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他是看不上保塞军。

    毕竟保塞军中大部分的将士没有经过战场磨练。

    其实老头也有点看不上虎字军,因为虎字军一样没有经历战场的磨练。

    老头之所以向着虎字军,那是因为虎字军中的许多将士,都是他们这些人的子孙。

    他唯一看好的,是虎字军的以后。

    寇季思量了一会儿后,对老头道“你回去以后,告诉匠人们,让他们依照虎字军盔甲、兵刃的样式,打造一套颜色不一样的军备,送给杨文广。

    仅限都头一级以上的军官,才可以配备。

    所耗费的钱财,算在虎字军头上。”

    老头听到寇季这话,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虎字军的训练,他能插手,那是因为他有资格。

    可虎字军的其他事情,他却不会插手。

    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懂得恪守本分。

    询问完了杨文广的近况,寇季又把话题扯到了虎字军的统领狄青的身上。

    提到了狄青,老头的神色中多了一丝玩味,他对寇季笑道“狄青娶亲了,恩公你知道吗”

    “娶亲了”

    寇季有些愕然。

    老头点点头,笑眯眯的道“几个月前,虎军军营外来了一位女巾帼,指名道姓的找狄青。在营外跟狄青酣战了一场,狄青惜败,被滴溜回了营地内。

    后来这位女巾帼,就在虎军中担任了一个校尉。

    两个月前,这位女巾帼去了一趟汾州,把狄青的父母,还有兄嫂接到了保州。

    每日操练结束以后,就去服侍狄青父母。

    狄青父母深感到她的孝顺,作主当狄青把她娶进了门。”

    曹家二姐,一个豪门出身的大家闺秀,能作到这个份上,对狄青,肯定是真爱。

    寇季试探的问道“那女子比狄青大了一轮,狄青父母能同意”

    “嘿……”

    老头笑了一声,道“狄青父母可稀罕那位女巾帼了。逢人就喜滋滋的说,狄青能娶到如此贤妻,是祖宗修来的福分。

    再说了,女儿家大一轮,也不是什么大事。

    年龄大的会疼人。

    那些个豪门大户中,经常在府上的公子们年幼的时候,就给他们找一房年长的妻室,照顾他们。”

    老头这话,寇季到没有反驳。

    豪门大户中,若是老来得子,又或者仅有一子,必然会在其年幼的时候,为其娶一房贤妻。

    其一是为了防止老两口突然死了以后,孩子没人照顾。

    其二是为了防止他们老两口死后,没人操持家业,让家业落败,让孩子受苦。

    所以老妻少父的事情,在古代很寻常。

    听到狄青父母非但没有讨厌曹家二姐,还十分喜欢曹家二姐,寇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继续问道“那狄青可喜欢曹家二姐”

    老头听到这话,笑容更灿烂了,他嘿嘿笑道“那女巾帼到了没几日,他就偷偷亲了人家,羞的人家姑娘躲在营房里一天都没出来。”

    寇季听到这话,嘴角抽搐了一下,继续问道“还有呢”

    老头笑道“没过几日,就有人撞见他们牵着手在河边漫步。”

    听到老头这话,寇季长出了一口气,陪着老头一起开始嘲笑狄青,数落狄青。

    在他二人口中,狄青俨然成了一个有贼心没贼胆的家伙。

    其实寇季心里真怕狄青不喜欢曹家二姐。

    从当初寇季得知曹家二姐为了狄青,不惜逃出家门以后,寇季就知道,曹家二姐是喜欢狄青的。

    他当时也有些晕头,写了两个字,让人送给了狄青,想促成这一段姻缘。

    虽说对狄青有些残忍,但是一旦二人结缘,对狄青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以后大不了帮狄青纳几方妾室,又或者从赵祯手里讨一封特旨,许狄青拥有平妻,以作补偿。

    顶着曹家女婿的身份,他就不是谁任意能够拿捏的。

    就不用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手下的心腹悍将,被人当着他的面斩杀,而无能为力。

    也不会被人欺辱的心怀怨气,嘴生毒疮,抑郁而终。

    寇季改变了狄青的命运,狄青会不会依旧如同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成为一代名将,他也说不准。

    但寇季觉得,他既然撞上了狄青,就不应该眼看着狄青重蹈覆辙。

    至少得让他这一生过好一点,别过的那么憋屈。

    只是寇季在派人送去了那两个字以后,就有些后悔。

    他觉得,若是狄青和曹家二姐,妾有情,郎无意,那就不妙了。

    若是撮合二人不成,反而让二人生了怨恨,平白的让狄青惹上一个麻烦。

    如今听到了狄青对曹家二姐也有意,寇季心里就放松多了。

    至少事情并没有往坏的一面发展,反而往好的一面一路狂奔。

    至于寇季写给狄青的那两个字,只有他和狄青二人知道。

    极其简单粗暴的两个字。

    亲她!

    狄青看到了那两个字以后,居然照做了。

    这也是为何寇季刚才听到狄青亲了曹家二姐以后,嘴角抽搐的原因。

    寇季陪着老头把保州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聊了一遍,知道了保州处处都在往好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也就放心了不少。

    二人聊到了傍晚。

    寇季和老头陪着流民们吃了一碗豆饭以后,寇季安排老头在了自己帐中。

    冬初的风格外寒冷。

    老头年龄大了,受不得冷风吹。

    整个流民安置的地方,只有寇季的帐篷是最暖和的,所以寇季把老头安排在了自己的帐篷中。

    他自己则带领着陈敬、王田升等人,又巡视了一圈流民们安置的地方。

    数万青壮一起动手,忙碌了多日,营造出了近四千多屋舍,每间屋舍内可以安置二十流民。

    四千多屋舍,足足能容纳八万多流民。

    加上寇季此前准备的帐篷,以及病人们占用的帐篷,勉强将所有的流民安置下了。

    随着最大的一群流民到了汴京城,流民的接纳、安置问题,已经到达了尾声。

    此后就算有流民过来,数量恐怕也不会太多。

    从洪水降临的那一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十日。

    后面的流民们不论数量多少,能走到汴京城的也绝不会太多。

    在他们之前的流民,以及把前往汴京城的路途上能吃的东西,吃了个干干净净。

    留给他们的只有光秃秃的树枝,以及一片片的黄土。

    他们大多数人,最终会倒在前往汴京城的路上。

    不是冻死,就是饿死。

    能赶到汴京城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

    所以,寇季在巡视完了屋舍以后,又划拨了一块地方,让流民们再起一千间屋舍,用来腾空那些帐篷,并没有让流民们营造更多的屋舍。

    新营造出的屋舍有些潮湿,但足以帮流民们抵御寒风。

    加上那墙内外,床上下,堆满的干草,足以让他们在屋内感觉到温怒,不至于被冻死。

    寇季巡视完了流民们居住的屋舍以后,回到了自己帐篷边上,就看到了三个人影,带着一帮子人,在他的帐篷外等候他。




第0338章 快给我!
    “寇工部……”

    慕崇三人主动迎上前,到了寇季面前,脸色有些不自然的开口。

    他们三人以为寇季此番安置流民,没了粮食,必然会出乱子,却没料到半路杀出了一个保州军民,送了一批粮食到了汴京城,帮寇季解了围。

    如今汴京城里的百姓,皆夸赞保州军民是有情有义之人,有人还打算去保州置办田庄,打算跟保州军民生活在一起。

    古往今来,锦上添花者,多不胜数,可雪中送炭的人,却少之又少。

    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被引为一段佳话,吹了上千年,由此可见雪中送炭的有情有义之人到底有珍贵。

    似保州军民这种人数众多的有情有义之人,就更加稀少。

    慕崇三人在寇季最困难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帮助寇季,如今再次面对寇季,自然有些难堪。

    寇季打量了三人一眼,道“找个地方坐下聊。”

    慕崇三人点头应了一声。

    寇季在营地里找了一个空置的帐篷,带着慕崇三人进去坐下。

    坐定以后,慕崇忐忑不安的向寇季赔罪,“寇工部,此前的事情……”

    他话说了一半,就被寇季打断。

    寇季摆手道“此前一切的不愉快,都不要提了。我不会放在心上,你们也不必放在心上。我有我的难处,你们也有你们的难处,我能理解。

    况且,为了此次赈灾的事宜,你们也出了不少钱财,人力更是耗费了无数。

    关键时刻还提醒了我一声。

    细细算起来,你们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寇季这话说的很真诚。

    慕崇三人听着寇季不像是在说假话,不安的心思缓和了不少。

    慕崇胖乎乎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道“寇工部知道我们有难处就好。我们三人之所以连夜赶过来找寇工部,就是怕寇工部误会。”

    寇季盯着仍有些不安的三人,笑道“没什么好误会的,你们终究是商人,不是官员。我不可能用官场上的那一套规矩约束你们。”

    慕崇三人听到这话,終于放下了心。

    三人坐安稳了,钱乐笑问寇季,“那寇工部,锻铁作坊的事情,您看何时修建”

    他们之所以在寇季面前表现的局促不安,其根本原因,就是怕寇季在锻铁作坊的事情上拖延时间,导致他们投入的钱财收不回来,又或者拖延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回来。

    此次帮寇季赈灾的许多物资,其实是他们赊回来的。

    以他们在商贾中的地位,去那些草药产地、木料产地,赊一大批的物资回来,不成问题。

    但由于物资庞大的问题,他们赊账的期限也不会太长。

    所以他们要尽快让流民们开始帮他们创造收益,然后再拿流民们创造的收益,去还账。

    不然他们就要自掏腰包去还账。

    若是能用流民们锻造出的东西,去还账,那就更好了。

    这一进一出之间,看似没有多少钱财交易,但他们却稳稳的赚了。

    寇季盯着三人笑道“灾民们三两日之内,就能安排妥当,等灾民们安排妥当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营造作坊了。

    不过在营造锻铁作坊之前,我们得先营造起纺织作坊。”

    慕崇三人听到这话,齐齐点头。

    流民们数量庞大,但并不全是青壮男子,其中老弱妇孺占有很大的比例。

    锻铁作坊用了流民中的青壮男子做劳力,纺织作坊可以用流民中的妇人、女子做劳力。

    两种作坊一起建立,将会最大化的利用流民的力量,把利益扩充到最大。

    这个问题,不需要寇季给他们三人详细解释,他们三人也会明白。

    钱乐笑道“我已经派人去了西域,相信明年开春的时候,棉花种子就能带回来。”

    寇季点点头,“棉花种植,还需要一些时间。这段时间,我们也不能让流民闲着。所以我们可以让流民中的妇人们,先用毛、麻纺织。”

    慕崇沉吟道“毛纺、麻纺的布料,虽然比不上丝绸,但是民间的需求量却极大。”

    孟惟仲目光灼灼的道“只要我们纺出的布料足够多,一定会大赚一笔。”

    布料在古代一直处在紧缺的状态,不然布匹也不会被引为钱财使用,所以不论是丝绸,还是麻布、毛布,一直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上。

    他们手里的流民足够多,产出的布料,只要不是价格高的离谱,自然不愁卖,赚钱是必然的。

    寇季笑眯眯的盯着三人道“要是多到卖不完呢”

    慕崇三人闻言一愣,一脸愕然的看着寇季。

    他们觉得寇季在跟他们讲笑话。

    布料还有愁卖的时候

    他们可一直在为布料供不应求的问题烦恼。

    寇季也没有卖关子,坦言道“我府上的匠人们除了能锻造比镔铁还好的铁以外,还造出了一种能够提升布匹产量的纺车。”

1...259260261262263...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