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争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误道者
山海界,西空绝域,惊穹山中,少清派一众修士也是目不转睛看着这场斗战。
荀怀英这时猛然往前一步,目视片刻,言道:是祖师出手了。
其余同辈都是点头,神情之中隐现振奋之色。
由于下境修士与太上大德修为相差太大,即便是通过旦易之见转予众人,可座上那几位大德形貌都是模模糊糊,通常在不曾出手之前,谁也难知具体身份。
可对于少清弟子来说,根本不用去刻意辨认,只观鸿翮坐在那里,就有一股锋锐无比,斩破万物的昂扬剑气,就知是自家祖师。
鸿翮这次出手,诸天皆是波及,可因为层次之故,寻常修士毫无感应,可对于少清弟子来说便就不同了,那入世剑气他们能够清晰无比的感受到,并能由此在心神之中照见出诸多剑法玄妙。
由此可知,这是自家祖师顺手给了他们一个缘法,不然绝无可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荀怀英当即盘膝坐了下来,不再去看大能相争之景,而大殿之中的少清弟子也是同样如此,一个个坐了下来。
观摩诸位大德斗战固然是往后再难见得的机缘,可在他们看来,无上剑道方才是他们真正所要追逐的,就算因此放弃其他机缘,也是毫不犹豫。
布须天内,由于诸世并合,那些原本只是被牵连在布须天中的浑天也是一个个重新化作了此间一方界域。
原本张衍就曾动用伟力使之不再远离布须天,只是与诸天沟通仍需仰仗界门,现在只要洞天层次,那便能飞渡往来。
此刻一座玉宫之内,洵岳道人也正站在那里观望着战局,作为真阳道尊,尽管同样对双方所演化的道法不理解,可他距离炼神也仅差一步,却比那些凡蜕层次的修道人能接受到更多东西。
身为太冥祖师亲传弟子,他自是十分清楚,座上那几位大德之中并无自家老师。
不过他与几位同门交流了一下,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太冥祖师那无处不在的伟力,由此可以判断出来,自家老师并没有被造化之灵吞夺。
他私下揣测,祖师应该同样也是在这一盘棋局之中,而且当是在做着什么更为重要之事。
他忖道:不管如何,还有玄元太上在大道棋盘之上,与祖师之间想必能够相互照应。
张衍没了牵扯,便在那里全力并合造化精蕴,可是眼见此事渐渐做成,造化之灵却始终没有什么大动静,仍是维持着先前作为,他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警惕。
此僚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做成此事,要真是如此,那除非有什么更吸引其人的东西。
他心念电转,考虑什么地方可能还有疏漏。
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一件事,这却是很有可能被忽略过去的。
他心神一转,下一刻,已是入了神意之中。
片刻之后,那意念所聚的道人便被他唤了出来,其人对他打一个稽首,道:道友此次唤我,可是有什么要问询么?
张衍问道:我想问道友一句,你是因何故舍弃道身,此后无论如何也不愿聚合?
那道人道:由于伟力缺失,这里我也难以确定,不过得道友所见,我以我自身行止来推断,应该是为了不被造化之灵化为如那几位同道一般的借托之身,所以自散伟力,让此僚吞无可吞,夺无可夺。
张衍点了点头,这与他心中推论很是符合,他道:那我再问一句,道友当初散去伟力,那么你之道法有无可能还是存留于残余伟力之中?
那道人陷入了沉默之中,半晌之后,才缓缓言道:我剩下伟力也当无法承载道法,其当是归回大道了。
张衍心中转念,大德若是被逐入永寂,那么道法自然就是归回大道,可要是仅仅散绝伟力,却未必见得会是如此。
若这一位真是将自身所执掌的道法送归大道,那么事情倒是简单了。可一名辛苦勤修上来的大能,真的会甘愿将自己修来的道行尽数散去么?
假设其人留下了道法,并用某种方法加以遮掩,那么承载这一门道法的伟力应该还落在诸有之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造化之灵无疑是知道这件事的。
他回想了一下方才造化之灵所为,其伟力虽然充斥诸有,可更多的却是落在了那些未明之地中。
先前看着无甚奇怪之处,可现在仔细一想,却是透着一层古怪。
其人伟力阻碍造化精蕴合并很可能只是顺带,或许真正目的,是想借此深入到那些未明之地,进而将这个道法找寻出来。
他有了这个猜测之后,却没有立刻下得论断,而先是再起意感应了一下,见其伟力每每在某些造化之地中停顿片刻,从阻止并合之势上来说,这绝然是多余之举。
他目光变得幽深了几分,从这里看,自己的推断很可能为真。
想到这里,他当即自神意之中退了出来,与曜汉鸿翮二人神意勾连,言道:两位道友,我或许知晓此僚在作何打算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落诸有补道缺
张衍将自己的推断在鸿翮曜汉二人面前做了一番言述,二人听罢,都是沉思起来。
大德其实也有高下之分,且因为道行修为不同,在造化之精破碎时做出的选择便就不同。
有的人只能被力量裹挟而行,根本身不由主,比如被吞夺的那几位。
有人不但要使自身存身下来,同时还想着在与造化之灵对抗之中寻到大道,能坐上大道棋盘的,可谓都是如此。
所以他们对有人发现无法抵挡造化之灵,为了不被吞夺,进而散绝自身伟力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
曜汉祖师先是开口道:我本以为这位道友早已是被造化之灵吞夺了,没想到还有这等曲折在内,要说其人伟力承载道法于某一处,这是十分可能的,我记得这位道友的道法,便是以融通诸物见长。
鸿翮祖师一摆衣袖,道:这位道友是否留下道法先可不论,造化之灵只要是有所寻,那便不能令其如意。
他们都是清楚,造化之灵之前没有这等举动,当不是未曾盯上这门道法,而是因为没有机会。
其只要主动做些什么,那都会遭到大德这一边的针对和破坏,故是一直隐忍不发。
而现在不同了,其伟力落去诸有,表面上只是为了阻碍造化精蕴并合,有了这层遮挡,此僚就能放心找寻那可能藏匿于某处的道法了。
曜汉祖师言道:这里毕竟是一门道法,若能收来当是最好,要是造化之灵见我等阻碍,那或会动用大道棋盘落子摄夺。
张衍微微点头,造化之灵要是见势不对,直接在大道棋盘上落子,以一子换得这一门道法,那是极有可能的。
只这般看,其人如此做既无损失,也无付出,好似无甚必要,可实际上是不同的。
由于现在这门道法归属未明,造化之灵可以抢夺,他们一样可以出手,而且那道人本是大德一员,他们取得道法的机会还大些。要被造化之灵得手了去,那么他们这边就折去了一个本可到手的道法了。
他道:有一点造化之灵是比不了我等的,那便是伟力正主在我处,只要出力牵引,却有较大可能先行拿取到道法。
那道人虽然散去伟力,但也一定是期望大德这一方能够在与造化之灵的对抗之中胜出,因为只有如此,其人才有可能恢复过来,所以可以说服其人主动出力。
鸿翮道人言道:此人若如道友所言,连自身定名都是不知,要找寻起自身道法,却是十分不易为。
张衍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曜汉鸿翮二人当是认识这位道人,可却偏偏不言其人名讳,这不是避忌,而是无法说了出来。
更关键的是那道人自己也是不知。
名即是道,既是自身根本,同样也是证明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
不是没有分身无数,各以名而称的大能,但若是其本我仍是维持一致,那就仍是一人,彼此没有区别,不过只是出于一种变化罢了。
而要是本我不同,就像是造化之灵那些超脱出世的借托之身一般,就完全成了一个单独个体了,于是各有定名,可这同样也是分去了正身的力量。
而似那等声称无以言述,无有定名,难作想象之辈,要是真如其所自称的那般,那么只能说是完全脱离了规序的存在。
无有规序,万世万事此辈对来说也就无有意义了,此辈也同样无法影响到万事万物,如此大可以视之为不存。
实际上无论此辈被描述得多么伟力无上,描述本身就依旧是有名存于下层之中。
因为若此辈真是这般了得,那么世间连对其的描述都不会有,越是去描摹堆砌,越是反过来证明其伟力远没有那么宏大,所以试图以这般空洞的方式让人理解其之伟力。
陵幽祖师曾言,可以渺远,又可近人,其实便是说出了更上一层的道理,你既可位于高渺于无上的境地,远远脱离诸世束缚,同时又落在万物之中,可使世间众生为之亲近。
鸿翮祖师振声言道:这位道友当初避过了一劫,今次却是躲无可躲,唯得自救我等方可救其人。
曜汉祖师言道:玄元道友,不妨请这位道友先试着找寻,要是委实做不成,那就以道法先一步落子,我等纵使无法多得一门道法,却也不能让造化之灵伸手拿去。
张衍颌首赞同,虽然这看去与造化之灵落子的结果一样,可是大道棋盘将会再度由他们来推动,连续落下数子不曾中断,这般积累起来的优势将会更大。
在与这两位商议停当之后,他便再度转回神意之中,并动念将那道人身影聚合出来。
那道人先是一礼,道:道友可还有事关照?
张衍道:贫道方才在外仔细察辨,见造化之灵伟力在那些造化之地中来回游走,不似在阻碍我等,而像是在找寻什么。与道友谈论过后,我又和两位道友做了一番推论,都是认为道友之道法,或许并未散绝。
那道人稍作沉默,叹了一声,道:若是如此,想来造化之灵就是在找寻我那流落在外的道法了。
张衍点首道:不错,若被造化之灵寻得,便可成为对付我辈的棋子。
那道人言道:我知道友之意,是想让我重新找寻道法,这我也是愿意的,若是诸位不在,我亦是不可能存续下去,可我这破碎之身,识忆残缺无比,连自身定名都寻之不到,伟力更是浅弱,又如何做到此事呢?
张衍微微一笑,道:道友当年以伟力承载道法,那定然是不想就此失去的,当是布置有后手,以便再找寻回来,至于伟力缺失,当年道友能在布须天内落下再传,即便不是全部伟力都是寄放于此,可定然有不少散于此间,我可先助道友在此寻觅,看能否收拾些许法力。
那道人自是不会拒绝,要是可以恢复原来法力,谁人又愿意只是一个意念形影呢?于是他打一个稽首,郑重道:那便拜托道友了。
张衍与他谈妥之后,就自神意之中退出,而后起念一运,那道人身影便在外间显化出来,只是毕竟是意念显化,身影仍是模糊难辨,其人稍作辨认之后,乘着张衍伟力指引沉落到布须天内。
只是其毕竟只是一缕意念聚合,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淹没在大道长河之内,所以这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那道人沉浸入布须天后,便就开始牵引自身伟力。
此刻布须天已是并合了诸多造化精蕴,这位所能找寻的范围其实比之前更为广大,只是其人在此并未待得长久,很快便就折返回来。
此时此刻,其人身影已是变得凝实许多,道:确然寻到些许伟力,不过仍是差之许多,我若真有伟力承载大道,当并不是在此。
张衍考虑了一下,这非是一个好消息,这一位的伟力或许仍是在那些未明地界之中,且很有可能并没有固束在某一处,而是自行避开外来气机的找寻,要真是这样,那除非等到那最后一处造化精蕴之地出现,才可能见到了。
这里并非是说他们不可以去直接找寻,而是这么做造化之灵定然能察觉到他们目的,那么直接以落子的方式搜取道法,此僚至少不会损失什么。
那道人沉吟片刻,道:道友,我方才却是想到一个办法,只是不知能否做到。
张衍道:道友不妨直言。
那道人言:要如道友所言,我若有承载道法的伟力在外,那么定然不会使其变化化身。
张衍颌首,这一位要是有化身存在,那绝不会迟迟不曾现身,造化之灵也不会无法望见。
那道人继续道:这般就有办法了,那道法既没有归回大道,又没有化作分身,那么就只是不曾与我意识相合罢了,要是道友能送我去到大道长河之中,以我之神意,当可以窥见往日之道,待得出来,便能知晓道法到底落于何处了,只是这里为难之处在于,稍候需设法再将我接引回来,不然恐会迷失其中。
张衍道:若只是这般,却也不难。
这一位本就是大德,纵然只有意念和些许伟力尚存,可层次仍是在那里,将之送入大道长河并不困难,关键是如何回来。
通常这里需要造化宝莲,不过此物已然破碎,自不可能再寻得,而且凭借其人自身之能,现在也没有这等本事,好在他执拿力道,随时可以打破长河,将之接引回来。
那道人打一个稽首,道:若是如此,我也有几分把握了。
说到这里,他带着一丝遗憾,摇头道:可惜我自身伟力有所欠缺,否则立时可借助大道长河将之接引回来,也不用出来之后再作找寻了。
张衍笑了一笑,要是其人伟力足够,或许直接可将道法引了出来,也用不着再多做什么事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他这时伸手一指,便将其人送到了大道长河之中。
第二百九十章 渡意聚神还劫空
张衍将人送入大道长河后,便就目注其中,有他气机作以牵引,要是看见那道人有被淹没的迹象,那么随时可将人接引回来。
能否找到道法倒在其次了,至少他在修道过程之中,此人对他是有过帮助的,所以不必太过功利去看待此事。
好在那道人对自身的判断并无出错,在大道长河之中沉浸未久便就有所发现。
张衍这这里顿时有感,以自身力道为诸有根本,牵动其人伟力气机,只是霎时之间,其人便从虚无之中走了出来。
那道人言道:道友,我已知晓那道法落在何处,不过找寻起来不易,故我觉得,或许可用一个较为隐蔽的办法取来此道。
张衍一转念,心中已是有了猜测,道:道友可是要将意念渡去那伟力之上么?
那道人道:正是,那承载道法的伟力只是无有意志主宰,我当在此做法,引动伟力感应,由此便可将意念渡去,主宰那股伟力,如此不但可以聚合力量,道法自也寻来了,届时造化之灵就算落子,也无法直接从我身上夺取到道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