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这会儿,周太医能够及时出现,永昭帝还是颇为满意的:他倒想看看,周太医话语中的“比一比”是什么意思。
总不会是周太医这个尚药局奉御想要和叶氏比试吧
那对周太医来说,也太跌份了!就算是赢了,也不见得有什么光彩。
一个年轻的妇人和尚药局奉御怎么比
只听得周太医这样说道:“汪夫人,既然你擅长助人安眠、还不用服用汤药,那么老夫这里有几个病人。他们或遇事暴躁,或难得安眠,或头疼难忍,老夫尝试多次也找不出原因。你若是能够治好他们,老夫就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机会来了
周太医的话语已经足够让人疑惑的了,永昭帝的话语更是让所有人怎么都想不通。
在他们看来,这个比试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是,周太医主动提出了,皇上允许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之所以想不明白,是因为不知道一个事情,这个事情,也只有永昭帝和周太医两个人清楚。
就连永昭帝现在最为信任的贤妃都不知道。
那就是,周太医在秘密为永昭帝试药!
永昭帝亮度莫名其妙地昏迷,最后又奇怪地苏醒,虽然尚药局什么都诊断不出来,但是谁都知道当中肯定有问题。
周太医是为皇上问诊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况,自然内心如焚,因此,他在几经考虑,终于想出了一个诊治的办法。
他向永昭帝请示,秘密寻找各方面病况都和永昭帝颇为相似的病人,在他们身上试药!
永昭帝第一次昏迷至今已经有很长日子了,在皇家暗卫的帮助下,皇家暗卫已经找到了不少人,并且周太医已经在试验了。
到目前为止,当然是没有什么结果。
那些费尽心思找来的病人,虽然病况和永昭帝相似,但毕竟不是一样的,有些药用在这些人身上起效,但用在永昭帝身上就没有什么用了。
永昭帝正是知道这试验一事,便明白了周太医的用意,因此才会这样问叶绥。
而叶绥,则点了点头,恭敬地回道:“皇上,民妇愿意一试,多谢周奉御给这个机会,民妇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说罢,她朝周太医躬了躬身,语气听起来甚是感激,不知道前因后果的话,听起来像是在感激周太医提携一样。
这个时候,叶绥的话语态度已经没能让在场众人有什么深思了。
在周太医和皇上说了那些话在前,这个叶氏会如何应对,他们都不以为奇了。
周太医颔首回应,但脸色看着十分严肃,淡淡说道:“无所谓什么机会不机会,汪夫人既然都有那样的态度了,那且让老夫看看——到底是谁医术不精吧。”
很明显,周太医仍在为刚才叶绥嘲讽尚药局的事情而动怒,而听了他这些话语,其余的大夫学徒才隐约回味过来了:奉御大人这是在为他们出头啊!
所以,奉御大人才会提出这个比试,就是为了替他们找回颜面!
不管是永昭帝还是尚药局的大夫学徒们,都以为自己触摸到了周太医这么做的真相。
但,也就是以为而已。
谁都没有注意到,叶绥对周太医的躬身感激,的确是发自内心的;也没有人发觉,周太医颔首,乃是暗含期许。
周太医看着此时低眉顺眼的叶绥,想起了之前与叶绥的见面——那个时候,这个年轻的妇人可是咄咄逼人!
是的,那个时候,在叶绥进宫之前,他们已经见过一面。
当时,陪着她前来的,乃是汪印和朱太医。
见到他们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府邸,周太医虽然深感诧异,却没有什么担忧恐怖的感觉。
他和朱太医相识多年,两个人虽然谈不上深交,但都知道彼此的为人,也知道对方不存恶意。
至于汪印和叶绥……
汪督主手眼通天,自然可以避人耳目出现在他面前,至于其夫人,听说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心惊
贤妃很快就知道了叶绥将和尚药局太医比试一事。
当她知道周太医提出让叶绥诊治那些什么难眠头疼的病人之后,她立刻就猜到了这是在试药。
因为永昭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她实在是太清楚了。
在她猜测到周太医是在试药的同时,也就猜到了周太医早就已经着手为皇上诊治了,不然这些病状相似的病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找到。
永昭帝如今宿在寿康宫,她几乎是日日陪伴着皇上,因此很清楚他的病况并没有减缓。
也就是说,周太医不管是诊治或者是药,都是毫无进展。
现在周太医竟然提出让叶绥去诊治那些病人,这是想要做什么
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周太医这个提议都显得异常怪异,输赢都对尚药局没有任何的好处。
周太医深得皇上的信任,并且能成为尚药局之首,除了医术精湛之外,为人自然也是十分玲珑剔透。
对尚药局没有任何增益的事情,周太医会做吗肯定不会。
所以这个比试,必定对于周太医乃至尚药局来说是一件好事!
她斟酌良久,觉得最大的可能,便是周太医想借助叶绥的医术。
毕竟,叶绥在为宫中的内侍宫女诊治的时候,的确有奇效;而且,当初在靖平县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叶绥解决了了这个难题,挽救了那么多百姓的性命……
莫非就是因为如此,周太医才觉得叶绥在医术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
她唤来了鸣雁,这样吩咐道:“你去尚药局那里查一查,查清楚周太医为何突然会有这样的提议,将尚药局的动静仔细告诉本宫!”
她在尚药局也有大夫细作,虽然像有关永昭帝的身体状况等重大问题,她不能知道详细,但是尚药局内部的风向,她还是能够知道的。
想必尚药局有许多太医也心存疑惑,周太医或许会对这些人透露多少,事情并不十分难查。
尚药局的消息很快就传回来了,结果也正如贤妃所猜测的那样:周太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提议,是为了敲打尚药局大夫在延禧宫前的闹事,还令尚药局太医与叶绥彼此学习、以精湛彼此医术。
周太医还极力赞许叶绥当初在靖平县所做的贡献,说希望尚药局太医们以此为榜样,不能输给一个妇人,云云。
而在周太医说了这番话之后,尚药局的太医学徒们则像是受了莫大的刺激,个个都振奋不已……
贤妃听罢这些禀告,眉眼间有一丝忧色:果然像她所猜测的那样!
周太医明显是想用叶绥来刺激尚药局的大夫和学徒们,至于是不是明面上所希望的太医学徒们更加进步,她就持保留态度。
她担心的是,若是叶绥和尚药局的太医们彼此切磋,会不会真的有什么奇思或发现和什么端倪。——这样的话,对她就大为不妙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她这种担心似
乎渐渐作实,因为叶绥真的将那些病人治好了,并且还和尚药局的太医就这些病症继续深入钻研下去。
尚药局的大夫学徒们,都在不眠不休地翻查医术,生怕被叶绥比下去;
过去周太医时不时请病在府中休养,现在却天天出现在尚药局,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很明显能看得出心情十分轻松。
就连永昭帝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他忍不住对贤妃说道:“爱妃,这个叶氏真乃奇人,朕真的没想过这个妇人能做什么事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问裘恩
叶绪都想不明白的事情,裘恩就更加不明白了。
厂公夫人有事单独要见他!
当他接到这个口讯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或是别的什么人截获了这个传递通道是要设什么局,简直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传递消息的,是纯妃娘娘身边的姜诞,其也是缇骑之一。
再说了,如果传递通道真的保留了,那么他和姜诞早就出事了。
所以,厂公夫人是真的要见他,还是要单独见他。
任凭裘恩怎么想,都没有想到有一日会接到厂公夫人这个口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他憨厚的脸容上既疑惑又为难,向姜诞试探着问道:“夫人为何会下这样的口讯是为了什么事情老弟,你透露一二,我也好有点准备啊。”
姜诞叹了口气回道:“老哥,并非我不想透露啊,而是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我也只是按照夫人吩咐办事而已。”
他也很想有什么可以透露给裘恩,但是他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裘恩顿了顿,不死心地问道:“那么,此事厂公知道吗厂公怎么说”
这个问题,姜诞倒是能回答了,他还是摇摇头道:“夫人吩咐此事暂时无须告诉厂公,道稍后她会向厂公说的。”
姜诞心中也有些起伏不定:夫人单独要见裘恩这个事情,着实有些怪异。
并且,夫人特地说了无须告诉厂公,厂公先前下了严令,令宫中的缇骑暗探以夫人的吩咐为准……那么,此事是否需要禀告厂公
裘恩与姜诞彼此对视了一眼,都感到心中怪异。
最终,裘恩这样说道:“老弟,麻烦你回禀夫人,我会准时去见夫人。”
夫人既然传令,就算他觉得再怪异再疑惑,他都得去见夫人。
到底,夫人单独要见他是为了什么事情他真是想不到啊!
怀着这样百思不得其解的心情,裘恩在入夜秘密来到了延禧宫,在一个偏殿之内见到了叶绥。
他一见到叶绥,便深深弯下腰,恭敬地说道:“属下拜见夫人,不知夫人有何吩咐”
和所有缇骑一样,裘恩对汪印无比敬仰信服,只认汪印这个厂公,同样地,他们也极为信服尊敬叶绥这个厂公夫人。
这固然是因为汪印的关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叶绥本人。
任何一个缇骑,只要是对汪府稍稍有所了解的,都能察觉到叶绥为汪府所带来的新气象,也能察觉到其为汪府所带来的积极蓬勃。
正因为缇事厂的存在让人震慑可怖,也正因为缇骑专司阴私刺探,他们才更加看重这些向上的力量。
黑暗中的人,才最为渴望光明。
因此,尽管怎么都想不明白,裘恩还是前来听候叶绥的吩咐。
叶绥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在打量着裘恩。
眼前的裘恩,脸容极为憨厚,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憨笑,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之意——这和她前世记忆中的样子越来越像了。
不像八年前,她须得仔细辨认其同手同脚,才能想起这个内侍就是后来永昭帝身边红得发紫的大宦官,是权势仅次于汪印的大宦官。
&nb
sp; 她前世想不明白,裘恩作为永昭帝信任的内侍,为何会为暗中为她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太宁帝传递消息,她一度还以为裘恩设什么局,但后来事实证明是真的没有,裘恩是真的全心全意在为他们提供帮助。
可以说,太宁帝后来能够顺利登基,裘恩在暗中传递消息功不可没。
重活了一世,这个疑惑终于能解了。
裘恩实则乃汪印的属下,而前世永昭帝设局射杀了汪印,裘恩自然要为汪印报仇。
哪怕面对的是大安朝的帝王,到了最后,裘恩还是成功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究底希望
是因为厂公自己
裘恩糊涂了,他不明白夫人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厂公这一路来经历了什么,夫人再清楚不过了,明明是皇上忌惮厂公的本事,这才是厂公遭受一切打压的原因。
怎么夫人会说是因为厂公他实在无法理解!
叶绥看了看裘恩,隐约能看出他的不认同。
不过裘恩想错了,她所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恶因善出,断没有这样的道理,她从不这样觉得,更别说是用在半令身上了。
于是,她继续道:“我并非觉得皇上忌惮有功之臣就是对的,我更不觉得皇上应该夺走有功之臣的势力。我想说的是,大人他自始至终都受制于皇上,不是因为皇权或者其他什么,而是因为他的心。”
是的,在她看来,半令和缇事厂之所以会落到今日的局面,最主要的不是因为皇上的忌惮,而是在于半令自己的心。
半令当年救出了永昭帝,这是天大功绩,也正是因为此,永昭帝得以活命、大安朝格局得以改变,半令此后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了。
半令乃军中孤卒出身,无家族可隐蔽,无亲朋可提携,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奋斗而来的,而他的奋斗,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千里救驾。
因为救驾有功,半令才会离开军中,离开了雁西卫,从此来到了京兆,成为了煊赫至极的权臣。
她总是在想半令过去的经历,会想起前世半令短短一生的轨迹。
如果论本事、论势力,整个大安朝除了永昭帝,还有谁能比得过半令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就连永昭帝也比不上。
因为永昭帝所拥有的,是整个国朝,而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对付半令要调动军队许多力量,这些力量绝不能轻易动,为了对付一个人而大动干戈,这不是**所为。
可是说,半令几乎是无敌的。
然而,近乎无敌的半令,最后还是败了,最后落得万箭穿心而死的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