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易楠苏伊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何况就算运的是细粮下来,社员们也没钱买。还不如陈粮和麦麸呢。

    钱淑兰把自己刚才进来时放在床头柜上的两包油炸知了猴塞到他手里,“这两包知了猴,你跟小五两人吃一包,另一包你看着走走关系。”

    王守礼答应了。

    一个小时后,跟自家男人寒暄过的周雪梅扶着肚子和众人一起送三人离去。

    王守礼骑着特地从队里借来的新自行车,身后载着小梅。

    王丹娜之前跟着洪顺友学过骑自行车,所以她一个人骑。

    后面带着点吃的东西。

    是钱淑兰特地让他们带上的,这两人到县城只能住到姜玉瑛家。她正好给玉瑛带点吃的。

    钱淑兰希望这次能通过考核,这样王丹娜就不愁找到好对象了。

    三天后,两人就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今天轮到李春花做饭,她喂完鸡直接回了家,其他人都还在地里割猪草呢。

    看见她们回来,李春花立刻丢下手里的葫芦瓢,跑过来一个劲儿地问面试结果。

    “怎么样?怎么样?招上了吗?”李春花特别激动,她的女儿也有成为工人的一天,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小梅摇头正想说话,就见李春花哭丧着脸,失望至极,“没招上了啊!我的老天!你奶好




分卷阅读265
    不容易花了一百斤粮食才换到的机会,居然就被你给浪费了。你这死丫头,你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呐!”说话的时候轻拍了小梅好几下。

    小梅赶紧躲到王丹娜身后。

    王丹娜拦住了李春花,满脸喜意,“不是不是!三嫂,我们都通过了。”

    李春花打人的动作立刻一顿,瞪了小梅一眼,“既然通过了,你干啥摇头!”

    小梅立刻委屈地瘪嘴,“我摇头是因为娘你把我的手拽疼了。”

    李春花满脸尴尬,但也只是一瞬间,就开始追问面试经过。

    王丹娜满脸兴奋地跟她分享面试时候的事。

    正当王丹娜说得正热闹的时候,一抬眼就看到正康从外面走出来。

    她顿了顿,“正康,小芳也去面试了,你知道吗?”

    正康刚从地里割完猪草才回来,自从毕业之后,钱淑兰就让大家都下地。正康也不例外。几乎没看过什么活的正康,没几天就受不了了。

    揉着疲惫的身体,听到这话顿了下,而后也跑过来,“真的吗?她招上了吗?”

    王丹娜点点头,弯了弯嘴角,“招上了。”

    正康也乐呵起来。孙大琴紧随其后,听到王丹娜的话也跟着一起高兴,她未来儿媳妇也要当工人了。

    三房,四房,五房都有工人,只有她这房没有,原本她心里难受得不行。可现在她不用羡慕别人了。

    此时的钱淑兰还在养鸡厂。今年的新鸡已经开始下蛋了。

    一大早起来,钱淑兰就听到李春花说了这个消息,连猪草也顾不上割,立刻跑过来查看情况。

    这一天就下了三百多个鸡蛋。把众人高兴坏了。

    第一批下来的鸡蛋,钱淑兰直接做为奖励发给大家。她是厂长有这个权力。

    “每人发二十个鸡蛋,也是为了奖励大家最近的辛苦。”

    养这6000只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先说这些蚯蚓,每天都要补充水份。之前河渠里有水还好一些。

    可自从河渠干了之后,只能从队里运水过来。

    要是赶上农忙的时候,没有板车,就得自己提过来。这么远的距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就是鸡吃的草。必须要切碎混合到饲料里喂。

    还有鸡喝得必须是开水。虽然钱淑兰知道这些鸡不会生病。可其他人并不知道。

    为了怕人怀疑,她还是让大家喂开水。

    再加上每天还要过来巡逻,真的很辛苦。

    虽然这些人都是有工分的,可现在队里的工分根本不顶用。今年队里上交的任务粮多,可国家给的价格却是非常低的。

    如果分给队员们,估计一人连十块钱也分不到。

    比起以前的六七十钱直接降到谷底了。

    钱淑兰就想着还不如直接奖励鸡蛋,这样更实惠。

    这次100个妇女,虽然不至于每家都能吃上鸡蛋,可至少也有一大半了。

    钱淑兰拎着自己和李春花的四十个鸡蛋从河渠回来。

    想着自己在河渠那边看到的情景。

    林家村那边的红薯叶子都发黄了。他们这边因为之前一直浇过,倒还绿着,可土地也已经裂了,再不浇水,真的会旱死。她看着实在心疼。

    钱淑兰拐道去了王守泉家。

    找到人直接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咱们队现在的工分一点用处也没有,大家都不愿意干活。不如直接用工分换鸡蛋。反正咱们的养鸡厂赚的钱也是分给社员。倒不如直接抵扣工分,多省事。”

    王守泉皱眉,“一个工分换一个鸡蛋,好像有点太便宜了呀?”他们队现在的钱如果算工分的话,一个工分恐怕只有一分多,而鸡蛋至少也得要两分钱一个,这相当于是贱卖了。

    钱淑兰摊了摊手,“如果把鸡蛋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也只会给我们钱。咱们有钱又有啥用,又买不到粮食。还不如直接让社员们吃鸡蛋呢。”

    这就是他们的悲哀,因为到处都有民兵把手。村里人就是想到城里买粮食都不行。之前王守礼提了一袋萝卜回来,中途撒了好几包大生产,贿赂的价格和萝卜几乎持平。真是郁闷。

    “反正供销社也不知道咱们这新鸡已经产蛋了。咱们能拖几天就是几天。”

    虽然卖给社员们便宜一点,可至少能让大家吃点好的。不至于一个个全是有气无力的。

    让他们干活就跟挖了他们的肉还要疼。就连王守泉都不想再管地里的红薯。因为红薯长熟了又有什么用?他们又吃不到。

    而且国家给的价格那么低。他们拿着钱也买不到粮食。所以一个个都不想再管。

    至于明华,工作组扣留他的目的,他们暂时也说不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天气这么火热,眼睁看着那些红薯秧死掉,钱淑兰只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心疼得不得了。

    明明之前大家那么辛苦才把红薯种活了。可谁成想,现在居然不想管了。

    她凑到王守泉耳边小声道,“你好好安抚大家,就说等红薯长好了,收红薯的时候,可以偷摸藏一点。”

    虽然那些民兵下来看着他们收粮食。可是毕竟两千亩地呢,只要他们分散得远一点,民兵也看不过来。大家就能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摸埋到地里。等他们走了,再挖出来。

    哎!这也是她好不容易想到的法子,吃自己队的粮食还得要偷偷摸摸的,真是有多奇葩就有多奇葩了。

    王守泉原本有些不乐意,可听到后面的一句话,别说还真心动了。如果大家能偷偷藏一点,似乎可行。他眼睛一亮,“好,就按你说的来办。”

    说完兴冲冲地跑出门去通知队员们开会。

    钱淑兰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身心俱疲。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可她知道,如果任由这些粮食枯死在地里,国家只会饿死更多的人。

    你说这些社员们狠心吗?

    可是谁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全便宜了外别人,自己却吃不到一点呢。

    谁都不甘心。所以她只能诱哄大家去收。

    希望到时候他们能多多藏些粮食。如果他们藏不到,到时候她就用空间帮帮大家



分卷阅读266
    。

    回到家,钱淑兰看到两人回来一脸惊讶,“你们回来了?”

    两人立刻围过来,把好消息告诉她。

    钱淑兰也为她们高兴。

    “什么时候去上班?”

    “明天一早就得走,小梅以前帮三嫂织过布,有点经验,所以被分配到织布部门。我没经验,所以只能当杂工。”王丹娜的语气里难掩失落。

    原本以为她好歹是个初中生能给她安排个轻松点的活计,谁成想只能当个普普通通的杂工。连小梅都比不上。

    钱淑兰笑着安抚她,“能当工人已经不错了。你就知足吧。”

    王丹娜抿了抿嘴还是点了下头。

    钱淑兰拿着粮没本带着两人找王守泉家,让他给开介绍信。

    何翠兰听到她们居然能有机会进城当工人,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

    “三弟妹,你也太能了吧!”

    钱淑兰谦虚地摆摆手,“不是我能,也是赶巧了!这两孩子学历够,再加上也正好赶上时候了。不过也就是临时工,不是正式工。”

    王守泉开好介绍信,盖好章之后,递给她们,笑着道,“临时工也不错,总比在乡下种地强!”

    何翠兰也很认同地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钱淑兰就送走了两人。她们这次只能自己步行去县城。队里的自行车不可能借她们这么久。

    板车和马车都要运水用。今天只要下地,挣的工分当场就可以抵鸡蛋,大家一个个全都跑去地里烧水了。而不是到处找猪草。

    因为之前八斤换一斤猪草,许多社员已经把附近找遍了。为了自己的肚子,有的人甚至跑得更远。常常一天也不在家。

    现在听说浇水就有鸡蛋吃,人口多的就一分为二。一半继续到远点的地方割猪草,一半到地里浇红薯。

    人口少的到底还是更眼馋鸡蛋,纷纷跑下地浇红薯。

    浇水的时候,孙大琴嘴快,不等人家问,就把自家的好消息一股脑儿全告诉大家。

    于是社员们全都知道了,老王家又有两个闺女进城当工人,羡慕得不行,纷纷过来打探消息。

    这要是以前,大家哪敢往钱淑兰面前凑。

    可自从钱淑兰变了之后,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怵她。

    钱淑兰倒也没有糊弄大家,“之前我就跟你们说过的,至少得有识字班毕业证,那些工厂才会要。”

    众人听了都是悔不当初,之前虽然王守礼也当了工人,可大家都以为是赶巧了,毕竟王守智进城当了十多年的工人,才好不容易把王守礼拉扯进城,大家以为很难,谁成想这么快就能有机会了。

    于是纷纷去找王立德又要成立识字班。

    王立德被闹得一个头两个大。不得不去应大家的请求到教育局申请再办识字班。

    这会教育局这会也是头疼呢。因为粮食不够,许多学生都不得不辍学在家。今年考上高中和中专,许多都放弃继续念书。

    教育局正在商量法子。

    听到王家村生产大队的小学校长居然来申请办识字班,二话没说也就同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打赏,么么哒

    第124章

    虽然小梅和王丹娜已经走了好几天,可王家村关于老王家的话题却一直没有断过。

    浇水的时候,大家都会闲聊几句。

    曹传正虽然不需要下地,可在村子里闲着无聊,也就帮着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

    曹传正是农技员跟那些下乡知青不一样,他并不落户,甚至粮油关系也不在队里,队里自然不可能给他单独盖,所以他就借住在最宽敞的老杨家,他家人口最少。老杨头早年死了媳妇,一直就没有再娶。留下一个儿子,给儿子娶了个媳妇,给他生了个孙子,日子过得倒也挺美。

    曹传正住在老杨头家里,因为每个月都有口粮,他的粮油关系是挂在公社的,每个月的口粮都是到镇上的粮店去领。

    因为他一个月有三十斤口粮,所以老杨头一家待他还是很不错的。

    他睡到八·九才起来,吃完老杨头儿媳妇特地给他留的饭菜,就过来地里帮他们家干活。

    谁知道刚开始干活儿没多久,居然会听到老王家的小梅和王丹娜去县城当临时工的消息。

    曹传正除了替小梅高兴还有些担心,毕竟她的行情更好了。他会不会就没戏了,他急得抓心挠肺。

    他今年已经十九岁,虽然从来没处过对象,可他早就从书中读过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那种时刻注意对方,一见到对方就情不自禁高兴的情绪深深左右着他。

    他喜欢小梅,想娶她,可他又担心家里人不同意。

    m主·席说了,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所以两个月前他就写信给父母,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同意。

    可却迟迟没有得到他们的回信。

    现在小梅却进城当工人了,以小梅现在的条件,他们家还能看上他吗?

    曹传正不确定了。

    他把葫芦瓢往水桶里一扔,朝老杨头喊了一声,“杨叔,我先去镇上领下粮食了。”

    老杨头点了点头,又有些不放心道,“你去队里借下自行车骑吧,这么老远走着去多累呀。”

    曹传正一想也是,自己之前拎三十斤粮食,回来都是累虚脱,这次有自行车骑当然好,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行!我去队里借。”
1...118119120121122...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