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鱼和尚
追究根本还是原来燕飞的态度问题,他原来不在乎牛肉干厂的业绩,包括老邢师傅在内的几个人都怕他就这么凑合着,过一段时间见不到效益干脆不做牛肉干了。
要知道这对燕飞来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反正他就一直不在乎牛肉干的这点利润,可是别人还得指望多干活拿工资奖金的,要靠着这个生活的,对牛肉干厂的好坏比他这个老板还关心,生怕到时候丢了饭碗。
如今养牛场实际上周围也多了不少靠着场子捞点外快的人,比如说有时候忙得很了,招呼几个人过来清理牛粪干点脏活累活,这些实际上对农村人都不算什么。
这年头算是企业发展的黄金阶段,农村里遍地不缺的就是劳力,缺的就是能拿到手里的钱,给几块钱干半天活儿都有人抢着来。
所以燕飞不在的这几天,养牛场的变化无非就是牛多了一些,其他的都是井然有序。而且明显的他不在的话,养牛场的支出还要少一点。平时他在的话吃穿用度上都不会节省,他不在的话别人也不会像他那么大手大脚,包括对外收购牛和秸秆等等,老板不在,大家把价格反而卡的更死。
转悠了一圈,燕飞听着大家汇报的这几天的大小事儿,觉得自己也挺无聊的,还没听完就回去河边竹林旁边看大棚去了。
场里的人也是哭笑不得,这老板原来的时候什么活都亲自动手,现在逐渐地就彻底成了甩手掌柜,只管隔三差五地查一下账目,别让养牛场没钱花就行。
回到小屋那些老虎黑熊都激动了起来,虎啸鹰啼的可是热闹了一阵子。这些动物本来就野性十足,燕飞不在的时候它们虽说吃喝不愁,甚至别人来照顾它们比燕飞还用心点,可毕竟是连出来溜达一下都没机会,现在见到了主人归家,别提多兴奋了。
燕飞也不会让它们失望,一个个提着就扔到大河入海口,就在扔着一根根木头的平原上,让它们好好去放开了去撒欢。
至于他自己,则是提着油锯半夜加班去破坏森林去了。
大河入海口这地方是似鳄龙一家的领地,这一家子早就在燕飞手下受够了教训,根本不会来骚扰他的宠物,其他的大型肉食动物也不会过来,所以他对自家养的动物放心的很。
再说这些家伙们脑子都不笨,就算真有个意外,来了小的食肉恐龙也不是这群配合默契的家伙们的对手,来了大型食肉恐龙,它们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灵活,借着地上那散乱的木头和来犯者进行一番斗智斗勇。
伐木的燕飞也没闲着,他还在盘算着,想建基地自己缺的东西也不是一点半点。或者说他根本什么都没有,工程机械的更是根本不可能,缺口太大,一时半会靠自己就像这样去采购几台油锯,再去偷偷摸摸到外地买两桶柴油,这么干也不是个事儿。
他估计自己短期内恐怕还得再出趟远门,弄点不要钱的大型工具和建设工具进来。至于说去哪儿,他目前也就一个觉得去‘拿’点东西毫无负罪感的地方,那就是岛国了。
老祖宗都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
这些异族少一分钱,就相当于自己多一分钱。如果全世界除了华夏国都回到原始社会,那华夏不就统一全球了嘛!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镇土鳖的痴心妄想,不过挖墙脚这事儿,大家也是都在干。要不然国家怎么那么重视开拓海外市场,因为地球就这么大,别人多一份资源,自家就得少一份资源。
这么想着,燕老板觉得自己的眼界都已经开阔到放眼全球了,顿时干劲儿更足了。一棵棵也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树木,就在他那把小油锯下,刺啦啦地倒在了森林之中。
折腾到快天明,把那条受了一天折磨,至今还没缓过来劲儿的巨蟒给扒皮收拾了,连人带宠物一起饱餐一顿,然后回到了大棚里边。
谁也不知道白天这群懒洋洋连动都懒得动的宠物们,这一夜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白天的时候到处溜达了一圈,让人知道自己回来,接着就找了个借口,跑到附近的山沟里,继续让人伐木去了学校里边正在准备着考试,考试几天结束马上就是秋忙假,现在不少农田已经开始秋收了,他去也没什么意思。
干活的时候他又想起来一件事儿,于是到了晚上就又开会了,让黑子和老欧打听着先买一辆二手小货车用用。
现在场里就一辆大卡车,来回跑着拉货太亏了。其实像送牛肉干和送蘑菇这些事儿,小车就可以了。大车费油不说,那过路费也是贵的离谱。基本上每个县都有收费站,大车又收的太高,而且大车太容易被人抓毛病罚钱,还是小货车好一点。
这点事儿他也懒得管,说是让黑子干,实际上全场人都会通过的关系,打听一下谁家有二手小货车卖,挺简单的事儿,犯不着自己亲自出马。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国庆节就快来到了。
燕飞还是和往常一样,一大早溜达一圈,接着就准备消失得全天不见踪影。反正大家都习惯了老板的神出鬼没,谁也不会说什么。
这天一大早又溜达到乡里,准备去看陈镇长那二百户扶贫户的名单报过来没有。
燕老板进出乡政府就和自己家一样,到镇长办公室,拿着名单看了一会儿,就提出来了个小意见:陈叔,这个黄土洼这次还报上来四户啊?他们村我看两户就行了,给小关庄再多两户吧?
陈镇长微微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原因,笑眯眯地看着他:你啊你啊
燕飞脸一点都不带红的:嘿嘿,咱就是这么小心眼。
陈镇长也不多说,笑着招呼了个年轻人进来吩咐道:这黄土洼你看看减去两户,给小关庄的打个电话,让他们再报上来两户来。
这年轻人冲燕飞笑笑,拿着名单就出去了。
燕飞也站了起来:那没事儿我就先走了陈叔,你继续忙吧!我这边牛犊都准备好了,在养几天正好看看没毛病到时候就统一发了,剩下的事儿就得你老人家多操心了啊!
陈镇长笑着摆摆手:我还没老呢!去吧去吧
燕飞出了门就熟门熟路地一拐弯,来到了刚才拿着名单的那年轻人的办公室:先别忙着决定减去哪两户,你打听打听,这四户肯定得有和他们村的那个领导关系特别好的,说不定就是亲戚,就这种人给减去就行了。
这年轻人也是当初和燕飞一起去过黄土洼的,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点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没错,燕飞这就是对那个黄土洼有点不满,他这也是有仇就报。上次去黄土洼想租几十亩地种牧草,结果弄的那么不愉快,他可是一直记着的。
那个村的领导私心太重,仗着点小权利心思都动到了自己头上,这次给他们两户就不少了。这两户也是看在他们村田大富田大壮那几个年轻人不错的份上给的,否则就真不给他们也没招儿。
小关庄的村子可比堆子岗黄土洼那两个连起来的村子小多了,现在给他们四个名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小关庄给养牛场种牧草了,还有几个年轻人在养牛场干活干的不错,所以就有照顾。
至于黄土洼为什么名额会被减下去两个,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村子里的人肯定最明白了。当初燕飞可是对黄土洼印象最好的,一开始第一户养牛合作的田大富就是那个村的,后来和他们村那些年轻人关系也不错,结果现在弄成这个局面,到底为什么该明白的心里都明白的很。
这些事情都不用说,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燕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咱虽然不打算玩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得罪了自己的,肯定不能还和别人一样了。要不自己不就显得好欺负了吗?
隔三差五的弄出来点幺蛾子,让人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也免得别人再动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往长远了说,这村子的领导不但不能为大家带来好处,反而让自己村子和别的村比还不如,村里肯定得有意见。
不过那就和燕飞没关系了,就算下次再选村领导的时候那村长下台,燕飞也是乐见其成。至少换个领导,自己以后办什么事儿也方便点。
现在燕飞接触的人多了,对这些事情都已经无师自通了。就算自己不懂也可以拿来比较,黄土洼的那个小村长和西边村子的老支书,两个人拉出来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样的村领导是好的,什么样的村领导根本就不适合在这个位置上了。
不过这种‘大事’燕飞暂时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他就是从自己养牛场的方面来考虑,其他的他也管不着。等他能发展到一个村一半人都给自己养牛,那要是选村干部的时候,估计他说一句话就相当顶用了。当然他也不打算管这么多,管的多麻烦。
还是老老实实回去砍树去吧!
现在大河边上已经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木头了,这些木头燕飞摆放了一个大圈子,感觉还是不太够,所以还得继续干,其他的鸡毛蒜皮的事儿也顾不上。
正在忙着砍木头,县里焦书记的秘书小赵给他来了个电话:燕老板,听说你准备在国庆节搞扶贫合作养牛,焦书记让问一声,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燕飞一愣:早准备好了啊!牛犊现在都在养牛场等着人来领了。
那就好那就好!小赵高兴得很。国庆节了,咱们县准备把你这个项目也报上去,算是给国庆献礼了。焦书记想让你提前一天举行个仪式,把牛发放下去,你看怎么样?
燕飞想都不想地就答应了:现在发都行,一会儿我去给陈镇长说一声,通知大家国庆节前一天过来领牛怎么样?到时候你过来不过来?好久不见了,来搓一顿啊!
小赵听了这话也是高兴:放心,肯定到。焦书记也到,不过在你那的时间不能太长了,去看看就得回来,还有其他几个企业要去。你也知道,国庆节了,这都忙得很,我们也是跑的脚不停,连个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燕飞理解的很:那行,我现在就过去给陈镇长说去,随时欢迎你们来视察。
放下电话还没去推上摩托车,电话就响了,陈镇长在那头直接说道:刚才电话你也接着了吧?提前一天你那没问题吧?
燕飞:没问题,我正准备过去和你说一声呢!
那你也别跑了,我这就让人打电话通知,你那边也准备一下。到时候我估计还得来记者啥的,时间紧,都别耽误时间了。
那行!
其实也没啥可准备的,养牛场只用准备好合作协议。上次燕飞去找陈镇长的时候,听说乡里就连横幅都准备好了,养牛场最多也就是再仔细打扫一下,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都是熟门熟路的事儿,到时候谁该干什么自己都清楚的很,真简单的很。
第四百八十四章 国庆节前夕
锣鼓喧天!
三岔河镇又有热闹看了!
从养牛场大门口开始,一直到大桥西头,整个路两边大鼓小鼓排了两行。连养牛场准备的迎接客人到来的鞭炮都省了,看着县里的小车一到,道路两旁的人更来劲儿了,咚咚咚的鼓声响彻天地,震的大桥都扑梭梭地发抖起来。
结果这效果适当其反了,焦书记在锣鼓声中走下车来,第一句话就是责怪陈镇长的:老陈啊!你也是老同志了,还搞这些形式主义,这不是劳民伤财吗?领牛的就算了,这些鼓是怎么回事儿?正农忙的时候,你鼓捣这么多人来,不怕耽误秋收吗?
陈镇长的笑容顿时就尴尬了,片刻之后变得比窦娥都冤枉:焦书记,这可真不是乡里组织的,都是群众们自发的。你问问燕老板是不是?这事他最清楚了。
燕飞站旁边也不知道是在为陈镇长辩白还是煽风点火:我们乡的人听说焦书记要来,都是主动过来欢迎的,这么多大鼓没一个是我们喊来的,真的都是他们自己主动来的
一边说着话,一边心里乐呵的很:谁说男人就得宽宏大量了?谁说小心眼不好了?这不就挺好的嘛!
这几天乡里疯传,燕老板当初在黄土洼想租地种草,当时被黄土洼的村长落了面子,心里不爽的很。实际上乡里面也没有秘密,这事儿不少人都已经知道了。只不过这次燕飞减了那村子两户名额,这事情才又翻出来了。
黄土洼那么大的村子,本来四户分牛的名额,被燕老板一句话变成了两个。事儿不大,但是黄土洼的村长面子这次可是掉在了地上,一时半会儿是捡不起来了。
不少人也意识到了,燕老板就算是再牛气,再能挣钱,他终究还是个小年轻。这么个年龄的年轻人,不管是城里娃还是乡里娃,都正是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说一句熊孩子也不过分。
既然是熊孩子,那就是正难以捉摸的时候。别看平时人家笑呵呵的,看起来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的,可要惹着他,谁也不知道他会用什么办法来解气。
人情世故总是有人懂的,就开始琢磨燕老板有什么喜好。想来想去也犯愁,人家能挣钱,还有个大学生媳妇,别的也没啥追求。就算有追求,咱这穷村子也给不了啥,到最后也只能想出个凑趣给人家涨点面子的办法。
乡里人花里胡哨的东西是真想不来,但是前些年村里都有锣鼓,有些都放的落了厚厚的灰尘,干脆搬出来去给燕老板助助声威吧!
一个村敲敲打打的过来,别的村一看:这不行,人家这么干咱要不这么干,这让燕老板看了,不是显得咱们对人家不够支持吗?
敲个锣打个鼓也用不了几个人,反正这次还有些人家得去领牛,耽误一晌活儿就耽误了,多去点人,咱们也得让燕老板看到咱对燕老板的感谢,让人家知道咱们不是不讲情分不知好歹的人。
一来二去的不但锣鼓来了,大多数村里的拖拉机也用上了。毕竟燕老板加上今天要发出去的牛,算算都有上千头了。这就是最少五百户人,谁还没个亲戚朋友,乡里的小村落都是亲戚连亲戚串成串的,再跟上几个来凑热闹的,这人数就吓死人了。
从养牛场大门口朝西是两排锣鼓,朝北一直排到镇子寨门口,靠路边全是拖拉机,壮观的很。
焦书记开始下车的时候是有些不满的,不过走过来到养牛场门口的时候回头一望,看到那边依然是人车无数,心里就有点明白了。
乡里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有这么大号召力,归根结底还是燕老板的号召力够大。这么说也不对,应该说是燕老板能给大家带来盼头,让大家看到了好处,这才能让大家都动起来。
本来燕飞这次还想让父母来的,但是化肥厂现在是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法请假来。秋收之后田地里都得上肥料,现在化肥厂都是加班加点的生产,别说想请个假,能不加班就算烧高香了。
养牛场都是安排好的,领牛的排队按指头印,按完就拿着自己的那份协议去领牛,井井有条的。也不用挤不用挑,都是场里安排的,按顺序领,轮到什么牛就是什么牛,谁家的牛犊大点小点也没什么好说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的,实际操作的毕竟还是人。都是一家两头牛,一般都会搭配一下,不会让谁家都是明显的大牛犊或者小牛犊。
领完牛有的自带大红花的就赶紧给牛套上,牵着等拍照。三下五去二拍个照,焦书记就匆匆忙忙上车走人了。倒是有个熟人记者留下了,就是燕飞认识的那个报社记者叫张坤的。
这家伙在人群中所到之处,就享受了无数敬畏的目光。乡里人没见识,都知道这是记者,也不知道是电视报纸的,都认为说不定采访到谁就能上电视报纸了。见到他来问个话,那些五尺高的汉子都紧张得拿手使劲在裤子上搓,站都不知道怎么站好了。
倒是养牛场两位平时不太爱吭声的小伙子胆子够大,主动凑了上来:张哥,我是场里的兽医,我提供个线索。俺们燕老板教师节前后给全乡教师供应了一批牛肉,特供的,每个老师限五斤,只收十块钱。这算不算企业支持地方教育企业,能不能上报纸啊?
张坤一愣:还有这事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