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逍遥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看青山
而这件事就连北冥道人这种高人都觉难办,更别说陈浮生这种感应境界的小修士了。
算了,三口飞剑,祭炼到了,已经足够我纵横天下了,这种事情我暂时还是不要多想为妙。
陈浮生想到这里便自放下心来,转而想起另外一事,伏身拜倒在双手呈上剑匣。
浮生还请师父为剑匣赐名。
这是你的法器,怎么让我替你取名。
北冥道人愣了一愣,摆摆手就要推辞。
如果不是师父,那块落星石在浮生手中和废铜烂铁也没有分别,更何况为祭炼这口剑匣师父也不知耗费了多少功夫,取名一事,自是要归于师父。
听到陈浮生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说辞,北冥道人心中也有几分喜意,觉得这个徒弟并没有白收,再加上这口剑匣却是也是他毕生得意之作,能够为之取名也是一件快意之事。
既是如此,便取名九天如何?
一边说着,北冥道人一边喃喃自语解释开来。
我北冥一脉本就属于九天剑派,却也因此,自立派以来还未有人敢以九天为自己佩剑命名,这口剑匣为师自认单论本质已然胜过了立派以来所有飞剑,有这个资格冠以此名,二来我辈修道练剑之人自当立志斩破九天,你觉得怎么样?
斩破九天!
陈浮生抬起头看向神采焕发,剑意冲天,一身气质与平日里完全迥异的北冥道人,倒是没有想到自家师父在平素严肃的外表下居然有着这样的心意。
不过他念叨几句,倒也觉得这个名字简约之中有着一股难言的气势,点头应下。
师父所赐,也是徒儿心意所致,定不让九天剑匣在徒儿手中蒙羞!
满意一笑,隔空发出一道法力将陈浮生从地上托起,北冥道人方才那股几欲拔剑破天的剑意收起,那幅笑意却是保存下来。
既然剑匣是我取得名,那么剩下的这九口飞剑就由你来负责便是。
第二百一十七章 虽有悔意,无愧于心
你且回去吧,我料想你这一次出门凝煞炼罡最短也要花费三五年时间,等你离开之后我便会用法术封了北冥观,真正闭关。不成元神,绝不出关。如若十年之内我还没有出来,你就去祖师殿看看我那盏本命元灯,如若熄灭,用北冥真水解开封禁,将我的尸首和遗物取出便是。
眼见陈浮生将剑匣在背后负好,北冥道人脸上笑意便是一收,重新恢复了往日,神色严肃,语气却平淡地叮嘱陈浮生道。
师父
陈浮生脸上喜意一凝,他自是听出北冥道人平静语气中已然带了几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显然对于这一次闭关北冥道人心中还是没有任何把握。
虽然他和北冥道人之间不是那种打小养成的师徒,但北冥道人一见面就收他做了弟子传他《北冥逍遥诀,免去了他许多周折,又助他炼就佛门神通,祭炼出一件上等法器。
可以说基本上一个好师父该做的都已然做到,因此这些时日下来倒多少有了几分真情实意。
见到陈浮生如此,北冥道人反倒彻底看开,反过来劝慰他道:人生不过朝露百年,为师活了十倍于他们,求过道,修过佛,年轻之时,也曾跨过冰海火焰山,提剑斩妖除魔,四海访友,比起凡人庸庸碌碌一生无为比起来已经不知精彩多少倍,就算身死道消又有什么?
长生?
陈浮生声音一颤,轻轻吐出两个字。
北冥道人摇摇头,仰头看着大殿的屋顶,仿若透过了屋顶直直看向了无限远的青冥白云之间。
修道人求长生,又有几人能够长生,纵然侥幸成就元神,有着无尽寿元,然而有记载以来的那些前辈不最终还是消亡了,有的死于争斗,有的则是去向不明,音讯全无。至于为师想要突破元神,已经不仅是为了增加寿元,更是修行千年的一点执念罢了。
低下头,北冥道人脸上已是彻底平和下来。
修行千年,一颗道心纤尘不染。对于为师而言,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夜深独处反思的时候也时常有些悔意,但与人于己,却是从来无愧于心。就算是即刻坐化,也没什么好舍不得的。
看着陈浮生北冥道人又自一笑,道:你修行时日尚浅,想要理解这一层还有些碍难,无须强求,且去凝煞便是。
说到这里,北冥道人不欲多说,轻轻一掐诀,陈浮生便自挪出了北冥观,然后就见一片玄光升起,将北冥观彻底笼罩起来,显然北冥道人已经如之前所说将其彻底封禁起来。
仰首叹息一声,陈浮生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辞别了北冥道人,便即返回藏书楼去了。
听了北冥道人几番言语,原本得了九天剑匣的喜悦已是不知不觉间消去了大半。
也不知师父此番到底能否功成。
有了这番记挂,陈浮生也没有了趁机试演一把步步生莲神通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催起水浪前行。
一直到了藏书楼上陈浮生方才忍不住打开剑匣,将三口飞剑飞出查看。
九天剑匣所用的材料均为金水两系,这三口飞剑也不例外,因着材质运用了不同的炼制手法。
甫一飞出,便自化为长短不一的三口飞剑。
其中一口,深如墨色,寒气凛冽,显是用北冥真水祭炼而成,
一口素白,锐气逼人,乃是最为纯粹的金行,虽然最短,不过两尺半,但剑气却是最盛。
最后一口,则是用了庚金之精与九天星砂混合而成,色作青碧,看起来卖相最为不凡。
而这三口放出之后,彼此剑气吞吐,更是隐隐有着一种联系,极为玄妙,显然北冥道人所言剑匣内那座阵法并非虚言。
陈浮生想了一想便自运起北冥真水,开始祭炼起这一匣三剑起来。
双手化作无数手印,便有两道法诀化作两道两串符篆首尾相继,依次打入其中。
其中一道自然是《北冥逍遥诀自带的禁制,另外一道则是来自《青蚨剑典,天河剑池传承中古,虽然早已覆灭,但飞剑之法却堪称独步天下,《青蚨剑典中的养剑术更是举世无双,比起《北冥逍遥诀更有一种妙用。
九天剑匣与三口飞剑本质虽佳,却都是法器元胎,北冥道人还未往其中打入任何禁制。
陈浮生这两道法力,方一使出,便有一道北冥真水游走其上,这一匣三剑便自轻轻颤鸣起来,现出许多神异出来。
北冥真水开辟北冥,法力雄厚在同级数中少有敌手。
任何法器前面几重禁制祭炼起来又都极为容易,不过两三个时辰,便听一声清鸣,一匣三剑自行悬浮起来,剑光自行放出,第一重禁制已是完成。
九天剑匣真正成为法器。
禁制一成,九天剑匣便自真正认陈浮生为主,之后便是需要水磨功夫,方能一重重祭炼上去。
只有一重禁制还是太弱,但凡遇上法力境界比我强盛的对手,只怕须臾之间,就能被人强行夺去,消去禁制,我还需多祭炼几重出来方能出门。
一夜苦修,陈浮生非但没有疲惫之感,反而更加神采奕。看看天色已然微亮,便自将飞剑收入匣中,送入丹田北海中去慢慢蕴养。
这口剑匣本质可要比什么水神印《百鬼经变图要强上许多,方一落入,便将海眼中的那方水神印挤出牢牢占据了这最为重要的一处所在。
然后就有漆黑如墨,寒意森森的北冥真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然后再缓缓流出,每过一刻,其上的灵性便微不可查地增强一丝。
想了一想,陈浮生便自解下腰间的绿竹剑,也自投入九天剑匣之中,放它去做这第四口本命飞剑。
九天剑匣乃是金水两系,其中蕴养的飞剑只要不是火属便自无碍。
火能熔金,而水更能灭火。放入火系飞剑只会磨灭彼此灵性。
至于木土两系,虽然比不上金水两系在其中的益处大,却还称得上合适。
绿竹剑乃是纯粹木行,虽然本质上比起七大真金要弱,但也是千年异种绿竹的本体所炼,不过差了一筹,禁制重数又高,倒也有此资格。
至于它原本锋锐不足的特点,也因为剑匣和其中那座阵法的关系变成了优点,有着完善剑阵的妙用。
第二百一十八章 北冥道人的成道根基
放下剑匣,陈浮生便自开始琢磨起步步生莲的神通起来。
毕竟虽然长远来看,九天剑匣乃是性命交修的根本法器,但单论目前的作用来看还不如这门佛家神通更能给他许多助力。
可惜了,我悟出这门神通,其中有极大部分是得了北冥老师之助,本身在佛法基本上没什么成就,只怕将来也很难发挥出最高境界。
佛家的神通本质上毕竟还是一道法术,也需要修行者不断练习领悟方可,陈浮生这一门神通来得太过容易,步步生莲本身在佛门一百零八项小神通中也是极少有人能够领悟出来,所以陈浮生在之前才会有罡煞合一之后转用道门飞遁之法的心思。
他对于此并无多少信心。
想到这里,陈浮生便自自心中一动,心神沉入丹田之中,北冥海中,除了一匣一图一印之外,尚有三道封印了的术法,汲取着北冥真水的法力。
那是北冥道人在将他挪移出去北冥观的时候,封入他体内所用。
原本陈浮生尚不清楚这三道法术有什么作用,但是在体悟步步生莲的时候却是突然明白过来。
这三道法术便是师父他老人家之前所用的挪移空间之法,这是师父他老人家给我保命所用!
佛门神通虽然与道家法力南辕北辙,有着不同面目,但终究都是参悟天地大道而来。本质终有共通之处。
这些在北冥道人这种高人眼中,已经初步显露了端倪出来。
陈浮生不知北冥道人开辟佛门八识,其间领悟的神通之中,步步生莲便是他最为精擅的几种之一。
步步生莲作为佛门最为玄妙的遁术,初始不过像陈浮生这般凌空而行,一步十数丈,再上一层便是有如道家的腾云之术,再上一层堪比缩地成寸的大神通,纵然千里不过一步而至。
至于最高境界,甚至可以横渡虚空往来过去现在未来,已经是根本超乎想象。
道门有五神通,在佛门便是六神通与之相应。
其中便有一路神足通,神者,心念也,足,喻指心念可至各处;念念通达即为通。
所谓神足通以佛法修为而论便是能令心念行至十方众生所行之处而不失于定。
想要到达这般境地必须先从小乘四禅定入手,避免夹杂染着,再从十二因缘修习,再深入三摩地,兼修四禅定,领悟诸法空相的道理方能具备神足通。
但当佛法反应到神通上来便是游走宇宙的能力。
从这一门遁法神通想要强行成就这般佛法基本上是不可能,因而练到北冥道人这一步已经可以算是最高境界了。
而北冥道人之所以精修这一门神通便是因为如他所言《北冥逍遥诀练到至高境界,便自可以领悟出其中的空间之力,修行出虚空遁法。
这北冥遁法与步步生莲两相印证,大有相互裨益之效。
因而北冥道人才能够在练气级数就施展出原本元神高人方能用出的挪移空间之法。
这三道法术便是他留给陈浮生的最后底牌,乃是步步生莲与北冥遁法结合而成。
也只有陈浮生与北冥道人这般同时练出了步步生莲神通与《北冥逍遥诀的人才能将这三道法术的效果催到最大。
以陈浮生的估计,就算他限于修为不能将这几道法术威力完全施展开来,但也足够他一息之间远遁千里。
毕竟陈浮生虽然领悟出了步步生莲,哪怕遇上炼罡级数的云遁也不输人多少,但一旦碰上丹成之辈,就逃之不过。
而有了这三道法术只要他招惹不到元神级数,只要能够撑到激发出来法术,一条小命应该足以保住。
毕竟就算是元神高人,也不可能把神念扩张到千里方圆。有这时间,足以陈浮生收敛气息隐匿起来。
不过。
这三道法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动用。
陈浮生方自把心神从这三道法术上收回,便自喃喃低语。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不过是三道保命的法术,但陈浮生凭借着与北冥道人类似的经历,却是看出了更多的东西。
这道法术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师父一身道法精华所化,他老人家似乎真得有将佛道两家双修的法力融为一体的趋势,未必不能真正一窥元神或者金身之妙,怪不得他老人家感慨,如果真让他成就了第九识,就真有一分成功的指望。透过这几道法术,我也可以逆推出他老人家的道术根基。
陈浮生越是研究这三道术法,对北冥道人的佩服就加深一分。
佛门与道家法力看似南辕北辙,互相,是以虽然佛道双修者委实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修行界底层没有什么上佳传承的都忍不住多从其他流派中学习些东西,以求触类旁通。
但真正能够将这两股法力融为一体的却是少之又少。
以陈浮生看来若要成就,必须要在两种功法间找出共通之处搭建起一座桥梁将两者真正连通。
这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委实困难。
所谓的共通之处便是指功法的真正根基中与之契合的天地大道,要想真正看出这一点,基本上也要将这功法修炼到顶峰不可。
还必须是《北冥逍遥诀《南明离火诀《乙木长生经这等道门真传或者不比起逊色的佛门方可。
一部都已经无比艰难,更何况两部,就算修为到了,第二部比起第一部上手要容易许多也不是可以轻易达成。
还要将其整合联系起来,这一步的困难已经不亚于重新另创出一部相应级别的的功法。
最后能不能成功还要看自身的机缘。
可以说这条道路比起老老实实按照一部功法突破元神只怕还要艰难,更不知要耗费多少年的岁月。
如果不是北冥道人这种早早修行到了练气顶峰,寿元悠久又已经明确单凭《北冥逍遥诀已经走不通的人物,没有什么人有资格有胆量去闯这一条路。
甚至陈浮生对于北冥道人所选的道路都有了几分猜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