寇季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图纸,递给了慕崇。
慕崇如同看到了绝世美女一般,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图纸,有些激动的道“三锭……三锭脚踏纺车的制造图”
寇季点点头,笑道“不错,三锭脚踏车的制造图。”
慕崇笑容灿烂的捧起了三锭脚踏纺车的制造图,道“寇工部果然是信人。”
寇季淡然一笑,问门口的小厮讨了一杯茶水,一边喝着,一边淡然笑道“答应你们的东西,自然得给你们。毕竟你们又出钱又出力的,若是拿不到好处,那岂不是对不起你们商人的身份
再说了,我又不需要担心你们拿了东西以后会跑。”
慕崇让人取来了一个精致的匣子,小心翼翼的把图纸放在了其中,然后又取来了一个样式别致的箱子,将匣子放了进去,锁上了一个小锁,收起了钥匙,才对寇季笑道“这个自然……”
寇季目光在那个样式别致的箱子上打量了两眼,笑道“防水防潮的”
慕崇咧嘴笑道“寇工部果然慧眼如炬。”
寇季失笑道“少拍马屁……东西可拿好了,别丢了。”
慕崇闻言,郑重的道“由我保管,绝对丢不了。”
寇季笑道“我也不是怕它丢了,主要是钱乐、孟惟仲二人还没看,真要是丢了,你给他们二人不好交代。”
慕崇哭笑不得的道“这可是我三家立根之本,就算把我丢了,它也不能丢。”
寇季沉吟了一下,笑道“你也不需要把它看得太重。”
慕崇一愣,愕然道“丝绸可是我们三家的根本,这东西可是提升丝绸产量的关键,我怎么能不看重他。”
寇季晃了晃头,道“我就怕你把它当成一个宝贝守着。”
慕崇神色古怪的看着寇季。
三锭脚踏纺车可是能让他们发家致富的东西,他怎么能不把这东西当宝贝守着。
寇季似乎看出了慕崇心中所想,低声笑道“天底下,能守得住的秘密不多。只要你用了它,必然会被别人盯上。
这东西又不是你们染布的配方,根本藏不住。
人家要是细细的窥探,迟早能窥探出其中的秘密。
到时候,人家可以仿造出来。”
慕崇认真的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懂,但是能藏一时,是一时。能抢占一份先机,就能多占许多丝绸的买卖的生意。
就算他们窥探到了这东西,也只能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吃灰。”
寇季见慕崇仍然没有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就坦言道“我的意思是,让你把这东西,传出去。”
慕崇愕然瞪起眼。
他觉得寇季八成是疯了。
至关重要的东西,守着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传出去。
寇季见到了慕崇的反应,就猜测到了慕崇的心思,他指着慕崇手里的箱子道“其实这东西,也是一桩生意。
若是操作得当,光是这个制作图,就能卖出大价钱。
若是再延申一下,你还可以专门建造一个制造三锭脚踏纺车的作坊,往外出售纺车。”
慕崇惊叫道“那怎么行,就算要卖,那也得等到别人窥探到了三锭脚踏纺车奥秘的时候,才能往出卖。”
寇季皱眉道“你觉得三锭脚踏纺车,就是纺车的极限吗”
慕崇先是一愣,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好一会儿,盯着寇季道“您不会还有更好的东西吧”
寇季没有隐瞒,点头道“还有多锭纺车……”
慕崇愣愣的瞪大眼。
他想尖叫,想骂人。
他和钱乐三人,好不容易花大代价,从寇季手里换来了三锭脚踏纺车制作图,原以为这是顶好顶好的东西,他们可以借此称霸布业,却没料到寇季还有更好的东西。
单单是‘多锭’两个字,就足以证明多锭纺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三锭。
“想骂人吧”
寇季似笑非笑的盯着慕崇笑问。
慕崇苦笑一声,摇摇头。
他是想骂人,但是他敢骂吗
寇季笑道“你也别埋怨我,我府上的匠人们手艺足够高,他们在做出了三锭脚踏纺车以后,觉得还有上升的余地,就开始着手研究多锭纺车。
手艺就是如此,它会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更替。
你又不是不懂手艺,单单是纺车,从秦汉时期到如今,更替了几次,你心里清楚。
以前的时候,没多少人在意这些东西。
所以很多好的手艺,即便是出现了,也会因为没人重视的原因,逐渐的泯灭。
但现在不同,本官执掌工部,知道手艺的好处,必然会大力的鼓励手艺人,造出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所以很多新的手艺不断出现,那是必然的。”
寇季敲了敲桌子,笑道“只要我们的手艺永远保持领先,新手艺永远是我们先用,别人就只能望着我们的后背。
我们可以一面用新的手艺,一面把老手艺卖出去。
如此往复,我们更换新的手艺,就等于没花钱。
不仅如此,还能大赚特赚。”
慕崇听到寇季这话,脑袋有点转不过弯。
寇季讲的这一番话,明显已经超出了他做生意的固有的思维。
寇季见慕崇低着头在哪儿不断的思量,就没有再多言,而是笑眯眯的看着他。
许久以后。
慕崇抬起头,脸色阴晴不定的道“此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还得等钱乐、孟惟仲二人回来以后,一起商讨一番。”
寇季的话有多少可行性,能不能行得通,能不能借此大赚特赚,慕崇有些吃不准,拿不定主意。
他需要跟钱乐、孟惟仲二人商量。
寇季闻言,点点头,笑道“其实我只是了一个便于赚钱的法子给你们而已。用不用,你们不用着急下定论。
但是你们一旦决定了要用,那可别少了我那份钱。”
慕崇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他们为了拿到三锭脚踏纺车,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了,他有点不想在发卖三锭脚踏纺车的时候给寇季分钱。
不过考虑到寇季手里掌握着一批高明的匠人,随时能推陈出新的做出更好的纺车,他就打消了这个心思。
他若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开了寇季。
若是寇季造出了更好的纺车以后,也可以抛开他们。
到时候,损失最大的还是他们。
寇季见慕崇犹豫着点头,会心一笑。
慕崇的那点小心思,瞒不住他。
但恰恰如此,说明了慕崇这个人可以合作。
慕崇一个商人,若是表现的大公无私,一点儿钱财也不贪,那寇季就得防着他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