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自在逍遥天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看青山

    到了金城就好了。

    看出了陈浮生的神色,慧超解释道:我们来时经过的区域大多属于是昔日的金官伽倻与大伽倻,虽然伽倻国覆灭已久,但新罗国毕竟不能一视同仁因而这里的民怨自然极重,再加上这里临近百济之地,每次交战,这里都首当其冲,自然显得要乱上许多,过了大倻城就要好上许多。

    慧超所言不错。

    咦?

    陈浮生在金城外停下脚步,仔细向前望去。

    怎么了,灭度师兄,你可是看出了什么端倪出来?

    慧超看着陈浮生神态变化,跟着停下脚步,他已经知道陈浮生颇为精通望气之法,至于他虽然把眼识修成,看微小遥远的实物不在话下,但对于所谓气运军气这些就力有未逮。

    这新罗国主膝下无子,原本我还以为将会是以婿继承国位,但看这气运莫非要出一位女王不成,这岂不是所谓的牝鸡司晨?

    陈浮生乃是修行之人对这些不太看重,但也知道远古之时,部落之中以女为尊,族长多有女子继承,甚至姓氏血脉也是根据母系的一方来确定,只不过到了后来男性逐渐取代,自从开国立朝之后,历代国主更是从来没有女子担任的例子。

    这新罗国虽然人数疆域乃至文化都还远远未发展到有真龙之气形成的地步。

    但毕竟也是割据一方勉强形成了一条蛟龙。

    如今这蛟龙虽然精神还算健硕,却也是垂垂老矣,坚持不了多少时间,在它旁边还有着三条小小蛟龙,其中最大的一条得了近半的气运,气势高昂,已经不必老蛟龙弱上多少。

    三条蛟龙各个气质皎洁,气质文弱,不现勇猛之意,显然都是雌性,代表了新罗国主的三个女儿。

    不过在这一大三小四条蛟龙之外。还有着几只猛兽虎视眈眈,作势欲扑,显然这新罗国的局势也不是那么安稳。

    也只有再新罗这种部落发展出来的蛮夷之地,才有此像,否则女子落生,本命哪有龙蛇之相,也不知那条气势最强的是哪位公主,最后又能否胜过那几只猛兽成为新罗史上第一位女王?

    不过这些,他自然不会同慧超尽数说出,淡淡道:我是看这新罗的国都之地果然气运不浅,将来如果有机会,确实大有兴盛之相?

    这句话陈浮生也没有说谎,自他们出海以来,大齐气运便随之分出一部分在这几百人身上,一旦他们到达金城,新罗与大齐的气运就会勾连,得了这股气运的输送,新罗确实会在短时间内国力大增。

    两位师父,请问你们是哪间寺院的僧人,来王都所为何事?

    两人都是生面孔,口音也不是新罗方言,在城门口旁若无人地交谈早就被人注意到了,当即便有一个守城的兵丁上前打听来历。

    如果不是僧侣地位不低,他们两人也是一望便知气质不凡,说不得早就有人将其拿下。

    毕竟按照金士信之前所说,贱民胆敢违令入城,可是杀之无罪的。




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城门前,骏马翩翩
    虽然听不懂对方再讲些什么,但陈浮生一眼就明白这位守城兵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身上可没有什么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罢了,也是时候放他出来了。

    心念一动,陈浮生将袖袍一摆,金士信就被放了出来。

    陈浮生便道:金施主,我们已经到达金城了,接下来就要多多烦劳你了。

    金士信这几日被陈浮生收在袈裟里面,只有到了夜晚,陈浮生不喜欢赶夜路,才会将他放出来,不要说吃喝方面,便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果不是他之前被陈浮生打入了一篇《金刚三昧转轮经多少也得了些好处,这几天简直能够将他逼疯,心中推算着快到金城能够解脱出来的他早就等得不耐烦起来。

    他自然不敢对陈浮生有什么意见,但见到熟悉的环境,心中也自振奋起来,冲到守城兵面前就是一阵噼里啪啦。

    陈浮生听不懂他说什么,慧超虽然明白,不过他自刚才便只是笑而不语,显然不欲插手其中。

    不过片刻,那位守城兵便自转身向前奔去,留下三人。

    两位大师,耐心等待片刻便是,一会儿就会有人前来接我们。

    金士信整整衣冠,恢复了翩翩风度,自信地对着陈浮生二人说道。

    仿佛是为他这句话做证明,未及片刻,就有一个官吏紧赶着凑上前来,然后就是一阵马蹄声响起,七八匹骏马齐齐在城门口停下,紧跟着从马背上翻下来几名青年,衣着光鲜华丽并不逊色大齐官宦子弟,显然与金士信一般都是新罗贵族子弟。

    好马!

    只不过陈浮生的眼光却是放在了他们身下的马匹之上。

    陈浮生自然不懂什么相马之术,但他雅擅望气,自是看得出来,这几匹马各个精气旺盛,堪称百里挑一的骏马,便是比他在草原胡人那里看到的马匹来也不逊色。

    他这一路上行来,所看到的新罗骡马大多比大齐的同类要显得矮小这些,这几匹却是身长体高,殊为难得。

    这一定是耽罗的良马,他们这几人看起来与金士信关系匪浅,出身自然也极其不凡,能够弄到这几匹马,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慧超和尚对新罗了如指掌,只是一眼就猜出了大概,为陈浮生解释道。

    耽罗岛吗?

    陈浮生暗自点点头,他与孟讷沈醉还有慧超和尚金士信这四人多少交谈过几场,已经不再是一无所知,当慧超和尚点出来历以后,他便迅速想起了这个耽罗岛是什么来历。

    新罗百济与高句丽所在的这一片区域,乃是半岛,一部分与中土大陆接壤,一部分环海。

    然而这耽罗岛却是一块不折不扣的岛屿,孤悬海外,位于新罗的西南一侧,

    其中极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战马,这耽罗岛气候湿润温和,草场宽广优异,盛产柑橘和马匹,号称家家桔柚,处处骅骡,便是中土王朝之前也曾在此牧马,新罗百济与扶桑都极为重视。

    耽罗岛被大齐人唤作州胡国,在两朝之前历来是中土王朝的属国,只不过同样因为战乱,和高句丽一般,后来建立的王朝失去了对其的掌控。

    不过与高句丽妄图割据自立不同,耽罗岛既没有这个实力也缺乏必要的运气,先是被百济趁机降服,后来在新罗全盛的时期,前来朝见法兴王,被纳入新罗的掌控之中,期间甚至还有着倭人在其中插手。

    士信郎,这两个和尚是你从上国带过来的吗?

    与金士信交流几句,便有人好奇地指着陈浮生二人向金士信询问。

    好在同样拜法兴王所赐,僧侣与佛教在新罗很受崇敬,因而这几人也没有因为陈浮生二人轻视了自己就有所不满。

    放肆,要称呼大师。

    回头小心打量了陈浮生一眼,金士信这才向几人介绍道:这位慧超师父乃是我新罗人,十数年前乘船前往天竺求取佛法。至于我身边这位大师非但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大齐的探花,更是法力无边,他们两位都是听说大王去大齐请高僧超度恶鬼,因而特地前来施法的。两人都有着一身神通,不是凡人。

    几人齐声住口,仔细端详起陈浮生与慧超来。他们都是与金士信一齐长大,自然知道他有多么骄傲,见他臣服于陈浮生,自是添了许多好奇。

    对了,大王下令,让你即刻去向他面禀,顺便与礼部令大人共同准备接待上国使团的各项事宜,我们是听说你回来了特地快马告诉你的。

    沉默半响,总算有人想起正事儿,双手一拍,提声说道。

    那还不赶紧走?

    金士信先是急切出声,然后转头看向陈浮生与慧超:两位师父,不若你们也随我一起去见大王如何,他如果见了两位定然十分高兴。

    贫僧不过是一介白身,更是出家人,哪里有资格参与到这种朝廷大事中去,慧超师兄,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落脚,等国主与士信郎安排好一切之后,再上门比较好。

    灭度师兄所言正合我意,不若我们就先去舒玄公府上如何,十数年没见,据说他现在已然有后,我这个故人理应前去拜访才对。

    陈浮生点点头,虽然他对于那个有望成为女王的公主与那颗元珠的下落有几分好奇。

    不过他也知道既然他已经到了新罗,以后的机会有得是,反而放下了心来。

    想反,慧超毕竟是一路上的同伴,也是新罗难得的修行者,而且他也对于那位敢于冒着天大的风险创下大祸的舒玄公颇为好奇。

    见陈浮生答应下来,慧超便自一喜,开口道:舒玄公出身伽倻,信奉佛教一定与灭度师兄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等等。

    眼见陈浮生不愿意同自己一齐面对国主,金士信也不敢开口强求他入宫,只好使个颜色,接风的人中便有一人走上前去。

    慧超大师毕竟离家太久,许多事情都不知晓,舒玄公早就搬到了其他地方。还是让我朋友带两位前去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一徒名曰庾信
    舒玄郎,当年伽倻津上故人来访,还不出来一见?

    刚刚抵达那位金舒玄的宅第之前,慧超和尚便是一声大喝,激动异常。

    相比起方方炼就的眼识,他在舌识上的成就就要高明许多,吐气开声,当空里打了个霹雳,当真有如狮吼一般。

    是谁!

    声音还未落下,大门之中就闪出一名中年男子,在陈浮生三人身上扫过一遍,便自锁定了慧超和尚。

    是你,你终于从天竺返回来了?

    松了口气,男子笑道:你一去这么多年,我还以为你早就葬身鱼腹之中了呢。

    不错,我确实回来了,不过这一次是从大齐随着使团坐船而来。这一位是我的同伴,也是大齐的高僧灭度法师,神通无量。

    点一点头,侧过身子,慧超向这个中年男子开口介绍陈浮生。

    大齐高僧?

    男子一惊,原本他看陈浮生样貌年轻还以为对方是慧超收的弟子,没想到言语之间,慧超居然对陈浮生如此推崇,急忙前行两步,合掌顶礼道:舒玄见过大师。

    然后身子挺起,看向两人身边的那个贵族青年,一脸疑惑道:你说的上国使团又是怎么一回事,之前我听说大王曾经派人前往大齐国朝贡,士信郎也留在了大齐学习,莫非是上国回访我新罗来了?

    不错。

    慧超点点头道:士信郎已然入宫面见大王准备接待的事宜,而我就带了灭度师兄来见见老朋友。

    走走走,我们进去好好说说,我对于你这十几年的经历,可很是好奇,顺便也让你见见我的一双儿女。

    金舒玄一手抓住慧超胳膊,一边则是看向那位贵族青年道:你是哪家的子弟,也一起进来吧。

    多谢舒玄公厚待。对方摆摆手,开口拒绝道:我还有事在身,不便打扰,改日定当登门拜访。

    对于他来说,只要确定了陈浮生二人确实是进了金舒玄家中便已经足够。

    金舒玄也不强求,挥挥手,见他转身离开,就领着陈浮生二人走进府中,封门待客。

    原来这就是你与万明夫人所生的长子,不知可曾取名?

    方一坐下,金舒玄便令人领过一对儿女走进来见过陈浮生二人。

    自然。

    金舒玄点点头,略带自得道:当年我因为与夫人在一起,不得已远遁万弩郡做太守以求自保,庚辰之夜梦到有荧惑与镇星从天而降,然后不久夫人就发现身怀有孕,怀胎二十月得了这个孩子,我觉得当日是个吉梦,于是便打算以庚辰取名,你觉得如何?

    感星光而孕吗?

    慧超和尚还未回答,陈浮生暗笑一声,伸手招过那个孩童,渡过去一道法力,细心察探一番,插嘴道:以我愚见,这个名字还是改一改为好。

    这是为何?

    慧超惊讶问道。

    《礼记·曲礼有云: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陈浮生念了一句,解释道:给孩子取名,一般而言不用国名,不以日月山川为孩子取名。

    陈浮生收回法力,悠悠看向慧超道:这么做一来是尊崇天时,二来慧超师兄也是修行人,多少应该有些了解才对。

    看着金舒玄若有所思的模样,陈浮生细心解释道:这孩子秉承天时而生,庚辰虽好,但直接以此为名,难免有泄露天机之嫌,恐怕对日后多有妨碍,不若改上一改。

    秉天时而生?

    慧超自是知道陈浮生见识不凡急忙开口问道:那么依师兄之见,应该改何字为上?

    思忖片刻,陈浮生缓缓开口道:庚与庾字相似,辰与信声相近,不如就改作庾信如何,我大齐之前的王朝之中有贤人名庾信,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本人也是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有诗赞其文风曰清新庾开府,这孩子出身将门,将来功业多半也是在沙场之上取得,以庾信名之可借用这位贤人的文气来中和杀伐之意,如此方能圆满。

    庾信,庾信。

    反复念叨两遍,见慧超这位当年好友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金舒玄用手一拍孩子道:从今日起,你就叫做金庾信罢。

    慧超顺势插嘴道:舒玄乃是伽倻王室,世代信奉佛法,灭度师兄为这孩子取名,想来也是有缘,我记得师兄门下还没有弟子,今后在新罗降服恶鬼宣扬佛法也不是一件旦夕可成的事情,既然师兄也说这孩子秉天时而生,不若就收了这孩子做个弟子罢。

    这个慧超和尚,是想要让我做这金舒玄一家的背后靠山吧?

    陈浮生心如明镜,自然看得明白这个慧超和尚是什么意思,心底也自盘算起来:庚辰,天干之庚属阳之金,地支之辰属阳之土,是土生金相生之相,这孩子出身将门,身为伽倻王室一族,天然一股不平之气,将来定要在这新罗人道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未必能够长期呆在新罗,也不便过多干涉人事,落下一枚棋子大有裨益。

    想到这里,陈浮生点点头道:之前那头白虎已然被我收为徒弟。

    看着慧超神色变化,又轻轻笑道:不过这孩子确实与我有些缘分,虽然今后他不可能真正在我门下修行佛法,但收作一个记名弟子还是无碍,庾信你且过来吧。

    这个金庾信虽然年幼,却还算听话聪慧,也不怕生,直直走向陈浮生。
1...108109110111112...354
猜你喜欢