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逍遥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看青山
第四十六章 无欲炼茶、雷火成域
机缘,什么机缘?
陈浮生心念一动,忍不住出口问道。
他早就猜测风万里道心不退反进另有缘故,却是没想到谢瑜居然会知道这件事。
是浮生茶。
谢瑜轻蹙眉头,道:我也是从一位同门师兄那里得知,半年之前他得了净土禅院地一位禅师看重,赠予他一杯浮生三味茶,闭关之后,道行精进许多,大家公认其已经真正触摸到了丹成的门槛。
原来如此。
陈浮生点点头,谢瑜已经丹成,眼光见识自然不会出错。
不过接下来又有疑惑随之而生。
这位净土禅院的法师能够将浮生茶如此珍贵之物送与风万里,修为地位可想而知。
在得这杯浮生茶之前,风万里一身杀意在高人眼中绝对是无所遁形。
佛家虽然有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但毕竟是崇尚慈悲为怀,怎么就看重了风万里。
按下疑惑不表,陈浮生含笑问道:陈某许久之前就听两位师兄说起过这浮生茶的神效,更听说便是在净土禅院中,历代也不过只有一二人才能炼就,不知是哪位大师有此神通?
是无欲禅师。
这位大师也是修行界中的一朵奇葩。
谢瑜在旁插嘴道:他本是无门无派的旁门散修,修道多年都没什么突破,只是家传一篇医经,有妙手回春之力,在修行界中名望不低。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自加入净土禅院后,佛法修为却是精进神速,不过短短百年的光阴就已经从一个门外汉开辟出了第八识,更是将自身的医道融入浮生茶的炼制当中,经他手调制的浮生茶据传比净土禅院历代九识开辟的高僧所制成效用还要高出三分去。只是他深居简出,外人极少得见。
无欲么?
陈浮生记在心中,正欲多打听些有关这位大师的消息,就听自陈浮生出来就一直含笑任由陈浮生与昆仑双玉说话的苏正风开口发话。
师弟,这些弟子都是在门中成长起来,没有多少在外磨练的经历,不如就有你来同谢道友指点一下他们的道法剑术?
陈浮生明白过来,这是苏正风在为他积累经验。
他虽然在东海斗法多场但大多是与同等级数对手相搏,还未曾与高自己一个境界的道门真传好好切磋。
苏正风也是听说了风万里得了浮生茶之助,随时有可能突破当前境界才会这般。
也好,谢瑜刚刚突破运使法术还有许多不便之处,也要请两位道友指点一下其中的疏误之处。
谢瑜吐气开声,显得十分兴奋:当年诛除石精的时候有幸见过道友的佛门神通,后来从卫师妹与颜如玉道友那里知晓,道友也练就了剑气雷音的上乘剑术,这门剑术谢瑜亦是心仪已久,只可惜我昆仑专修法术,是永远无法修成。
天地广大,修士虽然数目众多,但以谢瑜的眼角身份,有资格被她看作对手的实在少之又少。陈浮生虽然修为弱了一筹,但实力强横,前途远大,能够交手一次也算运气。
她这一次突然丹成一品,虽说内心欣喜,但也因此不能参加斗剑大会,多少有些失落,与陈浮生这个稳排三十六天罡行列切磋一次,也算补足了其中的遗憾。
谢师姐修行时日还在我之上,倒是浮生要请道友指点一二。
与风万里那场生死搏斗不同,这一场乃是同道好友间的切磋,陈浮生神态心境自然平和,更不会有什么胆怯之意。陈浮生朗声开口,右手向后虚空一抽,左手一抹,一截碧绿柳枝便已出现在掌中,顺势一抖,柔韧柳枝瞬间绷直,荡漾出无数波纹,剑气弥漫空中。
道友这件法器应该是采自南海观音宗的那株天地灵根吧,怪道风道友居然如此行事。
谢瑜的眼界自然极为高明,只是一眼就将这截柳枝的来历看了个清楚明白,面色就是一正。
这种灵材天然具有种种神妙玄机,比起寻常法器要强出不少。
更何况陈浮生的剑气缓缓推移而来,充斥四周,营造出来的这一小片天地自成一界,在其中天地元气尽数被整合归化,居然隐隐有着金丹界域才能拥有的威能。
此时此刻,面对陈浮生这一剑,谢瑜低垂蛾眉,双手轻轻抬起,向前探出。
两道颜色各异的法力已然顺着经络在掌心延伸出去,幻化成形。
左手赤焰由红转青再转白,最后一道流动着森白火焰的长鞭俨然现世,身体虽然未曾感觉有多少炎热之意,周围的空气却是被其烧灼出一片虚幻出来,浑然不似真实。
世人形容火焰温度极高,最高也不过就是炉火纯青,也只有在昆仑这等传承起自上古的门派,真传弟子运转罡煞之力,才能由青转白,到达这种焚天煮海无物不可烧去的地步。
在右手,则是有着电光如龙而出。那件昆仑弟子的法袍上的符篆灵光连闪,然后自肘部以下,袖子燃烧殆尽,露出半截白生生的莹白玉臂出来。
玉臂之上,雷光萦绕其上,最后化成一道二尺半长的紫电刀锋,刀芒每吞吐一次,雷电的紫意便更深一分,到最后青色尽去,完全转为深紫色泽,刀光也不再如丝如缕,而是凝聚成球,在上面弹跳不休。
最后更是跳跃到身体四周,融入虚空之中,幻化成为一方雷池,雷水汩汩流动。
七大真水之中,有着一道万化雷水,乃是天雷之中那一点萌发生机所化,最是滋润万物。
谢瑜的这一道紫雷却是先天六雷之中的如意紫雷,崩毁霸道之意最重,最为适合杀伐争斗。
紫雷刀白焰鞭一成型,雷火交织,气机相合,谢瑜原本就已经十分高昂的气势更是猛增十倍不止,原本不过刚刚成型的金丹界域轰然张开,无数雷光火焰周游其中。昆仑九天剑派的这些内门弟子放在修行界中勉强也算是一方好手此时却是感觉无穷威压向着自己压来,法力晦涩,运转不灵。
一上来,谢瑜就已经将法力提升到了最强。
第四十七章 慧眼破界
这就是金丹啊!
感受着谢瑜身上传来的法力波动,陈浮生心中说不尽的感慨万千。
练气九层之中,感应天地全凭机缘,能不能真正踏上这条修行之路主要看老天肯不肯给予这个机会,否则任你惊艳才绝也是无望。
等到推开这扇大门,就要综合资质悟性个人的勤勉还有那一分缥缈不定的机缘气数才能决定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
如果说感应是修行之始,那么丹成这一关就是元神之基。
丹成几品,直接决定了能够化成出几重劫数,结成何等道果,然后温养出何等品阶的仙气,丹成三品之下,永远无望元神。
谢瑜此人的法力乃是陈浮生生平仅见的高明,虽然袁通天苏正风已然道基,苏正风也是丹成一品,但论起在丹成这一关的气象来,只怕还要逊色谢瑜一筹。
毕竟他也只不过专修一路南明离火,而谢瑜除了如意紫雷之外,还修行了火系中太阳真火,天下火法有天地人三才之分,又有阴阳之变,这太阳真火乃是天火,至阳至刚,比起南明离火还要难以掌控,多有修行此道的修士因为火力太盛,一身法力焚烧殆尽,道行尽丧。
虽然道行境界的高低与法力神通的多寡并无必然联系,甚至还会导致博而不纯有碍精进。但谢瑜身怀昆仑无上真传,自然不会有此失误,而这如意紫雷与太阳真火同为雷火两系中最为霸道刚猛的法力,也有着相互助长的妙用,绝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这金丹界域一张,在其笼罩范围之内,自成一方小天地。非但雷火两系的法术威力在其中有着加成,更是将天地元气乃至阴阳五行运转变化的道理法则重新编织梳理,练到极致这金丹界域甚至可以由虚返实,自成洞天。
眼见谢瑜拿出了真实本事,苏正风不动声色,隔空传出一道法力,陈浮生只觉眼前一阔,本就十分宽敞的九层楼阁更是突然增大了百倍不止。
陈浮生怡然不惧,等待谢瑜将法力运转到巅峰,金丹界域彻底张开,覆盖近半空间,方才一声轻啸,手腕一抖,柳枝化作一道虚影,在空中连点数十记,直直迎了上去。
这一次限于法器材质的缘故,陈浮生自然不可能施展出剑气雷音的剑术出来,虽然速度快如鬼魅,但落在旁观的这些修士眼中,就有如老牛拉破车一般,慢吞吞到了极致。每一剑的方位变化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上面依附的法力也不怎么深厚,比之陈浮生外显的要弱上许多,很有些名不副实的嫌疑。
一时之间,整个大厅之中尽是惊讶之声,便是九天剑派这一方的弟子对于自家的师叔师弟,心中也多了几分怀疑。
然而就是这么几十手普普通通的剑招发出,场面却发生了惊人变化。
本来以谢瑜为心,方圆三十丈的空间早就已经被她金丹界域彻底笼罩,化作一方雷池火海。风云变幻,无数电光火浪在其中翻涌,与自身气息连为一片。
然而就是在陈浮生如此云淡风轻地出手之后,这方已经稍有成就的小小天地却是被轻易攻破。
非但雷池与火海中那一道道游走盘旋的粗大电龙火蟒纷纷崩溃开来,天地元气激荡不休,谢瑜身上原本高涨的气势顿时低落下来,甚至连带着掌中的一对刀鞭也隐隐有了溃散之势。
其间的种种变化,除了陈浮生外也就只有谢瑜身在局中,感受最为深刻。
她能够切身体会到陈浮生所发出的这几十道剑气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强盛,但是每一次落足之处却恰好是她自身法力与天地元气运转间的节点所在。
陈浮生此举乃是从中截断了通道,所以看起来才有如此神效。
而在破去这些节点之后,剑气并未完全溃散,反而格外坚韧,亦是相互勾连起来,在谢瑜的金丹界域之中也另外营造出了一方独立小天地。
而在这方世界之中这数十道剑气更是滋生壮大起来。
天罗地网再现。
用相思红线来施展天罗地网这道剑法之时,其本身天孙织锦的意境不变,乃是走得绵密紧凑之路。
但这截柳枝虽然少去了其他飞剑的锋锐,也没有相思红线在虚实之间变化,可勾动人心欲念的诡异,但却亦有另外一番玄妙气象。
有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柳树天生生机最盛,更不要说观音宗那株在清净琉璃白玉净瓶中培育成千上万年的天地灵根。
尤其陈浮生此时乃是以最纯粹的北冥真水催动这截柳枝,以水生木,当真是将这件法器的威力施展了个淋漓尽致。
谢瑜法力运转说不出的难过,明明是她结成了金丹,可是感觉被金丹界域困住的似乎也是她本人。
但这毕竟是有着依据,谢瑜最难以理解的地方依旧还是在于陈浮生破除自身金丹界域时动用的手法。
这等手法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想要真正落实却是不啻于登天之难,否则岂不是随随便便一个炼罡境界的修士都能打破丹成级数高手的金丹界域。
要知道法力运转本就迅捷无比,说是瞬息百里也不为过,当其外放出去干涉到天地元气的时候,其中的变化更是繁复多变到了极致。
就算是精于推演之术的高人也不可能在瞬间察觉运算到法力流动轨迹,并且放出法力应对这种变化。
而想要单纯凭借着强大神识与身体本能做出应对的话,修为更是至少要脱去一两重劫数去才行。
很显然陈浮生倚仗的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条。
一记竖刀裹挟煊赫雷霆当空劈去,森白长鞭横圈,将火浪收回体外数尺牢牢护住身形,一攻一守,然后用神打量起陈浮生来。
然后就是心中一动。
陈浮生的双眼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悄然发生了变化,神光湛然外放,说是光彩夺目也不为过。
正是陈浮生自入大昭寺后方才练成的鲲鹏慧眼。
第四十八章 枪成
此时,在陈浮生的眼中,世界已经变了一种模样。
锐金之气森白凌厉,青木之气生机盎然,黑水潺潺蜿蜒流淌,无穷赤焰幻化为滔天火浪,热意逼人,更有厚重土黄承载一切。
修士形容体内的真元法力乃至天地间的元气运转变化,最常用的就是流动一词,盖因其契合水性。然而这不过是修士凭借神念内观或者外放出去所得的朦胧感受,有如雾里看花,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此时此刻,陈浮生倚仗着这门佛道两家神通糅合而成的鲲鹏真瞳却是真正清楚地看到了这其中的脉络。
须知天地万物无论是真气法力或者花草木石甚至修士的血肉之身都是源自天地元气,即使只能够窥见其中的一两分玄机,对于修士的裨益也是无法估量。
天地元气有着一元之数,然而却都是阴阳五行演化而来,无论是陈浮生的北冥真水还是谢瑜的太阳真火如意紫雷皆是如此。
谢瑜毕竟不过是丹成修为,法力运转远不可能达到元神境界的无瑕圆满,这一方雷池火海更是不过气象初成,有着许多破绽。
这些疏漏极其细微,再加上谢瑜本身的法力运转也是在时刻变化。寻常修士万万不可能察觉,更不要说是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时机加以利用。
但她境界不过高出陈浮生一筹,当陈浮生施展这门神通的时候,这些破绽就再也无所遁形。
于他而言,谢瑜的金丹界域便是一幅画卷,他所做的便是在那留白之处横插一笔,信手涂鸦,使其意境彻底败坏便是。
谢瑜自然不可能知晓陈浮生的这门神通根源,但这几十记交手下来,她大致也能猜出个大概。
毕竟有类似神通的修行界中也不仅仅有陈浮生一人。
这神通也并非无法可解。
一声轻啸,鼓起全身法力,谢瑜的金丹界域不再向外扩张,而是急剧收到体表数尺之间,堪堪将这一对刀鞭罩住。
陈浮生的鲲鹏慧眼虽然免去了推演之累,但其效力也绝不可能是无限制提升,金丹界域缩小百倍,自然其中的雷波火浪也凝聚了百倍,非但威力倍增,变化之速更是提升上千倍不止。
其中可供陈浮生腾挪变化的余地也是少之又少。
在逾丈的画卷上自然挥洒自如。
但当其落入方寸之间,下笔动刀就要困难不知几许。
这应对算不上多么高明,却是十分有效。
原本这雷池火海之中已有无数柳枝扎根其中,抽枝发芽,汲取着其中的雷火之力迅速萌生壮大,营造出片片绿荫,然后彼此之间连为一片,将这雷火之海点缀成为一方柳林。
《北冥逍遥诀立意取自北冥,北冥天池可负千里之鲲,水量浩大无边,然而其水并非自虚无中来,亦是由百川归海汇聚所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