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R女神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鱼与喵神
每年她还能攒下几两银子。这可都是她的棺材本,刘寡妇每每看着自己口袋中银子慢慢的增多,自然是心满意足的。所以她也越来越看不起,那兜里越来越穷,面上也带着一脸苦瓜样的宫健大伯娘了。
当然要说宫健大伯娘有多看得起刘寡妇,那也是谎话。宫健大伯娘在心里,在背后不止一次的嘲笑过,刘寡妇那就是一个鳏寡孤独,都没有个孩子,看她以后死了,有什么人会给她送终。
第560章 亲热
但表面上宫健大伯娘和刘寡妇,这两人可是表现得姐妹情深,每次见面她们都亲亲热热打招呼,她们又喜欢凑在一起,说着其他人的闲话,所以俩人就这样互相嫌弃,而又装模作样的亲近着。
当然,因为村子里像她们这样的人不多,她们还是很珍惜,能有这么谈得来的姐妹的。
等两人亲亲热热的,恨不得手拉手的进屋,刘寡妇给宫健大伯娘倒了一杯茶水,一边嘴里还热情的招呼着:“大姐,你可是有好一阵子没到我这里来了,我可是真是想死你了。今天你这要是来我这儿,我都要准备出门去你家找你了。这几个月不见,我这浑身不舒服,不跟你好好聊聊,哎呀,我这晚上都睡不着觉啊。”
宫健大伯娘此时就顾不上回答了,她只是听着刘寡妇的话语,忙不停的点头,当然更不忘的是,端着那杯茶水就开始小口小口的喝起来。
不是宫健大伯娘不想大口喝,而是这茶水太烫,她只能故作文雅的,不停的往肚子里灌茶水。这么好喝的茶水,她有好一阵子没有喝过了。当然,一边喝茶水她一边用眼神四处打量着,刘寡妇家的这间堂屋。
就像刘寡妇所说的,她几个月没来了,这也的确是实情。毕竟自从宫耀祖上次回家,她男人除了把小儿子关在家里,每天盯着他认真之外,也约束着宫健大伯娘,不让她随意出门去串门子。
毕竟在宫健大伯看来,这家是出了件丑事,他可不想让自己婆娘出去,让别人看自家的笑话。
刘寡妇给宫健大伯娘又满上了茶水,一点也不在意,宫健大伯娘四处打量她堂屋里的动作。在她看来,宫健大伯娘这个样子,更是证明了她那一身的穷酸气。
当然刘寡妇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大傻子,那堂屋里放的摆设,几十年都不变的。真正的好东西都被她藏到了自己房间里的炕柜里,她才不怕宫健大伯娘那四处乱瞟的眼神呢。
与那边喝着茶水,还忙忙叨叨四处查探的宫健大伯娘不同,刘寡妇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之后,就安逸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她也不喝茶,只是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她在等宫健大伯娘打量完了屋子,再有心情好好和她聊一聊。
刘寡妇耐心的等着,心里却在思虑着。说起来,今天宫健大伯娘上门,刘寡妇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她心里还存着一个疑问,还等着宫健大伯娘来给她解答呢。
这个疑问在刘寡妇肚子里,已经存了好几个月了。虽然说对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这种每天就想着,从别人家打听些小道消息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疑问,还真是有些不舒服。
更何况,这问题已经在刘寡妇脑海里,来来回回的翻滚了好几个月了,这小山村里没有什么大新闻,谁家出点什么事,刘寡妇都恨不得是顺风耳,千里眼一般把这些事情搞清楚。
所以几个月前,宫健大伯他们家发生的事情,刘寡妇早已经通过几个人,打听得清清楚楚当时的事情了。当时村里到场的人都听清楚了,宫健大伯亲口承认,他婆娘背着他把家里的三亩地卖掉,直到人家上门来收地,他才知道。
在场的人都没有怀疑什么,都相信了宫健大伯的那番话,对他还挺同情的,都在鄙视议论宫健大伯娘的不是。但这话传到刘寡妇那里,她却不怎么也无法相信。
毕竟之前,刘寡妇和宫健大伯娘聊天的时候,在她面前可是不止一次的提过。宫老大家的那五亩好水田,那可是被宫健大伯看成眼睛珠子般的五亩地。
就以宫健大伯娘的老鼠胆儿,他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个胆子偷偷背着宫健大伯,就把那珍贵的三亩地卖出去。更何况,如果宫健大伯娘真的这样做了,那宫健大伯回头活活打死她都有可能,怎么可能像现在这般没有任何动静。
那件事发生过的那几天,刘寡妇可是特意打听过,宫健家并没有传出什么大的动静,也没有听到过宫老大打他媳妇儿,或者把他媳妇赶回娘家的事情。
这样反常的事情,已经让刘寡妇很是怀疑了,让她更没怀疑的一点那就是,事情发生之后,要说宫健大伯家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们家那个一直号称很会的小儿子,突然不再从镇上读私塾了,而改为在家里温习功课。
这不,好几个月的时间都过去了,他小儿子还在家里,一家人平时也都很少出门。刘寡妇是远远看到过宫健大伯娘的这个小儿子的。宫耀祖也算是有模有样,在村里四处和人打招呼,行为举止也很是斯文。但是刘寡妇是什么人,她总觉得那斯文的外表,只是宫耀祖的一层伪装。
所以私下里,刘寡妇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总觉得宫健大伯被卖掉的那三亩地,应该与他这个小儿子更为密切关系。而不像宫健大伯表面上所说的那样,是他婆娘也就是宫健大伯娘干出来的事情。
所以刘寡妇这几个月来,一直想找机会,从宫健大伯娘嘴里套套消息。只可惜,因为宫健大伯的管束,这个几个月都没有让她找到机会,今天难得的,宫健大伯娘送上门来,刘寡妇可不高兴嘛。
慢慢把玩着茶杯的刘寡妇,并不着急开口询问,她知道,宫健大伯娘的这个习性。所以,在宫健大伯娘把这堂屋扫描一遍之前,她并不急着开口,否则宫健大伯娘也会心不在焉的回答她的问题,或者干脆地就是词不答句,与其那样浪费时间,还不如等着宫健大伯娘把这屋子仔仔细细看一遍之后,放下心思再和她聊天。
果然,等了一会儿之后,宫健大伯娘终于把刘寡妇这堂屋打量完了。她在心里撇嘴不屑的想着,几十年了都没变过,这屋里一点儿新的玩意儿都没有。
第561章 探问
宫健大伯娘瞄完刘寡妇家的堂屋,心里很是不屑的鄙视着,看看这些个家具,看起来都老旧成这样了,那边的把椅子早就摇晃了,居然还好意思摆在那里。
还有自己都来这么半天了,除了上了这杯茶水,居然连个瓜子点心都没有,这刘寡妇还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小气抠门儿呀。
对于宫健大伯娘肚子里这些腹诽,刘寡妇并不关心。看到她终于不再眼神乱瞟,胡乱打量了,刘寡妇这才开口询问道:“大姐,我听说你那小儿子,这几个月一直在家里用功啊。”
提到自己的小儿子宫耀祖,这样的话题,宫健大伯娘脸色立刻好了几分。“是啊,耀祖那孩子就是用功。每天他从早到晚一直在书房里。哎呀,我真是心疼坏了,这几个月,我这不是没出门吗主要还是在家里,伺候好耀祖的衣食起居。孩子已经够努力的争取了,他在给我们呢,其他的事情我可舍不得再让他操心呐。”
要不说刘寡妇的功力还是很深的,虽然心中很是不屑,对于宫健大伯娘夸这个能的小儿子,刘寡妇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是她心里再怎么不以为然,脸上却摆出一副真挚的认同表情。
“可不是,大姐,你可得多费心呢。像耀祖这么能,会的好孩子,可不得多多费心照顾。”
这话听得宫健大伯娘心里高兴,她也难得的放下了,一直往嘴里灌的茶杯,打算好好和刘寡妇说一说,她那小儿子怎样的出息,怎样的用功,还有他之前那一套,所谓的私塾先生是如何看中他小儿子的理论。可还没等她说出话来,刘寡妇那边又继续询问。
“大姐,不是说你那小儿子,之前在镇上私塾里吗怎么读的好好的,突然回家里来了呢”
听到刘寡妇这样一问,宫健大伯娘表情一顿,她这才想起来,为什么这几个月来自己很少出门。宫健大伯是知道,她这嘴上没把门儿的习惯。再加上她又有几个,喜欢议论别人长短的长舌妇闺蜜,所以,这几个月宫健大伯严令她,禁止出去串门。
主要还是怕她说话的时候,没注意不小心把自己小儿子做出来的那些事情溜出去,到那时,自己小儿子名声就坏了,那可是以后对小儿子当官可是大大的不利的。
想到这些,宫健大伯娘的表情一顿,她有些尴尬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刘寡妇这个问题。但再怎么蠢笨,宫健大伯娘也知道,不能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他她觉得自家男人简直太小看自己了,为了自己宝贝的小儿子,她也不会说漏嘴。
她怎么会有那么蠢,会把自己心头肉般的小儿子卖了呢,自从她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对他小儿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之后,宫健大伯娘就已经下定决心,这件事的真相,就让它烂透在自己心里,对谁她也不会说出去的。
所以很快的,宫健大伯娘就给自己儿子想到了借口,“这不是,因为我之前办的那件蠢事儿,我这不是也怕我那当家的,给气得出什么事情来嘛。所以提前就把耀祖,而从镇上私塾里叫回来。这几个月,还多亏了我儿子在家。每天劝导我那当家的几句,这才没出什么大事。”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样说,刘寡妇撇了撇嘴,她怎么也不相信,宫健大伯娘说的这套说辞。毕竟在她印象中,这蠢婆娘做事情,从来不会多想一下。她做事不会想前因,更不会想后果。
刘寡妇可不认为,宫健大伯娘什么时候会觉得,因为自己偷偷卖地的事情即将败露,担心她家男人生气,就把救星提前叫回来。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在宫健大伯娘的身上。
但刘寡妇心里再怎么不以为然,在她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表现出一副相信了的表情,她还故作惊讶的说道:“哎呀,还真是呢。我怎么就忘了呢,姐姐,你前些日子还的确是,办了那件傻事儿啊”
说的傻事儿,刘寡妇还特意拿眼神瞟了宫健大伯娘一眼。果然像她所料想的那样,当她提到那件事,宫健大伯娘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
刘寡妇在心中冷笑着,哼,让你装那大头蒜,在我面前还想撒谎,也不看看你有没有那个脑子。刘寡妇此时已经确认,偷家里地契去卖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宫健大伯娘做出来的。否则,当她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宫健大伯娘绝对不是这样一份表情。那表情是一点内疚心虚都没有,反而充满了一种无所谓。
也许是注意到刘寡妇那瞄向自己的一眼,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是觉得这种事,被称之为了傻事儿,就这样裸的当着自己的面提出来,宫健大伯娘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她忙解释道:“唉,我那不是,不是因为我那娘亲生病了,我那是着急的。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做出这样的事。这不是我那当家的,也好好教育了我一顿。以后,我可不敢再做这种事儿了。”毕竟把自己家里的地契偷偷卖了,这到哪家也说不过去。
“是吗,哎哟,大姐姐,你那亲娘也真是,时不时的就捎信来给你说病了。这次病的怎样严重不严重,现在好了没有啊。”
提到娘家人,那也是刘寡妇心头的一道伤疤。毕竟刘寡妇娘家爹娘在刘寡妇出嫁的时候,狠狠要一笔聘礼之后,这女儿就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也不管不顾了。而用着那笔丰厚的聘礼,他爹娘给他弟弟娶了一房媳妇。
在刘寡妇的心里,她娘家爹娘还有她那个宝贝弟弟,都是一家子的白眼狼。用了把自己差不多卖了的银钱,过着舒心的日子,对于她的婆家过得是什么日子,根本就不关心。
第562章 借口
自从刘寡妇嫁进来之后,根本就没有回过几次娘家。一开始她嫁进婆家,婆家人并不反对她回娘家,可是回家又有什么,回到家,他爹娘和他弟弟只会继续朝她要东要西,嫌弃她带回家的东西太少,从来不关心询问她一句过得怎样。
渐渐的,她也就不愿意回家去了。到后来,等她男人走了,她公公婆婆防着他跑走,更是不乐意她回娘家,当然她娘家亲人,也不知是不是根本不知道刘寡妇这个女儿的消息,但总之,也是没有人来看过她。所以后来刘寡妇也就习惯了,对她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娘家人。
以往她总听到,宫健大伯娘在那里说着,她娘家母亲又怎么病了,娘家大哥大嫂又怎么上门来,这些事刘寡妇都知道得很是清楚。所以她也知道,宫健大伯娘和她娘家家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她娘家人也经常,借着老太太生病或类似事情做借口,到宫家老大这里来打秋风。
之前刘寡妇,可是看不上宫健大伯娘的这些年嫁人的。在她看来,这些所谓的娘家人啊,个个都是吸血鬼。这些所谓的娘家人,不是一次就把女儿卖个大价钱出去,要不就是细水长流的,不断在出嫁的女儿身上捞东西。
对了这次宫健大伯对外宣称,宫健大伯娘之所以,要卖掉家中的三亩水田,也是因为为了给她娘家娘亲看病。据说她娘是得了重病,急需要钱,宫健大伯娘实在没办法了,就偷偷摸出宫健大伯那三亩田的地契,把那三亩地卖掉了,这才有钱救了自己的娘亲。
虽说对于宫健大伯娘偷家里的东西,背着男人卖掉的做法,很让人是看不惯的,。可是当宫健大伯提起,她这样做的理由,只是为了给自己娘亲看病时,也确实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毕竟事关人命,不知内里的人,还是很同情宫健大伯娘的。
但是刘寡妇根本就不相信,这件事是宫健大伯娘做出来的。那么这所谓的理由,也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了。可是刘寡妇也是很清楚,这几年来,宫健大伯娘的确是给娘家人,捎去不少的东西。
也有好多次,宫健大伯娘的娘家人,的确是以她娘亲生病为理由,向她借钱或者拿东西的。所以当宫健大伯说出那样的缘由时,的确没有人再做太多的怀疑,就连刘寡妇也觉得,这件事还真是很有可能的。
要不是因为宫健大伯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太过于平静,之后又没有好好严惩宫健大伯娘一顿。刘寡妇都要相信他的那番说辞,但宫健大伯的表现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疑点。
刘寡妇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说仅仅是宫健大伯娘的娘亲生了急病这件事,就是说她娘家房子被一把火点了,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马上就要睡大街,饿肚皮了,再给宫健大伯娘两个胆子,她也不敢去背着她男人,把家里的地契偷偷去卖。
而且最为奇怪的就是,如果真像宫健大伯所说的那样,他婆娘做出了这种事,那他不把他婆娘打个半死才怪。怎么等会让宫健大伯娘好好的,这几个月都过去了,还这样看起来像没事人一样,提起这件事,也不见她有多羞愧惧怕的。
问到了自己娘家娘亲的情况,宫健大伯娘又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毕竟她已经有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娘家了。她手头紧,回去也没有意义。再说上次因为他们家人把自己大哥大嫂得罪了,这几个月来,他大哥大嫂都没有再来过她家。
此时听到刘寡妇的询问,宫健大伯娘也只能含糊的说道:“嗯,还好,已经,已经没事儿了,现在。”
刘寡妇可并没有想,让宫健大伯娘这样轻易的打发,于是他又追问了一句,“还没问你呢,上次咱大娘到底是生了什么病以至于要花那么多钱。那三亩地要是卖出去,那也是好几十两的银子呢。”
对这个问题,宫健大伯娘更没法回答了,说轻了吧,人家不会相信,说严重了吧,还需要到拿家里地契去卖的程度,她宫健大伯娘也是不愿意的。这样不是在诅咒自己家的娘亲嘛。所以她只能继续含糊的说着:“啊,都是,都是老毛病啊。这次,这次就是比较急,没办法了。”
听着宫健大伯娘这样吞吞吐吐的回答,刘寡妇的嘴角不停的往下撇着。但她还是挺奇怪,今天这宫健大伯娘虽说一直在这里编着瞎话,但是居然还能让她含糊着混过去了,到现在她居然一丝口风都没漏出来。
眼看着宫健大伯娘这话,越说声音越低,刘寡妇干脆再一次提起她的小儿子,她就不信了,自己的直觉还有什么问题。
“那既然家里没什么事儿,怎么一直让你小儿子在家。虽说他一直家里,那怎么也比不上在私塾里呀。你这不是耽误他学习吗”
这句话问的宫健大伯娘有些慌了,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毕竟这件事过去也快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么长时间里,耀祖一直呆在村子里,在家里用功,也的确是有些奇怪。
他们夫妻俩之前可是一直说,儿子在镇上的私塾。而且之前宫耀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回家。
那时候村里人们问起他,她们夫妻俩还特骄傲的跟人们说,儿子是被先生带出去游学了,所以才没能回家过年的。
可是现在这时候,并不是过节的日子,这样的时候,就把儿子关在家里,读了这么几个月的书,可不是会让其他人感到奇怪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