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道争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误道者

    他一挥袖,那道人身影倏尔化去。

    他自定中出来,往下界看去,这么看来,于世间传道十分之重要,自己以往所行无疑是正确的。

    而且这个答案,却也是令他知晓自己所传下的道法究竟缺漏在哪里了。

    以往演教道法称得上是不全,不过这也是相对来说,若是天资道心不缺,凭此道法修炼到凡蜕层次也是可以,只是到不了真阳罢了。

    可是没有玄石相助,就算道法能过此一关,也同样无法臻至此境,所以这里区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这次他知晓了那漏洞何在,虽限于功行,这门道法还不能最终完满,但却可以稍加改善。

    他伸指一点,就有一道灵光落下,朝下界而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通自守称正教
    半载之后,唐由一行人抵达了海胜国。

    而今海胜国由于修道之人众多,乃是东荒之南第一大国。

    唐由等人本是为观摩传法石碑而来,可到了才是知晓,这石碑被藏在海胜国国山之中,平常唯有少数人才有资格前去参悟。

    除此外,国中少年入道之时也可前往一观,不过必须是大姓弟子,寻常人家可无此缘法,只能修习经由转述道法。

    唐由向海胜国之人道明自己乃是高晟图弟子,询问是否可以破例,然而早前与高晟图有旧交的同门师长多是故去了,故是此议被海胜国上层否决了。

    唐由见此,也是觉得难为,好在国中并不禁止道法切磋交流,且海胜国之人自高晟图之后,兴起游历之风,不少人都是见识广博,与这些人坐而论道,他与一众演教同门也是每每有所启发。

    众人在这里一住就是三载,开始求正法之心徘徊不去,可是长久下来,却渐渐把此事抛在了脑后,而本来横在心头的执障却反而因此松动,一个个功行都是出人意料的提升了上去。

    唐由这时才明白,高晟图当日与他说那番话的意思,正法虽是重要,可是自身格局若是太小,一味只是把所有归结于道法之上,还以此为正理,那反是自己束缚自己。

    有了此等认知之后,他终是不再执着于此,对他法也不再一味排斥,反而是时时拿来借鉴,用以开拓阅历,增广见闻,每每也别有启发。

    同时他还带着几位同门往别处游历,再五年之后,却是收到了一个意外消息。

    师兄,我听说不仅是海胜国这里有传法石碑,西空绝域极西之地中也有传法石碑坠下,那块石碑天生完整,却是无人可以搬走,任何人都是可以前去观摩。

    唐由在确认这个消息的确为真后,也是心中一动。

    虽然他早已是放下了执念,可身为演教弟子,自家传法石碑却是从来没有真正见过,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他对余下这些同门言道:我等来此本为求取正法,后来才知,所谓正法,俱在心中,不过来此一观传法正碑乃我来此最初目的,若得一见,也算完此心愿。

    诸多同门都是表示赞同。

    众人商量下来,决定这就往西空绝域一行。在稍作准备之后,第二日便就动身启程,因是路途遥远,即便借用转挪阵法,也用了两载多时日,才是来到了西空绝域,而后又乘飞舟飞遁了一载有余,方才到了那极西之地。

    他们来到此间才是发现,这一路之上前去观摩传法石碑的不止他们,还有不少修道人,且人数还是不少,都是听到消息后赶来的。

    只是到了地界之上却是遇到了麻烦,被人告知前方已被几个天鬼部族所占据,无以通行。先前有不信之人妄图飞遁过去,然而不是被盘踞天中的凶兽妖鸟攻袭,就是被天鬼部族之人擒捉了去。

    有修士奇怪道:西空绝域乃是少清派地界,还有不少下宗分驻,怎么会容许这么大的天鬼部族存于此间?

    有知晓此地情形的修道人出面解释道:听闻少清派之前杀戮太甚,西空绝域大部分地界的异类妖魔被杀的几近一空,弟子出门都是难觅对手,故是对这后来崛起的天鬼部族有意放任,好作为弟子日后磨剑之用。

    又有人担忧道:可是这般,我等也是过不去,哪里去观摩传法石碑?

    众人为此议论纷纷,有人建议联起手来杀穿过去,有人觉得还是等少清弟子来此,跟随着一起过去较为稳妥一些,而更多人则是心生退意。

    一名演教弟子来到唐由身侧,道:师兄,我等是在此等着,还是先行过去?

    唐由想了一想,要是他一个人,那直接也就过去了,可这么多同门,却不能罔顾他们性命,他朝四下看了一眼,难得谨慎道:且在此等等,我以为还有不少想要观摩正法的同道会赶了过来,等凑得足够人手,再一同上路,这样稳妥一些。

    现在这里虽有不少,可他看得出来,其中很多不过是自身道法修炼无望,故是来撞一撞运气的,只有少数人才与他们一般,是以前就学过演教道法,现在来此寻求正法的。

    演教这些弟子自放下心执之后,无论心境修养都是提升了不少,虽过去面前这阻碍就能达成此行目的,此刻却丝毫不觉急躁,按照唐由吩咐,在此驻扎下来。

    在此期间有不少人不愿意等待,强行飞遁冲闯,却也不知到底成功与否。

    在耐心等待之中,这里聚集之人愈发增多,很快达到了上万之众。这里有出身山海的修道人,也有他界到此的修士,不过真正修为高深之人却没有几个,所以他们仍是迟迟未动。

    某一天夜中,唐由正在打坐,忽然心头大跳,他立刻出了居处,往天中看去,只见有一道道剑光从天中掠过,直往天鬼部族所在方向而去。

    有人振奋喊道:是少清剑遁,肯定是少清弟子来天鬼部族之中试剑的!

    唐由一听,立刻把同门都唤到了一起,道:天鬼部族也不会白白让少清弟子斩杀,一定是会设法避让,或者派出族中大能者与之交锋,此时肯定无暇他顾,我等机会来了,此刻便就动身,当能闯了过去。

    交代完后,他便遁至半空,当先朝着那剑光方向而行,演教诸人则是在后跟来。

    能看出这一点的不止他一个,一道道遁光接二连三遁起,余下之人更从众而行,一时声势也颇是浩大。

    正如唐由所料,为了躲避少清弟子的锋芒,天鬼部族纷纷避退,更没有心思来阻截其余人,他们一路畅通无阻,飞遁半夜,便就出了天鬼部族之地,他们也未曾因此停下,继续朝前飞遁。

    到了天明时分,便见前方陡然出现了一块大碑,其大若高峰,直入云天,背后朝阳升起,金光射来,碑身之上反照出万丈光华,此等景象,看得众人心头震撼无比。

    唐由缓住身躯,在石碑之前落下,那碑上明明光滑一片,但在观望之时,就有一个个蚀文映入心头。

    他吸了一口气,盘膝坐下,入了定坐之中。

    那些演教同门也是不由自主在他身边围坐了下来。

    本来在无有护持情形下这般做是极其危险的,可是不止他们这样,凡是见到那石碑之人,一个个都是如此,似乎于一瞬之间,陷入到最为专注的求道心境之中。

    数十天后,唐由先从定坐之中醒来。

    他发现上面所得,大多都与高晟图告知他的一样,然而蚀文此物,每一人看到,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以往所得,乃是高晟图之道,非是他自己之道,等真正看到,却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可以说是将自家所学与此相互印证了一遍,许多地方也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且这回所见并不止这些,他却是看到这上面除了原来道法,还记载有一门秘法,也不知是原来便有的还是后来又多出来的。

    利用这门秘法,你可以以此推演出来各种神通道术,且你功行越高,对道法的理解越深。所能造出的神通之术也便越是厉害,不过只能由演教道法来进行推演,用在其他道法之上并无用处。

    唐由在了解到这门秘法的用途之后,心中也是不由激动起来。

    若得此法支持,那演教日后岂不是再也不缺神通道术了?

    本来演教少斗法之能,若在灵机微弱之地,那自是无关紧要,左右都是演教一家独大,可是在灵机兴盛之地,那就不一样了。各个修道宗门比比皆是,各种威能宏大的神通法术层出不穷,演教缺少斗战手段的弱点便显露出来了。

    可现在得有此法后,却是将这一短板补上了。

    他心中既是振奋,又是暗自得意,道:枢青之辈果然目光短浅,我演教自有上乘妙传,岂是他法可比?

    他天资悟性本来便是奇高,没用几天功夫,就掌握了这门秘法,便开始以此推演神通道术,只是几载功夫,便就以此法演化出了一门神通,并将之传授给了同门道众。

    这里也不是没有他人领悟到这门秘法,因为修习同一道法,且还是在最初尝试之中,所以相互之间也没什么遮藏,常常相互交换神通,取长补短。

    不止如此,他们还直接拿近在咫尺的天鬼部族试手,这般十几年下来,在此参道之人的斗战之能俱是大大提升。

    其实他并不知晓,不仅仅是山海界这处,凡是供奉教祖牌位或是拥有传法石碑的演教教众,都是得传了这门秘法。

    演教原本缺少的就是攻伐手段,现在没了这个缺点,实力开始急剧膨胀,并开始向一些灵机兴盛之地伸出触角。

    张衍在上看得这些变化,也是微微点头,在知晓了道传的真正作用之后,他更为重视此事,在把布须天伟力完全改换,正式踏入三重境之前,他会尽量在背后推动演教壮大,以备将来之用。

    只是演教现在还缺乏上层战力,容易被一些大派覆灭,这里出于深层次的原因,他也不好直接插手,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扩散道法,以保证道传不绝。



第一百五十二章 法撼天机动静生
    张衍在定坐五十载后,随着意识推进,可为他所撬动的伟力越来越多,且进展也是比原来加快了不少,知道很快就能将布须天伟力全数化为己用了。

    不过他也是发现,若是向造化宝莲试着寄托自己伟力,那么当中不会有丝毫外力宣泄,且不会引动天机变化。这即是说,若以宝莲护持,那么在他踏上那一步之前,外人或许会有所感应,但不见得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可是布须天因为异力没有完全消除,还有些许漏洞存在,所以只要是有心之人都是会有所察觉的。

    正如原縻所言,虽然他晋升功行不会引动那一位存在,但季庄曜汉二人不见得会容许他这么顺利入到三重境中,说不定会设法阻挠,这里还是需要预先做好防备的。

    考虑了一会儿,他心意一动,那位道人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面前,虽其面庞仍是模糊,但比之上回,身影却不再虚幻,而是变得凝实了许多。

    他朝其问出了一个早想知道的问题:道友当年应该也是持有造化宝莲,不知这宝莲如今落在何处?

    在造化之精破散之前,每一位大德应该都有一朵宝莲在手,他想看看这位会如何回答。

    对方虽是主动传递意念过来,并告知了进入三重境的方法,可不见得一定是抱有友善目的的,故是借此试探其人态度。

    那道人没有说话,只是伸手一指。

    张衍却是感觉到,有一缕气机由那身影之中传递而出,并来至自己这边。

    他心下一思,宝莲之间相互吸引,自己有一枚莲瓣在手,若再加上这一缕气机,说不定就能找到其人那宝莲下落。

    不过此事并不容易做成,否则曜汉季庄等辈也不会等到现在才找回宝莲了。

    现在他是在与曜汉季庄二人抢时间,在争取二人伟力回来之前进入三重境中,所以势必不可能慢慢等着找寻到此物,必须及早发动。

    不过造化宝莲也无需要放弃,这东西终究还是有大用的,就算现在找不到,等到他功入三重境后,回来搜寻,那应该相对容易许多。

    至于这道人放出这缕气机,会不会是有意引他前去,进而暗施手段借此复归,这点却不必多想,其人还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似原縻那等事情之所以发生,也是因为其本来实力低微,那幕后之人又同样是宝灵出身,所以可以互相吞夺,换了人身修士,那是绝无可能做到的。

    唯一要防备的,就是在正式进入三重境前,要确保这道人意念无法干扰到自己,而这里只要将之重新打散即可,对方本已是支离破碎,没了他的伟力支撑,自也就没有威胁了。

    曜汉老祖本在定坐之中,心中却忽而有感,不是如同先前那般倏尔即去,而是萦绕不去,这虽非什么警兆,可也是提醒他,有一与自己相关之事正在发生,且对自己还有着深远影响。

    他设法推算了一下,却是心头一跳,这是

    他没有办法推算出真正结果,但是能确定是自布须天而来,能对他自身造成足够影响的事着实不多,他哪怕不再用推演之术,也大致能猜出是什么

    他神色有些阴晴不定。

    以往他一直没有把张衍当作主要对手,因为后者没有造化宝莲,正常情形下,几乎无有可能踏入三重境中。

    就算可以,他也不认为比自己找回力量来得快,可现在单纯从感应上来看,张衍很可能会走在他前面,这却令他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原縻前番与张衍会面时,有几句话说得不错,进入炼神三重境,就是踏上了一条争斗之路,即便张衍本人没有对付曜汉季庄二人的打算,可两人也一样会担心其人在成就之后会对自己不利。

    曜汉老祖心中不断转念,若是可以,最好是阻止此事,只是他受限于自身功行,手中宝莲也并非完满,根本不可能撼动布须天,要不然几家之间也不会是现在这般僵滞局面了。

    就在他左思右想之际,忽有一道灵光飞至,他召来一看,却是季庄道人传念相邀,不由玩味一笑。

    自他找回一部分伟力之后,两人表面尚还维持着和气,可暗中则是互相针对,私底下再没有过任何交流,可其人现在却是来相请,肯定也是得了感应,一下子坐不住了。

    他稍作考虑,晃身之间,就来至一处法台之下。

    季庄道人在上打一个稽首,言道:有请道友上来一叙。,

    曜汉老祖来至法台之上,还得一礼,就在季庄对面落座下来。

    季庄道人沉声道:道友想也知晓我请你来此是为何事了?

    曜汉老祖感叹一声,道:我着实未曾想到,你我苦苦相争,这一位却是行在了前面。也不知这位没有造化宝莲,是如何能走至这一步的。

    季庄道人面无表情道:如我料算无措,该是前回宝莲碰撞,导致虚寂缺裂,这才使得那玄元道人得了机缘。

    曜汉老祖知道他指责自己,但他却丝毫不觉尴尬,反而呵呵一笑,道:那也是天意使然了。

    季庄道人言道:此事必得设法遏制,虽说未到最后,谁也不知那玄元道人是否能够功成,可那一线天机若被其捉得,那我等或许连仰人鼻息亦不可得。
1...13351336133713381339...1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