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随身带个侏罗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鱼和尚

    两个人在这熟悉而寂静的校园里走着,不知不觉两只手已经拉在了一起

    直到听到一群学生们嬉笑的声音传来,徐小燕才悄悄地把手从燕飞的手中抽出。

    走吧,填志愿去。燕飞笑着带姑娘拐了个弯,从另一边过去,避开了那群热闹的讨论如何如何填报志愿的学生们。

    走向教室的短短一段路上,遇到好几对在树荫下站着谈话的学生,倒是让徐小燕也不那么不好意思了。

    大概是因为马上就要分别,学生们对燕飞这个大老板也不再觉得那么不好接触,有的还主动和他打个招呼谈上几句。

    也有男女生单独凑在一起,商量一起报某某个学校毕业了,此刻再不用遮遮掩掩了,就像外边那些树荫下的一对对一样,大家都放开的很彻底。

    当然更多的是聚集在一起商讨报考什么的,一部分自知成绩不好的,则是在互相交流着各种学校信息,比如有没有那种只要分数过了建档线就能上的学校

    安长河见到燕飞就有点激动,平时谈起话就不歇气的他,今天出奇的安静事到如今,他再傻也明白,当初燕飞承诺他考不上学就给他个挣钱的机会,对他的帮助究竟有多大。

    那真的不只是一个挣钱的机会,考试过后他拿着从考场带出来的一部分,加上凭着记忆出来后写的答案,在估分之后自己都惊讶了。惊讶之后就是狂喜,狂喜之后在家里安静的待了几天,就想到了自己之所以能完全放下包袱,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原因不过是燕飞的一句话而已。

    燕飞倒是隐约理解他这种心情,不是燕飞阅历深,而是燕飞见过太多这种因为感激而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知道傻笑的人乡里最开始被选中的那些贫困户,第一次拿到钱的时候,都到处找他。找到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仿佛就只是为了来看看人,给个憨憨的笑容就离开了。

    准备报考哪个学校?看着安长河那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燕飞主动开口问道。

    还没想好,在家矛盾了好几天,感觉考的自己有点不相信。安长河咧嘴笑笑。你准备报考什么学校?

    省农大,我早说过的啊!燕飞笑道。

    那要不我也报农大?将来可以到你场里工作,免得以后毕业了不报分配,我毕业了没活干。安长河看着燕飞说道。

    滚滚滚,别扯淡。燕飞没好气地说道。熬几把五六年,好不容易考个好成绩,还上啥农大,咱们这的农大只能算一般,你报这个不是浪费嘛!最低你也得报个重点大学,出去好好见见世面。

    燕飞的脏话连篇让安长河放松了许多,不过随后他就给出了一个更肯定的答案:那我报华夏农大,这总行了吧?

    你和家里商量了吗?燕飞问道。

    他们也都不懂,没人能商量,我只说我肯定能上个本科,他们就高兴的准备杀鸡待客了。安长河自嘲地笑笑。这几天他们都在商量去哪儿借学费呢!现在养的牛太小,还不值太多钱,怕不够。

    找我啊!燕飞哈哈大笑。要是你拿的奖学金不够学费,我放‘高物贷’,不要现金利息。等你去了外地,每年放假回来给我捎点当地特产当利息。

    三岔镇本来是没有奖学金的,不过自从有了燕老板,也就有了奖学金。镇上学校里中考高考考的好,场里都会拿出来点钱当奖励,虽然不多,也算是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了。

    安长河有点发怔,燕飞又笑了笑:好了,好好填志愿。学费等通知书下来再说,我刚才说的话算数,放心。

    差不多十点的时候老师才进来,拿出来填报志愿表分发下来。

    在填报志愿上,老师们也不好给太多意见,只是在同学们询问的时候,才会给出自己的经验。二高不是什么好学校,往年高考成绩都是一塌糊涂,要说经验的话,也真说不出来多少也许往年冷门的学校和专业忽然就人多了呢?这种事真是太难说了。

    不过有一点大家还是能确定的,那就是扩招。这意味着能通过高考走出小镇的人更多了点,意味着能少几个人在明年别人开学的时候,就开始谈婚论嫁,或者想着去哪儿打工。

    燕飞的志愿填的让人不知道说他是自信还是说他死心眼,所有的志愿就一个省农大,不同的是他填了三个专业,前两个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第三个专业填了个林学。

    安长河的就比较合理了,第一个是华夏农大,第二个是省大,第三个是省农大。这么填的学生挺多,不少学生第一志愿就是碰运气,生怕将来考分高了亏分数,第二志愿相应的就填的差一点,保证录取的可能性大一点,至于第三个志愿就是备用了。

    另一大部分都是没什么希望的,就使劲翻着填报志愿的那个本子,拼命找估计不会有人报的没什么名气的学校,希望碰个运气能拿到个通知书。

    实际上按二高往年的水平,几百人参加高考,最后能拿到正规通知书的三四十个就不错了别以为这样差不多十比一的比例还不错,因为里面还得包括那种调剂的学校。一般就是等到别人快开学的时候才发来通知,几年学下来,每年回乡说上无数遍,乡亲们依然记不住学校名的那种。

    等到闹闹哄哄的填报完志愿,平常严肃的班主任老头难得站在上面说了几句感性的话:该出去吃喝的就赶紧去吧!以后有成就了别忘了回来看看就行。你们这些学生们现在还不懂,等以后就明白了,珍惜现在的时光,祝大家以后都事业有成。

    大家等老师离开后,有过那么片刻短暂的伤感,但是很快就被想象中的未来吸引了注意力。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此刻彼此约定以后如何如何的同学们,也许从今天这一分别,再见面可能就是若干年之后,当年水灵灵的女生也许已经变成中年大妈,这一刻的翩翩少年则成了油腻大叔

    而更可能的是,从此不再相见或者在若干年后的某个陌生城市的街头,某一刻他们曾经擦肩而过,却相逢不相识

    见或不见这种想法燕飞才不会闲着没事去考虑,在教室里又和同学们待了一会儿,就拉着媳妇回家去了。

    小燕超在家里都等着急了,一见到他回来就问能骑的大马什么时候到。燕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别说他了,这年头路上跑长途的司机都不敢给你保证时间,谁也不敢说自己什么时候一定能到

    不过燕飞有办法,让小家伙去和小老虎玩去。

    下午吃过饭没多久,燕飞就接到了送马司机的电话,说是估计半夜能到。结果小燕超一听到这个消息,晚上连觉都不想睡,准备等着骑马呢!

    说的是半夜,实际上马匹送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场里有什么消息传的飞快,马匹还没下车,那边场子里一群人全来看热闹了。三岔河乡这几年马匹越来越少见,别说骑马了,连拉车的马都快找不到了。

    来的除了两个司机,还有两个养马的中年汉子。把马拉下来就叮嘱:赶紧牵着溜溜去,在车上我们中途就歇了一次,也不敢放它们下来溜达,这几天掉的膘估计得半个月都补不回来。

    燕飞一挥手:谁想骑了赶紧来牵啊!谁让踢了别怪我没提醒

    不会踢人不会踢人,都是训好的。一个中年汉子吓了一跳。没事的,都温顺的很,就是让骑的马,没事的。

    一群人哈哈大笑中,一个人挤出人群,对着燕飞呜呜啦啦地比划了起来,那个激动劲儿吧!

    燕飞指了指马,然后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大伙儿。哑巴顿时就高兴了起来,上前看着一匹匹马看了又看,还懂得掰开牙口来看看。

    那个养马的汉子看着就笑了起来:老板这里也有人懂马啊?这位兄弟一看就是行家,这下我们也放心了,以后马到了你们这里,还有草场,肯定不会受屈儿。

    黑子笑着道:你别恭维他了,给他说话他也听不见,这是个哑巴。不过他应该真懂点马,从小就跟着我们镇上的一个老头学的钉马掌,天天抱马腿抱出来的经验。

    要不是黑子说,燕飞都差点忘了。哑巴确实是从小学钉马掌的,只不过后来乡里的马越来越少,他才成了无业游民,靠着挑粪担水过日子,最终成了养牛场的一员。

    只是谁也没想到,现在场里居然有了马,哑巴当年学的东西,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看着哑巴对马的热爱,燕飞直接就做了决定:以后这几匹马就交给高斌管了,大伙儿都没意见吧?

    没人会有意见,别看一群年轻人对马挺热乎的,但是要说让他们养马,连那些当兵的也算上,估计还真找不出来个有经验的喂过马的。

    黑子上去和哑巴比划了半天,哑巴弄明白之后把手上正拉着的一匹马朝黑子手上一塞,扭头就跑。别人在后面喊他也听不见,一股脑的就跑没影了。

    一群人都不知道咋回事,还是黑子想起来赶紧给媳妇打个电话,让她问问她哥哥跑回去干啥去。

    没多大一会儿高蕊打过来电话:我哥说他来把东西搬到那边去,以后住那边照顾那些马去。

    果不其然,又过了一会儿,哑巴开着手扶拖拉机腾腾腾地过来了,车斗里放着他的铺盖,过来之后就给燕飞比划着,让燕飞给他安排住的地方。

    燕飞随手一指让他自己去找宿舍,转头就收拾黑子:你是打算让你大舅哥以后就和马过日子的是吧?

    黑子立刻就知道什么意思,委屈的很:我们也说过,他自己不愿意我能咋办?

    那我就管不着了,反正你们家的事儿,你们自己想招儿。燕飞也没打算多管,就是提一提。

    燕超本来还在睡懒觉,不知道怎么听见外边有马嘶声,穿着个小裤头就跑了出来:我要骑马我要骑马

    小家伙现在无师自通了讨好人的技能,在场里受欢迎的很,立刻就有人问送马的师傅哪匹马最温顺,然后抱着小家伙去骑马。

    送马的师傅估计就是这些马原本的主人,挺彪悍的一个人,对着那些马温柔的很。来到这里之后见到了那一片绿油油的牧草,心情也是好的很,此刻主动给小燕超牵着马,还不住口的称赞:卖出去不少马了,就你们这里最让人放心。这草场可比我们那里的还好

    燕飞看着一片热闹的景象,心里还是有点小疙瘩他还在想皮所那些人到底知道自己多少事儿呢!要是人家真是在放长线钓大鱼,那自己的这种欢乐小日子,恐怕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第七百二十四章 外国友人
    几匹马被人牵着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外围一圈是比马还多的人围观着,个个议论纷纷。

    喜欢马的人还是很多,虽说场里有老虎,问题是那玩意儿还是有点不够接地气,毕竟除了燕飞也没谁能把老虎当宠物。

    两个养马的汉子和司机开始还傻乎乎地,指着远处圈起来的兽栏说:你们那里边是准备养马的吗?

    结果说完看到几只小老虎嗷嗷叫着在出来打滚,再看到几只大老虎,话就说不下去了。

    那两个送马的汉子就是草原民族的,对老虎也只是感叹而已,看到天上的金雕当时就震惊了。叽里呱啦地喊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来问旁边的人:为什么你们这里会有金雕?

    被他拉住的老头是成老头,正和周围几个退伍兵感慨当兵岁月,闻言随口回了一句:小老板养的呗!和老虎一起救下来的,结果一直养到了现在

    说完就继续和几个退伍兵大侃特侃起来,明明是相差了好多年的兵,谈起来却一点不见代沟,不时一起哈哈大笑着,老脸都笑成了一朵菊花。

    而旁边听到答案的两个汉子当时就不淡定了,这些年随着社会发展,草原民族的传统生活也改变了许多。但是有些观念是不会变的,比如说金雕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天空中那两个盘旋的身影彻底吸引了两个汉子的目光,一直抬着头觉得脖子都酸疼的时候,他们想起来找到燕飞,扭扭捏捏的提出来了一个要求:燕老板,听说天上的两只金雕也是你养的,不知道能不能让我们近距离观赏一下。

    燕飞没有迟疑的就点点头,冲着天空唿哨一声。

    两只金雕立刻毫不犹豫的俯冲了下来,然后在即将落下的时候双翼猛挥两下减下速度,其中一只抢先翩然落在燕飞伸出的胳膊上,另一只则是猛地呼扇了两下翅膀,身体在空中打了个转,只能落在燕飞的肩膀上。

    当时两个养马汉就一脸迷醉的盯着金雕看个没完,两只金雕歪着脑袋,一只好奇的和两个汉子大眼瞪小眼,另一只则调皮的用嘴在燕飞的头上蹭了两下,把发型都给蹭乱了。

    燕飞也不吭声,两个汉子看了许久,才发觉有点失礼,连忙又给燕飞道歉。燕飞笑了笑道:没事儿没事儿,我听说你们草原人一向好客,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草原,但是也一样好客。只要来了就是客人,这点小要求我还是能满足的。

    两个汉子一起竖起了大拇指,稍微显得受点的那位说道:我叫布日古德,用汉语说就是雄鹰的意思。我从小就喜欢鹰,但是认为雄鹰就应该翱翔在蓝天,从来不忍心去抓捕一只来自己养,因为这他们还经常开玩笑说我应该叫羔羊而不是雄鹰。

    另一个汉子连忙解释:布日古德不太会讲话,我们都知道这两只雄鹰是您救下来的。他是想说,感谢你让他看到了如此神俊的雄鹰

    对对对!布日古德连连点头。草原上的雄鹰从来不会与羔羊为伍,真正的英雄也从来不会胆怯退缩。刚才雄鹰落下的时候,我看到了您的镇定和它们对您的依赖。如果你在草原上,一定会是我们最好的猎手

    燕飞都被这两位搞迷糊了,他们大概是比较激动,说话带着民族的那特有的韵味,就像唱词一样。好在他知道这两位应该是在赞扬自己,只好点点头表示感谢。

    不知道两人是不是因为金雕的事儿,后来就变得特别谦虚客气起来。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两个还多次邀请燕飞去他们那里做客,还说要请燕飞品尝他们那里的烤肉等等。

    只不过这两位实在不是会掩饰的人,话里的意思分明是要燕飞带上两只金雕,让燕飞有点哭笑不得。

    中午刚吃过饭,戚教授忽然找了过来,说来看他那两只虫子的考察团即将到来。

    燕飞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给牛老板打电话,上次自从说过让曲书记做一些保护环境的工作,老牛还问过几次,只不过这考察的人没有直接到汤河县这小地方,他也不好保证什么。

    现在终于要来了,燕飞立刻理直气壮的给牛老板指派着任务:你让村里把村子都打扫干净,把进山的路该铺的地方也铺一下。让曲书记也准备一下做个迎接工作,来的人还有几个外国佬,接待完之后上个新闻啥的,以后你们那说不定就有人去旅游了

    打完之后想想应该和焦书记也说一声,来的有外国友人嘛!

    因为还没有亲眼见到那两只大河蝎,考察团还比较低调。结果就是燕飞通知焦书记的时候,焦书记吓了一跳:怎么现在你才告诉我,一会儿就到的话,我想做些准备工作都没时间了。

    燕飞才无所谓:来的都是搞学术研究的,只要咱们表现出来欢迎的态度就行了。他们是来看虫子和环境的,也不需要做什么准备。我都和牛老板曲书记他们交代过了,让他们在那里准备好就行,估计到了之后就会到那里去考察一下

    还有一句话燕飞就不说了,反正他们也考察不出来什么玩意儿。

    实际上这次来的几个外国友人,名气都不是一般的大。都是属于鸟国刀桥大学里的专家学者,本来人家是受邀到华夏来搞学术交流的,因为其中一个是杂志社的特邀编辑,才顺便来到这里的。

    但是也正像燕飞说的,搞学术研究的嘛,其实比较好接待。关键燕飞也不怕,自己和徐小燕用鸟语和他们交流也没问题,家里还有两位老教授坐镇,真不怕招待不了他们。
1...590591592593594...8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