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寇季只是翻看了两眼,就没有继续再看下去了兴趣了。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那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几个读书人在汴京城里嚣张跋扈,他们背后的父兄,也不是啥好货色。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干过一些坏事。
除了江宁府少尹需要内庭裁定外,剩下的那些人,寇季一并甩给了刑部,让曹佾督管着革职查办。
至于那些被巡检司抓到的得意忘形的读书人,寇季也给与了一定的惩治。
取消了其参加此次秋闱科考的资格,发回原籍,三年内不许参加科举。
此事传出去以后,汴京城里的读书人闹腾了一阵子。
他们之所以闹腾,并不是为那些人鸣不平。
而是互相奔走着为寇季扬名。
直言寇季不畏权贵,铁面无私。
直言此次开封府秋闱科考,一定是历年来最公正的一次。
他们之所以为寇季扬名,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缘由。
依照历年科举场上不成文的规矩,这些官宦子弟们参加科举,朝廷多多少少都会分出一些录取的名额,给这一类人。
寇季惩治了这些人,他们原本占据的名额,也有腾出来了。
开封府内读书人考中秋闱的机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对于读书人们帮自己奔走扬名的事情,寇季一点儿回应也没有。
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出的那份试题拿出来以后,这些帮他扬名的人,立马会转身骂他。
所以他没必要理会这些即将变成他敌人的人。
时间一晃。
秋闱科考的日子到了。
寇季三更天就被丫鬟春儿叫醒,穿戴上了官服以后,赶往了开封府。
秋闱科考的地点,就在开封府旁边的贡院内。
寇季要先到开封府点卯,然后会同开封府知府、李迪二人,一起前往贡院。
寇季到了开封府以后,李迪已经到了,坐在开封府大堂内。
开封府知府赔坐在一边,正在跟李迪说话。
开封府知府,是一个四旬上下的中年人,瘦瘦高高的,留着山羊胡须,穿戴着一身大红色的官府,颇具威势,但在李迪面前,他明显威风不起来,跟李迪说话的时候总是垂着脑袋。
此人名叫薛田,河中河东人。
师从种世衡的那个大儒叔父种放,以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此人并不是吕夷简的继任者,他担任开封府知府,也没有多少日子。
此前吕夷简迁居三司使以后,开封府知府由右谏议大夫李谘担任。
李谘在开封府任职没多久,吕夷简就辞退了三司使的职位,出去代天巡守了。
李谘又借此迁任到了三司,担任了三司使。
李谘调离开封府以后,开封府知府一职,让内庭三宰踌躇了好一段日子。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找来找去,最终选定了薛田。
依照薛田的履历,其实他担任开封府知府,有些镇不住场子。
但内庭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擢升了他权知开封府。
寇季对薛田此人的印象并不深,此人在为官期间,并没有多少太大的作为,所以在史书上只有寥寥数笔。
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政绩,跟寇季有一些渊源,所以寇季倒是关注了他一下。
寇季和薛田的渊源,就是寇季近些日子正在忙碌的交子。
史料上记载。
交子在发行之初,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它。
由于蜀中商人操纵不利,导致交子泛滥、贬值,遭百姓拒用后,遂停止流通。
眼看着交子就要消声灭迹,是薛田奏请朝廷,建立交子务,由朝廷发行交子的。
若是没有寇季的出现,薛田会在两年后,向朝廷请立交子务,并且一力促成交子的发行。
如今寇季出现了,重新盘活了交子,算是抢了薛田一桩功劳。
寇季抢了人家功劳,撞上了人家本人,自然得关注一二。
就在寇季打量薛田的时候,薛田也注意到了站在门口的寇季。
“寇侍郎到了”
薛田热情的招呼了一声。
李迪也注意到了寇季,他看着寇季,前所未有的叹息了一声。
寇季知道李迪为何会叹息,却没说话。
只是笑呵呵的凑上前,拱手道“见过李尚书,见过薛知府……”
薛田笑道“不必多礼,快快请坐。来人,奉茶!”
寇季也没有可以,走上前坐在二人身旁。
薛田为何会对他如此热情,他也知道一二。
跟他祖父寇准的权势无关,而是因为他岳祖父向敏中的缘故。
薛田当年取中了进士以后,一直担任的都是一些微末小官。
是向敏中向朝廷举荐了薛田,薛田才能平步青云,坐到开封府知府的位置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薛田对寇季这个向府的女婿,有着天生的好感。
开封府的衙役们端上了茶水。
寇季浅尝了一口,还没放下茶碗,就听李迪长叹一声道“你小子也太狠了吧”
寇季疑惑道“我怎么了”
李迪瞪眼道“你出的试题……你出的试题……也太丧心病狂了。”
李迪衡量了许久,给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评价。
寇季挑着眉头道“泄露出来了”
李迪摇头叹气道“官家对那套试题严防死守,倒是没有泄露出来。只是老夫近几日给官家教授学问的时候,总是被官家拦住,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老夫若是猜的没错,那些问题肯定是你出的试题。
官家偷偷瞧了,找不到答案,所以才问老夫的。”
第0305章 黄金榜上
寇季一脸遗憾的道“官家也真是的,守的那么死做什么,应当泄露出来,让参加科考的学子们都熟悉熟悉。”
李迪噌一声站起身,用一种‘你信不信老夫锤死你’的眼神,瞪着寇季。
他怒喝道“试题不泄露,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听你的意思,恨不得试题泄露出去呢”
寇季见李迪生怒,赶忙起身,赔罪道“,李尚书不必动怒。”
薛田打圆场道“有话坐下慢慢说,不必动怒,不必动怒……”
李迪瞪着寇季哼哼了一声,坐下身,没好气的道“你小子越来越没规矩了。”
寇季跟着坐下身,干巴巴一笑,道“李尚书想必已经从官家口中得知了试题的内容。李尚书觉得,那些试题泄不泄露,有区别吗”
经过寇季提醒,李迪又想起了那些试题,顿时气咻咻的道“你小子也太胡来了。朝廷论才大典,岂能儿戏。你出的那些试题,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的”
寇季摊开手笑道“我可是遵照李尚书您的吩咐,题题都跟朝廷挂钩,跟学问挂钩。如果他们答不上来,那只能说明他们学问不够。”
李迪咬牙切齿的道“若是老夫也答不对呢难道你要说老夫的学问不够”
寇季果断摇头,“李尚书学问高深,小子可望而不可即。当世能比得上李尚书的,没有几人。”
李迪被寇季的话给气笑了,他脸上带着笑容,声音却异常冷冽的问道“那你倒是说说,老夫的学问跟你祖父比起来,谁更高一筹”
寇季一愣,低声笑道“各有千秋……”
李迪再问,“那黄河决堤,老夫和你祖父一起掉进了水里,你先救谁”
寇季脸上的神情有点僵硬。
若是寇准问他这个问题,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肯定会先冲李迪扔两块石头,不让他呼救声打扰到我救祖父。
可这问题是李迪问出来了,寇季就有点难回答了。
说救李迪吧,李迪一定会说他不守孝道,为人虚伪。
说救寇准吧,李迪一定会惦记上他,说不定以后还会给他穿小鞋。
李迪盯着寇季冷冷的笑道“答不上来了吧”
寇季尴尬的笑了笑。
李迪拍着桌子恼怒道“你自己都没办法答这种题,你为何会在试题中问学子们,官家和他们的父亲一起掉到了河里,他们会先救谁”
寇季干巴巴笑道“自古忠孝难两全,那些学子以后走上了官场,难免要面对忠孝抉择的问题。小子出这一道题,也是提前考验他们一下而已。”
李迪冷哼道“你的初心是好的,可是这种问题能有答案吗救谁才是对的救官家,就会失去孝道;救父亲,就会失去忠义。
你告诉老夫,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寇季沉吟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李迪的问题,而是询问道“李尚书可知道赵苞弃母的故事”
“赵苞弃母”
听到这四个字,李迪脸色一变,他盯着寇季道“赵苞乃是东汉年间,辽西太守。他任职辽西期间,遇到了鲜卑人入侵,鲜卑人擒获了他的妻儿老母,以此相要,让他投降。
赵苞为全忠义,率军出击,击溃鲜卑人。
但是他的妻儿老夫,却因此被鲜卑人杀死……”
说到这里,李迪已经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寇季出的这道试题的答案,也猜到了寇季出这道题的用意。
寇季接过李迪的话头说道“汉帝念他忠勇,遣使吊唁其母,封他为鄃侯。赵苞安葬了他的母亲、妻儿以后,吐血而亡。”
李迪阴沉着脸,沉默不语。
薛田感慨道“寇侍郎所出的题目,初次听闻有些荒诞离奇,细细品味以后,才能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
薛田对寇季拱手道“佩服佩服……”
寇季摆手道“不敢不敢,班门弄斧而已。”
李迪冷哼了一声,瞪了寇季一眼。
他准备开口询问其他题目,却见守在大堂外的衙役进入到了大堂内,禀告道“府尊,两位上差,时辰已至四更,该去贡院了。”
李迪板着脸问道“贡院的一切可准备妥当”
薛田拱手道“各考号已经清扫完毕,发放了蜡烛等物,一应清水、吃食,也准备妥当。贡院外的把守,也已经全部布置妥当。”
李迪点点头,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沉声道“去贡院……”
寇季、薛田二人,跟随在李迪身后,出了开封府,往贡院走去。
路上,薛田似乎有话要问寇季,但碍于李迪全程严肃,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也不好开口。
三人在衙役们护卫下,到了贡院。
贡院门口早已围满了前来科考的学子。
除此之外,还有把守贡院的将士们,以及查验夹带衙役若干。
李迪三人走上了贡院台阶。
李迪掐着时辰,等时辰到了以后,宣了一声‘开门’。
贡院们被打开以后,由李迪、薛田、寇季各自派遣了一人进去,巡视了一圈,确认了贡院并没有异常以后。
三人进了贡院大门。
查验夹带的衙役们,也跟着进了贡院。
贡院里分别有贡庙、鼓厅、号厅、后堂。
李迪先行一步,入了贡庙,为儒家先贤们摆上了贡品。
寇季、薛田二人留在了鼓厅,随同衙役们一起查验夹带。
待李迪依照时辰摆好了贡品以后,派人到鼓厅传话。
当即,薛田下令,擂鼓,放学子们入贡院。
学子们排成了两行,提着食盒,背着书箱,进入到了贡院的鼓厅。
由于科举连考三日,加上又是锁院制。
所以学子们考试,几乎都是封闭式的考试。
期间不能进,也不能出。
贡院里准备的吃食、清水等,口感都不怎么好,所以学子们会自带吃食。
此外,贡院里也会提供笔墨,供给学子取用,但是质地也不怎么好,往往熬不过三日使用,所以学子们都自备了笔墨砚。
至于纸张,由贡院里统一发放,倒是不需要特殊准备。
学子们进了鼓厅以后,衙役们开始翻看他们的书箱、食盒、搜身。
这些事情不需要寇季去做,他只需要和薛田一起盯着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