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逍遥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看青山
呵呵。
陈浮生轻笑一声,长剑便自落在阏川身前,道:现在你试试,看这件可还趁手?
站起身来,单手提之不动,阏川难得地露出疑惑之色,他可是亲眼看到有着杂质排出的,怎么可能重量反而增加。
他哪里知道陈浮生的北冥真水虽然比不上一元重水那般奇重无比,也是汲取了无数水精之气才能形成,每一滴怕都要消耗一小方池塘的水,虽然陈浮生只是在其中留下了极微薄的一道法力,但他一个凡人,哪怕天生神力,又怎能如此轻易催动。
运足力气,拔剑一挥,一道剑光闪现,脚下便自出现一道深达尺许的平整剑痕,反倒是将阏川吓了一跳。
这种威力,在新罗国中,他也只是听说国仙文弩能够做到,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可以。
我在剑中打入的法力的有限,而且你的武艺还差了许多,如今每天也不过能够发出这样的一击出来。你且附耳过来,我传授你如何将这剑运用得轻重合心,并且释放出佛光对抗恶鬼。
看着提剑凑向陈浮生的阏川,剩余的几个花郎面面相对,都有些震惊,虽然花郎道与护国佛教关系匪浅,但几人无论出身都是自身武艺都堪称新罗新一代的顶尖,心高气傲都是说轻了,对于所谓的神通法力也不以为然。毕竟他们也没有见过那些和尚施展出什么法力出来。
没想到方一照面,陈浮生便轻易将几人中看似寡言少语,实则最为骄傲的阏川折服。
震惊之余,便有羡慕以及后悔之意升起,那柄剑的厉害他们可都是亲眼所见,说不渴望那是骗人。
这种宝贝,千金不换,就算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不可能得手。
现在看着陈浮生与阏川躲到一边,各个都是百爪挠心,坐立不安。
不过他们也都是聪明人,迅速想到:这位大师神通如此惊人,看他制作这一把剑不费吹灰之力,听他话里的意思,如果我也随他降服那些恶鬼,岂不是也有可能得到这么一件神兵?
第二百八十二章 玺主美室,凝煞修士
至于那位风月主美生则是没有一点儿被陈浮生抢了风头的自觉,笑意吟吟地看着手下的几位花郎与陈浮生三人。
这件兵器只不过被陈浮生稍微祭炼了一下,连最基本的法器都称不上,只不过勉强一件符器罢了,操控起来,自然不会太慢,没过多久阏川便已掌握,剩下的不过是慢慢练习罢了。
返回座位,看着几人热切的目光,陈浮生暗自轻笑,阏川是块上好的招牌,过了这一次他就不会轻易把好处送出去了。
因而这一次他就闭口不谈那些降妖除魔的事情,而是现出对于花郎道极感兴趣的模样,从郎徒的选拔日常修炼提拔到任务以及去处,事无巨细地询问,似乎真得把自己当成了前来教学的夫子,让这些少年心焦如焚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先是入宫见了新罗国主,又来到这花郎修行之地,许多周折,再加上不曾催动法力的缘故,等到陈浮生将最后一个问题问完,天色已然灰暗下来。
好了,天色不早了,不若由我带两位大师先去看一下安排的住处如何,其他的事情放到明天也不迟。
双手一拍,美生笑道。
如此也好,只是有劳风月主了。陈浮生略一思忖,答应下来,今天得了不少消息,确实需要他花费不少时间好好分析。
眼看着慧超走进一间屋舍,美生带着陈浮生向一栋独立的建筑走去。
正当陈浮生以为这就是目的地的时候,方向一转,美生居然带他离开了这仙门之地。
灭度大师,家姐自听闻您的神通之后,就极为仰慕,吩咐我一定要将您请过去一晤,还请您大人大量,原谅则个。
美生回过头,请陈浮生坐进车中,一脸歉疚地对陈浮生说道。
这个美生当上风月主的时候已是三十六岁,他姐姐估计怎么也得有四十来岁了吧,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女人,见我做什么?
心中暗自嘀咕,陈浮生开口问道:施主无需介怀,只是不知令姐是
家姐美室,乃是我新罗国的玺主。
玺主,就是类似宫中掌印太监一流的人物吧,只不过居然会是由一个女子来担任,她是女官亦或是王妃?
陈浮生心中一动,暗自思忖开来。
家姐与花郎之间关系也是匪浅,更曾亲自担任过源花一职,统率花郎。甚至文弩公也曾出自她的门下,她也是听闻大师要在花郎之间执教才会有此要求。
美生补充说道。
源花,不是据说已经被只召太后废除,所以才会有魏花郎担任风月主,之后的花郎便是出自他的名字,这个美室居然能够将其重新恢复?
陈浮生听了也是一惊,任对方势力有多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原本他不会有丝毫反应,但是这美室有如此势力地位,又与宫中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怎么他在望气之时没有任何发现,实在是诡异。
他可不信这小小新罗国居然就能有人在他的鲲鹏真瞳下隐去。
管她呢,一切真相,看了便知,陈浮生闭上眼睛,暗暗将法力运转起来。
马车七拐八绕,终于停了下来,陈浮生走出马车,脸色已经变得有些奇怪。
不知为什么,他隐隐感觉这座宅院里面有着什么东西既吸引又在排斥着他的到来。
这是怎么回事,能够引发他的感应的,起码都是修行界中才有的东西,怎么可能在新罗这个玺主这里出现。
事情果然变得有趣起来。
陈浮生踏足进入,佛道两家的法力已然同时运起来。
美室见过灭度师父。
跟着风月主美生穿过正堂,走进后院,陈浮生便听到一阵软软糯糯的声音传来。
美生身为男子,声音已经极为动听,但和这女子比起来却又不知差了多远。
这个美室乃是玺主,又曾统率花郎,大权在握,应该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女中豪杰,怎么声音却如此柔弱?
法力自行运转,头脑一阵清明,陈浮生心中更添了三分提防,方才这声音看似无害,却似乎隐含了佛门舌识等音攻的手段,直指神魂,常人稍不如意,便有可能被这声音迷惑。
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命中注定的祸国殃民的美人,那就只有一个解释。
这个美室玺主是一个修行者。
咦!
陈浮生忍不住出口惊叹出声,还未见到那位美室,他就已然见到了一个有趣的人物。
对方安然守卫在门外,气质皎洁脱俗,身上居然隐隐有着佛光闪现。
这个该不会就是那个所谓的风月主薛原吧,据说他辞了风月主之后,便跟随在美室身边作为内臣,之前听人说他号称弥勒仙花,还以为只是以讹传讹,故作虚言,看来其中另有缘故。
片刻之间,陈浮生心中连转了七八种可能,最后锁定在了一个上面。
这个薛原前世看来也是一个修有法力的佛门弟子,只不过修为不足,转生之后,胎中之谜未解,一直没有寻回前世的记忆,也没有再重新走上修行之路,就此沉沦。
薛原身上佛光一闪,下意识地想要阻拦陈浮生,在看到美生示意之后,方才沉寂下去,收手退下。
弟弟,你与薛原郎先下去吧,我与大师有要事需要秉烛夜谈。
听到屋内传来的声音,美生神色一动,却没有开口说任何话,一只原本已经迈出去的脚便自收回,与侍立在旁的薛原躬身行了一礼,便自转身离开。
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陈浮生冷哼一声,反而激起了心中豪勇,大步踏入,眼神便是一凝。
床榻之上,侧卧着一名女子,面对着中央的一方小几,正自素手调茶,显然就是那个玺主美室无疑。
关键在于,对方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美生已经算是保养有方,三十六岁,看上去也才不过方方三旬,但和他姐姐相比,就差得实在太远。
对方俨然便是一个年方二十的妙龄女子,这时候陈浮生才知道为什么传说中这个美室能够凭借着美色几十年周旋在新罗男人之间,屹立不倒。
当然这不是关键,重点在于,自从陈浮生进了屋子之后,对方也就不再掩饰自身修为,将一身气势放开,居然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凝煞修士,单论境界,比起陈浮生目前还要高出了一层。
这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毕竟新罗所在的地方实在偏僻,也没有什么元气充裕的灵脉,在他猜想中原本是一片空白地带才对,却没想到早就有了修行者盘踞。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七情六欲,皆可入煞
如此一来,陈浮生倒是有些明白为什么眼观气运的时候会把她漏了过去。
对方毕竟是修行者,就算身居高位与国家的气运也会彼此割裂开来,更何况修行者大多擅长藏气,如果陈浮生事先不知道,也很难将之发现。
不过对方外放出来的煞气却有些古怪,看起来极为柔弱,并不像是道门七十二条地煞阴脉之属。
大大方方在女子面前坐下,陈浮生直接开口:不知美室道友邀我来此是何用意?
嫣然一笑,美室将茶盏一推,送到陈浮生面前,道:这饮茶的风俗还是上一次使团出使大齐带来的,美室也是初学,还望大师指点一下。
难不成是想要下毒害我?
陈浮生看着清澈透亮的茶水,暗自猜测:我修炼的北冥真水可以演化天下至寒之力,足以镇压一切奇毒,你如果想要用它来对付我那是打错了算盘。
不过陈浮生为人稳妥,也不愿托大,呵呵一笑,掌中已然飞出一道黑色水流:道友的这杯茶太过烫了些,还是让我来降降温罢。
陈浮生虽然有两件上佳的佛门法器,但真正的根基还是北冥真水,遇上这种情况,还是自家的根本**来得稳当。
北冥真水一接触茶杯,杯中热茶便自化为一方晶莹剔透的冰块,冒出缕缕白气。
陈浮生料得便是有什么古怪,也在森寒之下泯灭了毒性,这才呵呵一笑,将其中的寒气抽出,重新化为一杯清茶,吞入腹中。
至于美室则是依旧言笑晏晏,丝毫不为陈浮生的手段动容,仿佛这当真是一杯再正常不过的茶水。
这杯茶一落肚,先是一阵清凉,然后就有无穷火焰从心中勃发出来,影响着陈浮生的道心。
这是怎么回事?
陈浮生面色一变,细细体悟,却见对面的美室掩口一笑,道:灭度大师,据说在修仙者的传说中有着一一种灵药,名为浮生,可以将饮者一生中的爱恨情仇尽数勾起,我这一杯心火便是依此而创,效果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在我的功法加持下在某些方面另有奇效,大师觉得如何?
原来这女子练得是媚术一流,最擅长蛊惑人心,勾动**之火,不过比起那些旁门左道的媚术要高明不少,也不知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功法?
陈浮生虽然百感交集,心头却仍是保持了清明,迅速推算开来。
他现在明白对方的煞气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古怪了,这却是不是七十二条地煞阴脉之属,而是情煞。
世间煞气分为两种,一种地脉阴煞乃是天地元气沉积了上千年才能形成的元气精粹,修行者修炼的大多就是这么一种。
另一种就是所谓的人煞,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七情六欲吾志皆可入煞。
这并不算旁门左道。
《素问有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而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
甚至六欲到后来就与佛门修行相对应,有着六根六尘六识之说。
只不过道家修行中,讲究一个阴阳调和,而七情过甚,便会伤身,更有损道心修行,因而才会被道门弃用。
而佛家修行讲究一个六根清净。
六根乃是心物相知媒介的根本,尘是指世间一切因缘而产生的事物和法理。
眼所见者为色尘,耳所听者为声尘,鼻所嗅者为香尘,舌所尝者为味尘,身所觉者为触尘,意所分别者为法尘。
六根为镜,六尘为影像,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入六识显现,六识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往返循环,交互无尽。
六根之中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细滑意贪乐。
有贪必有嗔,贪嗔自无明烦恼中来,如若不能脱离便是贪嗔痴三毒交加,永远不能出离苦海。
戒定慧乃是佛门修行要旨,持戒修身,禅定修行,然后才能生慧,从而六根清净,断绝超越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道门在于一个和字,佛门修行则是以断来超脱。
然而还有许多人与流派不这么想。
世间话本从不缺乏有江湖高手被人寻仇,妻离子散。
一悲一怒之下,武艺一日千里反过来将本领原本远胜自己仇家灭门的例子。
恐怕便是因为这位高手在打击之下,无意中领悟了七情煞气,连续跨过了感应与凝煞两关,以七情入道,将心中的悲愤发挥到了极致的体现。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魔门,就好比陈浮生那位师父,天欲尊者便是以六欲入魔道。
魔门行事古怪,被佛道两家抵触并不是没有缘由,有一些在修为不进的时候甚至会有杀妻灭子的行为,世人名之曰:杀妻证道。
为的便是体悟其中的悲意。
毕竟喜则心缓,去得又快,远不如悲与恨来得持久深刻。
但魔门修行,其中最难的一关便是丹成。
丹成一层,最是磨练心性。
如果说道家在这一关百不足一的话,魔门就是千中无一,万中无一。
毕竟之前魔门的修行都讲究一个极尽,覆水难收,到了头儿之后也就难以收回,这也是道门不允许门下弟子走这条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浮生一入门就能传授《大自在天子法,被派来执行任务之前又被打入了包含全套真传的魔种,固然是提前的奖励,但更主要还是因为魔门对这些真传功法远比道门来得宽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