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黄金渔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敖沐阳狐疑问道:是吗?

    杜坦之点头:嗯,真的,因为中央鼓励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龙头村是红洋新农村的建设典范,市委那边想把龙头村建设成红洋的大寨和华西村,以点带面,通过龙头村来展现红洋展现社会主义渔村的风采。

    敖沐阳精神一振,道:那敢情好啊,按你这么说,这次我们村里搞祭海活动,没有个大领导过来给说个话发个声?市委长老团没人来?

    杜坦之说道:没有。

    敖沐阳很失望,道:那你说的那么煞有其事干嘛?上头还是不重视嘛。

    杜坦之斜睨他道:上头不重视,通过你们镇子的山路能修的那么快?上头不重视,能有轮渡直通你们村?领导们不来就是因为太重视你们。

    他看看周围,然后拉着敖沐阳低声道:你快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现在中央的领导们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对基层的猫腻很清楚。要是市里领导亲自来村里进行讲话或者调研,那龙头村就要被打上市委的标签了,到时候即使村子发展的好,对中央调研组来说也是并不稀奇的如果一个城市要全力发展某个村子,这村子还能发展不起来?




1165.海之祭(1/5)
    听着杜坦之的话,敖沐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信杜坦之的话,再说了,村里已经走上正途,有没有上头政策的支持都没问题。

    杜坦之怕他不信,就继续补充道:龙头村的发展,市里县里不会明确的来插手,但会从侧面提供帮助。简而言之,你自己打上路中路和下路,县里市里会给你打野打辅助。估计未来两三年,市里还会把村里跟国际上挂钩,很快就会有外国旅游团到来吧。

    村里有外国游客,不过都是散客,红洋是海港城市也是个国际化都市,城市里有不少外企和外国工作人员,他们这些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经常会有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进村。

    两人聊了一会,祭海开始了。

    王家村和后楼门都有人来帮忙,杨树勇亲自过来,敖沐阳看到他后就招手道:老杨,你们村今天不祭海吗?

    杨树勇道:我们村等元宵节结束再祭,今天不跟你们村争,反正也争不过你们。

    现在渔村搞活动都是为了制造噱头吸引游客,关乎传统的原因已经很少了,所以今天留在村里过年的游客几乎都来了龙头村,而没在村里过年的游客又不会这么早来旅游,或者说他们正月里就不会出来旅游,这样其他村没必要花费人力财力去搞没用的祭海活动。

    杨树勇此番过来还有其他目的,他说是来帮忙,其实来学习。

    以前祭海活动的主体是渔村里的家族,大家伙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送船祭海的活动。

    后来这些年随着近海渔获出产量剧减,出海船只也剧减,而沿海养殖户大为增多,这样祭海活动的参与者从最初的船老大变成了今天的养参养鱼养蟹和育苗的专业户。

    像前滩镇这些渔村,多数从九十年代初期就不再举行祭海活动,二十几年下来,关于活动的规则和项目都遗忘的差不多,如今得互相学习。

    杨树勇过来是带了礼物的,那就是一些面塑。所谓面塑可以理解成用白面做成的形状不一的模型,有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百花齐放海底世界之类。

    龙头村自己也做了面塑,其中姜晓玉带着几个妇女做了个盘龙面塑,这是要祭奠的龙王爷了,有头眼身尾,有龙须有龙鳞,上面涂着颜料,金鳞闪烁五爪苍劲,栩栩如生神采奕奕!

    红洋渔家祭海就是祭奠龙王爷,海龙面塑送到码头上垒起的高台上,前面有供桌,敖沐兵指挥着一行妇女把贡品送上去。

    贡品主要是三牲,猪鸡鱼,相比祭祖,祭海用的贡品少,可是讲究多,比如猪,祭祖用的是猪头,祭海用的却是整猪,且以黑毛公猪为最佳。

    龙头村选了一头种公猪,这猪个头很大,跟个小三轮车似的。

    这个是敖沐阳让拉忠给宰杀的,因为祭海用的猪要把毛圈剃掉,只在猪脖子上留一圈黑毛证明它身份就行,另外还要在皮下吹气,让它看起来个头更大更加威风。

    拉忠做臭猪肉也是这样,他干这个最专业。

    准备祭海了,大猪被抬了上来。

    敖沐阳打眼一看,这猪脖子上留下好大一圈黑毛,见此他便急了:谁指挥的剃毛?不是留下一小圈就行了吗?这是干嘛?给猪系了个围脖?

    敖沐东拿出刮刀急匆匆上去善后,敖沐阳看了后摇头:还是不行,再少点,把它猪头后面的黑毛都剃掉,这弄的跟络腮胡子似的,能这么整吗?

    距离祭海的良辰吉时不远了,敖富贵拿了个红绸布打结做大红花的样子披挂在猪脖子上,然后有人往公猪后背上杀后,将皮下充气,然后绑在搭渔网,这是有寓意的,象征着一网下去捞上个如公猪大小的鱼。

    鸡和鱼倒是好解决了,鸡是大公鸡,鱼是大加吉鱼。

    祭品送上去,敖沐兵和敖沐鹏几个壮硕的青年抬上去一座龙王庙。

    这龙王庙不是石质的,而是用木片和纸扎起来的,是要点燃献给龙王爷的礼品,以前还有童男童女,敖沐阳把这个给去掉了,那搞得跟殉葬似的,不利于龙头村的形象宣传。

    纸扎龙王庙出自敖志满的手,老手艺人做的东西就是精美,整个龙王庙有两米长宽高,方方正正,个头很大,真跟个屋子一样。

    庙门是木板,上面雕刻有松柏,这就是松柏门,上面悬挂匾额,写着‘龙王威武’四个字,两侧则挂着大红灯笼,灯笼下是红彤彤的对联,上联是龙口吐春水,下联是渔家敛福音。

    龙王庙抬到后,敖富贵精神抖擞的站到码头上喊道:技师到!

    一听这话,杜坦之顿时忍不住的笑,他低声对敖沐阳说道:要不是龙王庙在跟前,我这以为自己在会所呢。

    敖沐阳尴尬的说道:明年换个普通话说的好的人去喊。

    敖富贵普通话说的不太好,但嗓音洪亮,所以才选他去报时,结果他把吉时喊成了技师,敖沐阳也听出不对劲了。

    还好鞭炮随即响了起来,几十串鞭炮挂在码头四周砰砰砰作响,威势骇人。

    四个壮汉把龙王庙抬到供桌后面的台子上,姜晓玉和鹿执紫去把海龙面塑放上去,又有人流水一样将三牲送上,这就是要正式祭海了。

    敖沐阳作为村长和龙头,他要上去行跪拜仪式。

    敖小俊抱着双臂在旁边说道:小阳叔别紧张,下面没多少人,也就一千多,大多数都是村里人,没事的。不过摄像机我看着不少,而且大家伙都举着手机,你在上面别掉链子,要不全红洋都得知道。

    本来确实没什么事,敖沐阳也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人,可是让敖小俊这么一说,他往后看了看结果看到的全是摄像头,这样让他心里有点惴惴不安了。

    敖小俊继续说道:小阳叔你准备好草稿没有?唉,这跟我们开学一样一样的,每年开学我们都得举办开学会,然后还要有学生代表上去发言,今年估计得是我上去发言了。

    敖沐阳挺吃惊的,问道:你上去发言?你是学生代表?

    敖小俊道:是啊,去年差点就是我做代表,哦,我们这个是代表调皮捣蛋的学生上去给老师们下保证。



1166.第二条龙(2)
    让敖小俊这么一弄,敖沐阳上了码头后愣是没敢回头说话,他上去冲着龙王爷就是一鞠躬二鞠躬再磕头,然后嘴里念念有词,反正没人给他录音,所以他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最后索性背了个顺口溜。

    等他在上面拜祭结束,下面又有鞭炮声响起,此外还有村里请的鲤鱼灯队开始表演,舞龙舞狮,耍灯队,很是热闹。

    敖沐阳下了码头,又有村里老人上去继续祭拜龙王爷。

    敖沐康带着敖小俊也要上去祭拜一番,敖沐阳摇摇头说道:康哥,小俊那学业估计龙王爷管不了,你要不还是去佛祖面前祭拜一下吧,一般的神通顶不住啊。

    听了他的话,敖沐康讪笑道:这次不求学业了,这小子初中毕业就让他回来跟我做熏鸡,我准备给他求个姻缘。

    敖沐阳一愣,道:龙王爷还管姻缘?他是管出海的。

    敖沐康说道:那就让龙王爷保佑我儿子以后出海的时候能碰上个好姑娘然后让他们结婚。

    海上哪有什么好姑娘,只有母夜叉。敖小俊不屑的说道。

    敖沐康要急眼,敖沐阳拦住他说道:康哥别着急,反正今天初二了,你先去把龙王拜祭了再说,打孩子的事回家办,今天你可以可了劲的揍他,反正祖宗昨晚上已经送回去了。

    敖小俊顿时面色苍白。

    父子两人一到了龙王庙跟前,敖小俊抢先一下子跪在地上,他说道:爹啊,我先来祈愿好不好?

    敖沐康道:行,你先来。

    敖小俊故技重施,说道:龙王爷啊,我给你磕个头,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安危,你管住我爸妈,让他们今年别揍我了。

    咣咣咣,少年狠心的磕了三个头,听的后面排队等着祈愿的游客心里直哆嗦。

    祈愿之后他装模作样的看向敖沐康道:爹,你说向龙王爷祈愿灵不灵呀?我觉得应该很灵,是不是?

    是很灵,但你把愿望说出来了,那就不灵了。敖沐康一脸狞笑。

    可能长时间没有举办祭海活动了,这突然举办之后,别说游客,就连村里人都非常感兴趣,上去祭拜龙王爷的人是一波接一波,家里有船的去求龙王爷保佑出海平安渔获满仓,家里有车的去求龙王爷保佑出行平安,家里有孩子的则保佑学业有成

    敖沐阳等在一旁准备待会去给龙头号搞个出海典礼,这时候杜坦之凑上来低声道:我想要小姐,你给我找个地方。

    这话把老敖吓一跳,他瞪着杜坦之道:杜少你这是什么意思?别乱开玩笑,这是祭海,不是会所开业!

    什么玩意儿?杜坦之露出满头雾水的样子。

    敖沐阳道:你不是要小姐吗?

    小解!尿尿!杜坦之都懵了。

    敖沐阳不得不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杜坦之也微笑,不怀好意的微笑:心中有鬼,看什么都是鬼,你是心中有小姐有会所啊。

    你要是说这话,那憋着吧,您就!敖沐阳威胁他。

    他带着杜坦之上了龙头号的洗手间,反正祭海之后就是给龙头号做下水习俗。

    此前大龙头号已经做过了,所以这次再做活动就有点轻车熟路,一切简单很多。

    船上一样要用三牲祭天地祭海祭龙王,寻找龙骨定位后,还要放上水活灵,给这条船赐予灵魂。

    让老敖有点遗憾的是,他手中两艘大船都是二手船,估计船上起初已经有水活灵了。

    得知他为此感到遗憾,鹿无遗就说道:那姐夫你不是自找的吗?紫鹿号是新船,出海之前也没看你这么隆重的搞下水习俗。

    敖沐阳道:你知道个屁,紫鹿号我也搞了,不过不用这么隆重,这是要给媒体拍照和做宣传用的。再说,紫鹿号是游艇,不怎么去深海,也不用搏击风浪,这大龙头号和龙头号是渔船,我们渔家的风俗就是针对渔船来的。

    船下有采访活动,李继和苏鹏辉是海洋大学的教授,一脸知识分子的样子,就有记者就采访两人。

    村里有知识分子就有这个好处,应对采访不打怵,面对录像机李继侃侃而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土黄色的农耕文明,也有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二者的历史都是一样长,农耕和渔猎,它们公共构成了我们的生存文化。龙头村祭海活动是一种最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海洋文化特色的重大文化举措,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背叛祖先

    一铜二银三金镇邪驱灾安心,船上开始安置水活灵。

    又有鞭炮挂上了船舷,此时码头已经开放了,很多游客去拜过龙王爷后又来参观新渔船出海的风俗活动。

    有人用绳子吊着敖沐东和敖大国在船头给渔船刷上了两个眼睛,这叫定彩。

    定彩之后立马得蒙上红布,两人上了船,龙头号的发动机开始呼啸起来。

    这时候作为船主,敖沐阳又得吊上绳子去揭开蒙眼红布,这是启明,寓意是从此之后渔船开了眼睛,在海上可以避灾避难。

    另外还有其他的活动,拿白酒祭海,摔酒瓶辟邪,等等等等。

    龙头号的下水风俗可比大龙头号那会繁杂的多,毕竟这次有人参观也有媒体在拍照录像,得把渔家的风俗尽可能的全套表现出来。

    各项风俗走完,差不多已经接近中午,太阳高高升在半空,天气暖和起来。

    敖沐阳接待村里人和游客上船,龙头号就正式起航出海了。

    大龙头号出海那会,他不能带上敖小牛,现在可以了,他把少年带上船,健壮的少年也能当个渔家汉子用,他跟敖大国等人一样在那里忙活着摆弄渔具。

    敖沐东溜达到敖沐阳身边道:龙头,今天真是好天气呀。

    敖沐阳说道:对,这年刚过,感觉就到春天了。

    敖沐东嘿嘿笑道:就是就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草原上的动物又到了交配季节

    什么乱七八糟的?敖沐阳斜睨他,你想干嘛?



1167.新型船漆(3)
    敖沐东有些紧张的说道:我想请假,过两天千莱叔和婶子回娘家,这不是还给我介绍了一个姑娘让我去相亲吗?

    敖沐阳一挥手道:这准了,肯定得去啊,你需要弟兄们怎么帮你吗?要钱吗?要是还缺钱,我先借给你。

    他还有几千万的黑钱没洗出来呢。

    敖沐东摇头道:不用不用,我把大兵和大鹏的老婆本先刮出来了,钱是够了,就是没什么信心。你姑娘那么好看,你说我年纪又大长得又丑,唉,还不会干家务活,那姑娘能看上我吗?

    敖沐阳安慰他道:你想多了,你以为现在姑娘找老公,她们能在乎一个男人会不会干家务活?

    敖沐东松了口气,然后迟疑道:不是,龙头,你这话我觉得哪里不对劲,你什么意思?

    鹿无遗道:老铁,别继续问了,自己懂就行啦。你要是让我姐夫解释清楚,那这不只是扎心,那是扎到心以后从菊花里给捅出来,没有活路。

    敖沐阳推开他道:滚滚滚,别吓唬你东哥了。

    敖沐东老光棍了接近四十年,这着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敖沐阳正儿八经的说道:不开玩笑了,东哥,你放心的去吧,全村都是你的倚靠!
1...520521522523524...6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